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再回中国,澳洲华人感叹:像从农村回到城市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22日 5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94358 阅读
66 评论
荞爸的澳洲来信

近五年没回中国,从浦东机场的落地窗向外张望的一刹那,一切感觉陌生而又熟悉。陌生的是时间上的疏远间隔,熟悉的是对这片空间的亲近回忆。

长三角冬天湿冷的空气,灰白的天空,远方在雾幕霭笼罩中若有若无的摩天楼群,对照悉尼天际线的一览无余,不知是远渡到了蓬莱仙岛,还是穿越到了工业末世。

我的家乡似乎变了很多,又似乎啥都没变。

新的马路,新的楼盘,新的地铁线路,新的城市综合体,更发达了,更华丽了,更优越了,更有资格鄙视乡下人了。

但拆房建房、挖路修路的轮回依然在继续,我住的居民区四边有两边都在筑路,扬起的尘土细细密密地铺满每一辆路过的车子,钻进每一个暴露的鼻孔。

“礼让行人”的提示到处都是,路旁插着标牌,路面写着标语,就差把这几个字刻成思想钢印了,但是对路规早已脱敏的老司机们依然我行我素,在斑马线上一边飞驰,一边跟行人擦肩而过。

绿色车牌的电动车越来越多,车上各种亮瞎我狗眼的高科技。只是红绿灯前依然需要争分夺秒,变道并道依然需要见缝插针,直行过路口依然需要左闪右让。

我打了一次滴滴,司机抓住一切踩定刹车的机会抓起手机刷抖音。

小区里为了垃圾分类管理,把楼下的垃圾桶都撤了,全部集中到一处,不可回收的垃圾箱都锁进了单独的小房子,每天只是短时间开放。

于是,装满了剩饭剩菜尿片纸巾的袋子都留在了楼下的草坪上——不——土坪上,因为那一片已经寸草不生。

是的,似乎日新月异,又似乎千年不易。附近的学校天天准时传来运动员进行曲的催促,施工的大卡车不时发出“倒车请注意”的恐吓,音调熟悉到恍如三十年时光倒错。

那种对鲜衣怒马灯红酒绿的五官感知,也渐渐苏醒过来。

大商场小饭馆,大超市小铺子,不管什么街什么店,都要开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关门。如果粗粗地按照营业时长算一下,中国人至少要比澳洲人每天多消费二分之一的商品服务。

以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每晚五到九点之间的中澳生活为何如此大相径庭?为何中国人一定要比澳洲人多花四个小时的钱?

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多,澳洲人少。但是我认为,与人口数成正比的,应该是商店总数,而不是商店的营业时长。只要商店足够多,白天八小时照样可以满足人口的消费需求。

那多出来的四小时消费,很难说可以新添多少的愉悦。就我自己而言,以前在中国隔三岔五就要跟家人夜逛商场,一年下来购物袋堆积如山。如今的消费都集中在周末解决,柜子里九成以上都是旧衣服,也从没感觉缺了点啥。

澳洲也有夜市,也有通宵达旦的欢乐场,但五六点下班打烊的店家依然是多数。吃完晚饭,招三五好友到商场挑衣服,顺便点杯奶茶,撸个烤串,这在澳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并不是澳洲人不想逛店,而是店不为他们开放。如果商场也是九点关门,保管也是人流滚滚而来。

归根到底,中国人勤劳,澳洲人懒惰,在中国有更多的人愿意多干四个小时的活。

比商场更热闹的,是网店。淘宝客服到半夜还在秒回客户的咨询,换成ebay毫无可能。

除非是禁欲系人群,回到中国的海外党恐怕都会陷入网购不能自拔。因为跟国外相比,这里的东西太便宜了,花样太繁多了,送货太迅捷了。

好多我在澳洲遍寻不得的小物件,在淘宝只要三四十块,换成澳币十刀都不到,而且几乎件件免邮费,件件都是隔天到货。

有些本身只要两三块钱的东西,居然也是包邮,我至今想不通店家靠什么赚钱。

基本每个小区门口都有菜鸟驿站,收货退货擡腿即至,方便到给我一种来到量子瞬移宇宙的错觉。不像澳洲,收个快递要像候驾一样,沐浴更衣恭恭敬敬从早到晚等在家里。

有了这样多快好省的购物环境,掏出手机买买买必然是每个人居家旅行休闲娱乐的常态。

相比澳洲那种需要事事亲自走路上街、亲自张口询价、亲自动手提货的生活,中国的网购者享受的简直是帝王待遇,就差有宫女上门提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服务了。

