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聚集性感染疫情传染链条,还在继续延长。
哈尔滨新增7例
均与此前确诊病例有交集
据黑龙江卫健委4月17日晚通报,2020年4月16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新增确诊病例3例(哈尔滨),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哈尔滨4例、牡丹江1例)中的4例,均与此前哈尔滨出现的医院内交叉感染有关。
4月16日新增的3例本土确诊病例,病例1王某3月28日-4月8日,曾在哈医大一院住院治疗,病例2龚某系病例1王某的丈夫,病例3李某系确诊病例于某的保姆(于某是此前“引爆”哈医大一院聚集性感染患者陈某的病友)。
此外,4月16日黑龙江新增的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来自哈尔滨的4例均与哈医大一院出现的聚集性感染有关。
无症状感染者1龚某(男,13岁,学生),与16日确诊病例王某夫妻住同一小区,多次生活接触。
无症状感染者2李某(女,68岁,退休职工)、无症状感染者3李某(女,69岁,退休职工)、无症状感染者4李某(男,62岁,无业),均曾在哈医大一院陪护,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至此,由4月10日87岁患者陈某引发的医院交叉感染链条,再度延长。
(数据截至4月15日)来源:澎湃新闻
哈尔滨聚集性疫情
传染链出现“跨省”传播
4月16日,这起罕见的医院内聚集性感染,已导致3名护士“中招”。
如今,这个传染链竟然出现了“跨省”传播。据辽宁卫健委4月17日通报,4月16日,辽宁抚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某华(女,46岁)证实与哈尔滨确诊病例有交集,交集点依然是哈医大一院。
张某华4月1日与弟弟自驾车到哈尔滨看望父亲,4月2日和弟弟陪父亲在哈尔滨医大一院就诊, 其父在呼吸一科9病室住院治疗期间一直陪护。4月12日驾车由哈尔滨返回抚顺。直到4月15日接到哈尔滨市疾控部门电话通知,告知其在哈尔滨医大一院同科室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进行核酸检测,才在当日21:30许由爱人陪同步行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转入隔离病房治疗。
令人揪心的是,这起感染还有极大风险引发下一宗聚集性感染。为何这么说?因为在辽宁卫健委的通报中,4月10日,张某华在父亲病愈出院后,曾在家中与母亲姚某琴、姑姑徐某凤、姨姚某茹、姨夫张某龙、姨姚某芝、姨夫王某国等一起吃晚饭。
4月17日17时50分,抚顺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张某华已由沈阳急救中心120负压救护车运往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沈阳六院)治疗。来源:辽宁日报
扎堆聚集,吃饭聚餐,正是病毒“链式”传播的关键所在。还记得4月9日哈尔滨确诊病例郭某吗?引发哈医大一院聚集性感染的87岁患者陈某,就是郭某的密切接触者。这均始于3月29日的一场聚餐,当日郭某与陈某一家及多位朋友共同聚餐,后来陈某及其两个儿子相继确诊,由此病毒进一步蔓延。
1传43!
罕见传染链再度敲响警钟
据统计,从4月9日起,黑龙江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例,打破了该省29天本土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纪录。截至4月16日24时,该病毒传染链已导致哈尔滨市43人感染,包括26例确诊病例和17例无症状感染者。
数据截至4月16日18时,尚未纳入4月16日新增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来源:健康时报
17日晚,包括哈尔滨副市长陈远飞、哈尔滨卫健委主任丁凤姝在内的18人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17日晚,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出《关于急寻4月2日至4月9日曾与确诊病例有过交集人员的通告》,急寻4月2日-6日曾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4月6日-9日曾在哈医大一院呼吸内科一病房(12楼)住院、出院、转院、陪护、探视、短暂逗留过的人员。
哈尔滨这场仗,还没有打完。但这场罕见的聚集性感染疫情,再次证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可松,同时也再次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战疫未止,不要聚集!
