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车主:试驾完特斯拉 果断买了中国车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日 23点22分 PT
  返回列表
74580 阅读
49 评论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人民日报消息,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出口势头极为迅猛。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抢滩”东南亚市场,在长期被日韩欧美车企垄断市场的新加坡表现亮眼。

根据新加坡交通部陆路交通管理局 (LTA)本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比亚迪成为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最畅销的汽车品牌,新注册汽车数量为4667辆,是排在第6名的电车竞争对手特斯拉(1419辆)的三倍多,占据了同期新车市场总量的19.5%。

有新媒指出,上半年,新加坡新车注册总量为23957辆,较2024年同期的18576辆,增长了29%。这些增长源于更多品牌的激烈竞争,而这些品牌几乎全部都是专注于电动汽车的中国车企,比如去年上半年后进入新市场的深蓝、东风等品牌。

上半年还有53个汽车品牌实现新车注册,一些新进入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比如广汽埃安以466辆的注册量位列第11名,小鹏汽车紧随其后,以376辆位居第12名。

新加坡2025年上半年新车注册量

今年2月,50岁的新加坡房地产经纪人Tan Kok Hwee就以17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95万元)购入了一辆比亚迪“海豹”。

8月1日,Tan受访时告诉港媒,早在中国旅行期间,他就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卓越品质。这也为他最终选择中国电车埋下伏笔。

Tan提到,特斯拉Model 3极简未来主义的内饰风格,让他在试驾过程中感到非常不舒服。他觉得自己离路面太近了,而且这辆车的价格还要多花7000到8000新元。而宝马iX1的价格则要贵出9万新元。

回忆起试驾比亚迪海豹的经历,他说,“我能感觉到整辆车都包围着我、保护着我。它给人的感觉非常安全,也非常高档,包括内饰部分。车身侧面和车门都是天鹅绒般的质感,而不是廉价的塑料。”

“以前,人们总觉得,只要是中国制造的,就一定质量很差,”Tan说,“但我认为中国已经进步了。他们生产的优质产品,现在就连美国和欧洲(对手)都非常警惕。”

作为曾经的特斯拉车主,30岁的新加坡财务顾问Winnie Koh,在挑选心仪车型的时候也有着类似经历。

Koh告诉港媒, 她在美国驾驶特斯拉的经历,让她对该品牌的电池寿命和耐用性产生怀疑,这也促使她为家人挑选新车时,将比亚迪列入考虑范围。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不过,Koh一开始其实是犹豫的。因为尽管为中国汽车的超高性价比而心动,但她对中国车企的产品质量仍然心存顾虑。

“中国的技术水平不是问题,他们的技术一直非常出色。”Koh解释道,她主要担心的是,制造商是否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

最终,Koh在1月以16.49万新元购入了一辆比亚迪Atto 3。而这份选择也没有让她失望。Koh说,车辆的性能与配置给她带来了意外之喜,诸如无钥匙启动、360度全景摄像系统及辅助驾驶功能,都让她十分满意。

2025年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比亚迪展出“兆瓦闪充,油电同速”超级e平台。该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平台,可实现1兆瓦充电功率,1秒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视觉中国

港媒指出,这些消费者的选择,恰恰折射出新加坡汽车市场的一大趋势:中国电动汽车正迅速赢得市场认可,其市场表现频频超越来自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传统竞争对手。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萨尔沃(Alberto Salvo)正在牵头一项关于新加坡电动汽车普及情况的研究。他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而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以及公众对政府 “绿色减排计划” 的高度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当购车者挑选电动汽车时,高品质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自然进入他们的视野。”萨尔沃补充道,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制造商正急于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塞西拉(Walter Theseira)也认为,眼下新加坡政府正出台一系列对电动汽车有利的措施,比如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中国车企“恰好以合适的车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进入了市场。

