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爆发核战风险有多大?美俄开启互怼模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27日 23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60093 阅读
17 评论
央视新闻

俄乌冲突会不会升级为核战争?围绕这个问题,美俄开启了互怼模式。俄方暗示,有人真的想发动核战;美方则批评俄方不负责任。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 柯比

他(拉夫罗夫)的言论毫无帮助、毫无建设性。在公开场合谈及核战争的威胁,不该是一个负责任的核大国应有的姿态。有一点我是赞同拉夫罗夫外长的,那就是核战争打不赢,也不该打,俄乌冲突也没有理由升级到核战争的地步。 此前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媒专访时警告,不应低估眼下发生核战争的风险。

俄罗斯外长 拉夫罗夫

(核战争不可接受)是我们的原则立场,也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当然不希望核战争风险被人为地夸大,指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受人尊敬的政治人物。然而,核战争的风险现在确实非常大,有很多人希望这么做(发动核战争)。这一风险是严重的、真实的,不容低估。 俄外长:核战争风险“不容低估”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在公开场合频频谈及核战威胁的正是美国自己。俄乌战事开始后,尤其是俄总统普京2月底宣布上调战略力量战备等级后,美国政府和舆论不断炒作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尤其是战术核武器的问题。

美媒:美情报部门密切关注俄核力量动向

据《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情报部门正密切关注俄军可能发动核打击的迹象,包括图-95和图-160轰炸机部队等,尤其关注的是“伊斯坎德尔”导弹。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问题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透露,俄军目前共有大约1000-2000枚战术核武器,其中大部分通过空中或海上平台发射,只有大约100枚由地面部队掌管。美军一位高级高官表示,通过空中等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容易被击落,只有“伊斯坎德尔”可以确保穿透防空网。

俄罗斯红星台记者

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以来,乌克兰军队就一直试图拦截这种特殊的导弹系统,然而每次(“伊斯坎德尔”)导弹都命中了目标。

上图是俄媒25日公开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射现场。

俄军指挥官 米哈伊尔 导弹在发射时进行了反拦截的机动操作,因此,敌方的探测设备无法追踪导弹的去向。另外,导弹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他们无法探测到。

“伊斯坎德尔”:核常兼备 型号多样

俄军从2010年底开始换装“伊斯坎德尔”,以替代老旧的“圆点”导弹;2019年,换装工作全部完成。现役的“伊斯坎德尔”系列分为多个型号,其中最常见的是K型巡航导弹和M型弹道导弹,可搭载常规及核弹头。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伊斯坎德尔”是俄军最重要的精确打击手段之一。

负责“伊斯坎德尔”计算程序的俄军指挥官 丹尼斯 计算过程很流畅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即使是在夜里被叫醒,我们也能自信、顺利地采取行动,清楚地知道每个数字的作用。

田原
1 楼
这显示器真是又大又老式
w
wuxinghongqi01
2 楼
稍微聪明点的小编们已经避免再赞美俄罗斯了
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3 楼
从美国政府和舆论早前不断炒作俄罗斯可能会入侵乌克兰的事情上来看,美国舆论关于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尤其是战术核武器的预警,是十分准确的。
板筋
4 楼
1 in 20
m
mrp
5 楼
一开始都是嘴炮,其实背后都在准备,最终一定会放核弹,三战就是核战,一键重启大家公平的从草履虫开始新一轮的进化
a
allenhsu
6 楼
我就希望俄羅斯的核彈攻擊美國。
r
rally
7 楼
嘴炮,假如普京沉不取气先按下核键,那么俄罗斯就有大灾难了。
青蛙
8 楼
災難個屁 那個系統都是自動的 發射了就都一起發射
D
D花狸子
9 楼
叫的狗不咬人,瞎叫什么?
灯塔路
10 楼
美帝希望乌克兰拖垮俄罗斯 可结果就是 俄罗斯给衰败的美帝踹上一脚
圣杯探索者
11 楼
资本主义发展结果就是战争,因为资源与市场霸权!
D
D花狸子
12 楼
老毛子所谓高精尖武器,都是假的,60%故障率,刚一发射,自己掉下来了,先把毛子自己炸了,余下的被拦截,等于老毛子自己核武器炸自己。哈哈哈哈哈。
德国丹
13 楼
: 正好相反,入股俄罗斯真的下定决定用核武器,北约马上内部解散……因为没有人会跟疯子互扔核弹结束自己安逸的生活
魔王
14 楼
准确个JB,还不是先射箭后画靶子?你说我会打你,然后你再挑衅我,我打了你,你就说,看我预测的多准
少平
15 楼
任何先以核弹核战争威胁的国家就是打不赢了的一方,于是只好耍无赖,拿核弹来威胁。当年希特勒在苏联红军濒临柏林城下时,有人建议他使用生化武器,希特勒都没有同意,因为一开这个头,德意志民族有完蛋了,现在的俄国比当年的希特勒还烂。
路人丫
16 楼
呵呵。。。你在黑普京是疯子吗?可惜的是普京不但不是疯子,他还怕死得很,连接见别人都得用长桌子防感染的人是不会有胆子扔核弹的
r
rally
17 楼
: 打核战美国不需要北约,在各国的美军基地发射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