刚获任命两天,哈尔滨卫健委主任就被通报了
黑龙江行动迅速。
4月17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就在前一天(16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刚刚听取了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情况、省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监督工作汇报。
被处分的女副市长
一个背景是,自4月9日以来,哈尔滨市新增确诊病例26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这是由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传染、因家庭聚集及住院引发的疫情。
通报提到:
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部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抬头,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苗头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导致哈尔滨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和医院内交叉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
政知君注意到,哈尔滨方面共有18个人(名单附文末)被处分。其中,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被政务记过处分。
陈远飞,女,回族,1967年4月出生,今年53岁,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无党派,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副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陈远飞长期在哈尔滨市工作,早年当过哈尔滨市行政学院教研部教师、副主任、主任等。
2000年10月,陈远飞任道里区副区长,两年后成为黑龙江省副厅级干部(公开选拔)。
2002年11月,陈远飞任黑龙江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在妇联工作的8年时间中,她还曾到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挂职半年。
2011年4月,陈远飞任黑龙江省高院副院长。2017年1月任哈尔滨市副市长,至今3年多。
公开资料显示,她负责社会事业方面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政知君注意到,在黑龙江省长约谈哈尔滨市长后,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曾召开会议。会议提到,“深刻检讨反思,认真诚恳接受,举一反三”“对疫情防控中责任不落实的,要严肃精准追责问责”。
那次会议,陈远飞出席。
女卫健委主任刚被任命,就被处分了
除了陈远飞外,刚刚被任命的丁凤姝也在被处分之列。
4月15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任免职名单,决定任命丁凤姝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免去秦德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
这一职务调整,曾备受外界关注,甚至有人传言说秦德亮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被免职。
这一说法被证实是谣言。《哈尔滨日报》4月16日辟谣称,2019年12月,经黑龙江省委常委会决定,秦德亮同志晋升为哈尔滨市直机关一级巡视员。
最终被处分的,是丁凤姝。
公开资料显示,丁凤姝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是当地知名儿科专家,2008年开始担任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院长,曾获得2016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7年,丁凤姝担任哈尔滨市卫计委副主任,机构改革后任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拟任职干部公示称,丁凤姝拟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提名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今年疫情期间,丁凤姝多次以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的身份参加疫情防控相关活动。
就在4月17日下午,黑龙江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视频会议召开。
张庆伟强调,深刻反思汲取哈尔滨市教训,严密排查整改漏洞,举全省之力做好疫情跨境输入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点地区疫情反弹扩散,决不能让疫情防控形势出现逆转。
这次会议,通报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情况、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追责问责情况。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作出书面深刻检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向省委作出书面深刻检讨。
附被追责名单:
哈尔滨聚集性感染疫情传染链条,还在继续延长。
哈尔滨新增7例
均与此前确诊病例有交集
据黑龙江卫健委4月17日晚通报,2020年4月16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新增确诊病例3例(哈尔滨),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哈尔滨4例、牡丹江1例)中的4例,均与此前哈尔滨出现的医院内交叉感染有关。
4月16日新增的3例本土确诊病例,病例1王某3月28日-4月8日,曾在哈医大一院住院治疗,病例2龚某系病例1王某的丈夫,病例3李某系确诊病例于某的保姆(于某是此前“引爆”哈医大一院聚集性感染患者陈某的病友)。
此外,4月16日黑龙江新增的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来自哈尔滨的4例均与哈医大一院出现的聚集性感染有关。
无症状感染者1龚某(男,13岁,学生),与16日确诊病例王某夫妻住同一小区,多次生活接触。
无症状感染者2李某(女,68岁,退休职工)、无症状感染者3李某(女,69岁,退休职工)、无症状感染者4李某(男,62岁,无业),均曾在哈医大一院陪护,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至此,由4月10日87岁患者陈某引发的医院交叉感染链条,再度延长。
(数据截至4月15日)来源:澎湃新闻
哈尔滨聚集性疫情
传染链出现“跨省”传播
4月16日,这起罕见的医院内聚集性感染,已导致3名护士“中招”。
如今,这个传染链竟然出现了“跨省”传播。据辽宁卫健委4月17日通报,4月16日,辽宁抚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某华(女,46岁)证实与哈尔滨确诊病例有交集,交集点依然是哈医大一院。
张某华4月1日与弟弟自驾车到哈尔滨看望父亲,4月2日和弟弟陪父亲在哈尔滨医大一院就诊, 其父在呼吸一科9病室住院治疗期间一直陪护。4月12日驾车由哈尔滨返回抚顺。直到4月15日接到哈尔滨市疾控部门电话通知,告知其在哈尔滨医大一院同科室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进行核酸检测,才在当日21:30许由爱人陪同步行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转入隔离病房治疗。
令人揪心的是,这起感染还有极大风险引发下一宗聚集性感染。为何这么说?因为在辽宁卫健委的通报中,4月10日,张某华在父亲病愈出院后,曾在家中与母亲姚某琴、姑姑徐某凤、姨姚某茹、姨夫张某龙、姨姚某芝、姨夫王某国等一起吃晚饭。
4月17日17时50分,抚顺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张某华已由沈阳急救中心120负压救护车运往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沈阳六院)治疗。来源:辽宁日报
扎堆聚集,吃饭聚餐,正是病毒“链式”传播的关键所在。还记得4月9日哈尔滨确诊病例郭某吗?引发哈医大一院聚集性感染的87岁患者陈某,就是郭某的密切接触者。这均始于3月29日的一场聚餐,当日郭某与陈某一家及多位朋友共同聚餐,后来陈某及其两个儿子相继确诊,由此病毒进一步蔓延。
1传43!
