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名入围者联名质疑 躲在姜萍背后的那些人该站出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6月23日 19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92983 阅读
58 评论
雷叔写故事/常识流通处

姜萍考完决赛了,但关于她的争论还没停。最近点开微博,首页疯狂给我推关于姜萍的讨论,然后微博上大部分网友和博主,都是支持姜萍的。他们认为现在对姜萍的质疑都是“男的破防了”、“男的在酸”、“男的不肯承认女的好”、“如果姜萍是男的就没人质疑了”。

大概类似下面的画风:

让我们从头说起。

1,为什么有人会质疑姜萍?

其实姜萍的新闻刚出来的时候,网上大多数人都是祝贺的。包括以前搞物理竞赛的同学,也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件事表示恭喜。

我看到这图,还觉得这事绝对值得专门拍一部电影:

但随着达摩院给姜萍拍的那部纪录片传播起来,随着姜萍接受各大媒体采访,才有一部分人发现不对劲。

因为她对外的一些表达,和她初赛92分的成绩相差得有点大了。

于是大家提出了质疑。

比如视频里显示姜萍在黑板上解题:

然而这样一段证明里,出现了不少符号错误。

比如右上角的这个:

下面其实应该是求和符号∑,但怎么看这都像写成了“(+∞/2)”。

一位博主出来说这是字迹潦草的锅,他们有时候写快了也会写成这样,然后放出自己的笔迹作为证明:

但很显然,这一下就能看出来是潦草的∑,和姜萍板书有很大的差别。姜萍板书那个程度已经比较难用字迹潦草来解释了。

不止这样。

板书上的余元公式,姜萍也写错了,余元公式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结论和工具,按照姜萍采访说的学习路径,她对这个公式应该很熟悉。

但在板书中,她把 Γ写成了“T”,然后把z写到了角标上,写成了z次幂。

板书的证明过程并不算长,但有多处这样的明显错误。然而在出现错误后,她却得出了正确的证明结论。

所以质疑者认为这板书上的题可能并不是她解出来的,而是在抄笔记本上别人的解法。她本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些符号。

然而如果连这几个公式和符号都不熟悉,那是绝对不可能在这样等级数学竞赛中获奖的。

然后姜萍接受采访,说她进行初赛的时候,说有道几何题没做出来,它的作图很复杂,没办法直观表现它的立体形态。

我看了下,初赛一共六道题,有可能和“几何”有关系,一共两道题。

第一题是送分题,选C,而且这最多算平面几何题,和立体形态没关系。

还有一题是第五题:

但其实这题和作图没啥关系。如果觉得这题需要作图才能做出来,说明她连题目都没看懂。

但要这题完全没看懂,一分都没拿到,那她其他题目必须几乎全对,才能拿到92分的高分。

可初中老师说她不是班上数学最好的,姜萍也说自己是上了中专后,才接触的高等数学。

学的是同济版《高等数学》、谢惠民《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Evans的《偏微分方程》这么一个顺序。

就算她把偏微分方程融会贯通了(很难),但初赛的题目,也大多和这个路径关系不大,也很难把其他题都做到几乎全对的地步。

可能有人要说了:

“从任何人的过去都能挑到这么几处疑点,这算什么实锤?”

这是实话。

但姜萍获奖后,接受的采访和视频一共就这么几个。然后几乎每一个都透露出,她的数学水平并没有考试分数展示地那么高。

加上这数学竞赛初赛几乎没有监考,全靠自觉:

而去年,姜萍老师王闰秋就和自己老婆同时参赛,最后几乎同分同排名。

所以有人怀疑她也正常吧。

2,为什么不质疑其他中学生?

这是现在微博上的常用话术,说就因为姜萍是女性,网友才质疑她。那么多上榜的男性就没人质疑。

其实应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刷刷知乎,他们确实也质疑了其他入围决赛的中学生、中专生、大专生,最后查出来他们要么是数学专业的,要么曾经在闭卷的数学竞赛中拿奖。

甚至还有位15岁的初中生参加比赛的,拿了406名,网友也去查了他背景。

发现:

罗思源一直都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大神”。2023年6月,还是初二学生的他参加了全国高考,取得了622分的高分。2023年7月,这名初二学生又以全国第20名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更让人赞叹的是,2023年12月,还是初三的罗思源通过清华大学的考察,成功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名单,获得保送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资格。

