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天然气价格暴跌!欧洲今年冬天还会冻死人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1969年12月31日 16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0205 阅读
22 评论
军武次位面

 

▲雪夜下的北欧小镇

要说2022年的历史性事件是真多,军武菌这几天就又一次见证历史了。

就在北半球即将进入冬天,各国忙着储备能源过冬而致使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美国西德州二叠纪盆地的天然气价格居然奇迹般的跌了。北京时间10月25日周二,美国西得克萨斯的二叠纪盆地瓦哈中心的天然气价格跌至零以下,降到每百万英热单位负2美元左右,要知道就在一个礼拜之前,这个价格还是每百万英热单位5美元,如此大幅度的降价,自2020年以来还是首次。

▲美国得州天然气下跌指数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这回又在作什么妖?

能源市场又怎么了?

原来,这次德州天然气价格突然暴跌,原因是北美最大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司金德摩根公司对其在墨西哥湾的两条重要输气管道进行的维修和养护,在输气管进行维修或维护作业时,就只能减产或者暂停输气,这种突发性事件就会导致当地出现供应过剩从而引发价格动荡。

另外,由于二叠纪盆地抽出的大部分天然气都是原油开采的副产品,因此当管道太满无法处理更多的天然气时,通常就会烧掉多余的天然气,因为这样就不必减少或停止石油生产了,如此一来也会造成价格下跌波动。这就有点像1929年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农场主把新鲜的牛奶一桶桶的倒掉,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件事。

▲大萧条时期奶农倾倒牛奶

我们先解释一下“倒牛奶”事件的基本原理。首先,是当时牛奶价格大幅下跌,这样一来,奶农储存、运输和销售牛奶的成本就超过了牛奶本身的售价,说白了就是越卖越亏。然后就是奶农们希望通过“倒牛奶”来减产保价,减少市场的牛奶供应量来抬高牛奶价格。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奶农无法让奶牛立刻停止产奶,产奶越多亏的也就越多,因此综合来看,当场倒掉对于奶农来说是损失最小的方法了。

2002年,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也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2004年,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

之所以提“倒牛奶”,是因为这次天然气出现“负气价”,本质上和牛奶的原理是一样的。一方面天然气需要通过特殊的压力容器储存,另一边天然气还会源源不断的产出来,两者相加就构成了天然气价格跌成负数的底层逻辑。其实早在2019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负价天然气”的现象,当时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天然气生产商居然要花钱请人来买天然气。

除了美国,部分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跌至负值的情况。说到这肯定有不少人觉得奇怪,俄国断气之后,欧洲不是出现能源危机了吗?不少民众还上街举牌抗议,怎么价格还跌了?

▲欧洲天然气价格正在下降    

根据一些气象公司的推测,今年欧洲很有可能迎来一个暖冬,不会那么寒冷,随着欧洲的温暖天气的持续,欧洲各国也推迟了供暖季,这也意味着欧洲有更多的时间来补充本国的天然气储备,因此,目前欧洲人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已经不向之前那样紧迫,因此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

当地时间10月24日,欧洲一部分天然气现货的价格就一度跌成了负数,达到了-15.78欧元/兆瓦时,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价格,就连有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之称的TTF基准荷兰,11月份的天然气期货价格跌幅也一度达到了16%之多。

▲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

从整体来看,欧洲天然气的价格在短期内仍将处于低位,但由于前期价格跌幅过大,未来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很大。

能源市场岁月静好了吗?

虽然美国和欧洲都出现了天然气价格下跌,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和欧洲就完全没有能源问题。

美国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能源独立,但是其国内的能源问题依然不少。前面军武菌和大家说了二叠纪盆地天然气出现了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的情况,但是在美国,依然存在某些地区供给不足的情况。

比如位于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这6个州几乎每年都要从海外进口液化天然气来过冬。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bug,既然美国有的地方天然气用不完,那为什么不分一点,何必要费力从海外进口呢?

