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三周年:书章荧屏里的侠与江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0月30日 6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6798 阅读
5 评论
RUC新闻坊

数据 | 顾璐杰 邓可 杨语之 周泓杰 彭美琪 吴洁 林珂莹

可视化 | 周泓杰 林珂莹 吴洁 杨语之 彭美琪

文案 | 顾璐杰 邓可 彭美琪

美编 | 邓可 彭美琪

头图源自豆瓣《东邪西毒》剧照

"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这是金庸先生曾留给自己的墓志铭。

2018 年 10 月 30 日,这位家喻户晓的通俗小说宗师逝世,享年 94 岁。纵观其一生,金庸先生共创作了 15 部长、中、短篇小说,开创了 " 新派武侠 " 的风格,一句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塑造了 20 世纪后半叶全球华人对武侠和江湖的想象。 [ 1 ]

但金庸先生的创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 " 武侠小说 " 范畴,其构建的武侠江湖和背后蕴含的中国历史与社会已深深影响了每位读者,甚至成为全球华人完成民族认同的文学仪式。 [ 2 ]" 侠 " 作为金庸武侠江湖中的重要主人公,其核心概念也在众多作品和历年翻拍中不断发展江湖豪客、济困扶贫,郭靖口中的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一众金庸笔下的大侠虽然遭遇了命运的摆布,但却彰显出了胸怀天下、心存大义的社会责任感,构建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虚拟维度的重塑。 [ 3 ]

每个人年少时或许都有一个 " 大侠梦 ",鲜衣怒马,仗剑天涯。金庸小说中,侠客们挣扎浮沉的江湖、恩仇、义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 " 做梦素材 ",更是植根于时代土壤对社会变迁的观照。

金庸笔下的人物如何从不同角度诠释侠的身份和精神?几十年来,金庸影视江湖中的 " 侠 " 形象又有着怎样的流变?通过对金庸 15 部作品的主人公、影视翻拍作品分析,我们试图找寻答案。

群像:经典 " 侠 " 人物盘点

何谓 " 侠 " 也?是尊师重道、仁义礼信的郭靖,是潇洒不羁、四海为家的杨过,是温文儒雅、慈悲为怀的段誉,还是嬉笑怒骂、至情至性的韦小宝?

我们收集了金庸网(编者注:一个民间创办的金庸小说及金庸本人相关资料汇总网站)- 金庸小说人物数据库中对每部作品主要人物的性格评价,进行词频统计,发现沉稳方正、重情重义、机智敏锐成为金庸笔下人物最常出现的特征。如对《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评价就是 " 生性随和,不爱记仇,为人善良,侠义为怀。天资聪颖,不论武功、医术皆臻上乘 "。

主人公各异的性格中,也有某些共性遥相呼应:对恩仇善恶的分明、对情与义的重视,以及对自身追求和行为范式的坚守。他们大多怀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万民、情怀大义的侠气,即使如韦小宝这样不具备伟大、高尚担当的 " 小市民 ",也对大义凛然的英雄有着天然的敬重。 [ 4 ]

性格是身世和历练下的举手投足,但即使面对着同样的生命主题,不同主人公也给出了他们对 " 侠 " 的不同理解

作为金庸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之作,《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郭靖与杨过同样面对着 " 仇 " 的主题,但前者凭借平和的心态走出了仇恨,找到了更加宏大的人生追求,而后者则至情至性,通过情义与侠义结合的方式成为 " 神雕大侠 "。

不同主人公对爱情也有独到追求。有痴恋王语嫣的柔情种段誉,有风流多情好赌好色的韦小宝,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杨过,也有天性敦厚专一老实的郭靖。