至于为啥质疑这些人的没质疑姜萍的多,那其他人也没有被各大官媒转发追捧啊。

姜萍想去浙江大学,然后浙江大学冷处理被网友狂骂“抓不住偏科人才”。

但其实如果数学特别好,参加闭卷的省数学联赛。进入省队或者国家集训队,是完全能用合理合法的路径升入浙江大学的。

你说我们国家的教体系,会漏掉体育天才、艺术天才、音乐天才,那都没问题。确实大部分地方都没那么素质教育。但你要说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会漏掉数学天才,我是不信的。

如果数学真的有天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其实有的是机会给她去表现。

有人说,姜萍都被各大官媒报道了,肯定是真的,你们连官媒都质疑吗?

只能说这是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而且在数学上,这些媒体也不一定就权威。

3,姜萍也没法证明啊?

有人拿韩寒代笔的事情作类比,说姜萍现在陷入剖腹自证的状态了,没法处理。

但文科和理科是不一样的。

文科确实很难证明这东西当时是写的,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

但理科,尤其是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只要随便找个数学教授去和她聊几分钟,其实就能看出来数学水平到底如何。

之前那个参加数学比赛的外卖小哥,也是一大堆人质疑,他就开了个直播给大家讲他的思路。网友马上就服了。

现在已经有著名数学竞赛教练,表示“如果姜萍能证明她确实数学有这个水平,他给姜萍200万。”

200万并不是小数目,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复杂。

建议可以考虑下。

4,质疑姜萍是性别歧视吗?

不是。

如果姜萍拿奖后,大家都用性别说事,用的论据是“姜萍是女的,女的肯定不可能拿数学竞赛奖”。那这叫性别歧视。

但现在的质疑根本就没有针对她的性别。

质疑的逻辑链条其实挺清楚的。

已知:姜萍考了非常高的分数。

但是:姜萍在采访和纪录片中展现的数学水平,并没有那么高。

而且:这比赛几乎没有监考,赛制不严。

同时:姜萍的老师曾经有作弊嫌疑。

推测:姜萍的成绩有水分。

这时候还硬要说“因为姜萍是女的,所以有人反对她”,属于经典的臆造一个靶子来打。

有学数学的女博主,在小红书质疑姜萍。结果被人骂“你怎么背刺自己的性别向着男人?”

就像前几天我们写的,北京有向导组织全女团带人上山徒步,结果迷路了,走到大半夜才下来,不少团员都摔跤了。

然后活动组织方出来道歉,开口就是“我也是LGBT”,意思是她是女同,绝对不会爱男。

感觉现在就是这样。

站队压过了做事,身份认同压过了事情本身。

但又不能说这事和性别没关系。

正如这两位博主所说:

如果获奖的是一位中专男性,我相信上面这些合理怀疑的人观点不会变,但也有一批人的观点会完全颠倒过来。

没办法,这些人只能理解几个简单议题,喊几个口号式的句子,造几个一看就很蠢的谣言。

再复杂的东西就理解不了了,你再问就只能骂人了。

基本所有问题里,那些最下三滥的谣言,最离谱的逻辑都是这些人贡献的。

可悲的是,这些谣言因为所有人都能理解,往往也是最受他们同类追捧的。

5,这事和你有啥关系啊,你们质疑姜萍的动机是什么?

这也是一个经典话术,微博现在不少大V攻击网友,说他们根本不懂数学,攻击姜萍是因为心胸狭隘,然后一通好骂。

也有人问前面那个赵斌教练,说这事对你也没啥收益啊,你赢了又怎么样?何必拿200万,甚至是坐牢去对赌。

赵斌说他就是求点真实的东西,没别的想法。

就一定要有所图,才能说真话吗?

