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想念中国便利生活 我说说背后的残酷代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31日 3点7分 PT
  返回列表
96736 阅读
78 评论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今天早上九点半,上班路上,挤在地铁里几乎动弹不得之时,一个朋友转发了一段视频给我,标题是“哈哈哈这就是为啥很多老外一回国就不适应了”。我都能想象出朋友“一脸坏笑”的样子。平时我经常发些枫叶国和美帝的文章,朋友不时打趣:加拿大大半年冬天,不冻死也得闷死。还常有读者在文末评论怒骂:崇洋媚外!我都直接回复:崇洋,但不媚外。

但今天,这段视频戳中了我的痛点。不吐不快,就展开来说说。

这个视频,是澳大利亚人@萌叔大卫老师昨天发布的。他在中国已经生活10多年了,曾在内蒙古担任英语老师。

视频中,他夹杂着中英文,讲述了自己回到澳大利亚后对中国各种便利生活的想念:

 “I came to Australia,it's very不方便,you know,如果你在中国不想开车,You can ride a bike,take subway,但是在这儿,啥都没有,如果你没有车,你就死了,没有滴滴,you can't go anywhere”;

“这里的uber,我的妈呀,一公里差不多20澳币,合人民币100多,我靠……”

“我去趟银行要一个多小时,在中国随便坐个什么噔噔噔,so quick”;

接着,他还吐槽起在澳洲叫外卖又贵又不方便:在中国,晚上我跟我媳妇饿了,we just 点美团或者饿了么or something,这儿?我靠,啥都没有,you have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or你just死了……

一、中国公交司机全年无休月薪5000,加拿大司机每周40小时月薪25000

看完视频,我马上敲了一段字回复朋友:

我表弟在老家县城开公交车,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六点下班,除了大年初一全年无休,一个月5000元工资。加拿大,在渥太华做公交车司机(属全国平均水平),每周开40个小时,一个月25000工资。国内的方便是以很多劳动者的牺牲付出为代价,也跟劳动力充沛有关。这也是橄榄球型社会与金字塔型社会的区别。。。

确实是有感而发。前阵子回了趟老家,遇见在县城开公交车的表弟。好几年没见,印象中削瘦的他已经有些发福,烟抽个不停。聊起来,他说开车起早摸黑,很苦,一周七天没有休息日,但每月5000块已经算高工资,毕竟老家县城公务员每月才三四千。

(CP/Justin Tang)

正好,前几天又看到加广中文一则新闻:《你想当公交车司机吗?看看渥太华公交局这条“诚实到残忍”的招聘广告》。根据“对个人/家庭生活的影响”这一节的描述,由于排班和休假都是按资历来,你可能进了公交局的头十年都轮不到在夏天休假。你还要做好上五到十年的周末班的心理准备。广告还说,这份工作需要体力,有些任务是持续不断的重复劳动。每天面对的挑战包括坏天气,施工,交通堵塞,难对付的乘客等等。

当然,这么缺人还敢实话实说,是因为渥太华公交车司机的待遇很好:受工会保护,有退休金和各种员工福利,入职两年后的小时工资为31.56加元。

我很惊讶,因为如果按每周工作40小时计算,在渥太华做公交车司机每月工资能达到25000元人民币。这还是能享受法定节日调休和带薪年假的情况下,是我全年无休开公交表弟收入的五倍!

而且,这基本代表着加拿大公交车司机收入的平均水平。当然,想应聘加国公交车司机也没那么容易,除了要求五年内没有交通事故记录外,对英语甚至法语水平还有一定要求,而且还需要笔试和面试。

要知道,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时薪调查,教育、法律和社会类,平均时薪为33.2元;商业、金融和行政职业的平均时薪26元。这么看,在加拿大做公交车司机,收入基本跟教师和法律类职业持平,妥妥的属于高薪职业。怪不得一些论坛里,华人新移民热烈交流应聘渥太华、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公交车司机的经验。

国内公交车司机孩子放假了没人带,只能跟车

我又搜了网上国内公交司机的一些工作体验:

知乎上网友“瓜子”表示:“南京公交司机,上六休一,两班倒,就是一周里面,五天早班或者晚班,一天休息,一天分班,一般来说只跑早晚高峰,中午可以休息,晚高峰结束才能下班。每个月正常上班完成任务没有事故的话,拿到手在4000左右吧。”

二、老外赞扬的滴滴司机和外卖小哥,在中国到底过得怎么样?