武侠小说评论家陈墨曾在其著作《孤独金庸》中将郭靖、杨过、段誉和韦小宝看作是金庸主人公人格模式中的四种 " 侠 ":儒侠、道侠、佛侠和反侠。[ 5 ] 儒侠往往借以传达和实践儒家精神,展现出家国天下的正义、力量与智慧的化身。道侠则更接近道家,追求的是个性和张扬,杨过和张无忌都是道侠的典范。而以段誉为代表的佛侠则更偏向于佛道,由空入色,由色而空,提供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来应对佛侠已逝、道侠已遁的社会。 [ 6 ] 韦小宝则体现了儒侠、道侠和佛侠的全面塌陷,展现了一个全然反侠的市井之辈。也正是这样一个被陈墨称之为 " 小人 " 的主人公,成为对传统文化之侠义精神的否定,而他的 " 武林至尊 " 也宣告了一个侠义江湖时代的终结。

金庸江湖 · 人物卡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流变:影视剧金庸江湖中的 " 侠 "

金庸的作品,不仅塑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虚拟江湖世界,也成为影视圈最热门、最大的 IP 之一。自 1958 年《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电影版上映以来,60 余年,金庸的作品不断被后人拍摄、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几乎每隔几年就能浮现一部新的影视作品。仅《鹿鼎记》,就已被影视剧翻拍 14 次。可以说,相较于小说,影视剧是 80 后、90 后乃至 00 后一代,走进恣意潇洒的金庸江湖的更为熟悉的途径。

据统计,金庸的 15 部作品至今共翻拍了 75 部电视剧和 38 部电影(电影上下两集或多集算为一部),2021 年依旧有 4 部翻拍电视剧上线,可见其热度不减。

通过梳理金庸小说影视翻拍作品的时间线和评分,我们发现,那些口碑较高的经典翻拍作品大多集中在 1980-2000 年间。新世纪之后,尤其是近年来,作品的观众评分则总体呈现下滑趋势,部分网友对翻拍作品中的改编情节颇有争议。

豆瓣网友 @巴塞电影 为某部翻拍作品打了一星并留言:" 这样的改编并没有改得多出色,从廉价的布景到胡编的故事再到差劲的武打和特效,都是很不 OK 的,所以奉劝现在的编剧导演,要改编也要用点心吧,经典武侠本身是很好的素材。" [ 7 ] 或许正如金庸先生所言," 不能说哪一部最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坏,最蔑视作者和读者。" [ 8 ]

但无论如何,翻拍作品的影视化形象都极大地影响了观众对金庸江湖中侠的印象,近几年来的改编也使得金庸笔下的侠开始展现更多面向。

金庸小说翻拍影视剧发展的六十三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阶段为港台对金庸小说的翻拍,带起了武侠热并传向内地;第二阶段为金庸武侠剧向内地进发,成为内地观影者的新宠;第三阶段则为近年来金庸小说的改编和影视化,引起了争议和批评。 [ 9 ] [ 10 ]

我们以《笑傲江湖》的十二版翻拍为例,试图探究金庸小说翻拍作品的发展轨迹。

1958 年,香港峨眉影片公司率先实现金庸作品影视化,随后众多电影公司都开始制作金庸电影,倾向于邀请武打明星来出演主人公

1978 年,邵氏完成了第一部《笑傲江湖》影视化作品,彼时出演男主令狐冲的汪禹正是当时的武打喜剧红星,虽称不上是最经典的翻拍版本,却依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的 84 年周润发版和 85 年梁家仁版也大致遵循着之前的模式,注重展现主人公的打戏场面和反派的宿命对决。虽然也有许多关于演员与角色不匹配的争议,但主人公大体上仍是原著所描绘的热爱自由、潇洒不羁的江湖豪侠

上世纪 80 年代,武侠热逐渐传向内地,成为内地观影者的新宠。许鞍华导演的《书剑恩仇录》是大陆第一部金庸武侠剧,由金庸先生亲自改编,在编导风格上最忠于原著剧情。 [ 11 ] 虽然并没有如预期般卖座,却带动了金庸作品影视化在内地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翻拍作品开始对剧情进行大胆的改编,也融入许多导演和演员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徐克的《笑傲江湖》就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明朝的时代背景和东厂设定,成为了 " 新武侠电影 " 的典范。男主许冠杰饰演的令狐冲也得到了观众和金庸本人的认可,虽然并不具备年龄优势,却将令狐冲的风流倜傥和放浪形骸展现得淋漓尽致。 [ 12 ] 而徐克诠释的东方不败——林青霞扮演的红装反串,也成为了东方不败最经典的一个版本,影响了之后的众多翻拍。