最新消息是这次比赛决赛有29名选手,发了一封联名信,认为王闰秋的这种行为,涉嫌作弊,违背了赛事公平的原则,要求组委会查询他去年以及今年的试卷情况:

我觉得这个联名信的诉求挺好,因为它没有把矛头对向姜萍,而是对向了她的老师王闰秋。

仔细想想,其实姜萍并没有做啥,她只是个爱好数学也爱好服装的未成年女生,所有事情的嫌疑,其实都是指向王闰秋的。

希望应该对这事有回应的成年人以及组织们,能站出来做一些回应。

不要再躲在17岁女学生身后,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了。

相关报道:39名阿里数学赛入围者发公开信质疑姜萍,达摩院,不能再退缩了

今天,看到39名2024年阿里数学赛入围者发给大赛组织者的公开信。公开信一共有四页,用中英文书写,一共有39人签名,其中有5名入围者用了实名,他们的名字是徐晔嘉,孙嘉泽,陈启昊,金钰奇,张瑞祺,其他是匿名。他们分别来自哈佛,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新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UIUC,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早稻田大学,马里兰大学,Rutgers等国内外高校(有点遗憾没有我的母校北京大学)。

公开信主要表达了他们对姜萍事件的质疑,质疑主要有三点:

1.在达摩院发布的纪录视频中,姜萍同学在黑板上解答一道数学问题时,其板书中出现了明显的书写错误,如将“∑”写作“之”,将“sinπz”写作“sinπ”等等,显示出她对这些专业数学表达式和符号似乎并不熟悉。

2. 复旦大学数学教授姚一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位曾看过姜萍同学答卷的同行评价她“LaTeX使用熟练”;然而,LaTeX是一种常应用于科技文稿撰写的排版系统,并非数学学习者所必需掌握的技能;且LaTeX对数学表达式的输入错误非常敏感,这与她在视频中频频出现书写错误似有矛盾。

3.有指控声称,姜萍同学的数学老师王闰秋(预赛排名第125名)可能和其他人一起协助姜萍同学完成了其预赛答案。

公开信要求组委会公开姜萍和王闰秋预赛答卷,并进行独立调查。

公开信行文非常冷静礼貌,用词也非常谨慎,英文非常地道,条理清晰,诉求清晰,不愧是出自一群最强大脑的人。同时,他们也是一群勇敢的人,敢于以自己的声誉做抵押,逆着大众民声而行,冒着被网民辱骂网暴和冒犯某些组织的风险,郑重地签署了这封公开信,向勇敢的他们致敬。

这封公开信的分量很重。这些人都是这次阿里数学赛的入围者,数学水平相当高。他们发公开信质疑姜萍这件事本身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为什么这次质疑最大的声音来自数学竞赛圈?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清楚题目的难度和拿到全球12名所需要的天赋和努力。

有人说是这些正统出身的人持有偏见和傲慢,瞧不起中专出身的姜萍,其实不是精英的傲慢,而是数学的严谨和纯粹让他们深知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情,约等于零。这些数竞圈的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这样的概率实在太小,小到只有0.01%。就像我前天在质疑姜萍的文章里说的:“这是一个和概率有关的事件。因为题目越难,意味着需要天才的天赋点就越高,于是这样的天才的存在可能性就越低,这是人类天才分布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这也意味着一份难度很高的题目,让姜萍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夺取第十二名所需的天赋点需求,比其他卷子,甚至拿奥数金牌的天赋点需求都要高,或者说,这样的人才,太稀缺了。”

这样的题,就算有超一流的天赋,两年的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姜萍需要的是把高中的三年和大学的几年压缩到2年业余学下来,因为她声称是晚上业余学习。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一层一层搭建起来的,不可能一下三级跳。搞竞赛的人都懂概率,他们太知道这个事情的概率有多小了。他们太知道数学还真和很多专业不一样,太需要天赋了,而且,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还要有时间的积累,天才,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或许是因为对这个事情的判断需要一点专业知识,这一次许多非数学专业的人都和数学圈的人意见相左。

我相信这些发公开信的人和我一样,对姜萍没有任何恶意,没有任何嫉妒,只是单纯地追求真相。而这些人质疑姜萍,不是平白无故的质疑,而是出于他们专业的认知和看到的间接证据,另外就是这个比赛不像高考那么严格,比赛规则让作弊成为可能。有漏洞,就会有人利用这个漏洞,人性如此。他们还没有直接证据,但是他们拿到手的间接证据已经让他们不能再继续沉默了。他们要维护的是数学的高贵和纯洁,他们要维护的是这次比赛的声誉,这个比赛不能成为某些人谋求私利的工具,不管是为考博增加份量,还是保送大学。

