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国情咨文显示与中国竞争仍是美对华战略核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0日 11点7分 PT
  返回列表
80622 阅读
25 评论
VOA

美国总统拜登在周二(2月7日)晚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中表示,美国寻求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但他也发出警告,如果中国威胁美国主权,将采取行动保护国家。美中关系的观察人士指出,拜登政府的基本对华政策将保持不变,2023年初,美中关系刚展示的回暖前景正变得愈发黯淡。

国情咨文相当一部分围绕与中国的竞争展开

拜登总统的这次国情咨文演说把主要篇幅放在美国国内议题上,对中国挑战的着墨并不多。他的讲话着重谈到了自己的经济和立法成就,包括美国的失业率正处于53年来的最低水平,制造业工作岗位回流,汽油价格大幅下降,通胀得到了缓解。2021年通过的规模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开始发挥效力。去年,拜登总统支持的两项重要立法—《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降低通胀法案》均获得了通过。新冠病毒大流行三年来,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已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他也呼吁重新夺回众议院的共和党人与他合作,解决提升美国债务上限的问题。

不过,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桑顿中国中心前主任兼高级研究员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则认为,拜登总统国情咨文演说的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围绕着美国如何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展开的,其中主要包括拜登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和重大立法议程。

“我认为(演说的)要点是,美国准备好调整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使其围绕在与中国的竞争上,他对美国之音说,“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都可以影响这种竞争,我们准备好实施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在美国采购材料等几乎所有的经济政策,还有在高科技领域,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与中国的竞争。而且正在以拜登希望的方式进行。”

拜登说,由于采取恰当政策,“今天,我们处在几十年来最强大的地位,来与中国或者世界上任何国家竞争。”

拜登总统在讲话中提到美国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侵略后,随即谈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他说:“我们表明,--我向习主席表明,--我与他多次亲自交谈,我们寻求竞争,而不是冲突。”

非党派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表示,气球事件后,拜登总统在他的国情咨文演说中表明,他的中国战略将基本保持不变。他在一封给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说,“拜登总统在关于美中关系的部分明确表示,他‘寻求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他还正确地认识到,赢得对中国的挑战将需要两党、全社会的努力。”

但辛格尔顿也指出,拜登的演讲未能将赢得与中国的竞争给出明确定义,“落入了将大国竞争作为目的而非手段的陷阱中。”

气球事件使拜登政府受到压力

拜登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演说的大约一个星期前,一个中国侦察气球侵入美国领空长达数日之久,引发了美国国会两党、舆论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尽管气球最终被成功击落,但围绕拜登政府是否及时、有力地处理该事件的讨论并未消去,这也使拜登总统本人承受压力。

拜登总统并未在演说中没有直接点名地提到了中国气球事件。他说:“在能够推进美国利益并造福世界的领域,我致力于与中国共事。但是毋庸置疑:就像我们上星期表明的那样,如果中国威胁我们的主权,我们将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做到了。”

辛格尔顿批评拜登总统未能明确阐明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他说:“他(拜登)没有向焦虑的美国公众保证,在中国针对美国最敏感的军事设施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秘密监视活动后,他打算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但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总统特别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局资深主任的李侃如认为,在中国气球问题上对拜登总统的批评是带有党派色彩的。

他说:“我认为,对允许这个气球穿越整个美国,然后在它进入大西洋海岸线时将其击落的批评,坦率地说,确实是带有党派色彩的和不明智的,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纷争,而不是出于美国的外交政策或真正的国家安全利益。”

共和党人抨击拜登在气球飞越美国全境后才将其击落是向北京示弱的表现。北京则抨击华盛顿用武力将气球击落是反应过度。

拜登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时强调,中国的挑战应是团结两党的要素。“赢得竞争应该把我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我们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重大挑战。”他说。

对于拜登总统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反对以竞争定义整个中美关系,打着竞争的旗号对一国进行污蔑抹黑”。

李侃如说,北京在处理气球事件上的做法越来越凸显,在有机会采取更柔和的方法或更强硬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中国几乎都是选择采取更强硬的方法,这对缓和双边关系是没有帮助的。

未来美中稳定关系的空间将遭到进一步挤压

在气球事件前,华盛顿和北京原本打算缓和紧张的双边关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本将访问中国,跟进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的会晤,目的是推动重新构建美中关系的基础,建立一些程序和机制,以便能够处理好目前关系中的一些紧张。现在访问被无限期推迟。

