在清朝买官需要多少钱?真实的买官价格表曝光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27日 10点48分 PT
  返回列表
68395 阅读
11 评论
苹果视频

“捐官”,就是平民向国家捐钱以取得官职。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此后到西汉时,则形成制度,之后的唐、宋、元、明都有这种风气,到清朝达到顶峰。

清代乾隆晚年,由于官吏贪污和乾隆的铺张浪费,国库空虚,一遇灾荒,就大开“捐纳”(卖官)。“捐纳”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遇事临时开捐的,即所谓“大捐”,大捐则卖四品以下的官;另一种是长期实行的“常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

下面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部分官职的价目表,明码标价,绝无欺诈,钱到即封官:

乾隆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以乾隆时期及现在的大米价格为折算参考)相当于现在的185-200元之间,看来当个地级市长只需要大概300万不到了。

到嘉庆年间之后,由于国力衰退厉害,财政更加紧张,捐纳制度开始“全面开放”。而能卖的官多了,官也就不值钱了。下面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官位价格表:

买官所交付的多数为银子,但也常有人以实物折银,比如马匹、骆驼、粮食等。但这个时候买来的官大多都没有实职,而买官的人原本指着利用职务之便捞钱的想法就很难实现了。

清朝官场的腐败到底有多严重?

清朝时的官场的贪腐,尤为严重。清朝初年,朝廷还提倡节俭。虽然在康熙时,宫廷饮宴已经提倡高档次,享受奢侈。皇帝追求这种风气,朝廷官员必然有受到影响。所以,康熙晚期,官场贪墨严重,国库严重亏空。到雍正时,雍正皇帝严令反腐,制定一整套制度遏制官员贪腐。

在当时,官场风气收敛,腐败问题看起来已经得到解决,国库也十分充实。可到乾隆即位后,虽然朝廷依然在反腐,但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喜欢享受奢侈的生活。宫廷、官场风气再次转变,腐败问题接踵而至。这就有了清朝最著名的贪官——和珅。

虽然嘉庆当皇帝后,扳倒了和珅,却已经难以扭转清朝官场奢靡腐败的作风。直到清朝灭亡,官场腐败的做法,都依然存在。当然,在这种腐败官场上,依然会有一些清官。他们生活节俭,不贪腐,实心办事,为民请命。

这类官员一定有。但在整个清朝官场大背景下,却是贪腐多,清廉少。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历史中真实记载的故事,具体看看清朝官员是如何腐败的。

在道光年间,江苏清河县有一个治理河道的官员。这个官员,品级不算太高,但生活却极为重视奢侈享受。一般人吃饭,也不过是日常饭食。一户普通庄户人家一年的花费,也只是二、三十两银子。

这位官员一段饭,最少都要花去数百两银子。这可能就是一户普通人家十年的花费。即便是这样,他都举起筷子不知道该吃什么。

而这位官员吃的东西,也都要求十分奇特。他喜欢吃猪背上的肉,就让人把猪关起来,一直赶着它跑。等到猪累倒以后,再把那块肉割下来。一段饭的用料,最少要五十头猪才能满足。

至于剩下的猪肉,就直接丢掉,不再吃它。这位官员还专门喜欢吃那些驼峰、猴脑等稀奇古怪的东西。即便是豆腐,也有几十种制作花样。摆一次宴席,常常是三天三夜都没有结束。如此奢靡,最终还是摊派到百姓身上。

这并非孤例。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两淮盐政阿克当阿为,更为奢侈。他不喜欢吃喝,却喜欢收藏文玩古画,金玉珠宝。这些东西,稍微贵重些的,就是数十万两银子。底下还养着数百个童仆,专门供他驱使。

这些花费,又是一笔算不清的账款。而像这样的人,在整个清朝官场,根本就难以计算。他们自己吃喝嫖赌,却把烂账算到朝廷和百姓头上。他们贪污公款,搜括当地百姓,压迫商人,欺诈农民,将他们的钱,统统揽进自己的腰包。

上面说的这些,还基本只是生活上的奢侈。还有一些,就是挪用公款,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这个贪腐的力度就比上面更厉害了。最少被查抄出来的,都有上百万两。多的一些,可能有上千万两。

至于像和珅那样,贪腐了至少八亿两的官员,也算是极品中的极品。如果说整个国家是一根巨木的话,这些人就是直接位于根部的白蚁。一点点的腐蚀,最终整个大树会自动倒下。

这也是为什么,乾隆后期,国库会空虚凋敝。当年雍正留下的富足国库,会出现亏损。清朝也至此走向了下坡路。‍

o
oxxoxx
1 楼
跟当朝比一比 详情请咨询徐财厚
人5人6不3不4
2 楼
清朝没天朝贵。
c
coolya2808
3 楼
你敢映射本朝,真是罪该万死,拉出去炮决。
北小湾
4 楼
傻逼
l
luting
5 楼
如今还不如明目标价,至少国库还有收入
怪叔叔的大发现
6 楼
满清和港灿比起来算个吊毛,再香港靠打砸抢的都能当议员,晚上还有港女免费陪你玩群P
k
kokole
7 楼
希望当今还有接下来的皇上可以引以为鉴。
t
tulanduo
8 楼
周永康发来贺电
t
tulanduo
9 楼
海南身家200亿法官发来贺电
n
number100
10 楼
不贵 没我们村长收入高 随随便便就是亿的单位
曾祖爷爷
11 楼
人制不废,法制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