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这么慢 为何还能活到现在?其实很牛逼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18日 2点5分 PT
  返回列表
70773 阅读
19 评论
酷玩实验室

“堂堂一个大国企,中国邮政慢死了。”在网上,有人抱怨中国邮政,“中国地大物博,一周连一个省都出不来”。

有人气到控诉,为什么中国邮政还没倒闭?!

还有人干脆取名“邮政今天倒闭了没”。

不知道中国邮政看了这些作何感想。

也许它顾不上理会这些问题。

中国邮政很忙,它可能还在没路的地方赶着驴,在山沟里蹬着车,在小河里划着船,忙着把四通一达不愿意送的快递,送到收件人手里。

图/中国邮政公众号

顺便在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拿了个101位,阿里巴巴也就排182位。

中国邮政会不会倒闭?

先说答案,不会。

中国邮政不仅不会倒闭,他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牛逼。

1

4.2元,够做什么?

一杯豆浆,一个肉包子,顺着食道呼噜噜灌下去,根本吃不饱。

但在中国邮政,4.2元可以把一封挂号信从一个地方,寄到另一个地方。

根据地区和重量会有价格波动,基本不超过10元

不管狂风暴雨,不管寒暑节日,不管距离多远,不管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南至三沙,北至漠河,高至珠峰,甚至是太空,只要一个邮编,中国邮政都能送到。

四通一达谁敢做这样赔本的买卖?

在电商的运费模板里,有一个偏远地区的选项。

这里的偏远地区,包括新疆,西藏等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有时候也包含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

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如果网购,每单可能要多花2-5元不等。

相比包邮区,要多花15-30元不等。

某快递公司收费对照表,不到的地方需要EMS

甚至有的地方,花钱也不送。

除了邮政。

一份中国邮政2018年的年报显示,邮政有营业网点5.41万个,便民服务站35.5万个,村邮站10万个,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其中74%的邮政所位于农村。

配送到这些地方,可能得赶驴车,可能得划小船,可能得穿雪山。

在川藏线康定至德格路上,有一条全国最危险的邮路。

这里起步就要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弯多路险。

在最险的雀儿山路段,道路最窄处不足4米,仅容一辆大车缓慢通行。

夏天,这里常会发生塌方和泥石流,车胎碾过碎石路,一不小心就会爆胎。

冬天,气温最冷的时候在零下40℃,道路被冰雪覆盖,积雪有时将近半米多深,如果再遇上“风搅雪”,狂风卷起漫天雪花,在弯弯曲曲又结冰的山路上,即使经验丰富的司机也不敢贸然行动。

遇到雪崩被困山上也是常事,寒风裹着冰雪碴子,像刀子刮在脸上,不到半小时就会冻得失去知觉。

就连当地人都说,这是一条距离死神最近的路。

但这条“离死神最近的路”,康巴汉子其美多吉跑了30年,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5圈。

除了恶劣的环境,其美多吉和狼群对峙过,也被歹徒砍过——身中17刀,左脚骨折,肋骨断了4根,胳膊和手背上的筋也被砍断,头上被打了个大窟窿。

冒着生命危险,这条路值得吗?

多吉说,“我小时候,高原上的车很少,在我家乡,第一份报纸是邮车送进来的,第一份中专生的录取通知是邮递员送来的……这些都是乡亲们的期盼和希望。”

没有经历过不通音信的人,不足以谈快慢。

所以,就算一个月只收寄一个快件,这条邮路也不能断。

对中国邮政来说,这是一种责任,赔钱也得做。

事实上,中国邮政赔本的生意多了去了。

1985年2月20日,白茫茫的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上,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南极上空飘起五星红旗,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长城站正式建成。

同一天成立的,还有一家地球之底邮政局——中国南极长城站邮局。

邮局设在长城站的工作楼内,工作人员是科考队员兼职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办理航空信函和集邮业务。

长城站邮局一共收寄了698封邮件,所有人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那个珍贵的南极邮戳。

当时,航空邮路还没有开通,邮件要等两个月后,才能搭上返程的向阳红10号船,送回上海,然后再封发到国内外。

为了一枚小小的邮戳,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这买卖划算吗?

对中国邮政来说,运营长城站邮局不考虑性价比,它考虑的是“意义”。

实际上,在南极考察站设立邮政服务机构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通过邮政记录、展现南极考察的历史,是一种国家话语权的象征,也是一种保证:

中国主权延伸到哪里,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就提供到哪里。

所以,在海拔5200米人迹罕至的珠峰大本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邮局,珠峰邮局。

最早的珠峰邮局是个帐篷

为纪念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中国太空邮局正式开通。

太空邮局的局长是杨利伟 图/网络

在海南西沙群岛,有三沙邮政局。

今天,当我们吐槽邮政快递的时效性的时候,别忘了,它曾经用“亏本”的生意,覆盖了中国人的主权领土。

只要地址存在,就会把快件送到。

在中国,这样的快递只有两家。

一个是中国邮政,另一个叫东风快递。

2

你有多久没提笔写过信了?