与之并列为经典的是 1996 年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淋漓尽致地重现了金庸笔下玉面薄唇、潇洒豪爽和聪明机智的令狐冲。这个阶段的翻拍作品在选角上,更加关注演员的外貌形象与原著人物的贴合程度,更多启用年轻演员

但在近十多年来,对剧情大胆改编的行为引起了争议和批评。尤其是于正翻拍的《笑傲江湖》重点刻画主人公的情感纠缠,将东方不败改编为女性角色,其与令狐冲的感情戏份甚至超越了 " 原配 " 任盈盈。近几年,企鹅影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纷纷开始加入金庸作品影视化的大军,加入了更多感情线,以迎合当下审美取向的全新视角重新解读武侠江湖。

结语: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和想象

金庸先生说:" 侠,主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遇到社会上有不公平的事情,不顾自己利益去主持正义,这个就是侠了 "。 [ 13 ] 他笔下的侠者,大多是一群历尽江湖风波而能保有赤子之心的 " 平民 "。如郭靖最初本是落魄乡间的草莽好汉的遗腹子,杨过则在童年时期与母亲浪迹四方无所定居,令狐冲、狄云等人更是无父无母。

侠者们的出生与生活环境一直游离于庙堂,本身所展现的是一种野性而纯粹的山林文化,金庸先生把这种文化称作 " 一直被庙堂文化所压抑的生命的自由主义 " [ 14 ] ,即通过最大程度地燃烧自身,来达到对信义、侠义的坚定捍卫和终极追寻。因此,欣赏金庸的小说和改编的影视作品,我们总能收获一种蓬勃的生命张力和勇往无前的力量

人们也常说,金庸的作品是 " 成年人的童话 ",是 " 平民的神话 ",这一方面是对于侠文化的肯定,但另一方面或许也包含着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的无奈。高建群说," 金庸先生的作品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江南书生,对着墙壁做着的一场又一场的白日梦 "。 [ 15 ] 的确,在金庸的武林世界里,我们都是那个做白日梦的书生,我们阅读时的笑与泪,又何尝不是在哭笑着自己的人生呢?

人们对于 " 侠 " 的多元理解,对于改编作品的 " 吹毛求疵 ",其实也承载着对自身的期待和评价: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将想象化为现实的视听空间,让自己的武侠梦更为清晰;另一方面,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太难跨越,我们自己特有的武侠梦也难以为他人所体悟理解,使得原著永远 " 除去巫山不是云 "。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身处其中的我们都是不会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的普通人,没有神功傍身,也时常缺少坚守信义的勇气。

金庸先生执笔创作,正是带着一种侠义情怀,他希望在今天这个 " 不太守信义 " 的社会,创造一批为了 " 信 " 字失掉性命在所不惜的古人。而这批 " 另类独行 " 的侠胆英雄们,也的确给曾经和当下的社会都构造了一个童话,给世界华人圈 " 带来一个根性文化的展示和文化中国之美 " [ 16 ] ,给身处江湖的我们一点追梦的勇气和陪伴。

T
Trumpeter
1 楼
共产党杀他父亲 他用武侠小说荼毒大陆青少年
泰傻
2 楼
金庸是个好同志 忽悠我们几十年 原来书中那武功 全是胡说瞎编滴
h
helloguys
3 楼
我草,乔峰都没评上小编的四大侠,反而段誉评上了。
邮政编码279
4 楼
金庸是后来不是幡然醒悟,爹亲娘亲不如杀爹仇人亲,积极在共和国里谋取书记,委员,啥长的甜头来着。
T
Tan7th
5 楼
天朝为啥不能出现金庸那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