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考研:复试330分淘汰390分 寒门学子穷是原罪?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日 12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3244 阅读
28 评论
正经婶儿

因为一场考试,一名叫陈鑫的考生和北京协和医院,一块上了热搜。

起因是该校肿瘤学专业计划招收1名研究生,共有2名学生符合复试要求。

其中一个是杨腊梅,初试分数390分,排名第一;复试77.93分。

另一个就是陈鑫,初试331分,其中英语47分,复试90.86分。

但他曾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不过看成绩,还是杨同学被录取的几率最大。

然而,最终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杨腊梅落选,陈鑫上岸。

这个结果也毫无意外的牵动了各方神经。

毕竟此次招生仅有一个名额,再加上初试成绩相差太大。

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怀疑复试没有猫腻。

网络上也立刻谣言四起。

先是有人爆料说陈鑫是济宁医学院教导处主任陈廷的儿子,这是萝卜招聘。

还有人质疑,英语只考47分,连国家线都过不了吧,如何发表SCI论文。

紧接着一张考研机构的截图也流传出来。

里面显示,复试前,陈鑫曾交了4000多上这个培训机构。

而培训机构里,似乎有标注为协和老师的成员,如果是真的,这肯定是违规的。

众说纷纭,各有各理。

毕竟现实里不知知网翟天临,伪造应届身份仝卓也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官方也马上发表了声明辟谣。

先是济宁医学院发声明说,陈鑫的父母均在山东青岛务农。

而网传的陈廷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早已成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处也回应争议说:

经过复核调查,陈鑫的复试程序符合规定,未发现复试过程存在违规行为,考试成绩有效。

两大学校发声明,基本上可以确定陈鑫是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考试。

网上也有人给出了陈鑫能逆袭的详细解答。

先说资格,很多人以为陈鑫总分331,英语47根本不过线。

其实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文件显示:

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中,单科最低分要求为 43 分,总分最低只要求超过 309 分。

所以陈鑫是符合要求门槛的。

再说成绩。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招生网《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节选)》:

考生入学总成绩的计算,按照初试总成绩(折合百分制)与复试成绩(百分制)按50%、50%权重相加。

也就是:总成绩 = 折合成100分制后的初试总成绩 x 0.5 + 本身就是100分制的复试成绩 x 0.5。

那么,陈鑫的初试成绩折算为33.1分。杨腊梅的初试成绩为39分。

初试总分 59 分的分差,在这个规则下,仅差 5.9 分而已。

而复试的考试本身就是100分制,不需要折算,按50%折算。

那么,陈鑫的复试成绩为90.86分,杨腊梅的复试成绩为77.93。

换算下来就是:

陈鑫的复试分数为:90.86 x 0.5 = 45.43分

杨腊梅的复试分数为:77.93 x 0.5 = 38.96分

陈鑫直接拉回了 6.47 分,减去初试5.9分的差距,总分还反超 0.57 分。

这就很清楚了,看上去差距大,其实在规则内,陈鑫才是第一。

而且陈鑫、杨腊梅报考这个的领域,复试才是真正的战场,以此避免招到高分低能的学生。

显然,陈鑫的学术水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本科生,综合考量下,自然更被青睐。

另外,其实今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砍掉的是初试第一的杨腊梅。

病理专业初试第一的也没被拟录取。

这还是该专业招5个人的情况。

说起来,上述这些规则,大家未必可能不知道。

毕竟研招网里显示,这一《方案》公布于 2022年3月18日。

在复试开始前5天,就应该看到了。

就算不看今年的细则,有往年和其他领域的考试经验,其实也能想到。

但即便如此,大家在辟谣后,依旧对复试第二名的落选,充满同情和愤怒。

也难怪,别说第二,谁都有为考试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辛酸经历。

都是一分一分磕到底的,当结果让人诧异时,第一时间的反应自然就是命运不公。

尤其是济宁医学院的声明透露出陈鑫是一个寒门贵子。

在一般的认知中,寒门怎么可能老出贵子。

虽然人人渴望逆袭,但人人都不相信寒门能逆袭。

所以现在有人又说,陈鑫的父母其实是地头蛇,是特别无赖泼皮的一种人。

还有人讽刺,父母是农民,还花钱报班?哪个班,我也去报报。

怎么说呢,时刻保持警惕,才会有正义的公平存在,这是一件好事。

但寒门是出身低微、家庭贫困,可不至于连门都没有。

穷不是原罪,更不代表就是弱智呀。

质疑陈鑫,真的是低估了一个农民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决心。

也低估了农民父母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的决心。

想想安徽截肢少年周桐,家境贫寒,一家人节衣缩食供他上学,最终获得了684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湖北考生王威,高考623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正在送外卖。

还有之前用一篇《致谢》刷屏的黄国平。

他坚信:“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才不枉活一世”。

所以尽管出身寒门,父母离世,光脚上课,仍觉得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是最开心的事。