我想区分一下质疑和造谣。以姜萍事件为例,虽然现在有很多间接证据,但是都不是直接证据,如果说王闰秋找了几个朋友,一人做几道,凑起来一份答案给了姜萍,这就是造谣。但如果说对于姜萍拿第12名这件事表示质疑,因为有间接证据和专业认知,那就是合理质疑。这封公开信和我的文章都是对姜萍事件的质疑,我们没有判定姜萍就一定造假了,我们只是要求达摩院去调查,给民众一个说法。

还有就是北大的一位数学硕士说姜萍如果没造假,他愿意对赌200万,甚至有人赌上自己的性命,这个也不算造谣,因为他们有个如果,没有说这就是事实。这些学数学的孩子都是有些nerdy(书呆子气),他们这么说只是想强烈表达对姜萍是天才的可能性的怀疑。

我的文章没有让姜萍自证清白,但我想说的是,学术打假和别的不一样,如果有人质疑,他们是需要自证清白的。但质疑者一般都是同行,这样可以免受各种非学术的干扰。姜萍这事,属于学术教育和大众媒体混合交叉的领域,质疑者不完全来自同行,被质疑者也可以避开学术领域,转移到大众媒体领域,以任何人都无权索取自证清白加以拒绝。

此外,学术界自证清白是有规范有标准的,不是什么量身高之类的娱乐闹剧,因此不会出现永远无法自证成功的情况,数学的自证尤其简单,而在大众媒体届,阴谋论可以永远不败,而作弊者也可以正好利用这一点,说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从而名正言顺不回答任何正当的质疑。

有人说为什么对一个中专女生要求这么严格?因为这是数学,和性别无关,和学历无关,承认一个人数学优秀首先要过专业数学人员这一关,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件事,看的是严丝密合,一丝不苟的推理过程,看的是他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数学素养。

姜萍造假这件事如果属实,那么其影响的恶劣程度就太大了,比猫一杯事件影响都要坏一百倍。当某些人炮制了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的背后是欺骗,就是对这个社会诚信最大的玷污,一个健康的社会,太需要诚信了。

同样,一个健康的社会也需要质疑的声音。质疑可以是对个人,也可以是对公权力。这个丝毫不矛盾。这封来自39名入围者的公开信就是最强有力的质疑声,对于数学的热爱让他们无所畏惧,执着求真。达摩院,不能再退缩了。

