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鲶鱼”之后,深圳又现炫富女。
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一女子开豪车住豪宅买奢侈品,却申请到一套公租房。不知是否嫌动静不够大,该女子还公然嘲讽买商品房的业主,成功使其成为网络上的热点事件。
据网传截图,自2017年起,该名女子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高调分享自己的奢华生活,比如自驾游“油费8千多、过路费6千多、餐饮2万1左右”,买房“刚交了钥匙,近100平”,买包“28500,灯光下还带着点闪”,“没啥吃的,吃了一天的黑松露鲍鱼饭和烤海参”等——这消费标准,已经超越大多数普通老百姓。
有媒体求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工作人员称,申请此类住房的条件包括年龄、社保、住房情况等,“但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审核不通过是不会进入名单的,一般不会出问题,如有其他人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报。”
“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这不是深圳第一次在保障性住房上出“幺蛾子”。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作为经济适用房的深圳某小区地下停车库里,停着相当一部分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车辆,其中不乏宝马、奔驰等名车——而当时,申请保障房的家庭总资产不得超过28万元。
图/网络
这是不是一种鸠占鹊巢?
再说回公租房炫富女事件,虽然,公租房不等同于廉租房,后者主要是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言,而公租房的租赁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所谓“夹心阶层”。
但即便如此,公租房也是一种公共补贴产品,带有保障房性质,而保障的群体显然不是有钱人——假如一个人年薪百万,但花钱大手大脚,典型的月光族,也没有买房,是否就有资格申请公租房?这让那些排队等着上“公租房”这辆车的“夹心群体”情何以堪?让那些信奉天道酬勤的人情何以堪?
虽然出现这种假设的概率很低,但一项民生政策,必须经受哪怕再低可能性的拷问。
更何况,根据报道,该女子被网友扒出,疑似有一套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房子,并且也曾入围天和南苑安居房项目候补认购家庭名单。如果此说属实,那么,该女子又是如何申请到公租房的呢?
当然,也有人会想到一种可能性,即,申请公租房之后,她突然找到发财秘籍,发达了,不但能过上奢华的生活,还能在深圳平均房价最高的南山区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多年前经适房小区车库里的豪车也可如此解释——但即便是这样,这种用公共财政、本质上是用纳税人的钱盖起来的房子,不应该需要一个退出机制吗?
我相信相关条款上应该是有的,只不过未能得到有效落地。
公租房的设计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只要有套利空间在,就很难阻止有人对它上下其手。不久前,深圳放出的一个楼市大招是,拟取消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住房类型,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住房建设力度。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公租房姓“公”,恐怕更加惹人关注。
相信深圳也早已察觉到公租房的套利问题,今年初发布的《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赫然增加了这样的条款: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总额均符合本市规定的限额标准。这算是一种打补丁,但为了维护公平基石,对以往的种种“内幕”不能既往不咎,而应该一查到底。
最后我想说的是,“炫富”也是一项利器,如果说声称家里有9位数存款的 “北极鲶鱼”的炫富,只是牵出了某个退休官员;公租房炫富女事件,则可能戳中了一项公共政策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也因此,对类似这样的“炫富”,人们持欢迎态度——当然,反过来,借助“炫富”我们才能发现、抵达某些真相,这又未免令人多少有点惆怅。
“北极鲶鱼”之后,深圳又现炫富女。
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一女子开豪车住豪宅买奢侈品,却申请到一套公租房。不知是否嫌动静不够大,该女子还公然嘲讽买商品房的业主,成功使其成为网络上的热点事件。
据网传截图,自2017年起,该名女子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高调分享自己的奢华生活,比如自驾游“油费8千多、过路费6千多、餐饮2万1左右”,买房“刚交了钥匙,近100平”,买包“28500,灯光下还带着点闪”,“没啥吃的,吃了一天的黑松露鲍鱼饭和烤海参”等——这消费标准,已经超越大多数普通老百姓。
有媒体求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工作人员称,申请此类住房的条件包括年龄、社保、住房情况等,“但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审核不通过是不会进入名单的,一般不会出问题,如有其他人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报。”
“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这不是深圳第一次在保障性住房上出“幺蛾子”。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作为经济适用房的深圳某小区地下停车库里,停着相当一部分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车辆,其中不乏宝马、奔驰等名车——而当时,申请保障房的家庭总资产不得超过28万元。
图/网络
这是不是一种鸠占鹊巢?
再说回公租房炫富女事件,虽然,公租房不等同于廉租房,后者主要是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言,而公租房的租赁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所谓“夹心阶层”。
但即便如此,公租房也是一种公共补贴产品,带有保障房性质,而保障的群体显然不是有钱人——假如一个人年薪百万,但花钱大手大脚,典型的月光族,也没有买房,是否就有资格申请公租房?这让那些排队等着上“公租房”这辆车的“夹心群体”情何以堪?让那些信奉天道酬勤的人情何以堪?
虽然出现这种假设的概率很低,但一项民生政策,必须经受哪怕再低可能性的拷问。
更何况,根据报道,该女子被网友扒出,疑似有一套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房子,并且也曾入围天和南苑安居房项目候补认购家庭名单。如果此说属实,那么,该女子又是如何申请到公租房的呢?
当然,也有人会想到一种可能性,即,申请公租房之后,她突然找到发财秘籍,发达了,不但能过上奢华的生活,还能在深圳平均房价最高的南山区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多年前经适房小区车库里的豪车也可如此解释——但即便是这样,这种用公共财政、本质上是用纳税人的钱盖起来的房子,不应该需要一个退出机制吗?
我相信相关条款上应该是有的,只不过未能得到有效落地。
公租房的设计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只要有套利空间在,就很难阻止有人对它上下其手。不久前,深圳放出的一个楼市大招是,拟取消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住房类型,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住房建设力度。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公租房姓“公”,恐怕更加惹人关注。
图/网络
相信深圳也早已察觉到公租房的套利问题,今年初发布的《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赫然增加了这样的条款: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总额均符合本市规定的限额标准。这算是一种打补丁,但为了维护公平基石,对以往的种种“内幕”不能既往不咎,而应该一查到底。
最后我想说的是,“炫富”也是一项利器,如果说声称家里有9位数存款的 “北极鲶鱼”的炫富,只是牵出了某个退休官员;公租房炫富女事件,则可能戳中了一项公共政策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也因此,对类似这样的“炫富”,人们持欢迎态度——当然,反过来,借助“炫富”我们才能发现、抵达某些真相,这又未免令人多少有点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