这个地区缺乏从美国国内运输天然气的管道基础设施,纵使国内天然气烧不完,也运不过来。

另外,美国在1920年通过了一个“海运商业法案”,又叫“琼斯法案”,其中就规定在美国境内航行的船舶必须是美国制造,并在美国登记;船舶的所有权至少有75%是美国公民拥有;船员也必须是美国公民。这么做的目的本来是未了支持美国本土就业和美国的国土安全。

但是却间接坑了美国东北部的这六个州,由于缺乏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液化天然气油轮,美国国内的液化天然气也能从海上运过来。在今年夏天的时候,六个州的州长就联合给美国能源部长写信,说应该放弃“琼斯法案”,这让就能用上国内的天然气不用花高价去外国的了。

从整体来看,虽然美国部分地区存在能源问题,但是他们的能源完全能满足本国所需,甚至还能对外出口。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今年打前5个月,美国大部分液化天然气都出口到欧盟和英国,9月,美国出口到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更是达到了70%。

和已经基本实现能源独立的美国不同,欧洲在能源上基本上就得靠进口了。尤其是去年能源危机爆发后,欧洲更是大范围在全球采购液化天然气。

今年随着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开始限制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一度让欧洲非常难受。但是美国及时救场,宣布将在今年向欧盟额外提供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并在2030年前额外提供约5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以帮助欧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

前不久北溪管道又被炸后,欧洲天然气供给再次雪上加霜,美国看准时机把天然气出口到了欧盟,并打算和欧盟联手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以减少欧洲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确保欧盟能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但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以来,油气成本就一路上涨,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又进一步涨价。去年租用一艘液化天然气船的成本大概是每天3万到30万美元之间,而到了今年租用一艘液化天然气船的成本就涨到了每天50万美元,随着冬季的临近,这个数字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到每天100万美元。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而运输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价格的上涨,美国的“高价气”也因此让欧洲各国颇为不满。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都批评过美国向欧洲供应的天然气价格过高。

因此尽管美国的天然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欧洲的能源困境,但是过度依赖美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冬天,欧洲人会不会冻死人?

再来聊一个大家说的最多的话题,那就是欧洲人还能熬过这个冬天吗?自俄乌开战以来,军武菌就看到过很多人都在说欧洲离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就熬不过这个冬天,还有一些报道说欧洲人把中国电热毯都买脱销了,还有收集木材留着烧火的,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欧洲人一到冬天就会冻死一样。

▲关于电热毯卖爆欧洲的新闻

那么这个冬天,欧洲人会不会冻死人?就目前的情况看,情况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首先,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后,俄罗斯限制天然气出口到欧洲,俄罗斯一“断气”,欧洲就增加了从其他地方采买天然气的力度,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天然气储存率已经高达90%,基本上都达到了存储上限。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数据显示,8月底欧盟的天然气储量就达到了79.94%,基本上完成了之前设定的目标。截止到10月24日,欧盟整体天然气储气率为93.61%,其中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较高的德国存储过冬所需的天然气比例更是高达97.5%,用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的话说“不仅提前完成了天然气储存的目标,而且储存的天然气足以维持两个月的寒冬。”

▲欧洲各国的天然气储量

尽管如此,依然有大批液化天然气油轮在源源不断地驶向欧洲,目前在港口外已形成拥堵的态势。据媒体统计显示,欧洲本月有望接受82艘液化天然气油轮,比9月的时候又增加19%。

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西班牙由于无法处理过剩的天然气,使得大约有35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目前只能在海岸闲置,另外还有大约有60艘油轮在欧洲西北部、地中海和伊比利亚半岛闲置或缓慢航行。

▲天然气欧洲到港量

更重要的是,这次老天爷似乎也站在了欧洲这一边。根据欧洲一家天气预报公司的显示,目前,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温暖的天气,法国首都巴黎的最高气温将达到20度以上,伦敦、法兰克福、马德里这些欧洲主要城市的气温也比平时高得多。另外一份每日报告中也表示:“预计欧洲大陆的气温将普遍高于正常水平。”还有部分气象人士预测今年欧洲不太可能在11月经历长时间的寒流。

其实,如果各位学过中学地理的话,就会知道像德国、法国这些位于西欧的国家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是一种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类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别是冬季,由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温暖潮湿,哪怕是最冷的月份,平均低温也都在0℃以上。

▲西欧大部分国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拿中国的南京来举例,2021年12月南京平均高温为12℃,平均低温1℃;2022年1月的平均高温是8℃,平均低温1℃,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也就是说巴黎、伦敦的冬天比中国的南京还要暖和,就更不用说位于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了,要知道罗马冬季平均气温是6°,相当于中国的成都。

当然,持怀疑态度的朋友可以亲自去欧洲体验一下,如果实在出不去的军武菌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打开手里智能手机里的天气app搜一下,看看巴黎、柏林和一些西欧的主要城市现在到底多少度。