r
reporter1228
1 楼
方舟子改名雷锋了?
h
headfoot
2 楼
打韩2时候也是这个肘子的小号吧,不过韩2那个该打,这个尼玛就是羡慕嫉妒恨
无伤93
3 楼
八月份就出成绩了 真相到时候就知道
陆仁嘉
4 楼
公开信行文非常冷静礼貌,用词也非常谨慎,英文非常地道,条理清晰,诉求清晰,不愧是出自一群最强大脑的人。 公开信为什么要写英文?难道是因为有外国人?那为什么不写法文西班牙文?明明就是装逼挟洋自重! [1评]
g
givetome
5 楼
挟洋自重?有点
g
greentee
6 楼
本来就是全球大赛,虽然以华人为主。试卷本身也是提供中英两种语言的版本。而且评委,组委里面也有大量的外国人。 所以你就一个不学无术的五毛而已。一开口就暴露智商。 [1评]
g
givetome
7 楼
韩2活的好好的,骗子啥事没有
s
slimane
8 楼
最後別把小姑娘逼死了
S
Silvergow
9 楼
万一她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是不出世的天才呢。
f
flyer2013
10 楼
都是一群自以为是的煞笔,真觉得自己的牛逼,去证明自己能有多大的贡献!姜萍能激励中国的青年人努力,不甘心躺平就是最大的社会贡献!凡是和姜萍死磕的都是境外势力用来麻痹误导中国青少年的马仔打手! [1评]
陆仁嘉
11 楼
戆卵,你都说了大量的外国人,你怎么知道没有西语法语外国人?你智商高,怎么没见你去组委会?上来就五毛狗粮?五毛狗粮艹你妈了?你那么激动?!
p
piaorou
12 楼
所以是个女拳硬蹭流量的事?
t
tony20471120
13 楼
这些人一看就是衣冠禽兽那种!
c
cbs888
14 楼
引入外援!
i
iwill
15 楼
差点被中国社会埋没的人!!!!呵呵,。真能给中共脸上拍粉!!!!!
J
Julianyfdr123
16 楼
看看决赛就可以了,输不起呀?
t
tiandao
17 楼
蹭流量的傻叉。
N
NSB
18 楼
我觉得公开信的目的和要求都很好,没问题。但说其英文“非常地道”就有疑问。为什么?1)“…a colleague of him…” 是语法错误。2)“Please find attached the list…” 是不地道的语句。
b
bigsloth
19 楼
亩产万斤,是信还是不信?
l
laosanlaosi
20 楼
一帮傻帽,写尼玛公开信签名还要匿名,不就是怕到时候姜萍是真的,丢人丢到奶奶家去了吗?
习大好人
21 楼
留园是不是少用这种 更年期的编辑?
g
greentee
22 楼
质疑算是有理有据,但是也可以解释为板书潦草。 还是耐心等决赛成绩公布吧。
方俊
23 楼
不行就一人一票,看看姜萍的排名!西方及追随者就迷信这个!
斯文的地主
24 楼
你心的同时 还感恩! 没有中国共产党 你还想解放台湾? 你要感恩! . 中国的强大强盛那都是踩着美国畜生的脑袋上去的 这都是实话实说。 我们这代华人都是看着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强盛!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 . 现在当前首要就是统一台湾省,全球华人期盼早日解放统一台湾! . 这就是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海外华人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 . . .
a
azkaban
25 楼
纪录片是阿里拍的,那作弊的就可能是阿里,她老师恐怕做不出第十二的弊。所以决赛有好名次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下一步比较难猜,让姜萍进达摩院?
C
Chaosgao
26 楼
一群不是蹭流量的,就是挑起矛盾,全他踏马不要脸的垃圾。一个女孩子成功了,那是人家的事,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都是人家的人生,一群垃圾就知道疯狂蹭流量,借机挑起矛盾。 [1评]
没有错
27 楼
主要是她老师的作弊黑历史被扒出来了。按照经验,确实她被老师当成作弊工具的可能性不小
f
fybs
28 楼
干嘛说破啊,看作假的唱大戏不好么?全球12名,丢人。还好只是国内。
a
azkaban
29 楼
你大可不必如此激动。她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百年一出的天才。如果是后者,很快会碾压同辈,被蹭蹭流量怎么了,现在只是做个铺垫,又不会损失什么。
柴少
30 楼
兲朝的天才靠作弊,太令人震惊了
z
zhangjiakou
31 楼
逼逼半天,预赛题目很难吗?就那么几个常用公式翻来覆去地用。辨别真假考场见分晓吧,三个月以后
纵横捭阖
32 楼
听说图呦呦要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院假科学家们联名阻止屠呦呦获奖,一样一样的啊!靠!奇葩之地,农肥料足
顽童在线
33 楼
罗刹国人永远都是这个逼德行,见不得别人好。她背后有再多的人,去比赛的不是她本人吗?当年的陈景润不也是一样吗?
x
xiaoss188g
34 楼
他们的疑问我一早就全都提出来了,有个屌逼五毛说我是没文化。我不是天才但我见识还是有的。
m
montreal48
35 楼
达摩院装逼。
x
xiaoss188g
36 楼
让这种丑闻发酵,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蒋萍,而是阿里巴巴数学竞赛。数学爱好者会以参加了这个竞赛为耻辱。
x
xiaoss188g
37 楼
