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最强 票房最差?中国市场为何叫好不叫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29日 20点15分 PT
  返回列表
51865 阅读
17 评论
犀牛娱乐

文 | 犀牛娱乐,作者| 南如珉,编辑|朴芳

暑期档已经进入白热化,周日市场大盘更是来到了3亿+体量。当然这个数据只是放在今年比较好,但相对往年的成绩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暑期档低迷的问题依然很大,不及预期、不及往年已经是定数了。不论是出于市场冰冷的惯性,还是其他任何的原因,市场的倒退是不可逆的。但积极的一面在于,今年暑期档应该是历年品质最好的一次。

史上品质最强年之前动辄就用“史上最强”来形容,不论是史上最强春节档,还是史上最强暑期档等等。这种最强既可以表达市场层面,同时也能代表品质。今年暑期档,单从市场端来看,显然是严重不足的,尤其是暑期档前端的几个项目,完全未能达到市场的预期,这让市场极度被动。但就内容品质来看,基本能称得上史上最强的称号了。

打前战的《酱园弄》、《恶意》、《无名之辈2》可以说是三连扑,完全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市场仅靠几部引进片支撑,幸亏今年的《新驯龙高手》、《名侦探柯南》、《F1:狂飙飞车》、《侏罗纪世界》等片非常给力,让市场没那么难堪,勉强支撑起暑期档前战。

市场的拐点明显在于大鹏《长安的荔枝》的上映,可谓是风向突变,这不仅意味着暑期档的主菜端上来了,更是大大提升了整个暑期档的品质。此时此刻,这一连串的高品质项目接连上映,共同助力了周日大盘突破3亿票房,暑期档终于有点热了。

(部分暑期档优质作品)

先来看这份品质最强榜单。目前竟然有5部豆瓣8分+的作品,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正是因为品质的带动,暑期档才渐渐拉回了观众。先看皮特新片《F1:狂飙飞车》,目前仅剩下微弱的特效厅,但依然拥有无敌的上座率,影片8.7分的惊人高分,持续推动观众进场,完成了优秀的破圈和发酵。《蜡笔小新》作为经典的日本动画IP,竟然达到了9分的水准,撬动了7000万票房的市场体量。

暑期档的转折之作,亦是救市之作,便是这部《长安的荔枝》,相对剧版的6.6分,大鹏这次直接将院线版拉升到了7.7的高分,让市场有了一点暑期的感觉。放在往年这个分数基本要拿到暑期档冠军了,但在今年这个神仙打架的暑期档,竟然还进不了前五。

曾经的黑马《罗小黑战记》终于出续集了,豆瓣一举斩获了8.6的惊人高分,这个分数足以保障影片拿到动画年度第一的位置,甚至已经超越了《哪吒2》的8.5分。虽然《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票房不佳,但依然凭借不错的类型片优势拿到了7.4的高分。可以说7月18日三部高口碑电影的上映,一举逆转了暑期档的颓势。

后面的大招还在继续,重磅炸弹《南京照相馆》终于让市场有了暑期档的样子,仿佛两年前申奥携《孤注一掷》空降救市一般,这一次不仅带来了市场,更是带来了口碑,影片在豆瓣竟然开出了8.5的惊人高分,目前已经涨到8.6分。陈佩斯的《戏台》接连点映两周,终于迎来了正式的开画,亦是拿到了豆瓣8分的高分。

市场为何叫好不叫座2023年的7月,市场在《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热烈》、《封神》的轮番轰炸下,拿到了前无古人的87.19亿票房。哪怕2024年有着大幅的下滑,但7月份依然顶住压力,斩获53.78亿票房。而此时此刻的7月,仅拿到32亿+,预计最终将落在40亿体量,下滑之势还是非常明显。

在春节档之后,有个明显的迹象,那便是市场犹如退去的潮水一般,在疯狂的回撤,从3月、4月再到5月、6月,已经连续4个月单月票房未能突破20亿大关。当时的主流声音是因为市场中没有好的电影,所以观众不去影院,貌似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可如今的7月份,一股脑上映了7部7.4分+的优质作品,不乏8.5分+的超高分作品,却依然难以救市,较往年下滑明显,那么就证明了市场不单单是品质问题了。一方面是市场的大幅倒退,一方面却是单片优秀的品质,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光有好内容依然不足以换回好票房。

其实看似7月份市场中佳片不断,但几乎各自都有各自的问题,最后落得叫好不叫座的下场,《F1:狂飙飞车》属于小众题材,靠低开高走慢慢磨,拿到了超级长线,但终究不是大众商业片。《蜡笔小新》更不用说,高品质也难以收获当下的主流观众,动画类型的局限非常明显。

