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的买房大军,正在“爆炸式”增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10日 21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80580 阅读
35 评论
楼市黄大大

真正重要的信号,往往发生得静悄悄。

这两天,新闻正在刷屏,中国即将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

马上就要被印度赶超了!差距不到两百万人。

年轻人生不动了。楼市的信心,也被疯狂动摇。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楼市的买房大军,正在“爆炸式”增长!

误判这一点,后果可能很严重。

媒体上充斥着“人口焦虑”,因为中国真的快被印度赶上了。

过去几年,印度人口年均增长1200万人。

按这个速度,最快今年4月底,中国将被印度超过。

中国出生人口的滑坡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2016年,净增906万人;2017年,净增779万人。2018年,净增530万人;2019年,净增467万人;2020年,净增204万人;2021年,净增48万人。

2021年的净增人口,比5年前下降了94.7%!!!

中国出生人口的负增长时代,已经近在咫尺。

但是!回到中国楼市,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中国一二线城市,购房人口仍然处在爆炸式增长阶段。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观察。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年龄差的存在。

首先看看高校毕业生人数——

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从几年前开始,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创下新高,今年更是突破千万,高达1076万人!

有媒体直言,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创下两个历史:

毕业生人数最高,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大。

现在,一个山区穷县的编制都能引来哈佛博士报考;珠三角随便一个镇上的中学,招不来一批清华北大名校硕士博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地名校。

就连鄂尔多斯,一个边疆小城,都能斥60万年薪招聘教师。

实在是太卷了!

但更吓人的是,更卷的还在后头——

因为高校的在校生数量,还在年年上升。每年大概新增100多万。

这意味着,今年的1076万毕业生,远远不是未来的高峰,而是一个开始。

“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

不仅如此,参加高考的人数还在继续上升。

近几年高考人数都在900万以上,录取人数基本上每年都有所上涨。

从2019年高考人数突破1000万大关后,近几年的高考报名人数都在1000万以上。

到了2020年,高考录取人数967万,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90%

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还将越来越多!

东吴证券测算分析后,发现未来10-15年,高考适龄人数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再加上高中入学率的不断上涨,可想而知,报名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数据支持了这一说法。

因为,就连高中生的数量也还在大幅增长,年年攀新高。

这一数量在经历了2016-2018的短暂低谷后,快速回升。

2019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招生1439.86万人,他们三年后毕业参加高考,预测2022年高考生数量在1400万左右。

2020年高中阶段招生1521.1万人,预测2023年高考生数量在1500万左右。

“十三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和毛入学率

再往下看,你就知道,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多年积攒的底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败光的。

2020年,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孩子,也逐年稳步上升到1.56亿。

“十三五”时期义务教育在校生和巩固率

其中,初中入学的这一届孩子有多少呢?1632.1万。

小学入学的这一届孩子有多少呢?1808.09万。

这还没完。

我们再到幼儿园去看看。

“十三五”时期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和毛入园率

学生人数,仍然是在快速增长的。这一届幼儿园入学的孩子数量是多少?

1791.4万。请注意,在幼儿园阶段,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是比较低的,只有85.2%,不像义务教育阶段几乎都是100%。

或许因为,有的家长没有把孩子送进普惠性幼儿园,或一些山区缺少幼儿园。

推算一下,今年的适龄入园幼儿应该在2100万左右。

渲染人口焦虑,很能吸引眼球。

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拨开各种现象和个例,看到真实的数据。

看完这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结论——

从23岁本科毕业生,倒推到3岁的入园幼儿,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只会越来越卷。

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绝对是优中选优的。

据育娲人口研究发现,中国将一个孩子养至成年,所花费的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9倍。

这一数值,几乎是全球最高,在主流国家中,仅次于教育内卷大国——韩国。

承载着家庭希望,接收者优质教育长大的毕业生们,绝大多数都会留在一二线城市,成为购房的主力大军。

据楼市黄大大统计,全国重点50城中,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和太原等中心城市,人口结构中有超30%是大学以上学历。

这也侧面印证了人才都在流向高能级城市的说法。

至于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由于城中村多,低门槛制造业发达,除了人才之外,也吸引了很多工人,将这一比例拉低了。

明白了上面的数据揭示的真相,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住建部部长会充满自信地说出这个字——

中国楼市,稳。

他用两个数字,就概括了所有:

“我们国家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达到了63.9%,每年新增城镇就业的人口也超过1100万,再加上家庭的小型化,这些都为住房的刚需,带来了很大的市场。