说完公交司机,我们再说说视频里老外赞扬的滴滴司机和外卖小哥。

滴滴司机我就不上网搜体验类帖子了,因为我就有朋友在北方一个省会城市做了四年滴滴司机,我平时坐滴滴也跟司机聊了一些。

先说我的朋友,他三十多岁,白天做一份电脑技术员的工作,每月工资5000左右。家里有两个娃,为了补贴家用,他从四年前开始了晚班滴滴司机兼职生涯。

确实赚钱,但要开夜班。早高峰和傍晚下班高峰开滴滴只有亏钱的份,夜班交通相对畅通,叫车的人多,而且长途多。如果肯吃苦,每天从晚上八点跑到夜里两三点,一周七天都跑,每个月能有5000左右额外收入。

坏处也很明显,相当于打两份工,没时间陪孩子,交给老人带;最惨的是冬天夜里长途,凌晨三四点送客人到距市区五六十公立的地方,疲倦不堪,干脆直接睡在车里。北方的冬天夜里特别冷,有时到零度以下,车里关窗开空调取暖,有次朋友躺在车里睡着后一氧化碳中毒,大病一场。但病刚刚好转,他又继续开夜班滴滴去了。

平时如果你坐滴滴跟司机多聊下,就能知道他们“笑中带泪”的生活。去年12月一个周末,我要早起外出办事,预定了次日早晨六点钟的滴滴。那会天还没亮,司机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子。我原本以为对方专门早起跑早班滴滴,聊起来才知道,他也是白天工作,夜里跑滴滴补贴家用。原本凌晨四点多收班,但接了我的单后停在路边在车上眯了一个多小时,又赶来接我,说之后才回家休息。

下车时,我特意看了下手机上的账单;我付80元,滴滴司机大概分60元。

他原本可以提前两个小时回家,但为了60元车费,他选择凌晨四点收班后在路边停车睡了一个小时。

外卖小哥我聊的少些,但只要你留心,饭点时,肯定能在电梯或办公楼门口遇到一个气喘吁吁、脸色焦急,电话里又传来叫骂与催促的外卖小哥。关键是,他还不能挂电话,否则等着他的就是投诉,以及罚款。

基于人性,想必每个人都喜欢方便、快捷又廉价的淘宝、快递、外卖、滴滴等服务。体验过人工贵的老外,自然会爱中国的便利生活。

曾留学加拿大的Nancy Kang写道,在上海工作两年间,我看到除了留学生海归,还有不少拿着美国护照,绿卡,加拿大护照,澳洲永居,等等这些外国身份的“华裔华侨”们,也选择回到中国工作,创业,生活。他们也承认中国的空气不好,人口太多,但他们也同样习惯了淘宝,快递,外卖,在上海这个“魔都”,活得魔幻又开心。

视频中的老外,想必在中国也活得魔幻又开心。毕竟,中国叫个滴滴,10公里以内基本不会超过100元人民币,而按老外视频中的说法,澳洲UBER一公里20澳元,相当于一公里100元人民币。而加拿大的UBER价格,大概差不多。

我们来看一些统计数据:

美团、饿了么、苏宁易购发布的《 2018 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显示,外卖骑手月收入在 4000 到 8000 元之间,高于 2017 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薪资(3813.4 元)

目前,国内功有外卖小哥400万人左右,他们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平均每天配送48单,奔波近150公里。有70%的送餐员都认为,外界没有给予他们基本的尊重。

另根据新华网《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今,中国的快递员数量增长了50%,总数量已突破300万,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80%快递员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快递员每月送快递的平均距离约为2000千米,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

你可以看出来,所谓在中国各种生活服务的廉价与方便,一方面建立在中国庞大劳动力基础上,另一方面, 这些服务行业劳动者的付出超出你想象。

三、国内生活便利服务廉价的代价

如果有得选择,你到底想要便利、金字塔型社会;还是想要人工贵一些,但更公平,橄榄型的社会?