然后靠读书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

用评论区的话说: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当年衡水中学的张锡峰,虽然他本身争议很大,但那句: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在寒门和贵子这两个词仿佛逐渐断开联系的当下,依然热血。

事实上,昨天陈鑫的同学也发声了。

并且给大家呈现了陈鑫的真实面目。

在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陈鑫真的是出身寒门,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比较贫困。

对于这样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但这条路也不好走。

在聊天中,陈鑫倾诉,考研的决定对家庭来说太沉重了:

我多上一天学,父母就得多干一天活,根本供不下去。

这是穷孩子的心酸无奈。

别人用人脉给孩子搭桥,寒门父母只用寿命为孩子铺路。

但就像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所以,越是贫困,陈鑫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够一战就考上协和医学院,改变他和他家人的命运。

为此,天赋不高的陈鑫尤为努力,甚至到了拼命的状态。

比如医学院是五年制,但大学五年,陈鑫几乎有四年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忙碌的时候,还经常在实验室里睡觉。

另外,陈鑫还超纲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高达6.58的SCI。

又分别以第三位次和第四位次发表了两篇SCI论文。

他一点一点用寒门能接触到的唯一的资源——知识,拓宽着命运的路径。

后来,这些论文也确实成了陈鑫逆天改命的关键。

可能至今有人依然无法相信,陈鑫如何能发表SCI。

从聊天来看,其实陈鑫写论文没有问题,主要是用翻译软件翻译成英文有难度。

为此他找过英语大牛帮忙。

有人也挖出了,早前陈鑫写论文虚心求教的帖子。

真的是无比励志的人。

而且个人觉得,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度过四年的人,早已淬满了血与泪,志与坚。

一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成为什么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到?

用一句电影台词说:当你发力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得给你让路。

所以,真的别再随意造谣了,也不要对当事人进行网络暴力了。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我们可以质疑,可以求真,但不能用莫须有的猜测,让一个农民的儿子寒了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有的人却要翻山过海才能抵达。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但生如蝼蚁,也可以有鸿鹄之志。

