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访问中国一百多次,官网悼文提到11次中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30日 10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80349 阅读
30 评论
中新网/天下事/肿瘤情报局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基辛格咨询公司官网发文进行悼念,回顾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悼文中,和“China”相关的内容多达11处。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发文哀悼。

谢锋在社交媒体X上说:“得知基辛格博士在100岁逝世,我深感震惊和悲痛。我向南希(基辛格妻子)和她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这对我们两国和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历史将铭记这位百岁老人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老朋友,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当地时间11月29日,基辛格的咨询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了基辛格去世的消息。

基辛格曾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的“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送别百岁基辛格:熬夜、爱吃油炸、每天工作15小时的著名外交官

编者按: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基辛格访问中国逾百次,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许多远见卓识,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早前的7月18日,基辛格最后一次到访北京,如此高龄的他仍能乘坐10多小时越洋飞机来华开展高强度外交活动,让人感叹他的健康。

核心提要:

1. 百岁基辛格生前每天工作15小时,今年还在全球十多个地方参与活动,保持着敏锐的认知能力。不过,基辛格生活习惯并不“健康”:“工作狂”、不爱好运动、常吃油炸、熏制食物、熬夜、喝酒。而且,他已经接受了3次心脏手术、右眼失明、双耳佩戴助听器,还曾患中风、栓塞和骨质疏松。

2. 关于基辛格长寿的秘诀,他自己曾说,长寿来自于基因。他的儿子指出,长寿的原因在于好奇心和使命感。有专家认为基辛格的长寿只是个例,经验不可借鉴,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坚持自己。

3次心脏手术、右眼失明、戴两个助听器,每天仍工作15小时, 100岁基辛格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很少有人在 100 岁时仍然有影响力。他们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即将死去,身心都很虚弱。

先前的7月18至21日,这位100岁的老人,成为中美两国瞩目的焦点人物。

人们好奇,这位驼背、肥胖、做过3次心脏手术、右眼失明、戴着两只助听器、穿着深色西装、透过他标志性的眼镜严肃地凝视着的老人,居然还可以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来北京出差。

而在短短的数天时间里,他的活动非常满,似乎并不受时差与年龄的影响。

人们在感叹拜登政府朝中无人,还要劳烦这位百岁长者出面协调中美关系之余,不免也会惊叹,基辛格这把年纪竟然还能不惧舟车劳顿万里出行,他的健康长寿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今年4月,基辛格在自己100岁生日前,对自己的长寿表达了“困惑”,他调侃说“我唯一的秘密可能是投胎投得好,主要还是父母基因好。我继承了家族非同一般的长寿基因。我的母亲活到97岁,父亲活到95岁,弟弟活到96岁。当然,长寿非我刻意求之,不过我欣然接受。”

基辛格即使年事已高,但他退而不休,近年依然会就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外交议题发表意见。他精力充沛,连新冠疫情也未令他放慢脚步。自2020年起,他写完了两本书,并开始写第三本。今年以来,他已乘飞机在全球15个地方举办活动,或会见政治人物。先前的7月到访北京,更是他100多次到访中国。

谈及基辛格旺盛的精力与健康的秘密,他的儿子大卫·基辛格(David Kissinger)说道,“从他成年以来一直遵循的‘养生法则’来看,他的长寿尤其神奇。” 基辛格常吃的食物是Bratruurst(一种由猪肉制成的德国香肠)和Wiener Schnitzel(维也纳炸肉扒)。基辛格参与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决定,也都是在压力下做决策。虽然他曾在1978年担任北美足球联盟主席,但他的爱好也仅限于旁观,并不喜欢下场运动。基辛格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下国际象棋,如果这也算运动的话。

这位百岁老人的长寿指南名单里,似乎还要加上:熬夜、喝酒、油炸食品……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精力充沛每天工作15小时的老人,还是一位病人。

基辛格有40多年的心脏病史。

1982年2月,58岁的亨利·基辛格接受了3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后在2005年又接受了血管成形术。

2014年7月15日,91岁的基辛格在纽约长老会医院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主动脉瓣膜置换是一种以人工瓣膜替换原有损伤或者异常心脏瓣膜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

实际上,衰老一直是基辛格最大的敌人。

2000年6月,他在欧洲访问时遭遇了轻微中风,由于栓塞而损害了他的右眼视力,多年后右眼慢慢失明了。其后,他的听力也受到了损害,需要戴着两只助听器。

基辛格的身高是1.75米,但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造成驼背,现在看起来只有1.65米左右,走路还需要拄着一只拐杖。

基辛格长寿和职业生涯长久的秘诀: 成为一个超级“工作狂”