就算不网购,买菜、吃饭、公交、停车都是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连小区大门都可以用微信扫码打开,街上一圈兜下来刷二维码刷到手机摄像头发热,换到之前那三年可是要拉去隔离的。

地铁卡充值点上,一个老爷爷要用现金付款,被告知不收现金,双方争执不下,讲得口干气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除了科技所创造的巴别塔。

不管怎么样,对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物质极度充裕的世界,相比之下澳洲就是个物质匮乏之地。从澳洲来到中国,就像是从偏远农村来到了繁华都市,瞠目结舌于种种穷尽想象的丰饶与便利。

请尽情鄙视我这个澳洲小土豆吧……

g
gamma
1 楼
很多去澳洲首都旅游的华人大失所望, 比乡下还乡下。还有那民主殿堂国会大厦,比镇上的建筑都不如, 恨不得要向旅行社退票 - 五眼 - [1评]
老粉黑
2 楼
好奇这些人,觉得墙国好为什么不回去?在国外来者不走,还天天说墙国优秀,你倒是滚回墙国啊。精神分裂。 [2评]
c
craigie
3 楼
正常啊。我们这里都是各种shopping village
t
targer
4 楼
猪圈里猪和人是有区别的,不需要考虑考虑有没有自由的,只要有吃就行了。
牛皮方糖
5 楼
这很正常,人口密集,市场够大,上海一座城的人口就比澳洲一国人多
m
mmuummuu
6 楼
: 没去过的大傻逼
真是太烦人
7 楼
18楼,你就老老实实呆在地库不行吗?中国的事关你毛事!
S
SDcard
8 楼
赶紧回去,永远也不要来澳洲,澳洲不欢迎这种墙头草 [1评]
D
DDT666
9 楼
国内和澳洲是两种风格而已。不过近些年,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变化的太大了。前段时间回国,家门口居然都建起了三层立交桥,出门真的是不认识路了。好在智能手机给力,要去哪里只要百度地图上搜一下,马上就给出怎么坐车,怎么坐地铁,然后导航走到地铁站或者公交车站,直接刷二维码买票上车,快到地方的时候还能提醒。逛街买东西都只要刷二维码就可以了,吃喝玩,啥都比澳洲方便。不过一切方便的前提是手机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里有钱...... 回澳洲嘛,自然是彻底放松的,圣诞节出去旅游半个月,好山好水是不少的,大个的车厘子,草莓也是可以吃到饱的。再看看新年焰火,真是不错。在澳洲享受放松慵懒的生活,回国享受方便快捷的生活,只要不差钱,两边跑是最好的选择。
s
shankecn
10 楼
国外可以骂总统吗?既然你骂,那么你为什么还呆在国外呢
d
dtpl
11 楼
好啊 这些文字墙国奴才们 看了不来抢资源和卷不是很好吗。海外华人不会被粉红污染,而且墙国韭菜习惯了当奴隶 996啊什么的 以为高楼多了就是生活好 来这卷海外华人。不来最好了。
南方兔儿爷
12 楼
买不到东西运费贵是澳洲的最大问题之一,但是地处偏僻没有办法,你要环境就不可能啥都有,啥都有的地方每个人就只能挤在一起。
e
execom
13 楼
不一定,做人要有伸有缩,过一段清淡的生活,可以回去享受一下繁忙的人生,不习惯了还能回来,这不算墙头草吧
青蛙
14 楼
心往哪兒想不要緊,腿往哪兒走才是真
t
totalfire
15 楼
请作者宽恕世界的多元化,让澳洲人和中国人各走各的路吧!
d
dtpl
16 楼
顺便弱弱提醒傻红太监奴才们,你们以为现代的高楼apartment比落后的house便宜多了。。。。。澳洲一个600平米地的house随便买你几套两房apaprtments。而且有地日后才能升值。 嗯,你们不相信,好吧,在准备骗你们买APT的地产佬的赞扬声中,多买那些不升值的现代化apartments吧,哈哈哈。现在知道为什么主要做墙国生意的地产佬微信都爱贴个墙国国旗和主要卖apartments了吧,就是骗你们这种墙国贱种蝗虫的。