尤其考虑到新加坡的用车成本十分高昂,以价格常与一辆中高档轿车持平的 “拥车证”(COE)为例 :这项为缓解交通拥堵、推广公共交通而设的制度,要求购车前先投标10年有效期的拥车证,续期还需另行缴费。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塞西拉进一步表示,其他品牌要撼动中国电车在新加坡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将非常困难,因为非电车公司很难在价格上与中国品牌抗衡,而且中国国车企还一直在不断推出更新、更具成本竞争力的车型。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政府指责中国低价销售汽车,还出台额外法规限制进口,”他补充道,“但由于新加坡没有本土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在这里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在我们买车的时候,新加坡的道路上已经到处都是中国汽车了。”2月刚以15万新元(约合84万元)购入东风纳米BOX的新手司机Justin Tan说,“过去十年,中国汽车的质量确实突飞猛进。”

目前,新加坡市场共有超过65.5万辆各类轿车,其中电动汽车的数量占比仅为4%。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占有量虽然比2023年同比增加约2%,与乘用车市场庞大的总量相比较,可谓发展前景非常远大。

有汽车行业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至10年内,电动汽车必将会在新加坡市场呈现后来者居上的发展态势。

今年1月,新加坡交通部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注册新车数量43022辆。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注册数量6191辆,约占新车注册总量的14.4%,荣登乘用车市场畅销车辆冠军宝座,并蝉联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量第一名。

新加坡2024年注册的新车数量,比2023年的30225辆增加42.3%。其中,电动汽车占比增幅近一倍,共有14448辆,占新增车辆总量的33.6%。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共有26225辆注册电动汽车,比2023年增加14284辆。

同月举行的新加坡车展上,全球领先的31个品牌的160多辆新车参展,其中超过70%的参展车辆为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型。中国品牌和电动汽车的表现同样亮眼,车展展出的26款新车型中,16款为电动车型,其中12款来自中国。