尽管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基辛格的头脑仍然非常清晰,虽然有时似乎思维缓慢,但表达仍然“像针尖一样准确”。

基辛格在解释自己的思维与观察,为何仍然保持敏捷时称:“我注意到,有很多首席执行官退休后,生活就出问题了,因为他们觉得无聊,也不活跃了。所以,如果你不关心时事,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了解这些事情的历史渊源。我想我长寿的秘诀是,我有幸做一些我着迷的事情,我可以参与其中。我还没有退休,也不打算退休。我要研究我认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还在工作的目的。”

▎担任美国国务卿时期的基辛格。

基辛格几乎从没有停止过思考。 他在将近百岁时完成的书,其中一本是和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合写的,名为《人工智能时代》(The Age of AI)。2021年出版时,施密特在播客中解释了基辛格为何在98岁时仍保持着敏锐的认知能力,总结为一点:“我坚信长寿的秘诀就是成为一个工作狂”。

“我可以告诉你,他早上起床,工作一整天,比40岁的人更努力。他与妻子和家人共进晚餐,晚上继续工作。”施密特表示,在与基辛格共事后,他坚信基辛格长寿和职业生涯长久的秘诀是成为一个“工作狂”。

施密特说,90多岁的基辛格此前对数字世界一无所知,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这个主题。他第一次见到基辛格是在一次会议上,基辛格在会上告诉他,他担心谷歌“会毁灭世界”。施密特随后邀请基辛格与谷歌员工交谈,并表示尽管政治信仰不同,两人还是建立了友谊。施密特说,在基辛格的建议下,他们开始合作编写这本书。

有意思的事,这期播客播出后,美国《商业内幕》网站为此播发了新闻,但又在新闻稿的后一部分写道:“施密特的评论,意思是基辛格享受工作,但他没有详细介绍这位前政治家的日常工作。虽然少数人能够平衡长时间的工作,但学者警告说,工作狂可能会导致社会孤立、倦怠和抑郁”。

▎ 1972年,基辛格与总统尼克松在戴维营。

▎基辛格与美国总统尼克松。

最好的养生是,对所有事物表示超强的好奇心和使命感

今年5月25日,在基辛格百岁寿诞前两天,他的儿子大卫·基辛格专门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百岁父亲基辛格的长寿指南》,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点:好奇心和使命感。

文章开篇写道:“对于任何熟悉基辛格的性格,同时对他在历史上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感兴趣的人而言,可能存在一种不可避免的感觉,即他不仅比大多数同龄人、杰出的批评者,甚至是比他的学生都活得更久,而且在90多岁时仍然不知疲倦地活跃于现实中”。

大卫指出,一方面,基辛格有着无法抑制的好奇心,这让他与这个世界的接触从未间断。“他的思想是一种寻热武器,可以识别并应对当今的生存挑战。20世纪50年代,那时人类的问题是关于核武器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的威胁。大约5年前,作为一个95岁的老人,我的父亲却开始痴迷于人工智能(AI)的实践意义和哲学意义,并写出了这本新书。 这也是对于他的思想仍然活跃的一个实证。 ”

▎ 基辛格与夫人南希,南希身高达2米。

当然对基辛格长寿经验不以为然的人并不是少数,针对大卫·基辛格的文章,巴基斯坦的《论坛快报》(Express Tribune)刊登了一篇土耳其记者写的评论,大意是通过这篇名人之子为赞美自己父亲所写的文章,普通人学不到什么长寿秘籍,因为名人是名人,普通人是普通人。

文章写道,如果一个普通人,纯粹要把多吃香肠和维也纳炸肉排,或者把纯粹看而不是参与运动,或者令人不健康的决策压力,来作为可以借鉴的长寿经验,基本不可行。

“对于凡人来说,心脏病专家坚持认为,如果想活得足够长,就应该戒掉红肉,避免节食、久坐和压力过大的生活,尽管压力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件事,但其余的只是生活中的诱惑,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应该听从那些建议”。

文章说,基辛格1994年写的《大外交》(Diplomacy)一书是他的思想巅峰,“之前的书虽然很有趣,但并不那么好”。实际上,在阅读他最近关于人工智能的书时,我觉得我找到了明确证据显示他非凡的智力已经衰退。

作者认为,这不是基辛格自己的问题,衰退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规律,而且客观上,世界的确已经变得太混乱,这使得基辛格也无法把握它,“以人工智能研究为例,人工智能的演变及其影响的某些方面,甚至连其创造者和专家也不理解”,“然而,你不能不钦佩基辛格的雄心壮志”。

