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小县城 凭什么吸引来450家德企入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日 16点45分 PT
  返回列表
77760 阅读
18 评论
正解局

太仓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国,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名号将更加名副其实。

正解局出品

苏州太仓,位列中国百强县第六位。

太仓之强,强在制造业。制造业又强在德企。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城,吸引了450家德企落户。

凭什么?

太仓地处紧邻上海的长江三角洲,属于苏州下辖的县级市。

太仓总面积6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也只有84万多人,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在中国的县级市中,都毫不起眼。

然而,太仓却多次以千亿GDP成功跻身中国百强县前列,今年更位列“2023年赛迪百强县”第六位。

2023年赛迪百强县排行榜中,太仓排第六

太仓能有如此傲人的经济成绩,离不开大量德企的入驻。

虽然太仓在国内不出名,但在德国的知名度却很高。

在德国人眼中,倘若说土瓦本是德国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那么太仓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土瓦本”。

太仓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富有德式风情的半木结构建筑,德式餐馆也遍地都是。

除了没有德国人,这里和德国差别并不大。

太仓城南的大桥,整体建筑风格和德国的大桥、街道都很像

多年来,太仓一直被誉为德企之乡。

现如今,已经有超过450家德企在太仓扎根,占中国德企的10%。

这其中有50多家德企属于隐形冠军,而德国前20强家族企业中,也有8家之多。

部分落户太仓德企的logo

比如:

德国轴承巨头舍弗勒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技术型家族企业之一,全球几乎全部的汽车制造商,都离不开其生产的整体动力系统;

德国博可公司研发的压合和表面处理技术全球领先,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飞机制造和印刷电路板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国因代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车床制造商之一,拥有上百年机床领域制造经验;

灌装设备生产企业克朗斯,全球每生产四瓶饮料,其中就有一瓶是由克朗斯设备吹瓶、灌装和包装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企入驻,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德企在太仓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并为当地人提供了60%的就业岗位,经济附加值为55%。

德企的发展让太仓不断转型升级,已经成了苏州最亮眼的招商名片。

太仓经济发展迅速,正是得利于德企入驻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太仓,在太仓累计引进企业3500多家,其中500强的企业就有72家。

这也让太仓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高达1800亿元。

为什么这么多德企,青睐小小的太仓?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紧邻上海的区域优势,按照德国杂志的话来说:太仓是上海周边最理想的投资领地;二是太仓拥有优质的职业教育,能为各大企业输送大量的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

优质的职业教育,是太仓独特的优势。

1993年,太仓正式撤县建市,当年年末就迎来了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

当时,德国大众已经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为其生产配件的克恩·里伯斯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准备在上海周边投资建厂。

时任董事长斯坦姆博士考察了不少地方,但行程中并没有太仓。

在返程时,他意外路过太仓后立刻被吸引,这里离上海很近,环境也好,很像德国的小城。

回去后,斯坦姆博士就拍板让公司落户太仓,成为当地第一家外企。

入驻太仓后,当地政府大力配合外企的态度,令克恩·里伯斯公司很满意,投资建厂的过程也很顺利。

克恩·里伯斯公司是首家落户太仓的德企

然而,实际投产生产时,人才问题却让公司犯了难。

每年克恩·里伯斯都要生产上亿个零件,对于模具工的需求量不仅大,而且要求也很高。

可是太仓本地毕业的职校学生,通常专业都不对口,他们既没有摸过机床,更缺乏实操经验,要想找能迅速上手还懂维修的工人更是难上加难。

长此以往,克恩·里伯斯公司在中国的产量效率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扩产增资也不容易。

于是,斯坦姆博士就想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引入太仓,打破人才的瓶颈。

所谓“双元制”,是指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培养的一种模式。

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理论知识,而企业则负责传授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技术、动手操作能力。

1998年,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和太仓市领导提出,要联合培养“双元制”学徒。

这一提议得到了市政府和职业学校的积极响应,在三方的协调下,2001年,太仓第一家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成立,克恩·里伯斯、慧鱼公司、太仓高新区政府和太仓中专共同经营,采用“双元制”模式培养中职层次技术工。