捂毛
1 楼
图便宜, 早晚要后悔。
j
jeffinvade
2 楼
“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index.php?act=view&nid=738566 中国太阳能产业亏损巨大:五大龙头裁员9万人(图) 照路透社对公开文件的统计,隆基绿能(Longi Green Energy)、天合光能(Trina Solar)、晶科能源(Jinko Solar)、晶澳科技(JA Solar)与通威股份(Tongwei)五家龙头企业2024年合计裁员约8.7万人,平均占总员工数的31%。
j
jeffinvade
3 楼
“2月刚以15万新元(约合84万元)购入东风纳米BOX” 国内卖5万的车,新加坡卖84万? 这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打鸡血的报道就别post出来了吧 [1评]
大春哥
4 楼
馬爺送我一部Model XyZ
l
lunadirt
5 楼
https://www.oneshift.com/articles/news/dongfeng-box-lands-in-singapore-retails-from-148888-with-coe/ 你们这种人的无知程度永远会让人耳目一新 [2评]
j
jeffinvade
6 楼
文章主治就是新加坡政府政策,鼓励电动车,COE因为是电动车所以打折,所以中国电动车会取代燃油车,未来可期 但如果最后费用一样,那电动车有啥优势? [1评]
j
jeffinvade
7 楼
原文里写着: “是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以及公众对政府 “绿色减排计划” 的高度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如果最后税费和燃油车一样,那中国电动车优势在哪里?
f
flow
8 楼
减少空气污染是不是个优势?在费用接近的情况下,电车比油车智驾,娱乐和舒适程度要高的多,这些算不算优势? [2评]
j
jeffinvade
9 楼
文章里写明有成本优势 “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然后中国国内卖5万的车,新加坡卖84万?这算个屁成本优势 [1评]
无畏
10 楼
新加坡人对中国的印象比美国好
j
jeffinvade
11 楼
还电车舒适呢 电车更重,所以悬挂更硬,一点都不舒适 我回国从广州坐出租车去深圳,因为离高铁站比较远,所以打车 然后司机一路不停加速减速,我让他开定速巡航依旧如此,最后差点吐在车里
f
flow
12 楼
新加坡车价的绝大部分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决定的,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要付这笔额外的费用,而且越贵的车这部分收的越高。车价便宜,总费用自然会显著降低。中国卖20万的车,你不可能99万在新加坡买到,很难理解吗? [3评]
j
jeffinvade
13 楼
文章里写明中国电动车因为有成本优势,所以未来可期,会畅销 我不觉得中国国内卖5万的车,新加坡卖84万会畅销
j
jeffinvade
14 楼
你说新加坡“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要付这笔额外的费用” 文章里写着“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如果你说得对,那这文章不是在造谣?
15 楼
新闻来源: 观察者网 这宣传做的,太失败了!用一个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做新闻素材?
16 楼
如果电车产能过剩,生产商用出口数额片补贴,其实大量电车到国外也就是找一个停车场放着
u
ukzhutou
17 楼
新加坡拥车成本高得离谱的
u
ukzhutou
18 楼
新加坡只有10%的人能开的起车 [1评]
j
jeffinvade
19 楼
这我知道 新加坡房价还有两个市场,就因为政府政策 但文章里写明中国电动车因为有成本优势,所以未来可期,会畅销 到最后其实中国电车和燃油车COE相同,没有成本优势,那作者不就是在造谣?
m
msi
20 楼
也就傻逼会买特死拉
关注者
21 楼
党媒继续吹,烧死翘车标
俺样
22 楼
所以花80万买一个价值5万的车? [1评]
斯文的地主
23 楼
美国畜生没兴趣管你吹不吹哎 中国汽车制造业 多卖出一辆,西方工业就少卖出一辆。就是敲一次西方工业的丧钟! 这敲美国丧钟 铛铛铛铛的敲啊! . 汽车订单,在美国畜生眼里本来都应该是西方人的哎,中国就是做点衬衫、牛仔裤、袜子就OK了!怎么可以和美国人争抢高端市场? 高端消费商品份额就这么一点点,华为一起来,苹果就等着破产哎! . 知识点: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这个就叫抢份额 抢蛋糕市场! 这个就叫中国制造业 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升级! .
老兄您真逗
24 楼
新加坡确实很适合电车,油车的市场会萎缩
l
lunadirt
25 楼
: 你们这类人不光无知,逻辑也混乱。 国内5万,国外84万都有人买,还说没优势。真不知道你是为了喷而不得不从各种刁钻的角度来扭曲自己的认知和逻辑;还是你本身的认知就是扭曲的。 你的存在不光不能让人觉得中国不行,反倒是让人发现喷中国的怎么都是一群弱智。。。拜托下回把事实和逻辑搞清楚之后再喷,别让人对你们这帮人耗尽最后一丝同情。 [1评]
l
lunadirt
26 楼
跟这件事情相比,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更加复杂且你无法理解的事情。
l
lunadirt
27 楼
你们这类人不光无知,逻辑也混乱。 国内5万,国外84万都有人买,还说没优势。真不知道你是为了喷而不得不从各种刁钻的角度来扭曲自己的认知和逻辑;还是你本身的认知就是扭曲的。 你的存在不光不能让人觉得中国不行,反倒是让人发现喷中国的怎么都是一群弱智。。。拜托下回把事实和逻辑搞清楚之后再喷,别让人对你们这帮人耗尽最后一丝同情。