而备受瞩目的《长安的荔枝》,原本以为能够彻底点燃暑期档,但最终的效果相对一般,并未有高举高打的大片架势,当然预计收获9亿+已经非常出色。影片更多还是因古装题材、剧版品质一般、难以收获下沉市场等多方面原因,最终遗憾错失超级爆款的机会。

《罗小黑战记2》同样有着自身的受众局限,没有普世的IP作为基础,动画电影的上限还是比较明显,当然最终4亿票房其实已经兑现了它的天赋。《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属于典型的优质小众题材难以破圈,这类影片比比皆是,在市场端难有作为。

目前《戏台》还得继续观望,其实并不能扣上“叫好不叫座”的帽子,或许接下来能够完成长线的救赎。不过影片过于舞台风、观影存在门槛等,注定无缘10亿+爆款了。相对话剧版本的9分,目前院线版8分属于掉分,接下来还得看影片的走势。

那么,暑期档真正摆脱掉“叫好不叫座”的,仅剩这部《南京照相馆》了,豆瓣8.6分,进入了经典的范畴,且市场走势异常凶猛,连续的神走势注定了影片超高的市场表现,预计最终将冲击30亿的体量,成为今年暑期档名副其实的扛把子。

叫好不叫座,其实这也再度证明,只有配合顶级的选题和类型,内容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接下来7月份的存量,包括后续8月的预期,可能就要看《南京照相馆》的表现了,也希望后续有着更多优秀的作品上映。

R
Riordan
1 楼
消费力不行,消费降级了呗,说穿了还是赚的不够,哈
那就好好生活
2 楼
消费降级惹得祸? 错。 这叫消费升级。去年你能这样把钱给赚了,今年还想继续套路?想赚大钱,得创新哦。 [1评]
我是大炮
3 楼
卷起来了 要卷回去卷哦 [1评]
j
jeffinvade
4 楼
中国电影票房2019年是641.5亿 去年只有425.02亿 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f
fybs
5 楼
谁愿意去看那些带着腐臭味的电影?
笔明明
6 楼
大家都在等京鸽鸽的战狼3
h
headfoot
7 楼
数据弟,劝你看看全球数据,2019是全球派前二的电影票房,北美当年113亿。 去年北美票房85亿,也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2评]
j
jeffinvade
8 楼
: 电影市场的确都不咋样 但中国下降幅度超过北美
j
jeffinvade
9 楼
2024年北美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为87.2亿美元,较2023年的90亿美元下降3%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为395.4亿(已跌回2015年的水平),比去年下滑28% [1评]
h
headfoot
10 楼
你到底是真去看电影的还是只看数据的? 不知道没好电影观众就不买票么?2023好电影多中国票房就高,去年好片少就低,看数据的话今年中国上半年290亿以上了,北美同比还比去年还略低 [2评]
j
jeffinvade
11 楼
“今年3月以来,全国电影院场均人次徘徊在2至4人之间,0人空场率一度接近40%,甚至有的影院连续几小时都没有一张票卖出” 本文原文
j
jeffinvade
12 楼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一度接近疫情前的历史峰值。但其中超过一半的票房(160.9亿元)来自2月的春节档,而这又几乎全依赖《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部影片。它一骑绝尘,独占52.8%的春节票房。过了高峰,3—6月的票房连续四个月低迷,没有一个月突破20亿元。” 明白?一部电影流行,不能掩盖全行业的冷淡
h
headfoot
13 楼
这就是我说的,有好电影观众就会买账,没有就是票房低的时候。 别的电影票房低不能怪哪吒票房高,下一个高票房片子马上就到,南京照相馆值得高票房 [1评]
j
jeffinvade
14 楼
3,5年出一部卖座片 这本身就是问题 [1评]
h
headfoot
15 楼
根本不是那么久的问题,是导演和观众品味错配的磨合周期。之前导演很多是体制培养的,不去琢磨观众爱看什么只管把自己想拍的项目扶上马去拍,后来市场不买账就被各种风向带着走以为什么流行就拍什么。前十年看到流量明星能火然后跟风去拍扑街,然后看到低成本戏剧能火跟风去拍再扑,再之后转战悬疑片也扑。大浪淘沙以后资本市场会逐渐抛弃只会跟在风口后面跑的导演们,剩下的会是个人风格鲜明有票房号召力领导风向的新生代导演们
a
anywho
16 楼
1450詐騙畜又來扯蛋編故事!
j
jeffinvade
17 楼
: 还资本市场呢 90%电影都是亏损的,还有啥傻资本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