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聘板主,你个没知识零智商的癞蛤蟆没脑子大家慢慢都知道了,但我看你是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没钱逼的,要不然为何近来如此疯狂的发帖?1450的报酬涨了吗?最近台湾省的通货膨胀也在节节高升。看把你逼的,明知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却又不得不忍受正常网友们的奚落鄙夷辱骂呵斥敲键盘,为黑而黑!真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你这看起来洋洋洒洒的一大篇,细看竟然没有一处没有错误的,也是活生生的奇葩!不是反复教育你发帖前让周围智商20以上的高人帮你审查了吗?还嫌不够丢脸啊,还是你根本就没脸?!
我就仅仅指出你散布的众多谬误中其一点吧。先读读下列维基百科中西藏历史的引语:
“In the 18th century, a Qing dynasty expeditionary force conquered Tibet, and it remained a Qing territory until the fall of the dynasty.
A book published in 1939 by a Swedish sinologist and linguist about the war in China placed Tibet as part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1930s tried to claim superiority. The USA also recognised Tibet as a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this time as seen in the documentary film Why We Fight The Battle of China produced by the USA War Department in 1944.“
读懂没有?作为合格的1450,你不光要懂英文(你们的头蛙菜蝇蚊),还要懂作为语言的英文!在元朝统治结束的300年之后西藏被清朝吞并,经之后的中华民国1949年转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我们再读读歷次中華民國制定的憲法、憲法性文件、法規、判例所定義的中華民國領土:
民國元年(1912年)3月8日通過,3月1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三條:「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國3年(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約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領土依從前帝國所有之疆域。」
民國12年(1923年)10月10日《曹錕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國土依其固有之疆域。國土及其區劃以法律不得變更之。」
民國20年(1931年)5月12日制定,6月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一條:「中華民國領土為各省及蒙古西藏。」,民國25年(1936年)5月2日立法院通過,但尚未經國民代表審議的五五憲草第四條第一款列舉表示:「中華民國領土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请睁开你的进光孔好好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藏就一直为法定的中国领土,且为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瑞典等)承认(如美国1944年拍摄的战争纪录片里)!
既然是中国的领土,谈何入侵?看来你的中文真的是美国人教的,而且还是中文学得超烂的美国人!!!
至于美国的事情你就更不要奢谈了,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班门弄斧,下句是什么,考考你。我早就发现,你一谈国际上的事情,就像幼儿园的顽童出席美国总统竞选演讲一般,会人笑掉大牙的!可是你得小心,美国牙医奇贵,当心巨额索赔!还是先练好爬行,如中国历史,中文语法词汇运用吧! [2评]
17日中印举行了第16轮军长级会谈,双方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非常具有建设性,说明双方对维持边境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有了更多共识。
应当说,中国社会已经将解决中印问题完全交给了国家的专业团队,但印方仍受到国内民族主义的很大驱动和牵制。所以中方的单独信息披露与中印联合声明内容差不多,而印度媒体报道的消极信息就比较多,印方历来如此。
按照印媒报道,印方坚持要求“恢复2020年4月的边境状态”,那是印度在边境地区反复蚕食渗透后对它最有利的状态,中方当然不会接受。印方对两军脱离接触所提的条件也是不切实际的。这一次印度媒体还大肆炒作解放军歼-10战机飞跃“印度领土”,其实那是印方宣称的“印度领土”,印度对外信息传播很喜欢搞这样的“恶人先告状”。
印度一直试图利用大外交来影响在边境地区的谈判。西方大国都在哄印度,求印度,这让新德里产生了众星捧月的战略优越感,他们觉得中国面临美国和盟友的空前战略压力,理应在边界问题上向印度做些退让,以换取印度改善同中国关系,促使印方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保持距离。他们没想到中国捍卫领土的决心如此坚定,毫无用在边境地区退让讨好印度的意思,
印度自认为的第二张“王牌”是经济牌。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方对中国在印投资项目开展了各种刁难和打击,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撤出了印度。就在最近,印度又对中国小米、VIVO、OPPO手机实施打压。新德里的这种做法给中国厂商制造了巨大麻烦,但同样动摇不了中方捍卫本国领土的意志。
其实印度打击中国制造商,并非完全是对边境冲突的报复。印度经济民族主义不断膨胀,他们非常羡慕中国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的繁荣,看到中国公司在印度取得成功,就总想以强盗方式把中国公司的市场夺过去。然而印度制造业太弱了,整体产业生态与中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折腾来折腾去,它从中国的进口额和对华贸易逆差都不断扩大。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印双边贸易额67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出口达到创纪录的575亿美元,印度的对华出口则大降35%,只有95亿美元。目前中国手机占了印度手机市场60%-70%的份额,中国手机物美价廉,极大提高了印度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推动印度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整体上显然并不怕印度嚷嚷“与中国脱钩”,脱钩只会让印度更加落后。
中国在边界问题上,包括在中印整体关系上很有底气,我们不怕印度闹,印度在边境地区屯兵数量远多于中国,但中国的基础设施修得十分先进,紧急投送兵力的能力让印方备感震撼,印度已经了解了中方的决心和实力,不再敢轻举妄动。在大外交上,中国看透了美印相互利用,试图向中国施压这种廉价把戏的“含金量”并不高。
在巩固本国立场的同时,中国也一直敞开改善同印度关系的大门,并且采取了积极姿态。其实中国不是印度的战略敌人,这个根本事实在逐渐起作用,印度也清楚它与中方搞得太僵,就是掉入了美国的战略圈套,给美国当枪使,而一旦它与中国相互消耗,只会让美国尽享渔翁之利。所以新德里也在不断调整它与北京和华盛顿的外交距离,而它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显然不包括把喜马拉雅山变成美国遏制中国的前线,同样不包括让印度蜕变成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前哨。
现在总体看,印度处于加勒万河谷冲突后激烈反华情绪的退潮期,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退潮能够逐渐稳定下来,希望印度能够慢慢悟出,把边界问题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并与中国修好更符合它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