顽童在线
17 楼
这鸡巴大外宣都开始反智宣传了。。。。。
落三级
18 楼
唧唧歪歪的说了一大堆,最后还是回去农村享受好山好水好寂寞。
m
mrp
19 楼
你赶紧滚回中国吧,给我们黄皮昂撒丢脸的东西
小凡人
20 楼
人生的富足在于自己拥有人生的选择权:这个二选一的并不困难。但反观墙国五毛,拿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签证还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又或者攒外币久不久回去操一圈陆妹,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一种活法吧👍
p
parrot
21 楼
台巴子, 你看不懂标题? 选择错了,被欺骗了, 幡然悔悟,才回到祖国怀抱!!!!! 你们台巴子,就是丧家犬
p
parrot
22 楼
一鸡巴戳穿你
f
fengfengloup
23 楼
要相信科技发展。落后就要挨打。 你这憨货先天弱智。
德国丹
24 楼
按照你的逻辑,欧美在华工作和生活的那几十万人都是爱中国所以不走?用个人身处何处来判定他是否爱国,典型的文盲。 [1评]
m
mistyhunter
25 楼
这种傻逼真多,就像拿纽约1929年就建立的地铁和中国现代没多久建的地铁对比,然后说美国的地铁落后。。。。 中国那地方不是不好,就是有共匪在搞得乌烟瘴气
老粉黑
26 楼
我没骂啊,我觉得国外总统很好啊。请问你这么喜欢墙国,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是你本来就是劳改犯,为了减刑在这舔?
老粉黑
27 楼
欧美在华工作的有几十万人?请你拿出数据,你个文盲,连中国有多少外国人都不知道,瞎逼逼什么? [1评]
德国丹
28 楼
外交部去年就有数据,光日+韩+美+英四国在华的常驻人员就20多万了,你这傻逼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看看。 [1评]
老粉黑
29 楼
你说的欧美工作人数就是几十万,怎么日本韩国也加上啊?日韩算欧美?你是不懂地理还是傻逼?常驻人口不代表工作人口,你动不动啊,你就是个傻逼。 欧美再欧美在华工作的有几十万人是你自己编的?造谣死全家啊。 [1评]
g
gg1985
30 楼
国内繁华,无奈人多,所以工资不高。外国人少工资高,但是生活上确实没有中国方便。凡是都是有两面性,又不是独轮运那些垃圾回不了国,普通人没必要纠结。来去自由。
那就好好生活
31 楼
中国人至少要比澳洲人每天多消费二分之一的商品服务。 应该不止。 确实,中国的东西太便宜了。物质和服务,都很丰富。问题都是小问题,总体而言,更美好的生活天地。羡慕呀
德国丹
32 楼
日韩是欧美的跟班啊,现在说西方发达国家本来就是把日韩新一起算进去的,你这是多久没上网了?
c
chickenrun8
33 楼
圣诞回去,霉国回去的一个被洗脑的后辈一直想印证中国经济跨了的证据,可频频被打脸
c
chickenrun8
34 楼
澳洲能走什么路??我40年看下来,the country is runing to floor wwaste..连独立都没的国家还走自己的路。 别下机吧抬举它了
a
anson0123
35 楼
明明是低级红高级黑好吧
老粉黑
36 楼
你说的欧美,不是西方啊。你这个菜狗满嘴没一句实话,不愧是劳改犯啊。估计爹妈没好好教育你,随你爹妈满嘴跑火车,给你爹妈丢人。 [1评]
德国丹
37 楼
就算不计算日韩,把欧盟和美加的在华人员加一起也不止10万人了,光美国在华领事馆大使馆的外事人员总数都快两万了,还有大量的商人、学生、游客,连天天反华的佩洛西,家族在华投资超过180亿美元。照你的逻辑,这些人是不是特别爱中国?傻逼! [1评]