但是话不能说太满,有了天然气储备充足和暖冬这两个buff的加持,欧洲人还是不能高枕无忧地度过这个冬天。毕竟老天爷的脾气谁也摸不透。比如今年夏天,欧洲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温天气,连几百年前的饥饿之石都重见天日了,谁也不知道到了冬天又会发生什么。

▲今年夏天由于干旱重见天日的饥饿之石

比如就有人预测,说虽然目前欧洲气温较往年季节水平偏高,但是不排除12月可能会出现极端寒冷天气的情况,11月3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还说欧洲将在7天内出现寒流,到时候将会迎来‘地狱般’的冬天”,因此如果未来出现寒潮,还是有重新引发能源供应担忧的可能。

其实目前对于欧洲人来说,真正寒冷的未必是冬天的温度,经济下滑和高通胀才是真正的严冬,寒意会传到每个人的身上。

城市沉睡
1 楼
原来天气也有政治倾向,你说暖冬它就暖冬。不暖也暖。
随意岁月
2 楼
已经开始涨回来了
城市沉睡
3 楼
小编好像没弄明白,储气量跟需求量是2个东西。都赶不上我一个刷盘子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工业用气。老百姓可以只洗4个部位。你工业没气怎么运作? 你以为,输儿子冒了天大的险去中国,是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好消息?是气罐看门的没告诉他,我们可以气都装满了,放开了洗4个部位了? 赶紧回来跟我一起刷盘子!!
o
onlyfor2001
4 楼
逼逼叨叨一堆,老百姓就看涨不涨价得啦。
大师画拾苟奴
5 楼
企业由于能源高成本外迁所造成的去工业化及随之而来的大量失业,这才是最够呛的。
P
Phillip
6 楼
世界总是向着中共希望的反方向走。
t
targer
7 楼
五毛黄俄狗希望欧洲人挨冻,结果自己的老二先被冻掉,成为阉狗。
铁箭
8 楼
说这些都没用,现实生活美国和加拿大的油价这几天一直在涨,天然有没有涨等这个个月账单来了才知道。
x
xiaoss188g
9 楼
五毛就等冬天来了冻死欧洲人可以救五毛的命
x
xiaoss188g
10 楼
中国的级别太低了,一天到晚藐视世界。欧洲人怎么可能会像中国人那么低级?别人冻死一个就翻天了,中国冻死一千万还是波澜不惊。一个吃肉一个吃草。吃草不可能理解吃肉的。
嗯有内味了
11 楼
倒奶的时候都是摆拍 那是做给农业部门看的 搞补贴 真正的大货留起来做奶酪了 谁TM这么愣
史前巨混
12 楼
欧洲工业需要一个稳定且低廉的能源价格,现在这样上蹿下跳的没用
郑长仁
13 楼
美帝们不高兴了!
N
Nadal1991
14 楼
跌个鸡儿
鸿
鸿鹄369
15 楼
你给涨的吗?你有那本事没空来这网上喷了。
真好玩儿
16 楼
中国low货当然这种层次 我认识的富豪没人觉得国内好
君均臣诚
17 楼
这事怎么又是美国阴谋??脑残到零了吧!这事是因为一大群巨轮,炒作天然气,都停在欧洲门口,准备大赚一笔,结果天公不帮忙,暴热冬天,欧洲各国天然气储存库爆满,没有人能再有地方放天然气,而这些船开回去就亏本,所以才清仓倾销的,这与老美没有半点鸡毛关系。到是有几艘中石化的巨轮,不愿意开回去卖给中国韭菜,也得倒在欧洲,亏钱也干,这才是你们该去声讨的 [1评]
英国流氓
18 楼
是的 船租金一天就十几万美元 不倒了就更亏。市场经济 就是这么来教育倒爷的 呵呵
咖喱球球
19 楼
看着这篇文章,五毛们不高兴了。说好得冻死人去哪里了?看着手里一千块工资,五毛发出一声哀嚎:墙国万岁。
灯塔路
20 楼
资本家 把牛奶倒掉 都不会给耗材们
a
ak47a
21 楼
就是供多过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只要从那些求的渠道中寻找,原因就会明撩。那些每天大量使用的工业用气单位,是否被搞死了?
大神棍
22 楼
不关心欧洲是否会挨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