最后这句话可能恰恰说到点子上了。谈到基辛格和长寿,无论其崇拜者所说的使命感也好、工作狂也罢,归结到一点就是,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坚持自己。

r
renanxing3390
1 楼
什么鬼
文学少年
2 楼
世界历史上必须浓墨重彩记录的人物。 [1评]
英国流氓
3 楼
赵家忠实的吹鼓手 死得其所 鼓掌
E
Ewq123ewq
4 楼
老贼基辛格第一次偷偷访华时,看到到处是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口号,只能装着没看见。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可在见到毛匪头时立马成了舔狗。谈到中美20多年没有民间往来和贸易时,毛匪头贱兮兮的说是由于俄爹打压和官僚主义所致,基辛格听后竟然认为,毛匪头作出了委婉的让步,和共匪一拍即合。这共匪整天幻想硬气有出息,觉得离开苏爹也能过好,可惜乞丐就是乞丐,没过多久自己连乞丐狗都不如了,只能想法子看看能不能找美国讨饭。美国急着对付苏联,在位的两个窝囊废总统被老贼基辛格瞎逼逼之后,手一抖撒了几把狗粮,邓匪头继续舔狗做样子,几下就把共匪喂饱了,感激之心自然没得说 [1评]
元非
5 楼
  基辛格的国际战略观影响了中美关系这个国际政治的关键支柱,数十年间,不知不觉间受到它影响的人口能有百亿之多。   了不起!  
斯文的地主
6 楼
你个世世代代的穷逼 基辛格和你是没有关系的! . 好多关心正能量 解放台湾! 解放台湾 铲平邪教! 台湾一解放! 邪教法轮狗、邪教自焚轮子狗、64反华余孽、外逃在外靠反华活命的野狗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 海外华人都是亲眼见证中国一步步强大 统一台湾省! . .
无畏
7 楼
发棵游
8 楼
伟人驾鹤西去, 他所开启的那个正常化兲灯关系时代,也彻底结束了! 兲朝正按照一尊大腚大傻逼指明的方向一缕青烟...... 刺激!
有人有糨糊
9 楼
心怀世界,高瞻远瞩,值得尊敬爱戴的人。
阴离子
10 楼
土共就像死了亲爹!
g
gylq2000
11 楼
这是真正的政治家,可以说是最了解中美关系的一位专家
w
wasabi20071127
12 楼
最后一次没找到适配的器官吗
w
wasabi20071127
13 楼
那是你中共国的世界史观!
灯塔路
14 楼
他说过 如果可能 他最想成为华夏子孙
d
dingding6
15 楼
对发展中美关系劳苦功高,算是比较正确了解中国的西方外交家。
v
vanasian
16 楼
A great human being who defines contemporary diplomacy.
不锈钢丝
17 楼
从楼下众狗粮的发言可以看出它们确实是逼养狗肏的
白茫茫
18 楼
回复 Ewq123ewq 孩子👶🏻,这么多心中的怨恨都是上帝对你罪恶的惩罚,希望你能明白
射刁英雄
19 楼
犹太人吃Bratruurst(一种由猪肉制成的德国香肠),也算具有判逆精神
s
sj31416
20 楼
一声叹息,一个新闻里播放了50多年的大名。 [1评]
s
skyfall
21 楼
基辛格在美帝只是个离职的nobody普通人,但在中共一尊和它家奴才傻红脑袋里就如死了爹跪舔了几十年。
如何清洗细颈瓶
22 楼
又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应该是中国共产权贵的老朋友!
错错错错错
23 楼
美国大师级又少一个,没落就是这样开始的。
q
qqok123
24 楼
一路走好!
h
huaibaba
25 楼
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但归根到底属于活得长的人
钟馗捉妖
26 楼
看着反华穷逼狗粮的狗一样的生活,只能说你们的思想配得上你们的苦难。😁😁
真话难听
27 楼
中国人民老朋友,很扯蛋,和中囯人民沒半毛关系,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李光耀被称为帝国主义走狗几十年,改开后也成了中国人民老朋友, 齐奥塞斯库也是中国人民老朋友,被突突了, 当今罪大恶极的海牙国际通缉犯,应该是最铁的老朋友,鬼扯蛋, 世界上独裁者大部分是中国的老朋友,
真话难听
28 楼
中国人民老朋友不是最高称呼, 七十多年还被称为慈父的斯大林,去世時,中南海哭成一团,中共为一个杀人无数的混世大魔王进行全国追悼会,
吃斋念佛大灰狼
29 楼
反华狗太大胆敢骂你们美国爷爷。
n
netcamel
30 楼
政治家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政客的理念是:给你下绊子,我赢不了你也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