出身寒门,也配得上一颗不屈之心。

寒门可以去罗马,可以活得有尊严,心中有温暖。

当然,对陈鑫如此,对杨腊梅也是如此。

人生之路上,世事多艰,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一手“好牌”。

可能有时差了点什么,但命运总不会亏待努力的人。

努力也会在某一个时刻回馈曾经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机会打好下一局。

即使是在黑暗的泥沼之中,也能一步步迈向太阳。

最后,网上说该院的调剂系统将在4月6日正式开放,那不抛弃,不放弃。

祝贺陈鑫,也为杨腊梅加油。

s
slimane
1 楼
英语差到极点,怎么样请教也写不出论文的,那等于是别人写的。 英语差跟寒门有毛关系
s
specialy
2 楼
洗地都洗到国外中文网站了, 何必。
B
BTY2684
3 楼
不懂规则就瞎叫唤,独运轮狗的素质
茄子辣椒西红柿
4 楼
穷人家的孩子英语普遍是弱项,要么就是哑巴英语,能写不能说
x
xiping888
5 楼
有病吧?在日本,论文写好,如果想发英文期刊,学校出钱给你找专业翻译翻成英文的。
错错错错错
6 楼
这男的会来事,在规则内给自己加了很多考场以外的“分”,能入选也是努力来的。
上坡上到半坡上
7 楼
问题恰恰出在论文上,SCI 6.5的论文是10家单位集体署名论文,而且陈是第一作者,究竟真是科研方向能力匹配吗? 几篇论文真正方向在哪。所有文章是王老师带的,其本人英文只有一篇Plos One, 然后21年之后就专投Frontiers,论文这东西,隐蔽性太高。 一篇综述性质的论文,作为一个学医的去搞植物类文章,然后综述,想想都离谱。一篇农学方向论文,直接给予加分,也算是够利用规则了。
楼主名副其实啊
8 楼
关键是那个女孩面试被控分了,50分的面试分给了29分,都没及格,但凡及格了就把这个人压下去了,但是就是不给你及格,只能呵呵了,考的好有啥用,人找对了,比啥都强。
t
tschus
9 楼
这个没毛病,德国小学分流去大学看三点,孩子成绩,孩子家庭情况,孩子父母学历和社会地位。公立学校优先成绩,然后父母学历社会地位,最后家庭富裕程度,私立学校优先家庭富裕程度,然后父母学历社会地位,最后子女成绩。贵族学校优先父母学历社会地位,其次家庭富裕程度,如果没有前两条,孩子是爱因斯坦也进不去。就算是公立学校,同样可升可降程度,总评2分的穷孩子在学校位置紧缺时面试竞争不过2.5分富裕家庭子女。当然因为评分是50%课堂表现50%老师主观评价,本身家庭优越会来事的家庭,子女更容易受到老师青睐而得到好成绩。
夷狄禽兽也
10 楼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b
bwolf
11 楼
内定后,权重可以自己调的,大家都明白,社会就这样。
无敌小馒头
12 楼
你太扯了。
欢喜*佛
13 楼
研究生复/面试比笔/初试关键多了, 不是平时考试成绩好的,就一定有培养前途, 体育比赛也有初赛,复赛,决赛吧,这都纠结?怀疑一切?这个社会肿么了啊?!
g
greentee
14 楼
你们五毛们还造谣么?德国小升初都滥大街了,要上文理高中只要成绩不是烂到没谱的哪种都能上。
月亮月亮
15 楼
农民的小孩读了书将来也是贪官污吏
t
tschus
16 楼
: 这有啥扯得,真实事件,朋友孩子公立学校转学,成绩2-,老师拿着成绩说,你这孩子有点差,我们学校名额有限不好办啊,问到父母情况看着双研究生学历,然后校长说,孩子我们收了。 另一个朋友做贸易进出口,属于完全不差钱型,看不上私校,拉着一个国内煤老板的老婆孩子准备去报贵族学校顺便开拓一下人脉,然后去了直接说,你们要多少赞助金,我们捐,然后校长委婉的说,你们的社会地位不符合我们学校的要求,怕你家孩子没法和其他孩子很好的融入。其实白话就是我们百年贵校,名声比赞助更重要。家长如果没有社会地位能给学校做正面品牌宣传,可能你进来会像老鼠屎一样让其他高等家族感觉不舒服从而转学。 至于私校,说白了,给钱就能去,入学成绩什么不重要。我去咨询过,大学率100%。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学校会安排下午两小时老师单独补习,傻子也能给你带上大学。
t
tschus
17 楼
你在开玩笑?文理学校有他的固定名额,限制孩子4年级一多半孩子无法上文理学校从而走职业培训路线,然后文理学校能考上大学的只有30%左右,剩下的也都去当技工了,最终能进大学的18%左右。在中国分流在9年级也就是初三并且只看成绩。德国你4年级没进文理学校基本参加高考的可能性非常低了。如果孩子4年级学习没到1分水平,拿不到老师推荐保送名额,并且报名文理学校学生太多被淘汰的话,要么家里有钱,直接去私校,要么和土耳其孩子一起上技校。你觉得进去这种学校孩子还能爬的上来?
s
sailorcanfly
18 楼
这种都是家里有背景的利用人脉,恰恰是这些论文出卖了陈 一般本科生怎么可能拿到这些资源
s
skyfall
19 楼
跪舔中共,活该给虐
你有权不回答
20 楼
显然洗地文,一个公正的文章是两边都说两边质疑而不是鼓吹一个,当然脑残是看不出或不愿看出。杨腊梅,你的将来在国外,高近60分,天才
l
luvu
21 楼
不管怎么说,我不相信这个陈鑫,无奈他懂游戏规则
b
blumemayer
22 楼
他说的很大一部分是 事实
b
blumemayer
23 楼
Der hat ueber das Thema keine Ahnung. Man diskutiert doch nicht mit deren, die total keine Ahung haben. schoenes WE. o_O :-X
无敌小馒头
24 楼
1.德国不会分流去大学。 大学要自己申请。能不能上大学, 没听说还要调查家长的。 2. 德国以公立大学为主,私立较少, 贵族大学更没听过。他是说高中吧。 3. 能不能上高中, 看学生表现 和 老师家长的商议结果。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去高中的。 是的,打分很大程度靠老师, 但也不是无理由的给你乱来。私立,贵族高中在哪都是以钱说话的。
t
tschus
25 楼
公立大学是自己申请的,看的是成绩,一般都是固定名额,按照分数刷人,冷门专业没人报的运气好4分也能进。学生分流主要在小学阶段,一般学生三四年级分数在2.3分以下老师就不会推荐上文理中学,一般会去上Gesamtschule 等分班多上一年参加高考,当然上什么学还是看家长的意愿,但首先要有位置。报学校时会有面试,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如果没有老师推荐信,家长的学历就是公立中学是否让你无推荐报名的关键。私立学校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少,很多半公立半私立也都是可以花钱赞助买位置的。至于贵族高中,看着他们毕业后发的大学推荐信,真是清一水的国际一流名校,这些孩子本身也不走公立学校的名额,也不可能上公立大学。
无敌小馒头
26 楼
: 我能说我认识两个且仅有两个贵族高中毕业,在德国公立大学上学,却最后都没毕业的例子么? 还是要看孩子
t
tschus
27 楼
: 那也真的是奇葩了。也可能那个贵族学校实际上是个私校性质,一般那种阶层的人生生下来就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无敌小馒头
28 楼
不否认宿命论。 手工业们在德国还是吃的开的, 吃喝玩乐也可以搞一搞 德国大学对孩子的学习自制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 退学肆业 常见。 英美不了解, 德国大学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