大概已经久到忘记。

那邮政的信函业务是不是可以取消了?

不可以。

只要还有一个人有寄信的需求,信函业务就不会停。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第一条就规定了:

国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邮政普遍服务,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这个普遍服务,由国家规范,由“国家队”中国邮政具体实现。

和公共交通一样,这条邮路不赚钱也得跑,物流业务赔钱也得干,不计成本。

所以快递涨价了,邮政还是那个收费标准。

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法院的传票公文,机关的机密文件,这些不会放手给其他快递配送,哪怕赔钱。

一个快递,如果没有成功妥投,其他快递会将件原路返回,但邮政会等15天,每天联系一下收件人。

所以马上要到春节,四通一达的快递陆续停运了,但邮政还在营业。

中国邮政的24小时是这样的:

早上6点,300万份《人民日报》完成印制,在全国数百个分印点完成装车

7点,20万邮政车在晨光中出发,唤醒城乡间的邮路8点,中欧班列满载着跨境电商邮件驶向德国汉堡9点,中国邮政5.4万个网点已经对外营业10点,23万名邮递员走街串巷,将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

11点,邮储银行信贷员走访小微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12点,部分偏远地区,无人机向村落运送包裹、邮件

13点,中邮证券分析师正在帮客户进行投资分析14点,中邮保险工作人员在路上帮助客户处理理赔事宜15点,全国700多个主题邮局里,游客正在挑选各式文创产品16点,邮政投递员正在将爱心包裹送往贫困地区学校孩子手中

17点,200公斤装载量的无人投递车在雄安新区试验运行18点,邮政客户经理和农户一起,将当天的农产品订单打包交寄19点,警邮合作项目邮政专员整理核对次日将交付车主的数百个新车牌号20点,数千名客服人员仍守候在电话旁,帮助客户解难答疑21点,邮政科研院工程师正在检验新一代邮政绿色包装22点,线下智能终端机在线服务平台仍在守候用户的到来

23点,软件工程师正在加班,开发新一代邮政在线业务系统平台24点,亚洲最大的快件集散中心南京集散中心开启新一天的繁忙工作1点,大洋彼岸的邮政海外仓,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理货2点,邮政指挥调度中心仍在实时监控全国邮件处理中心生产和网络安全运行

3点,邮政银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巡查机房,保障系统安全运营4点,北京邮票印刷厂里,纪念邮票正在加紧印刷5点,32架邮运飞机,迎着曙光飞抵全国各地

365天,天天如此。

3

今天,物流业务应该不是中国邮政最赚钱的业务,但却是挨骂最多的业务。

慢、服务态度差,外界对它最坏的印象,成了对它的最终印象。

甚至觉得,邮政怎么还不倒闭?

这种印象植根于几十年前。曾经的中国邮政,是一个国家实行喂奶式补贴的巨人

到1998年,邮政亏损金额高达179亿元,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

巨额的亏损背后,是邮政颇为人诟病的“政企不分家”式的管理——一方面,邮政资费由政府统一定价,不赚钱,另一方面,垄断式的国企地位和长期的“喂奶抚养”也让邮政不思进取,业务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

为了摆脱这种畸形管理,1998年年4月,邮电分营开始实行。

邮政局负责信件、物流、汇款,汇票,电信局负责电话、通讯、互联网等业务,分开经营,各谋发展。

看业务也知道,邮政赚钱的路还很远:物流不发达,信件不赚钱,而电信业务正在爆发。

用一个大哥大能解决的问题,估计没人愿意寄情书。

脱离了电信的供养,邮政的亏损由国家接手。

1999年,国家出台了8531计划,分4年给邮政造血,分别补贴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

那一年,顺丰正依托华南地区向全国布局物流网。那一年,申通的网点还只有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那一年,韵达快递刚刚成立。那一年,远在杭州的马云成立了阿里巴巴。

电商的蓬勃一定程度上给了中国邮政一条明路。

所以那一年,一直垄断却从不讨喜的邮政开始自己造血改革。

以前,邮政除了电信这个兄弟,还有几个“亲儿子”,分别负责物流、邮储、集邮、函件等业务,兄弟之间的发展盈利状况也不尽相同。

有的能赚钱,有的在赔钱,有的像个小透明,有的还挨骂。

所以,邮政的改革路,分两条路走:

一方面,邮政统筹全局,在各业务之间协调共进;另一方面,不同业务板块内部实行深化改革。

赚钱的金融方面,银行、保险、证券多管齐下,赚钱赚钱赚钱。

最具争议的物流方面,被吐槽龟速的邮政快递划分为标快、快包、国际、合同物流几大块。

为了摘掉“慢”帽子,2018年中国邮政还搞了一个长三角区域互寄邮件“提速大会战”。

加快。

截至2019年3月底,长三角区域内快递包裹次日递率达85.5%,比提速前提升34.6个百分点;区域内标准快递次日递率达93.5%,比提速前提升了11.8个百分点。