今年上半年,《只有残忍数据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学历和收入到底有多低》这篇文章很火,里面提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用来分析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警戒线的数字是0.4。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多少?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0。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明显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

加拿大中国留学生Amnesiac曾撰文介绍, 在中国惨烈的竞争环境下长大,时时刻刻都得到这样一条信息:我必须好好学习争第一名,考个好学校,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不被别人看不起……一切教育生活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样扎根在每个人心里,只有上了好大学有了文凭一份白领工作才能算得上过上好生活,不自主地把蓝领工作和低学历划为“底层”。而事实上在加拿大,蓝领工资并不比白领差。社会不只需学术性知识非常强的如医生、工程师等,也需要音乐家、企业家、汽修工、木工、甜点师。所有职业都应该是平等的。 

国外劳动力相对匮乏,人工贵,是事实。但做蓝领毕竟有一份相对体面的收入,加上社会保障充分,大可不必为生活而焦虑,为家人生病而惶恐。

当然,你会说,做什么不辛苦?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滴滴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收入已相当不错,不吃点苦,想赚钱哪那么容易?

我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想说,我们在国内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的便利服务,是以很多劳动者加班加点、放弃陪伴家人时间、甚至牺牲健康和尊严为代价的。

所以,就让老外继续欢呼中国生活太便利吧,我们要是跟着起哄,那就是犯傻了。

方人也1104
1 楼
承认方便好就这么难吗
r
rootrootroot
2 楼
打肿脸充胖子,剥削一部分人
拒绝注册
3 楼
中国网络应用的便利甩国外100条街,就是应为中国人力相对便宜,如果这个文章是呼吁增加这些人的收入,那么就会跟很多出口商品一样,最终失去竞争力。
w
wate03
4 楼
说实话,批评中国不够好没问题,但是西方有今天的生活,早中国几百年开始的现代化,背后也有残酷代价,每个地方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幸福
g
goodsignal
5 楼
基本上物价是中国几块人民币,加拿大几加元。当然进口物品除外。每回说中国好话的时候,被旁边人嘲笑,为什么不回去,我就说,来这儿以后,智商被拉低了,国内人才济济,回不去了。只能在你们中间混了。
b
blass
6 楼
有些成本对比文章是不敢提的
有心有力无胆
7 楼
西方社会,人普遍贪婪和懒惰。所有有工会的政府,学校,公共事业单位尤其效率底下, 这正在动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基。 按照目前趋势,过30年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必将超过绝大部分西方国家。
乱世狗熊
8 楼
这老外一看就属于那种好吃懒做,无能无德,还总喜欢抱怨的社会中下层。。。来中国后秒变“大爷”,被中共政府像祖宗一样供着,好吃好喝,免费住房、医疗,还有大把五毛家的国女排队求交配。。。当然会想念中国的“便利生活”了 。。。
群X乱舞
9 楼
Nike的球鞋中国制造,价钱有什么区别吗? 叶公好龙的成语听说过吧? 说的就是你……嘴上说爱你,却没有行动~
老爷是你爸
10 楼
因为你在澳洲是穷人,只有到中国才能当上洋大人,洋垃圾!
群X乱舞
11 楼
