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岚烟
支持生育,力度空前。
有多紧迫?国家直接把它升格为“一把手工程”,信号强烈,提醒全社会高度重视。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份重要的文件《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涵盖“生育服务”“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
明确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
全文措施详尽具体,目的非常明确,即致力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拉升中国的出生率。
为什么近年来各地已经出台不少生育支持政策,国家还要将生育问题提升为“一把手工程”?
为什么从长远来看,建设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对大国战略极为关键?
为什么2024年就业压力、延迟退休、生育重任接踵而至,背后有怎样紧密的内在联系?
新时代的大幕正缓缓展开,生娃作为国之重任,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
1
曾经“最不缺人”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2022年,中国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减少85万人。
2023年,全国新生儿数量降至902万,创下建国以来最低纪录,全国人口进一步减少了208万。
本以为2024年的“龙宝宝”小高峰,可以回拉一波生育率,出生人数确实也有所反弹,达到954万。
但按照1952到2023新生人口的统计,龙年平均比兔年的多生百分之6.4%, 而实际去年的龙年只比前年多生了5.8%
不及预期啊!
同时,结婚人数出现大幅下降,2024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下跌幅度高达16.6%。
按照以往前三季度占全年比例推算,2024年全年预计只有601万到659万对新婚,直接刷新了40年来的历史新低。
这些年,结婚人数持续下滑,仅仅在2023年略有反弹。能生的、适合生的人数也在下降。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31~40岁人口有2.15亿,21~30岁人口有1.78亿,11~20岁人口只有1.55亿。从2016年至2023年,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人。
根据当前情况推测,即便今年新生儿数量有所回升,未来负增长的趋势也难以逆转。
联合国2024年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54年,中国人口将降至12.15亿,而到本世纪末更是将“腰斩”至6.33亿。
生娃,已经成为国之大事。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全力出手,也就毫不奇怪了,必须用超常规的政策,才能扭转势头。
2
中国人为什么少生娃了?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生育、养育、教育,无形中成为了生育的“三座大山”。
生育方面,主要是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比较高。
根据经济学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倩、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和张晓波在2022年3月发表的文章《性别经济学视角下的生育政策建言》计算,在中国,仅由于女性要放弃的职业机会,就相当于57万元的“生育惩罚”,其中城镇女性的平均生育惩罚为77万元,农村女性为31万元。
此外,有研究指出,生育还会导致女性一生的工作时间损失6~7年,折算的收入损失接近30万元,对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女性,这一损失可能高达50万元。
养育孩子的成本同样不容小觑。从日常开销来看,奶粉、尿布、衣服、玩具等都是不小的开支。育娲人口研究智库《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指出,仅奶粉、教育、租房等直接生育成本就高达48.8万元。此外,月嫂等专业养护服务的费用也在不断攀升。
教育领域,更是一场持久战。且不论学区房的问题,单是课外兴趣班和补习班就已经成为了家庭的重负。据常州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育龄家庭每年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费用高达3.5万元。
2024年年初,“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将生、养、教育、机会等成本加总,估算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而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
其中,上海和北京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高达101万元和93.6万元。
要知道,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才28227元。可见,生娃和养娃都并非易事,其背后也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而国家最新出台的《若干举措》文件,就是要全力部署支持生育工作,着力降低这“三育”的成本,针对性极强。
这是一次对全社会“支持生育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接下来各地都会落地、跟进:
比如,针对生育成本高,《若干举措》提出要完善生育休假,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既给时间也给钱;针对养育成本,提出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减轻家庭托育负担;针对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工作,居家办公……
应该说,每条举措都非常具体,每条举措对应的也都是痛点,阐述精辟,目标明确——就是要使“想生、能生”的群体敢生,并且努力提高“不想生”群体的生育意愿。
人口经济学家、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就表示,《若干措施》从全面性的角度来说超出预期,其中提到的现金补贴,普惠托育,房屋政策,如果能落地,能够大幅度提高生育意愿。
中国的生育率能否逆势崛起?也许真的要看《若干举措》的落实情况了。
3
去年,市场上曾广泛讨论关于N万亿规模的生育刺激政策,尽管最终未能实施,但推广“生育补贴”已成为地方政府生育激励的普遍做法。
全国各地,相当多的城市都在鼓励生育这件事上,使出了洪荒之力。
其中,湖北天门的“发钱”力度尤为突出,在当地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最高可分别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钱给到位后,2024年天门出生人口大幅增加17%,在全国可谓一骑绝尘。