太仓中专

招生主要由企业主导,企业经理负责到学校直接面试。

每年招生前,学校会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

到了学期末,老师会到企业的培训中心讲课。

此外,虽然学校也收学费,但企业会给学生津贴。

为了令德国的“双元制”更适应中国的情况,培训中心对一些规定做了改变:学生数周或者数月在学校、企业之间交换一次,学制从四年变成了三年,而暑假则延长到一个月。

DAWT其实不只给克恩·里伯斯公司培训,也相当于太仓所有德企的培训中心,其他公司要想要毕业生,花费5万元就可以与其签就业协议。

当年录取的91名毕业生最后全都入职太仓德企,半数以上的学生还因为工作出色,被送到各自公司的德国总部培训,陆续成长为技术骨干。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企入驻太仓,这些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工种也日渐增长,单纯依靠德企成立培训中心不能满足需求,健雄学院由此应运而生。

2004年,太仓出生的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家属,与当地政府一起投资,新成立了一所以双元制为办学特色的学校,命名为健雄学院。

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培训费用,所以健雄学院里成立了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太仓政府出大头,学校出场地,小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两台设备,并招收全国高中毕业生。

同时,健雄学院又将双元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定岗双元制”模式,加深了校企合作。

健雄学院将双元制进行本土创新

“德国没有大专,对于健雄学院的中德班,实训课的内容与中专生相差无几,只是理论部分更深入些,学生可以接受得更快。”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健雄学院的毕业生根本不愁就业,刚毕业也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

健雄学校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树明表示:每年的就业率达到97%以上,剩下不到2%都去创业了。

现如今,太仓已经建立了二十多个双元制培训基地,为当地企业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健雄学院中德班的学生在实训车间拆装机器

为了更好顺应企业的需求,太仓中专和健雄学院错位发展,依托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资源成立了“本科定岗双元班”,并建立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双元制”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德企招工问题,也渐渐成为太仓当地招商的特色名片。

太仓政府每年都会补贴2000万元,如果外企设立培训中心就可以获得200万元补贴,而在太仓就读双元制的学生每年享有5000元的政府补助,相当于免去学费。

现在,德企要是来太仓考察,据说第一站就是去双元制培训中心,可以说双元制已经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

太仓并不是中国最早引进双元制的地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不少地方引进了双元制。

不过大多都是只引进教材,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分离严重,没有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基本都无疾而终。

那么,为什么双元制可以在太仓生根发芽,逐渐壮大呢?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校企投入大,学徒离职率低。

虽然双元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是中专生,但是学徒的综合素养并不低。

太仓商会会制定培训标准,将双元制培养的学徒能力标准化,让他们具有动手能力,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一年级时,他们进入培训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厂各个区域做采访,工厂里的人无论多忙、职位多高,都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对于学徒培养投入也很高,平时用的工具都是德国进口的,一把小刀具都得上百元。

生活中的关心也无微不至,员工有的福利学徒也都有,每个学徒过生日时,企业还会发放贺卡和购物卡。

一般培养一名双元制学徒,企业三年要花费9万-10万元,而像亿迈齿轮这样的大企业,培训费要高达25万-30万元。

职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学生可以在舒适的图书馆看书

不过,员工入职后忠诚度也很高,舍弗勒曾做过统计表明,通过市场招聘的员工离职率为65%,而双元制员工的离职率仅为25%。

第二,新型师徒关系,让学生可以学到本事。

多年以来,中国虽然民营企业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的情况时有出现,水平难以服众,学徒也觉得发展空间一般。

但德企为了让学徒变得优秀,所以会把最优秀的员工用于教学。

双元制引入太仓后,继承发扬了这种模式,形成了新型师徒关系。

在双元制德企中,通常会有兼职和专职培训师,专职培训师是培训中心的老师,具有双元制培训证书,而兼职老师则是企业配的“师父”。

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从产线上转岗的培训师,更愿意传授技能,也能避免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况。

DAWT的学徒学习操作机器

在好老师的调教下,学员的基础技能都很扎实,他们除了拿到毕业证,还会获得德国认证的专业技能证书,水平和德国工人不相上下。

进入企业后,学徒只要能力强,就会得到重用。

截止目前,DAWT一共培养了500多位毕业生,其中有6人获得了德国工匠领域最高专业资格证书,30多人在德企担任生产经理。

多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都被诟病,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学生毕业后企业也不愿意接收,但太仓的“双元制”正在改变这种局面。