传统企业的改革,是从人员到管理再到制度的洗牌,是对几十年经验的彻底厘清和从头来过。

但就像海尔张瑞敏说的,自杀重生,他杀淘汰。

2001年,中国邮政终于在扭亏为盈,实现盈利6085万元。

2003年,国家不再给邮政补贴,因为它自己会造血了。

就在2019年12月28日,中国邮政再一次改制,从中国邮政集团更名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据分析,改制是为了中国邮政整体上市和邮政、快递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四大板块分别上市做准备。

而分别上市,意味着各业务的盈利能力,已经足够强。

我可能不太懂这些,但我看到的是:

一家百年企业,已经走入市场,准备好正面迎战它年轻的“敌人们”。

尾声

文明始于邮政。

自古以来,邮政作为紧依道路的信息传输系统,一直是国之命脉,承担着信息传达、货运中转传送的功能。

比如那场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因为忽视烽火台的作用,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

比如八百里加急传送的军情。

比如抗战年代永不消逝的电波,架起了信息传送的天桥。

天南海北的邮局,联通的是一个个小小的个体,承载的是一个国家厚重的责任感。

有中国邮政,你的通信,就有保障。

一组数据说明邮政的现状:

今天,邮政旗下员工超过93万名,是世界上员工数第三多的企业,仅次于沃尔玛和中石油。今天,邮政有32架货运飞机,292辆火车邮厢,7.1万辆邮运汽车,9.2万台智能包裹柜、2.5万条邮路,5.4万处邮政支局所,60余万处便民服务加盟点、600多家主题邮局。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一代代邮人组成的中国邮政,他们辐射了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支撑起信息传送的最后一公里。

也许它有时候会慢一点,但穿行在山间水路里的邮政绿,让我觉得安心。

我知道,不论我在哪里,都有人在我身后。

他们的肩章和背包,承载了文明的重量。

欲海奇葩
1 楼
国家邮政是政权的象征之一,加拿大邮政包括基层送信的邮差,全部都是联邦雇员
A
APM175
2 楼
加拿大邮政都黄了……
一分为二好
3 楼
没看文章。只是弱弱地问一句:快递公司给偏远地区的山里送包裹么,多少钱?快递公司送平信么,多少钱?那些不挣钱的苦活有快递公司干吗!
A
Azou
4 楼
洗地文!安全性根本不存在在中國郵政,丟失 私拆信件 永遠收不到⋯都發生過!垃圾
砍瓜切菜侠
5 楼
邮政可不是一个生意,这是一种国家职能机构。如果有一天一切现代通信手段全部瘫痪的时候,你就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哪怕贴补也要维持这个服务了。
A
AndrewZhang
6 楼
邮政现在直接入股各大快递公司,顺丰和几个通,自己是要维持像EMS一些国际快递业务和偏远地区寄送服务就好。我妈有个朋友在邮政几十年了,待遇不要太好哇。
敦敏堂仆
7 楼
既然是国际惯例你又吹什么牛逼
陆仁嘉
8 楼
有人气到控诉,为什么中国邮政还没倒闭?! 敢叫邮政倒闭??忘了大明李闯了?!!!
d
dr6169
9 楼
从国内寄到国外的邮件倒是蛮快的。
真话难听
10 楼
忒落后。
D
DonaldTramp
11 楼
看看中国邮政,再看看澳洲邮政,哎,差距啊。 melbourne central做为购物中心,有几百个店家,每天成百上千个包裹。 australia post把所有的包裹归为信件,交给他们的信件配发团队,这些SB就把所有的包裹往邮箱里塞,而不是送到店里。 结果就是很多不能折的包裹被这些傻逼折坏了,塞不进邮箱的就全部返回邮局让人自己去邮局取。 投诉无数次无果,邮局还舔着个逼脸推他们的付费包裹存放邮箱业务。 能把包裹送到店内的反而是承包商,toll,courier please, startrack这些。
S
Sarandon
12 楼
不奇怪,美国邮政也是年年亏损
你再猜
13 楼
中国邮政慢?! 全世界比中国邮政快的超不过10个国家!
w
waterproof
14 楼
差不多面积的国家,恐怕没有比中国快的。。。
欲海奇葩
15 楼
加拿大也是,公寓能代收包裹是可以写在广告上面的卖点了。以前住公寓不能收包裹,要去邮局自取。不胜其烦。
t
tracytracy
16 楼
推摩托车那张感觉好累
l
lerega2017
17 楼
煽情小霸王
n
neenun
18 楼
那么慢,为何还要用中国邮政? 选择快的嘛
l
leoel
19 楼
不靠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