深圳市,对生育一、二、三孩,分别补贴7500元、11000元、19000元。
湖北省宜昌市,对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给予5000元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婴幼儿每年6000元育儿补贴金、3-6岁幼儿每年3000元幼儿园保教费补助、5—10万元购房补贴、1.4倍公积金贷款额度,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
云南、宁夏更是在省级层面实现了政策的全面覆盖,比如云南就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2000元、5000元。
除了发钱,打电话催生、文化上引导生育,成了政府催生的最新动向。据财新报道,不少网友反映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来电询问,“你怀孕了吗?”“有生孩子的打算吗?”关心程度简直堪比了过年走访的亲戚。
而公交车则被计生部门视为绝佳的传播载体。例如,在杭州,可以看见换上全新车身广告——“爱在人间天堂,浙里孕育希望”穿梭于市内。
这换上“新装”的两路公交正是当地市卫生健康委推出两条生育友好巴士宣传专线——公交102路和183路。
甚至有的地方为了宣传生育,用力过猛。去年10月,全国首条新型婚育文化街在长沙落成,街道上部分标语标牌,写着“我愿意带崽”、“带孩子最牛”、“生三胎最牛”、“在江湖,先嫁一步”,让人啼笑皆非。
街上的另一处网红打卡“嫁校”更是被网友戏称为“中式恐怖”。校门外装扮着中式婚礼必备的红布花球,室内设计了科目一至科目四闯关环节,其中科目四是育儿体验环节,能提前感受给宝宝换尿片、喂奶粉的生活日常。
医疗领域里,辅助生育纳入医保则是个更明显的信号。
从2007到2020年,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从12%上升到18%,期间不断有声音呼吁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但此提议一直存在争议。
然而,过去一年,从北京开始,不少省市相继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特别是在今年的《若干举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加速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的进程。
很有可能,今年年内所有省份,都会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此外,参照《若干举措》中提到的生育补贴、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甚至有网友提出,未来有没有可能上线“单身税”?历史上确有这样的先例,如苏联曾长期征收无子女税,美国密苏里州曾对21至50岁的单身男性每年征收1美元的税。而邻近的韩国,也在探讨是否要征收单身税,且支持者不在少数。
一切为了生娃,政策的铺路,一定会力度越来越大。
4
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入“低生育率俱乐部”,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是中国迟早要面对的难题。
只不过,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女性受教育水平也急速飙升,使得生育问题更早摆上了桌面。
要知道,出生人口数减半这个现象,西方普遍用了四十多年,日本用了41年,韩国用了20年。相比之下,中国从2016年的1883万出生人口减少到2023年的902万,这一变化仅仅发生在7年之内。
然而,事实上,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并没有想象中下降得那么快。
202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曾针对中国不婚不育少育群体的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做了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简单清晰的结论:
未来,“真不打算结婚”的仅占23.34%,“真没有生育想法”的也只有22.5%。
想生但是还没生,归根结底还是被现实“打败”,因此改善生育环境,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就变得尤为重要。
该论文也研究发现,影响不育晚育群体决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获得生育支持,细化为“是否有人照料孩子,社会大环境和生育支持政策”。
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不能生,推迟生育。
可见,当前提振生育的关键一环,是真正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同时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这也正是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并致力推进的生育支持工作内容。
为什么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原因就在于此。生育工作牵涉面广,尤其需要各方多主体共同努力,仅靠卫健委、教育部门等几个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有研究就表明,入托率越高、生育率越高。2020年OECD国家,大部分0-2岁入托率在10%-70%之间,平均为36.0%。中国呢?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但目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差距还很大。
除此之外,企业作为社会又一责任主体,也应该主动为“宝妈”驰骋职场开“绿灯”。
例如上海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天门市作为催生的“示范生”,更是为生二孩、三孩的妈妈量身定做了职称评定规则:优先申报评审、缩短申报年限、量化打分加分……
可见,全力支持生育,各地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这绝非仅仅喊喊口号、贴贴标语、搞搞宣传就能解决的问题。地方领导们面对新的KPI,可得好好想想办法、开动脑筋。
毕竟,国家说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可不是开玩笑的。
编辑 | 岚烟
支持生育,力度空前。
有多紧迫?国家直接把它升格为“一把手工程”,信号强烈,提醒全社会高度重视。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份重要的文件《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涵盖“生育服务”“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
明确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
全文措施详尽具体,目的非常明确,即致力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拉升中国的出生率。
为什么近年来各地已经出台不少生育支持政策,国家还要将生育问题提升为“一把手工程”?