l
lunadirt
28 楼
不好意思点错了,这条不是跟你说的
j
jeffinvade
29 楼
我没说中国不行 我说这篇文章造谣打鸡血,是观察者网不行 原文里写明中国电动车有减税优势“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结果最后压根没有政策优惠,完全在造谣
善顶洞人
30 楼
: 你不知道新加坡现在拥车证已经超过12万新币了吗?车钱是小头好吧,不懂就不要瞎BB
j
jeffinvade
31 楼
这我知道 新加坡房价还有两个市场,就因为政府政策 原文里写明中国电动车有减税成本优势 “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到最后其实中国电车和燃油车COE相同,没有成本优势,那作者不就是在造谣?
j
jeffinvade
32 楼
“是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以及公众对政府 “绿色减排计划” 的高度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原文如此 最后如果没减,岂不在造谣? 而且和上海车牌类似,如果每辆车价格都会贵12万,那肯定价格便宜的车卖得更少,因为既然依旧出了12万,肯定会再出10几万去买好车,而不是出12万再出2万买个小破车 [1评]
j
jeffinvade
33 楼
我没说中国不行 我说这篇文章造谣打鸡血,是观察者网不行 原文里写明中国电动车有减税优势“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结果最后压根没有政策优惠,完全在造谣
c
cedarbird
34 楼
证明了哪儿都有sb haha😂
他爸
35 楼
犟种,只有一点你说对了,在高拥车证的情况下,买贵的车性价比会高一点。但是不是每个人有钱买贵的车。新加坡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家用车应该没有低过15万新币的。疫情前,新加坡买一辆车的价钱在国内可以买3.5到4辆同款车。但疫情后,拥车证价钱飙升,同样的车,落地价差不多涨了80%多。文章中写得并不离谱,就是因为新加坡油车价格太高,很多人才选择正在开拓市场的中国电车,要不是性价比太高,刻板的新加坡人多数不会选择中国产品。是你的话你愿意花16W买个本田飞度还是愿意花16W买个比亚迪海豹?这就叫性价比! [2评]
j
jeffinvade
36 楼
原文里写明中国电动车有减税优势 “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是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以及公众对政府 “绿色减排计划” 的高度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所以最后只是中国电动车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并没有政府政策税收优惠? 那作者不就在造谣吗? [2评]
他爸
37 楼
这么跟你说,要是没有优惠,按照车的尺寸,参考中型SUV在新加坡的市场价,atto3的价格应该在24W左右,而不是17W。
l
liwuwei
38 楼
飞度!飞度是日系车的代表作品,只有操控流才懂他。。。就像高尔夫的手动版,经典之作。。。。我开飞度和高尔夫在山路能跑120 [1评]
l
liwuwei
39 楼
海豹在山路跑120,轮胎会飞出去
j
johnie.zhou
40 楼
: 正解。贵都是🈶道理的。
V
Vhhc123
41 楼
看来你不懂新加坡的车市,中国电动车确实有价格优势,但目前整体价格也在15万新以上。比亚迪元plus大概是17万往上,但还是本地卖的最好的车。非中国品牌的的电车没有他便宜,油车又什么配置都没有,可不性价比最高? 看你的发言真让人捉急,还专门去把账号密码取回来回复你。 另外,新加坡是个非常小的市场,就算全换成中国车也没多少销量。
他爸
42 楼
在这就别说什么操控了,就一般家庭使用,都是自动挡,从空间和外观,你就想着带你老婆去买车,她会怎么选?
j
jeffinvade
43 楼
你还在说中国电动车性价比高,这是因为中国电动车本身价格便宜 而不是新加坡政府有税费优惠 我批评的是原文里写中国电动车有减税优势 [1评]
V
Vhhc123
44 楼
还有,现在电车的价格是在享有2.5w排放减免和1.5w电车额外减免以后的,我不知道你说的没有政府优惠是什么意思。 [1评]
V
Vhhc123
45 楼
有优惠的,看我上一个回复。
j
jeffinvade
46 楼
我不反对中国电动车确实有价格优势 那是因为中国电动车本身售价就便宜 可原文里写着新加坡政府对电动车有税费优惠 “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等优惠,极大提振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是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以及公众对政府 “绿色减排计划” 的高度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亚迪当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年内充电享受八折优惠,还给新加坡昂贵的“拥车证”(COE)提供补贴等。” 这是事实?
j
jeffinvade
47 楼
ok 这就是我说的 如果事实如此,那没问题 全文里并没有写明电动车享有啥税费优惠,具体便宜了多少钱
t
tiger500
48 楼
狗粮,数蛆,台日杂气炸了!
h
highway53a
49 楼
中国电动车有个好处就是省了火花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