老粉黑
38 楼
几十万和10万是一回事?你是傻逼吧。 告诉你个常识,常驻人员包括家属和临时工,真正在墙国工作的欧美人数不到2万。 小朋友,你连个青铜都不到,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d
dtpl
39 楼
: 你个下个月死全家的贱种 这和科技发展有什么联系。科技发展了 apt会比house贵? 你赶不上科技发展了,下个月你死了全家你骨灰盒都买不起不要说高科技棺材了 贱种
d
dtpl
40 楼
除了留不下的垃圾小留 我没见过海外华人回墙国定居的。。。至少澳洲身边的没有 墙国出来或者计划出来的不少 难道意淫可以改变我看到的现实?
d
dtpl
41 楼
在这里鼓吹滚回墙国的 估计是在排队等着移民的垃圾小留吧,以为人多回去他们拿pr就有希望了。去年移了50万都没轮到你 我估计你没希望了 还是放弃滚回墙国躺平吧 享受每天看到的高大建筑就饱了。
d
dtpl
42 楼
其实大家发现没有 最大的粉红 成天鼓吹墙国遥遥领先世界的 恰恰大部分是移民失败留不下混回墙国的loser。 他们翻墙出来发墙国世界第一的发言和帖子,不过自我安慰不敢承认他们的失败。如果墙国不比西方国家好 那他们失败滚回墙国就是他们个人失败了,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说墙国什么都好就意淫成他们移民失败反而成功,这种自我安慰也符合人性的。好不好,要看海外华人真实感受,这些翻墙的移民失败loser的发言没有意思的。
西
西门大大
43 楼
不知道作者在那个城市?我家也在长三角,是个不大的地方。 礼让行人很普遍呀,而且路口有监控,被拍到没有礼让会吃罚单。
顽童在线
44 楼
你有鸡巴吗?太监
德国丹
45 楼
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境内(包括港澳地区)外国人数,美国7.7万人,加拿大1.9万人,法国1.7万人,德国1.6万人,英国1.5万人,澳大利亚1.4万人,意大利1.1万人,西班牙0.9万人,希腊0.7万人,波兰0.5万人,剩下还有20多个国家数据外交部没有单列。 你个傻逼连基本的数据都搞不明白,在华的外籍人数总额已经超过100万人,其中欧美占1/3左右,人数在30万人上下,如果把日韩新这些发达国家跟班算上都快,都接近50万人了。我说几十万完全没问题,倒是你这个文盲对国内的情况完全无知。
d
dtpl
46 楼
哎 就你和垃圾傻红认真。你以为他们查不到数据? 他们就是留不在海外被逼滚回墙国的垃圾,你这么认真打他们的脸好吗。 告诉他们墙国世界第一,海外人民水深火热,给他一点安慰,缓解一下他们移民失败的挫败感,不好吗。较真没必要,墙国世界第一,是人都想移民墙国,根本没有人想从墙国移民海外,移民的都是被蒙骗的,无时无刻不想回墙国过天堂般生活。就这样和他们说,然后我们海外华人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两全其美。
b
bluej
47 楼
这种人还不少。天天说中国好,但自己一家老小都在国外不说,还要千方百计把爹妈也接出来。真的是精神分裂。
老粉黑
48 楼
你就是个傻逼。 你刚才说欧美在中国工作的有几十万人。我让你出数据,你说欧美加日韩常驻人口一共20万人。我说日韩不算欧美啊,您说日韩算西方。 你的概念欧美=整个西方么?你是不是个傻逼啊?基本概念都搞不清还瞎逼逼个屁啊。说话连点基本常识和逻辑都没有,你爸妈怎么教育你的? 看你这个水平应该是在被国外遣返回墙国的劳改犯,加油舔啊,争取早日减刑,哈哈哈。
t
totalfire
49 楼
这也是他走出来的,你就让他走下去呗!
c
cantonese
50 楼
五毛回国吃喝玩乐。 狗粮羡慕嫉妒恨~~~~~继续努力骂倒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