为什么从长远来看,建设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对大国战略极为关键?
为什么2024年就业压力、延迟退休、生育重任接踵而至,背后有怎样紧密的内在联系?
新时代的大幕正缓缓展开,生娃作为国之重任,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
1
曾经“最不缺人”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2022年,中国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减少85万人。
2023年,全国新生儿数量降至902万,创下建国以来最低纪录,全国人口进一步减少了208万。
本以为2024年的“龙宝宝”小高峰,可以回拉一波生育率,出生人数确实也有所反弹,达到954万。
但按照1952到2023新生人口的统计,龙年平均比兔年的多生百分之6.4%, 而实际去年的龙年只比前年多生了5.8%
不及预期啊!
同时,结婚人数出现大幅下降,2024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下跌幅度高达16.6%。
按照以往前三季度占全年比例推算,2024年全年预计只有601万到659万对新婚,直接刷新了40年来的历史新低。
这些年,结婚人数持续下滑,仅仅在2023年略有反弹。能生的、适合生的人数也在下降。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31~40岁人口有2.15亿,21~30岁人口有1.78亿,11~20岁人口只有1.55亿。从2016年至2023年,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人。
根据当前情况推测,即便今年新生儿数量有所回升,未来负增长的趋势也难以逆转。
联合国2024年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54年,中国人口将降至12.15亿,而到本世纪末更是将“腰斩”至6.33亿。
生娃,已经成为国之大事。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全力出手,也就毫不奇怪了,必须用超常规的政策,才能扭转势头。
2
中国人为什么少生娃了?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生育、养育、教育,无形中成为了生育的“三座大山”。
生育方面,主要是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比较高。
根据经济学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倩、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和张晓波在2022年3月发表的文章《性别经济学视角下的生育政策建言》计算,在中国,仅由于女性要放弃的职业机会,就相当于57万元的“生育惩罚”,其中城镇女性的平均生育惩罚为77万元,农村女性为31万元。
此外,有研究指出,生育还会导致女性一生的工作时间损失6~7年,折算的收入损失接近30万元,对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女性,这一损失可能高达50万元。
养育孩子的成本同样不容小觑。从日常开销来看,奶粉、尿布、衣服、玩具等都是不小的开支。育娲人口研究智库《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指出,仅奶粉、教育、租房等直接生育成本就高达48.8万元。此外,月嫂等专业养护服务的费用也在不断攀升。
教育领域,更是一场持久战。且不论学区房的问题,单是课外兴趣班和补习班就已经成为了家庭的重负。据常州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育龄家庭每年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费用高达3.5万元。
2024年年初,“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将生、养、教育、机会等成本加总,估算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而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
其中,上海和北京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高达101万元和93.6万元。
要知道,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才28227元。可见,生娃和养娃都并非易事,其背后也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而国家最新出台的《若干举措》文件,就是要全力部署支持生育工作,着力降低这“三育”的成本,针对性极强。
这是一次对全社会“支持生育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接下来各地都会落地、跟进:
比如,针对生育成本高,《若干举措》提出要完善生育休假,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既给时间也给钱;针对养育成本,提出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减轻家庭托育负担;针对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工作,居家办公……
应该说,每条举措都非常具体,每条举措对应的也都是痛点,阐述精辟,目标明确——就是要使“想生、能生”的群体敢生,并且努力提高“不想生”群体的生育意愿。
人口经济学家、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就表示,《若干措施》从全面性的角度来说超出预期,其中提到的现金补贴,普惠托育,房屋政策,如果能落地,能够大幅度提高生育意愿。
中国的生育率能否逆势崛起?也许真的要看《若干举措》的落实情况了。
3
去年,市场上曾广泛讨论关于N万亿规模的生育刺激政策,尽管最终未能实施,但推广“生育补贴”已成为地方政府生育激励的普遍做法。
全国各地,相当多的城市都在鼓励生育这件事上,使出了洪荒之力。
其中,湖北天门的“发钱”力度尤为突出,在当地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最高可分别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钱给到位后,2024年天门出生人口大幅增加17%,在全国可谓一骑绝尘。
深圳市,对生育一、二、三孩,分别补贴7500元、11000元、19000元。