太仓职业教育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将职业教育做好,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太仓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国,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名号将更加名副其实。

E
Ewq123ewq
1 楼
呵呵,这匪邦牛逼吹上天还是要他妈靠外企
加藤鹰
2 楼
我在某德企,对应的国内德企分公司就在太仓。每次开会太仓的中国人都牛哄哄的。丝毫不把外国分公司的员工放在眼里。印象中太仓的同事离职率高,工程师跟走马灯似的经常换人。 [1评]
今日雨果
3 楼
德国商人眼光短浅。。。 。 ▲独裁之中国的体量太大,对民主世界的祸害太大;其民主转型也难度太大,唯1的出路就是化整为N,分而治之,⚠️incrementally 渐进式民主转型。 . 街谈巷议:你可以在美加欧开电视台,电台,开警察局,开电话公司,开网络公司,买矿产,买码头,升中国国旗,你马反过来别人连网洛都封,你要脸吗?现在为什么歧视华人越来越多,华人越来越不被欢迎?全被你马贪污党害死! . Solution 解决方案:⚠️"划江而治",江南 vs 江北,和平竞争。 . 可惜,美国人认知有时候太肤浅(看看马斯克、扎克伯格、库克等等、FAGAM的胸襟,远远不如当年硅谷的创始人,拜登心有余而力不足,特朗普更离谱); . 墙国里面,国人认知有时候太狭隘,但愿是阿拉低估了伊拉的才干,被阻于防火墙背后,其视野远远不如海外华人,这1点几乎是肯定的。 . 1言以蔽之:都是"急吼吼"👎🏻 . 环顾全球,迄今为止,没看到有1个高瞻远瞩的政党 & 雄才大略的领袖人物。 . 文化领域,乃至文明板块之间的竞争,更是深层次的、长期的 . . V1.001.2023-01-02 Paris . . 原发表于:🌴🌳🌲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 ☞ 🍃 12-27 Xia Ming: La structure mondiale est l'axe de l'Eurasie, de la Chine et de la Russie pour défier la ceinture océanique de la démocratie Re: 🍃 12-27 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Re: 干得漂亮 朝鲜暂时禁止中国公民入境,。。。30天隔离观察 🍃 🍃 .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blogs/ ☞ histoire/ ☞ yan-runtao-vs-elizabeth-helen-blackburn ⇒ 🍃急吼吼 🍃习特勒式国家主义 🍃 .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划江而治 x 9 ☞ 🍃 🍃 🍃 .
今日雨果
4 楼
这些国人,见到不少,井底之蛙🐸
郑长仁
5 楼
美帝们越来越不高兴了!
1
11mb
6 楼
看标题就知道是太仓,北疆约起来
a
azkaban
7 楼
凭什么?当然凭的是出卖中国人的利益。否则德企为啥只去那里,不去中国别的地方?
关注者
8 楼
别逗了,昆山的台商都搬走了,太仓很快紧随其后
阳光俊男
9 楼
汉奸,外国入驻这叫经济殖民,当年德国参加八国联军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你自豪个屁?肯定是汉奸间谍。
y
youmyyou2016
10 楼
-- 恶心的傻逼蠢货。。。 练功的吧,别jjyy中国的事情,反正回去中国被抓有可能活摘的哦
y
youmyyou2016
11 楼
真尼玛的蠢货。。 为什么你妈生了你,不是别人生了你。。
y
youmyyou2016
12 楼
--- 发现留言里面的反中傻杂, 真是无法直视的蠢逼。。说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钟馗捉妖
13 楼
德国人不禁奇怪,怎么在中国分公司的华人都这么自信满满,和我们本地的华人怂蛋完全不是一个物种嘛😁
西
西门大大
14 楼
人家是二鬼子,在德国人面前越怂越是高贵。 国内的土老帽很不识抬举,太不像话了。
不锈钢丝
15 楼
逼养的反华粪蛆就是这样不着调
阳光俊男
16 楼
: 狗逼养的汉奸,以八国联军进驻为荣。
阳光俊男
17 楼
是啊,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汉奸以为洋人服务为荣?
钟馗捉妖
18 楼
北疆饭店还有吗?我以为都倒闭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