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报道,迄今为止,苹果已经进入中国30年,花费数十亿美元打造了复杂的供应链生态,苹果CEO库克在4月初访华时也强调,苹果“享受与中国之间的共生关系”。然而苹果正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脱钩”,并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步伐,事实证明苹果已开始行动。
力证:加大印度投资力度 富士康深圳厂减薪
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撰文称,苹果正暗中分散供应链至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爱尔兰4个国家,其中印度作为iPhone和配件的生产地,越南作为AirPods和Mac组装地,马来西亚生产部分Mac,爱尔兰则供应相对较容易生产的产品包括iMac等。苹果运营部门的经理已指示员工专注于采购额外的零部件,并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设立生产线以生产更多的新产品,尽管该公司还计划在中国保留广泛的业务。
从最近的报道中也能看到苹果转移供应链的轨迹,印度俨然已成为主要转移目的地。去年,苹果在富士康位于郑州的主要“iPhone城”陷入混乱,这暴露了苹果供应链的漏洞,迫使其下调了产量预期。与此同时,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来提振当地制造业。上一财年,苹果公司在印度组装了超过70亿美元的iPhone,在加速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转移后,印度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产量增加了两倍。知情人士表示,苹果现在通过与富士康、和硕等扩大合作,使近7%的iPhone都在印度生产。
与此同时,苹果还与一系列合作伙伴合作,在印度生产AirPods和Apple pencil,以及Apple Watch、iPad和Mac的组件。目前苹果已挑选富士康、和硕和纬创在印度组装设备,近期还在印度新增了一家关键供应商塔塔,负责构建iPhone的外观并最终组装整个产品。
印度信息技术部副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称,“我非常有信心,苹果与印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投资、增长、出口和就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将翻一番或三倍。”
除了Gurman指出的四个国家外,经商环境宽松自由、水电气路公共设施完善的泰国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在与供应商洽谈在泰国生产MacBook的计划,参与谈判的苹果供应商已经在泰国为其他客户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正在讨论为Macbook组装和生产组件及模块的可能性。
随着供应链从中国转移,苹果最大的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大幅削减了其深圳园区工人的时薪。三家深圳招聘中介称,富士康深圳工厂为智能手机装配线和零部件生产岗位提供19元至20元人民币的时薪,这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据中介机构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去年富士康为同样的岗位开出了22元至26元的时薪。
台媒报道指出,此次减薪之际,苹果正努力扩大在中国以外市场的生产,寻求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尝试:过程困难重重 供应链移出中国并不易
实际上,10几年来,苹果一直在尝试将部分制造和组装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例如2012年,苹果与最大的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合作,在巴西生产部分iPhone机型以规避进口商品的关税。次年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工厂生产Mac Pro电脑,但巴西和得州的项目进展都不顺利。更持久的转变开始于2017年,苹果在印度开始生产部分低端iPhone。
如今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苹果的多元化战略加速,那么苹果真的能如愿吗?数据显示,超过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是在中国大陆制造的,苹果也从中国大陆赚取了约五分之一的收入——去年为74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于苹果的重要性。
供应链研究员Kevin O' Marah在《金融时报》上撰文称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苹果一直将其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和制造设计工程师派往中国,将他们安排在供应商的工厂中,每次长达数月之久。苹果还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定制机器来构建其设备,开发其竞争对手甚至不知道的利基专业知识。
科技咨询公司D/D Advisors创始人Jay Goldberg曾说道:“中国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对于苹果来说,放弃这个供应链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建厂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即使你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立的工厂,这家工厂的分包商和供应商依然来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个经过多年建设的完整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体的细枝末节很难描述清楚,但苹果和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都对此了如指掌。
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的高级主管Nitin Soni认为,“由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苹果在中国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苹果将需要数年时间从中国转向多元化。该公司仍然需要非常依赖中国,不仅仅是在装配线上,在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测试方面也是如此。”
印度国际数据公司(IDC)副总裁Navkendar Singh也表示,苹果也不太可能完全消除对中国的依赖。鉴于中国生态系统中一些供应商的成本规模、物流和纯粹的惰性,苹果不太可能完全退出中国。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苹果转移供应链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在印度生产便遇到了阻力。在苹果供应商之一的印度塔塔集团在霍苏尔经营的一家外壳工厂中,良品率只有50%,此外印度订单完成速度也慢于中国。两名曾在苹果离岸业务部门工作过的人士表示,该工厂正在制定提高熟练度的计划,但前路漫漫。一位参与苹果业务的人士表示,向印度扩张的过程缓慢,部分原因在于物流、关税和基础设施。
结语:虽然苹果十几年来一直在尝试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这一趋势并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据而愈发明显,然而事实证明苹果与中国已紧紧“绑定”在一起,将供应链转出中国并非一件易事。