华盛顿知名美中关系专家、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美国之音表示,拜登总统为美中关系设置、设置底线以防止关系进一步恶化的目标将面临挑战。她说:“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未来几个月的日程安排将挤压稳定关系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加州的共和党人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可能会访问台湾。这几乎肯定会进一步加剧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洋知青
1 楼
当年日本用气球炸弹袭击美国,三千气球炸弹仅炸死6个美国人。这是第一次有国家侵略美国本土。日本最后让美国投了原子弹和这有没有关不知道。但美国人齐心协力对抗日本绝对和这有关系。美国人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来没这么齐心过。所以说,气球帮了美国政府大忙,不然美国人绝对会反对参加二战。 今天又有一个傻瓜放气球了。说真的,美国总统正愁怎样才能把美国人聚集一起,齐心协力。没想到中国那个智商低下的家伙帮了一把。美国媒体不把这宣传来,宣传去那就怪了。 中国又个缺心眼的一尊,还一锤定音,中国会好吗?
D
Deepspace_01
2 楼
啥叫"仍是", 岂止是竞争, 其实是冷战, 而且是非常激烈的冷战.
g
goldenman
3 楼
霸权地位不保,搁谁都会反击并寻求活路! 不过,惊慌失措已经让美帝完全失去了心智,昏招下限无限超出人的想象,美帝是在作死的路上狂奔!没人可以拯救。 世界各国应该一起防备的是如何阻止美帝的丧心病狂!
g
groogle
4 楼
让子弹飞
D
Deepspace_01
5 楼
goldenman 发表评论于 2023-02-10 04:39:00 霸权地位不保,搁谁都会反击并寻求活路! ====================== 咒骂是没有用的. 你得亮剑. 不敢就一边凉快去.
弟兄
6 楼
民主体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政治制度,允许公民通过选举和投票来参与决策过程。民主体制促进了自由和人权,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政治进程产生影响。 然而,民主体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政治决策可能受到特定利益集团或政党的影响,导致不公正的政策。此外,民主体制需要许多公民参与和参与,以确保公平和有效的决策。 独裁体制,另一方面,由一个独裁者或一小群人掌控,通常没有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和投票机制。独裁体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决策,但是独裁者可能会滥用权力,侵犯公民的自由和人权,并对不愿服从的公民进行残酷的打压。 因此,在决定哪种政治制度更好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
弟兄
7 楼
拜的意思是除非战争不可避免,还是以公平竞争为核心
弟兄
8 楼
两个强大帝国直接不一定发生战争,英国与美国的战争,发生在美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的时候,当美国崛起后并没有与英国发生大的冲突。因为两者的意识形态一致,可以克服利益的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灵体之间的冲突
v
vincentsjtu
9 楼
中国抢了太多欧美的蛋糕,霸占了太多欧美市场,必将持续被美国制裁!除非中国少吃点蛋糕,可能吗?美国越来越不自信
相信事实
10 楼
拜登说,由于采取恰当政策,“今天,我们处在几十年来最强大的地位,来与中国或者世界上任何国家竞争。” === 现在美国最强大?他自己信吗? 自从70年代开始美国一直在走下坡,中国则恰恰相反,在越来越强大。半个世纪前美国什么都能造,现在是什么都要进口,中国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美国嘴最强大。
相信事实
11 楼
美国从床铺时代就制裁中国,结果怎么样?贸易逆差更大了,欠债更多了,债务瞬间增加了十万亿。这种把借债当作鸡蒂皮的“强大”是什么? 印钞,借债是美国现在维持“强大”的法宝,而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这个吗?国家的发展、强大靠的是生产,是团结一致,美国有哪个呢?
F
FollowNature
12 楼
今后的几十年与中国的竞争应该都是美国的战略核心。
漫步无锡
13 楼
一个气球就把孩子吓坏了
D
Deepspace_01
14 楼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3-02-10 05:46:17 印钞,借债是美国现在维持“强大”的法宝,而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这个吗? ===================================================== 中共印钞比美国多。仅去年就28万亿。
R
Radianz
15 楼