住房仍然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消费,而且从我们国家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基本面没有变,刚需仍然是十分旺盛的。”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楼市还能兴旺20年。

m
mgdnzr1
1 楼
接盘侠大军入场
月亮月亮
2 楼
大家在微信附近的人看到阿三就要留言攻击,这些人傻逼都是想用微信附近的人来勾引中国女人的
l
liuyuan1nimabi
3 楼
BostonUncle 反華的雜碎台巴子豬長著中國人的臉眼,披著黃皮,說著中國話,用著中文,也許還吃著中餐,卻天天辱罵自己血緣上的宗祖國---說他是下賤婊子養的畜牲,真的沒侮辱他,他這是名副其實!
h
hardgg
4 楼
留在大城市的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多少年才能有真正的购房能力?
y
ysl4527
5 楼
就一个入学数据能说明什么?出生率,死亡率统计数据呢?
清理谣言
6 楼
每年每个毕业生都要买一套新房?要这么算楼市还能兴旺一百年。
e
et2003
7 楼
为什么要焦虑?欧洲多大,多少人?美国多大,多少人?老看1线2线城市。国内以后也会去小地方养老。
d
ddirtycorner
8 楼
人口减少,教育就业还会更卷?不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看看日本,每年大学录取比例都在增加,大学毕业生可挑选的就业机会也在增加。大企业的都在抢新生做人才储备。中国这样大国人口少点,天不会塌下来的,上上下下会更重视人的价值。
彪呼呼的B格
9 楼
政府越TM宣传楼市火爆,就尼玛越有猫腻,就如当年天天叫嚣楼市调控一样,越调控越尼玛涨。现在也调控,不让降价,艹,谁TM看不出来楼市要完蛋了,还让老百姓自愿当韭菜?老百姓不想当,就让老百姓放开生,准备把老百姓的儿子孙子当韭菜接着割
r
rootrootroot
10 楼
别傻了,就几个房地产的利益集团,整天想房价飙升,我就告诉你把,中国房价值钱的地方都是百万级,千万级的了,没办法往亿冲的啦
雅痞
11 楼
韭菜不够了,打点鸡血。
f
folkuniv
12 楼
骗子又开始玩儿弄傻子了!
迷魂汤
13 楼
住建部长明明写的意思是要稳住中国楼市,结果到了这儿变成了中国楼市,稳!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s
sutter
14 楼
买完了,还完贷款,人口下降没人买了,一辈子折腾一场空,以前应该去国外买卖房子了
x
xiaomeiyu
15 楼
作者还能SB20年
上等良民
16 楼
在进一步发展之前,首先来个空白的10年。 小日本的教训还学不会。
板砖破奇功
17 楼
咱是啥不行吹啥 .楼市不行,说他大涨. 芯片不行,我们要弯道超车.明明有天灾,就和你说粮食大丰收.疫情没结速,抗疫居然胜利了. 就连卫星,都说我们的东方红卫星比欧美的卫星大. 中共没救了.
君均臣诚
18 楼
去看看我的帖子,半年后,房比白菜便宜
a
adodi
19 楼
快点去买房,让房价再翻一翻。是时候展现韭菜的力量
f
fgeneration
20 楼
一看就是韭菜文!去幼儿园看看吧,都快空了!老家幼儿园,以前挤不进去,现在小客去各村各寨接孩子来上!
S
Sarandon
21 楼
这个20年时间吹起来的泡沫,可比当年日本的大多了。
a
abcloverr
22 楼
哈哈哈哈,这么好的致富秘密,你怎么舍得告诉别人呢。
j
joker56
23 楼
小编是幼儿园水平所以觉得别人也都是这个水平吗?
s
sohu86
24 楼
建设部长写着一手小学生的字?
o
octane
25 楼
趋势一旦形成,没有十年不会转变
新发现
26 楼
忽悠,接着忽悠
D
David哈咯咯
27 楼
习近平这头猪是中国人民的福气! 他是发财猪,喜猪! 除了一日三餐狂吃,余下时间就是宣扬共产主义是真的! 从来不知什么叫人的形象,体育锻炼是浪费伟大的时间!吃了之后冒金句! 完了,中共中央电视台全过程装修后传给中国人民一起享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幸福的中国人民!
p
panchchou
28 楼
这是假设了所有新毕业生都会有意愿去买一套房子。笑死了,那之前住的那套呢?卖掉呗,那卖给谁呢?
美国公民
29 楼
别忽悠可怜的大圈仔了
m
mxlliuyuanwang
30 楼
人达峰人中和
二赖他哥
31 楼
忽悠傻韭菜
梅花三弄
32 楼
小编还在意淫
l
lying
33 楼
这种文章就是写手炒作的, 跟隔三差五就有大妈争先恐后买金子的文章.都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