湖北省宜昌市,对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给予5000元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婴幼儿每年6000元育儿补贴金、3-6岁幼儿每年3000元幼儿园保教费补助、5—10万元购房补贴、1.4倍公积金贷款额度,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
云南、宁夏更是在省级层面实现了政策的全面覆盖,比如云南就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2000元、5000元。
除了发钱,打电话催生、文化上引导生育,成了政府催生的最新动向。据财新报道,不少网友反映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来电询问,“你怀孕了吗?”“有生孩子的打算吗?”关心程度简直堪比了过年走访的亲戚。
而公交车则被计生部门视为绝佳的传播载体。例如,在杭州,可以看见换上全新车身广告——“爱在人间天堂,浙里孕育希望”穿梭于市内。
这换上“新装”的两路公交正是当地市卫生健康委推出两条生育友好巴士宣传专线——公交102路和183路。
甚至有的地方为了宣传生育,用力过猛。去年10月,全国首条新型婚育文化街在长沙落成,街道上部分标语标牌,写着“我愿意带崽”、“带孩子最牛”、“生三胎最牛”、“在江湖,先嫁一步”,让人啼笑皆非。
街上的另一处网红打卡“嫁校”更是被网友戏称为“中式恐怖”。校门外装扮着中式婚礼必备的红布花球,室内设计了科目一至科目四闯关环节,其中科目四是育儿体验环节,能提前感受给宝宝换尿片、喂奶粉的生活日常。
医疗领域里,辅助生育纳入医保则是个更明显的信号。
从2007到2020年,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从12%上升到18%,期间不断有声音呼吁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但此提议一直存在争议。
然而,过去一年,从北京开始,不少省市相继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特别是在今年的《若干举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加速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的进程。
很有可能,今年年内所有省份,都会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此外,参照《若干举措》中提到的生育补贴、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甚至有网友提出,未来有没有可能上线“单身税”?历史上确有这样的先例,如苏联曾长期征收无子女税,美国密苏里州曾对21至50岁的单身男性每年征收1美元的税。而邻近的韩国,也在探讨是否要征收单身税,且支持者不在少数。
一切为了生娃,政策的铺路,一定会力度越来越大。
4
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入“低生育率俱乐部”,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是中国迟早要面对的难题。
只不过,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女性受教育水平也急速飙升,使得生育问题更早摆上了桌面。
要知道,出生人口数减半这个现象,西方普遍用了四十多年,日本用了41年,韩国用了20年。相比之下,中国从2016年的1883万出生人口减少到2023年的902万,这一变化仅仅发生在7年之内。
然而,事实上,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并没有想象中下降得那么快。
202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曾针对中国不婚不育少育群体的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做了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简单清晰的结论:
未来,“真不打算结婚”的仅占23.34%,“真没有生育想法”的也只有22.5%。
想生但是还没生,归根结底还是被现实“打败”,因此改善生育环境,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就变得尤为重要。
该论文也研究发现,影响不育晚育群体决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获得生育支持,细化为“是否有人照料孩子,社会大环境和生育支持政策”。
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不能生,推迟生育。
可见,当前提振生育的关键一环,是真正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同时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这也正是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并致力推进的生育支持工作内容。
为什么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原因就在于此。生育工作牵涉面广,尤其需要各方多主体共同努力,仅靠卫健委、教育部门等几个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有研究就表明,入托率越高、生育率越高。2020年OECD国家,大部分0-2岁入托率在10%-70%之间,平均为36.0%。中国呢?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但目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差距还很大。
除此之外,企业作为社会又一责任主体,也应该主动为“宝妈”驰骋职场开“绿灯”。
例如上海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天门市作为催生的“示范生”,更是为生二孩、三孩的妈妈量身定做了职称评定规则:优先申报评审、缩短申报年限、量化打分加分……
可见,全力支持生育,各地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这绝非仅仅喊喊口号、贴贴标语、搞搞宣传就能解决的问题。地方领导们面对新的KPI,可得好好想想办法、开动脑筋。
毕竟,国家说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可不是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