集微网报道,迄今为止,苹果已经进入中国30年,花费数十亿美元打造了复杂的供应链生态,苹果CEO库克在4月初访华时也强调,苹果“享受与中国之间的共生关系”。然而苹果正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脱钩”,并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步伐,事实证明苹果已开始行动。
力证:加大印度投资力度 富士康深圳厂减薪
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撰文称,苹果正暗中分散供应链至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和爱尔兰4个国家,其中印度作为iPhone和配件的生产地,越南作为AirPods和Mac组装地,马来西亚生产部分Mac,爱尔兰则供应相对较容易生产的产品包括iMac等。苹果运营部门的经理已指示员工专注于采购额外的零部件,并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设立生产线以生产更多的新产品,尽管该公司还计划在中国保留广泛的业务。
从最近的报道中也能看到苹果转移供应链的轨迹,印度俨然已成为主要转移目的地。去年,苹果在富士康位于郑州的主要“iPhone城”陷入混乱,这暴露了苹果供应链的漏洞,迫使其下调了产量预期。与此同时,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来提振当地制造业。上一财年,苹果公司在印度组装了超过70亿美元的iPhone,在加速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转移后,印度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产量增加了两倍。知情人士表示,苹果现在通过与富士康、和硕等扩大合作,使近7%的iPhone都在印度生产。
与此同时,苹果还与一系列合作伙伴合作,在印度生产AirPods和Apple pencil,以及Apple Watch、iPad和Mac的组件。目前苹果已挑选富士康、和硕和纬创在印度组装设备,近期还在印度新增了一家关键供应商塔塔,负责构建iPhone的外观并最终组装整个产品。
印度信息技术部副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称,“我非常有信心,苹果与印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投资、增长、出口和就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将翻一番或三倍。”
除了Gurman指出的四个国家外,经商环境宽松自由、水电气路公共设施完善的泰国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在与供应商洽谈在泰国生产MacBook的计划,参与谈判的苹果供应商已经在泰国为其他客户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正在讨论为Macbook组装和生产组件及模块的可能性。
随着供应链从中国转移,苹果最大的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大幅削减了其深圳园区工人的时薪。三家深圳招聘中介称,富士康深圳工厂为智能手机装配线和零部件生产岗位提供19元至20元人民币的时薪,这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据中介机构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去年富士康为同样的岗位开出了22元至26元的时薪。
台媒报道指出,此次减薪之际,苹果正努力扩大在中国以外市场的生产,寻求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尝试:过程困难重重 供应链移出中国并不易
实际上,10几年来,苹果一直在尝试将部分制造和组装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例如2012年,苹果与最大的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合作,在巴西生产部分iPhone机型以规避进口商品的关税。次年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工厂生产Mac Pro电脑,但巴西和得州的项目进展都不顺利。更持久的转变开始于2017年,苹果在印度开始生产部分低端iPhone。
如今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苹果的多元化战略加速,那么苹果真的能如愿吗?数据显示,超过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是在中国大陆制造的,苹果也从中国大陆赚取了约五分之一的收入——去年为74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于苹果的重要性。
供应链研究员Kevin O' Marah在《金融时报》上撰文称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苹果一直将其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和制造设计工程师派往中国,将他们安排在供应商的工厂中,每次长达数月之久。苹果还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定制机器来构建其设备,开发其竞争对手甚至不知道的利基专业知识。
科技咨询公司D/D Advisors创始人Jay Goldberg曾说道:“中国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对于苹果来说,放弃这个供应链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建厂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即使你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立的工厂,这家工厂的分包商和供应商依然来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个经过多年建设的完整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体的细枝末节很难描述清楚,但苹果和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都对此了如指掌。
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的高级主管Nitin Soni认为,“由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苹果在中国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苹果将需要数年时间从中国转向多元化。该公司仍然需要非常依赖中国,不仅仅是在装配线上,在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测试方面也是如此。”
印度国际数据公司(IDC)副总裁Navkendar Singh也表示,苹果也不太可能完全消除对中国的依赖。鉴于中国生态系统中一些供应商的成本规模、物流和纯粹的惰性,苹果不太可能完全退出中国。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苹果转移供应链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在印度生产便遇到了阻力。在苹果供应商之一的印度塔塔集团在霍苏尔经营的一家外壳工厂中,良品率只有50%,此外印度订单完成速度也慢于中国。两名曾在苹果离岸业务部门工作过的人士表示,该工厂正在制定提高熟练度的计划,但前路漫漫。一位参与苹果业务的人士表示,向印度扩张的过程缓慢,部分原因在于物流、关税和基础设施。
结语:虽然苹果十几年来一直在尝试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这一趋势并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据而愈发明显,然而事实证明苹果与中国已紧紧“绑定”在一起,将供应链转出中国并非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