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员在泰国曼谷一栋因强震而倒塌的建筑物现场与一只搜救狗一起工作。
缅甸周五(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芮氏规模7.7)的大地震,已造成1600多人死亡,并导致许多建筑物倒塌。
尽管这个东南亚国家是地震高风险地区,但邻国泰国和中国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
泰国首都曼谷距离周五地震的震央超过1000 公里(621英里),但该市一栋未完工的30层高层建筑却被地震夷为平地。
BBC在这里将分析这次地震的原因,以及它如何能够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上层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块,称为构造板块,这些板块都在不断移动。有些板块彼此并排移动,有些则彼此上下移动。
正是这种移动造成了地震和火山爆发。
缅甸被认为是世界上地质最 “活跃 ”的地区之一,因为它位于其中四个构造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巽他板块和缅甸微板块——的交汇处。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2004年的海啸是由印度板块移动到缅甸微板块下方造成的。
伦敦帝国学院的地质构造学讲师丽贝卡·贝尔博士(Dr Rebecca Bell)表示,为了容纳所有这些运动,断层(岩层中的裂缝)的形成让地质板块可以向侧面“滑动”。
有一个主要的断层叫做实皆断层 (Sagaing fault),从北到南贯穿缅甸,长度超过1200公里(746英里)。
初步数据显示,周五发生的7.7级地震是由“走滑断层”运动引起的——即两个地块沿着彼此水平移动。
这与实皆断层的典型运动一致。
当板块相互移动时,它们可能会卡住,积累摩擦,直到突然释放,地球发生移动,从而引发地震。
为什么震感距离那么远?
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下700公里(435英里)处。但这次地震距离地表只有10公里,非常浅。这会增加表面的震动量。
这次地震的震级也非常大,震级为里氏7.7级。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它产生的能量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还要多。
贝尔博士说,地震的规模是由断层类型决定的。
“(断层的)直线性质意味着地震可能会在大范围内破裂——断层滑动的面积越大,地震就越大,”她解释称。
她说:“上个世纪,该地区发生了六次七级以上地震。”
这条笔直的断层也意味着大量的能量可以沿着它的长度输送——向南延伸1200公里,一直延伸到泰国。
地表对地震的感受也取决于土壤的种类。
在松软的土壤中——也就是曼谷的建筑基础——地震波(地球的振动)减慢并增强,规模变得更大。
所以曼谷的地质条件会让地面震动更加剧烈。
为什么曼谷只有一座摩天大楼倒塌?
虽然曼谷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摇晃,屋顶泳池中的水被震出,但曼谷恰图恰区未完工的审计局办公大楼似乎是唯一倒塌的摩天大楼。
伦敦帝国学院地震工程资深讲师克里斯蒂安·马拉加-丘基塔佩(Christian Málaga-Chuquitaype)博士表示,2009年之前,曼谷没有一套全面的抗震建筑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旧建筑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这并非不寻常,因为抗震建筑的建造成本较高,而且泰国与缅甸不同,并非经常发生地震。
剑桥大学建筑工程教授艾米丽·苏(Emily So)博士指出,旧建筑物可以且已经被加固,例如在加州、加拿大西部和纽西兰。
泰国结构工程师协会主席阿莫恩·皮玛马斯(Amorn Pimarnmas)教授表示,虽然43个府都有抗震建筑法规,但估计只有不到10%的建筑具有抗震能力。
然而倒塌的建筑是新建的,事实上在地震发生时它仍在建设中,因此最新的建筑标准应该适用。
皮玛马斯博士表示,曼谷的松软土壤也可能是造成塌陷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可以将地面运动放大三到四倍。
他补充说:“然而,还有其他假设,例如材料(混凝土和钢筋)质量以及结构系统中的一些不规则性。这些仍有待仔细调查。”
马拉加-丘基塔佩博士研究了该影片后表示,“无梁楼板”(Flat Slab)施工过程似乎受到青睐,但在地震多发地区已不再推荐这种施工流程。
“‘无梁楼板’系统是一种建造建筑物的方法,其中地板直接放置在柱子上,而不使用横梁,”他解释道。
他说:“想像一下一张仅由腿支撑的桌子,下面没有额外的水平支撑。”
“虽然这种设计具有成本和建筑优势,但在地震期间表现不佳,经常以脆性和突然(几乎爆炸)的方式失效。”
缅甸的建筑怎么样?