这些人也是中国人……难道中国的强国梦就是2亿人幸福靠12亿人牺牲来实现吗?
寒碜
12 楼
:
寒碜
13 楼
小编写错了~ 悉尼Uber起步价是20元,而不是一公里20~
寒碜
14 楼
对~ 在悉尼无法过好点生活者都是穷或没本事者~
l
lubolong
15 楼
发达国家人少人力成本高,发展未完成的国家人口多,人力不值钱,只能靠辛苦,这不就是市场供需规律吗?要不全民提薪,搞计划经济?
燕超尘
16 楼
也说出了一个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心声。就算不说外卖的事情,在中国大型超市也比国外多,看看国外社区小超市的那些房子,在那儿不知是不是快一百年了,看上去就无法激发购物欲的样子,一个城市没几家大型超市,而中国城市的家乐福,乐购,农工商这类的大超市很多,就算家附近没有还能到京东买,送货不但快而且超过99元就免运费。有时候觉得在国内的生活就像天堂一般,还好快可以回国了,准备刚回国的日子一定要天天吃好吃的,感觉自己就像甲方乙方里那个先是主动要求去乡下体验生活,然后趴在山上每天眼巴巴等着别人来把他接走的那个人,哈哈哈
l
lubolong
17 楼
一个发展未完成的国家,人口众多,还想着人力价格和人口少的发达国家一样。这符合市场供需规律吗?全民提薪,统一价格,搞计划经济,独运轮子追求的是这个?
S
Starxcn
18 楼
Hello?那些人是自愿工作的,中国不是奴隶制社会好吗? 国内人多所以人力资源就便宜,这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并没有什么残酷可言。社会就是这样,人人努力所以国家才会前进。人人懒在家里社会就会像加拿大和澳洲一样的不方便。 所以人家大卫说的一点都没错。而你完全是在这鸡蛋挑骨头。
S
Starxcn
19 楼
你有病。鉴定完毕。
糖桔喝得
20 楼
其实通篇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服务费用低而国外的服务费高。这个没办法,中国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而现代化的程度和欧美国家比又的确差得很远。不过这也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以前中国的工业农业同样差欧美一大截但这几十年也赶上不少了,服务业算是一大短板,只有慢慢追赶了。
S
Starxcn
21 楼
那些人是自愿工作的,并没有谁把他们“打到”什么阶层。 当然你也可以说可以选的话谁愿意做那工作?那特么完全废话……都能选的话加拿大会有更多人不工作好吗?你明白我的意思?
加国征
22 楼
为啥换算成人民币。。这本身逻辑上就很煞笔。。狗屁文章。。
g
givetome
23 楼
公交司机被印巴人龚断,想进?没门,排队
g
givetome
24 楼
加拿大的经济差,想兼职也找不到活
开心天才
25 楼
老外想念中国便利女孩
狼狼恶狗
26 楼
加拿大25000人民币就是5000加币,中国5000人民币。相对各国的阶层,工资水平一样吧。
笑口常开789
27 楼
外国人都夸你好系列最新一期。
活在裆下
28 楼
这些白人傻逼,没有廉价的劳动力,那有便捷的生活
扶风
29 楼
当然了,中国在“新中国女权”的教育下,培养了大量的 convenient girls, 一个 white trash 当然觉得中国很便利。。
角落
30 楼
我很怀疑澳洲老外在中国能不能开银行帐号? 其实方便与否主要跟城市有关,在纽约州的边远小镇,去买个活螃蟹都要到店里提前预定,某天店主去纽约市进货才能拿到,有时大雪封路几天都拿不到。如果在纽约市,下班时走出地铁顺便买几个就行。
身J勃勃
31 楼
这个文章的编辑绝对没有拿大使馆的外宣费用,还是有良心的
灯塔路
32 楼
你确定不是误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
AndrewZhang
33 楼
这也算人口红利的一部分,楼下说的剥削?难道西方不剥削?西方剥削了还这么不方便,还整天强调自己的权利,我怎么很少听老外讲自己的义务?惯坏的结果就是基础工作不愿干,看移民们去干还要指责人家抢饭碗。
d
doublekill
34 楼
逻辑是错的,中国的很多便利是因为规模经济。
学术大湿
35 楼
其实就一句话:中国人太多,劳动力不值钱
秋林信步
36 楼
不比别的就比比国内和悉尼公交车一次多少钱就行了。总把国外收入换算成人名币比较然后得出一个自我欺骗的结果有意思吗?