这种国家之间的竞争历史上从来如此。没什么奇怪。只是有时激烈。 但在中美之间,中国还远没相应对抗实力。 如果从GDP好像两国旗鼓相当,但美国是一个有国际政治生态,有众多盟友,在国际政治军事主导,更重要的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认同独裁体系。 包括许多印度,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许多看似中立世界人口大国,不说美国盟友。 中国这些软实力根本不成比例。 二胖高估中国事实实力,亮剑太早。五毛不知深浅,跟着起哄。
一支鞋飞了
16 楼
这不是明显已经冷战了么。。。竞争这个词儿,川普时期还适用,后拜登时期已经不适用了。
h
hillmodel
17 楼
顶:“霸权地位不保,搁谁都会反击并寻求活路!” 这不就是承认丛林法则吗:“咒骂是没有用的. 你得亮剑. 不敢就一边凉快去.” 楼下那位“事实”说美国“自从70年代开始美国一直在走下坡”不过是自欺欺人。 本人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军事经济强国,其进步的速度,比不上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速度,很正常。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会因为自身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放缓。虽然在经济总量是不难超越美国,只要美国没有过多的失误,中国的人均GDP一百年后也赶不上美国。 作为华人移民,希望中美之间永远不要发生战争。保持对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很正常。
D
Deepspace_01
18 楼
Radianz 发表评论于 2023-02-10 05:54:46 这种国家之间的竞争历史上从来如此。没什么奇怪。只是有时激烈。 但在中美之间,中国还远没相应对抗实力。 如果从GDP好像两国旗鼓相当, ===================================================== 中共和粉红狂妄就是因为GDP迷思。中共40年的发展体现在GDP和贸易盈余上。但GDP只是经济活跃程度的指标。西方把中共吸收入国际一体化,扶植中共成为世界工厂,GDP自然高,出口必然旺盛。但只是代工而已。关键技术,核心产业,先进设计依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印度的GDP超过了英国,有人认为印度比英国先进吗?这时要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是孤立自己,摘掉自己代工厂的帽子,最后只能是一地鸡毛。
m
mark999_2020
19 楼
美国急切的追着中国竞争,结果中国连理都不理。美国真是丢脸。
D
Deepspace_01
20 楼
hillmodel 发表评论于 2023-02-10 06:20:54顶:“霸权地位不保,搁谁都会反击并寻求活路!” 这不就是承认丛林法则吗:“咒骂是没有用的. 你得亮剑. 不敢就一边凉快去.” =================================================================== 丛林法则不适用于现代国际关系。但绝对适用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适用于西方自由世界和CCP的关系。中共要打倒美帝国主义,要解放全人类的初心没有变,只是换了一套说辞。把CCP纳入世界体系是希望他改变。但40年的经验证明,西方太天真了。CCP继承了苏联的衣钵,美国只能应战,再来次丛林战争。华人不希望美中对立,希望美中象二战时期一样是盟国,但必须先除掉CCP。
g
gameon
21 楼
越和老共飞机大炮地"竞争",贸易逆差越大,显然老美这战略核心摆歪了。
g
gameon
22 楼
这种战略核心得利只有军工复合体,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民用制造业能力并不能提升,现在和老共脱钩,导致互联网业大萧条,未来老百姓生活将更加窘迫。
D
Deepspace_01
23 楼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3-02-10 07:11:54 这种战略核心得利只有军工复合体,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民用制造业能力并不能提升,现在和老共脱钩,导致互联网业大萧条,未来老百姓生活将更加窘迫。 =================================================== 既然脱钩对美国这么不好,为何你还不加紧脱钩?
海外猎狐人
24 楼
竞争好,省得各种贪官轻易就能卷钱跑路 深圳大学法学院的魏秀玲,在司法系统做过比芝麻还小的官,被曝光出来洗钱到英国买了多个房子和豪车,想吃瓜的看下面链接(copy/paste) fishandchips.fans/t/topic/5001 fishandchips.fans/t/topic/5119
西
西岸-影
25 楼
只要能制止美国在亚洲发动战争,就不存在竞争问题,因为美国并不具有能与RCEP可比规模的市场,是无法与中国竞争的,美国会不得不依赖中国。 看看双方的贸易额自贸易战以来的增加就知道了,不仅年年增加,而且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因为中国想要的美国不卖,中国想卖的美国不得不买,这哪里存在竞争的概念?全世界70%的芯片不得不进入中国市场才能使用,而目前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全部芯片商都是库存过大,最小的也是超过需求的40%多。 因为中国不买或者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