她是中专生,她的年龄是符合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年龄。她阿里巴巴数学竞赛12名的成绩是和众多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历届获奖者一起参与的。这个成绩比大多数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要高,是前奥数金牌得主的现在水平。按这种水平,今年明年的中国奥数国家队有她的名额。
x
xiaoss188g
38 楼
她甚至连省级高中数学竞赛都进不了重要名次。如果是假的,错误归个人。如果是真的,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简直就能塌方了。什么破竞赛,把数学搞得乱七八糟的。
千奇百怪党
39 楼
夫妻同时参赛,分数一模一样,很明显就是一起做的题嘛。开卷考试,线上考试,什么叫作弊?赛制就是允许作弊。还规定不许作弊,请列出不允许的行为,否则参赛者不知道不许作弊是什么意思。允许作弊的比赛有什么可查的?
t
typhoon888
40 楼
既然开卷考,没有监考官,那么这个成绩有水分,有什么奇怪的?人工智能AI也可以参与解题。请大学数学教授帮忙也可能
h
hhhhe
41 楼
奥数是高中生的比赛,这个比赛好像是大学生的比赛,不完全一样。 [1评]
h
hhhhe
42 楼
美国有一个为大学生举办的Putnam数学比赛。
c
chentuoo123456
43 楼
这说明他们在造假时还在造假 而且还不认真 严谨只想着爆火后的利益 金钱
b
bluej
44 楼
记得一个被MIT录取的大陆女生也是被一群酸酸的家长集体说她造假,还举报到MIT要求取消她的录取。中国人里总有一群人就是见不得人好。 [1评]
j
juewangle
45 楼
你这么喜欢站制高点 你的话也可以解释成中国人里总有一群就喜欢造假而且还有很多不分青红皂白支持造假。 说什么妒忌之类的话,更是可笑的占领道德制高点的流氓言论。 数学几乎是最冷清最清贫的专业,也被造假污染,还有什么不是假的?造假大国还真名不虚传。 以公布的入围分数来看,其实入围很容易。但是大多数具备入围能力的人根本不会参加,因为都知道那只是浪费时间,决赛是玩真的,最终还是那帮在中学阶段的国家队成员并且是最巅峰的知识水平的几界人之间的游戏。 她的老师的连续几次参赛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要么偏执,要么别有目的的奇怪行为。 至于他有什么目的,现在也有很多流言。
j
juewangle
46 楼
这个比赛并不是学了大学知识就能做, 如果跟中学对比,这比赛不是会考也不是高考,而是竞赛。 数学是有积累的,比如一些解题技巧,思维和方法,有传承的。这比赛的题目基本都有中学竞赛题目的影子,大量解题技巧如出一辙。 小姑娘初中阶段没有超前学习的前提下,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高中,本科并且还能掌握竞赛题的解题技巧,这就不是用天才能忽悠过去了。 其实我觉得latex是更大的疑点。首先是非phd学生一般都不会用,其次是她家境不好,估计一年多前连电脑都没摸过。这就好像业余选手里有人展示了职业选手的能力,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又有长时间才能养成的职业选手的一些行为习惯或者动作,那显然是职业选手冒充业余选手。
j
juewangle
47 楼
其实说明了阿里的公关广告部门的人知识文化水平太低。 这事儿不用数学物理专业的,任何专业的phd都会持有怀疑态度。 不是逆天的问题,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跨度是不可能的。
j
juewangle
48 楼
做个简单对比。 陶哲轩在7岁进入高中就讀,9岁进入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亞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 国际奥赛的铜牌难度是很低的。陶7岁入高中,9岁入大学,10岁也只是拿了个铜牌。 对比小姑娘,陶就像是个傻子?
j
juewangle
49 楼
用英文不奇怪。 组委会里面有老外 本身试题也分为中英文两种版本。 英语是大家公认可以接受的语言。数学圈子母语法语西班牙语的也基本能看懂英文。但是反过来呢? 更何况联名的人里几乎都看不懂法语西班牙语吧?你的质疑彻头彻尾的欲加之罪。
九经十年
50 楼
这是一个“国际公开赛“
樱桃儿熟了
51 楼
一群酸人穷咋呼,技不如人还不老实。比如,签名第一的是(混入,不是考入哦!)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商的混混。这种垃圾出身不是巨贪就是奸商,因为哈佛大学商学院不是考上的,这种垃圾也配参加数学竞赛,还干胡言乱语?首先他就是自己作弊的(可能性很大),以为别人都是作弊的。其他30几个也都是不怎么要脸的混混(至少在我眼里是这类垃圾)。如今被一个小女孩打败,内心受不了,出来捣乱来了。
后稷
52 楼
你别糟蹋雷锋了
后稷
53 楼
滚你妈的远点,湾湾狗。
m
mamahuhuhu
54 楼
讨论这事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作弊也好真考也罢都是开卷,最终还是要闭卷考来见真章,另外方肘子就是个搅屎棍和转基因的带路党
娄东风
55 楼
二百五,开卷考试,允许作弊,没有明说而已。就是作弊,能做出这样成绩?
角落
56 楼
一群吃饱没事干的人,等等看决赛结果不就完了?一定要兴风作浪折腾得别人没法安心准备比赛。
t
tisochaso
57 楼
都是些蹭流量的垃圾,现在又开始往女权上引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西
西門公子
58 楼
請給一個中學生一個空間和求学上進的机会,不要把闘争拿到學數界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