学术大湿
37 楼
但是加拿大工作没那么累
学术大湿
38 楼
那叫easy girl
欲海奇葩
39 楼
4500加币的税前月收入在多伦多活着真没国内县城5000人民币一个月自在
双羽四足
40 楼
那你要非拿北上广跟欧美农村比便利,肯定强不少 你要拿中国大部分农村跟欧美农村比,肯定差不少 欧洲是个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城市应该都有外卖(在柏林用外卖软件,20欧外卖他开车给送来宾馆),共享单车,手机支付没有中国方便是大多数人都习惯了银行卡(插/贴一下,按几个密码也不比扫一下按密码慢),高铁没中国发达是因为高速发达500公里以内开车,500公里以外廉价航空就解决了,火车基本上都是鸡肋
a
abc868
41 楼
中国强不强,看权贵们去留就清楚了。
T
Tomatojuicy
42 楼
以前中國都是和非洲國家第三世界比較的,從什麼時候大家開始和歐美比較起來了?看來中國確實變得更好了。好的都忘記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移动硬盘
43 楼
又是一个看收入不看花销的知道澳洲一根黄瓜两澳币,相当于人民币十几块钱吗?单看收入不看生活水平是不公正的,只能说澳洲的劳动保护很好,防止了过劳和工伤。但是同样的收入,二十年前两年的年薪在澳洲能买房现在也要十年,你说社会是越活越好了么?
g
givetome
44 楼
一个月25000工资。公文车司机,这个是人民币吧?
l
liteeny
45 楼
一群傻逼别人说的是生活方便的问题
l
lunadirt
46 楼
看到中国的基尼系数0.789就知道这文章在扯淡了。还世行数据,我明知道文章在扯蛋,还再次去世行网站验证了一下,2017年38.6。真NM傻逼文章
C
CBBU
47 楼
还不如说肚子饿了去中餐馆叫个扬州炒饭多少加币,国内下馆子吃个扬州炒饭多少人民币
我是小留
48 楼
中国的劳动者其实无法发声,能发声的那部分人都在享受普通劳动者的低廉服务,你觉得他们会如何想?当然是希望自己这种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所以不停鼓吹中国什么都快,反正又不是他们去付出。
罗马过客
49 楼
怎么扯到公交司机司机了,中国是个竞争的社会,你想挣钱,可以呀,只要你有能力,干什么都行,没本事没学历的只能打工咯
美籍富二代地主
50 楼
我倒觉得方便是一方面 没有也死不了。 私产没保障 真心要命
f
fanzhou1989
51 楼
这个样本不准啊,白皮猪在天朝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当然不喜欢澳洲生活了。
t
tosefun
52 楼
澳大利亚人教英语,这是专门想学澳洲口音?
t
tosefun
53 楼
社会主义的目的难道不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吗?
t
tosefun
54 楼
加拿大十年以上的公交司机收入肯定每年上十万的,因为还有加班费
l
lanjian45
55 楼
自己国家让白人喊爽,实在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S
Starxcn
56 楼
这家伙有工作签证,可以开。
O
Ollie
57 楼
5000元人民币的税后收入算上子女的教育基金,万一生病的医疗基金,万一失业的救济基金等等这些了吗,如果没有再算算看吧。你5000加元工资要交的税里可基本都包含了。
p
popchik
58 楼
: 外卖员不是奴隶,他们不需要赎身,觉得被剥削了可以随时走人,自由的很。但问题是在现代社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低决定了你的薪水和生活质量。欧美,中国都一样。
M
MFD
59 楼
去过中国吗?对中国了解多少啊?别动不动就白皮什么的,那你是个什么猪呢?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大家都是一样的,怎么被你们这些人一说都变味了呢?
西
西洋绿岸
60 楼
悉尼近期的Uber起步價是$8.45澳元。
狼人007
61 楼
澳洲uber $20每公里是胡说八道!我在墨尔本去机场40多公里才花了$88。
F
Fag&brad
62 楼
良心文章,国内对基层劳动者缺乏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