缅甸曼德勒距离地块滑动的地方更近,并且会比曼谷遭受更严重的震动。
尽管缅甸经常发生地震,但皇家霍洛威大学(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地球科学讲师伊恩‧沃特金森(Ian Watkinson)博士认为,许多建筑物不太可能是抗震的。
他说:“普遍贫困、重大政治动荡以及其他灾难,例如 2004年印度洋海啸,使该国无法集中精力应对不可预测的地震风险。”
“这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建筑设计规范没有得到执行,并且施工发生在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例如洪泛平原和陡坡。”
曼德勒的部分地区及其建筑也位于艾尔瓦底江(Ayerwaddy River)的洪泛区沿岸。这使得它们非常容易受到所谓“土壤液化”过程的影响。
当土壤含有高水分时,震动会导致沉积物失去强度,表现得像液体一样。这增加了山体滑坡和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因为地面无法再支撑它们。
苏博士警告说,余震“总是有可能”对断层线附近的建筑物造成进一步损坏。余震是地震后的震动,可能是由于能量突然转移到附近的岩石中造成的。
她说:“大多数时候,余震比主震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规模和频率往往会降低。”
救援人员在泰国曼谷一栋因强震而倒塌的建筑物现场与一只搜救狗一起工作。
缅甸周五(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芮氏规模7.7)的大地震,已造成1600多人死亡,并导致许多建筑物倒塌。
尽管这个东南亚国家是地震高风险地区,但邻国泰国和中国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
泰国首都曼谷距离周五地震的震央超过1000 公里(621英里),但该市一栋未完工的30层高层建筑却被地震夷为平地。
BBC在这里将分析这次地震的原因,以及它如何能够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上层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块,称为构造板块,这些板块都在不断移动。有些板块彼此并排移动,有些则彼此上下移动。
正是这种移动造成了地震和火山爆发。
缅甸被认为是世界上地质最 “活跃 ”的地区之一,因为它位于其中四个构造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巽他板块和缅甸微板块——的交汇处。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2004年的海啸是由印度板块移动到缅甸微板块下方造成的。
伦敦帝国学院的地质构造学讲师丽贝卡·贝尔博士(Dr Rebecca Bell)表示,为了容纳所有这些运动,断层(岩层中的裂缝)的形成让地质板块可以向侧面“滑动”。
有一个主要的断层叫做实皆断层 (Sagaing fault),从北到南贯穿缅甸,长度超过1200公里(746英里)。
初步数据显示,周五发生的7.7级地震是由“走滑断层”运动引起的——即两个地块沿着彼此水平移动。
这与实皆断层的典型运动一致。
当板块相互移动时,它们可能会卡住,积累摩擦,直到突然释放,地球发生移动,从而引发地震。
为什么震感距离那么远?
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下700公里(435英里)处。但这次地震距离地表只有10公里,非常浅。这会增加表面的震动量。
这次地震的震级也非常大,震级为里氏7.7级。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它产生的能量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还要多。
贝尔博士说,地震的规模是由断层类型决定的。
“(断层的)直线性质意味着地震可能会在大范围内破裂——断层滑动的面积越大,地震就越大,”她解释称。
她说:“上个世纪,该地区发生了六次七级以上地震。”
这条笔直的断层也意味着大量的能量可以沿着它的长度输送——向南延伸1200公里,一直延伸到泰国。
地表对地震的感受也取决于土壤的种类。
在松软的土壤中——也就是曼谷的建筑基础——地震波(地球的振动)减慢并增强,规模变得更大。
所以曼谷的地质条件会让地面震动更加剧烈。
为什么曼谷只有一座摩天大楼倒塌?
虽然曼谷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摇晃,屋顶泳池中的水被震出,但曼谷恰图恰区未完工的审计局办公大楼似乎是唯一倒塌的摩天大楼。
伦敦帝国学院地震工程资深讲师克里斯蒂安·马拉加-丘基塔佩(Christian Málaga-Chuquitaype)博士表示,2009年之前,曼谷没有一套全面的抗震建筑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旧建筑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这并非不寻常,因为抗震建筑的建造成本较高,而且泰国与缅甸不同,并非经常发生地震。
剑桥大学建筑工程教授艾米丽·苏(Emily So)博士指出,旧建筑物可以且已经被加固,例如在加州、加拿大西部和纽西兰。
泰国结构工程师协会主席阿莫恩·皮玛马斯(Amorn Pimarnmas)教授表示,虽然43个府都有抗震建筑法规,但估计只有不到10%的建筑具有抗震能力。
然而倒塌的建筑是新建的,事实上在地震发生时它仍在建设中,因此最新的建筑标准应该适用。
皮玛马斯博士表示,曼谷的松软土壤也可能是造成塌陷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可以将地面运动放大三到四倍。
他补充说:“然而,还有其他假设,例如材料(混凝土和钢筋)质量以及结构系统中的一些不规则性。这些仍有待仔细调查。”
马拉加-丘基塔佩博士研究了该影片后表示,“无梁楼板”(Flat Slab)施工过程似乎受到青睐,但在地震多发地区已不再推荐这种施工流程。
“‘无梁楼板’系统是一种建造建筑物的方法,其中地板直接放置在柱子上,而不使用横梁,”他解释道。
他说:“想像一下一张仅由腿支撑的桌子,下面没有额外的水平支撑。”
“虽然这种设计具有成本和建筑优势,但在地震期间表现不佳,经常以脆性和突然(几乎爆炸)的方式失效。”
缅甸的建筑怎么样?
缅甸曼德勒距离地块滑动的地方更近,并且会比曼谷遭受更严重的震动。
尽管缅甸经常发生地震,但皇家霍洛威大学(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地球科学讲师伊恩‧沃特金森(Ian Watkinson)博士认为,许多建筑物不太可能是抗震的。
他说:“普遍贫困、重大政治动荡以及其他灾难,例如 2004年印度洋海啸,使该国无法集中精力应对不可预测的地震风险。”
“这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建筑设计规范没有得到执行,并且施工发生在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例如洪泛平原和陡坡。”
曼德勒的部分地区及其建筑也位于艾尔瓦底江(Ayerwaddy River)的洪泛区沿岸。这使得它们非常容易受到所谓“土壤液化”过程的影响。
当土壤含有高水分时,震动会导致沉积物失去强度,表现得像液体一样。这增加了山体滑坡和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因为地面无法再支撑它们。
苏博士警告说,余震“总是有可能”对断层线附近的建筑物造成进一步损坏。余震是地震后的震动,可能是由于能量突然转移到附近的岩石中造成的。
她说:“大多数时候,余震比主震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规模和频率往往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