罕见传染链再度敲响警钟
据统计,从4月9日起,黑龙江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例,打破了该省29天本土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纪录。截至4月16日24时,该病毒传染链已导致哈尔滨市43人感染,包括26例确诊病例和17例无症状感染者。
数据截至4月16日18时,尚未纳入4月16日新增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来源:健康时报
17日晚,包括哈尔滨副市长陈远飞、哈尔滨卫健委主任丁凤姝在内的18人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17日晚,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出《关于急寻4月2日至4月9日曾与确诊病例有过交集人员的通告》,急寻4月2日-6日曾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4月6日-9日曾在哈医大一院呼吸内科一病房(12楼)住院、出院、转院、陪护、探视、短暂逗留过的人员。
哈尔滨这场仗,还没有打完。但这场罕见的聚集性感染疫情,再次证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可松,同时也再次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战疫未止,不要聚集!
刚获任命两天,哈尔滨卫健委主任就被通报了
黑龙江行动迅速。
4月17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就在前一天(16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刚刚听取了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情况、省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监督工作汇报。
被处分的女副市长
一个背景是,自4月9日以来,哈尔滨市新增确诊病例26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这是由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传染、因家庭聚集及住院引发的疫情。
通报提到:
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部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抬头,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苗头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导致哈尔滨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和医院内交叉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
政知君注意到,哈尔滨方面共有18个人(名单附文末)被处分。其中,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被政务记过处分。
陈远飞,女,回族,1967年4月出生,今年53岁,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无党派,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副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陈远飞长期在哈尔滨市工作,早年当过哈尔滨市行政学院教研部教师、副主任、主任等。
2000年10月,陈远飞任道里区副区长,两年后成为黑龙江省副厅级干部(公开选拔)。
2002年11月,陈远飞任黑龙江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在妇联工作的8年时间中,她还曾到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挂职半年。
2011年4月,陈远飞任黑龙江省高院副院长。2017年1月任哈尔滨市副市长,至今3年多。
公开资料显示,她负责社会事业方面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政知君注意到,在黑龙江省长约谈哈尔滨市长后,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曾召开会议。会议提到,“深刻检讨反思,认真诚恳接受,举一反三”“对疫情防控中责任不落实的,要严肃精准追责问责”。
那次会议,陈远飞出席。
女卫健委主任刚被任命,就被处分了
除了陈远飞外,刚刚被任命的丁凤姝也在被处分之列。
4月15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任免职名单,决定任命丁凤姝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免去秦德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
这一职务调整,曾备受外界关注,甚至有人传言说秦德亮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被免职。
这一说法被证实是谣言。《哈尔滨日报》4月16日辟谣称,2019年12月,经黑龙江省委常委会决定,秦德亮同志晋升为哈尔滨市直机关一级巡视员。
最终被处分的,是丁凤姝。
公开资料显示,丁凤姝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是当地知名儿科专家,2008年开始担任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院长,曾获得2016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7年,丁凤姝担任哈尔滨市卫计委副主任,机构改革后任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拟任职干部公示称,丁凤姝拟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提名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今年疫情期间,丁凤姝多次以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的身份参加疫情防控相关活动。
就在4月17日下午,黑龙江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视频会议召开。
张庆伟强调,深刻反思汲取哈尔滨市教训,严密排查整改漏洞,举全省之力做好疫情跨境输入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点地区疫情反弹扩散,决不能让疫情防控形势出现逆转。
这次会议,通报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情况、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追责问责情况。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作出书面深刻检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向省委作出书面深刻检讨。
附被追责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