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新能源车是丑小鸭,提防中企被外资大规模购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3月1日 5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85831 阅读
21 评论
经济观察网

“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产品性能差异化变小,同质化竞争加剧,电动车处于投入期,盈利困难,这是一个事实。跨国企业燃油车积累多、投入小、盈利好,但现在它们都在投资中国公司,这个在情理之中,是市场行为,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新能源汽车企业被大规模购买的风险。”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

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果发布会暨百人会论坛(2024)专家媒体交流会上,欧阳明高回应了外界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系列质疑,并向包括经济观察网在内的媒体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新情况。

电动汽车产业现在是只“丑小鸭”

欧阳明高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负面舆论很多,观念冲击与负面情绪到达白热化的程度。“部分经济界的人士,不相信产业政策能成功,总是觉得离开补贴新能源汽车活不下去。一些崇洋媚外的人,不相信中国能创新,他们说电动汽车是因为特斯拉开放专利才搞成的,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还有一些似乎很懂汽车的人,总是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合理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增幅较2022年有所回落。目前,外界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在产业层面主要指向新能源车企亏损严重、难以盈利的困境,在产品层面主要指向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低温掉电的使用痛点。

“这些问题将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据主导地位和新能源革命爆发,逐步得到解决”,欧阳明高表示,人们对产业化初期的技术总是挑毛病,因为它刚开始就是只丑小鸭,而对没有产业化的技术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也就是梦中的白天鹅。

欧阳明高也坦言,“相比燃油汽车,尤其是国际汽车跨国集团的燃油车盈利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盈利情况的确需要改善”。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只有比亚迪、特斯拉、理想三家新能源车企实现了全面盈利。

“我们在投入期,他们在变现期,就会出现这种反差”,欧阳明高表示,新技术革命一般有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技术构建平台,这是花钱的事,比如蔚来一年投入上百亿进行研发,这有合理性,而国际大厂的燃油车基本可以不投入,多年积累的经验、品牌在集中变现,当然赚钱。

除了投入高,商业模式不成熟也是电动汽车难盈利的重要原因。欧阳明高认为,模式创造价值,电动汽车是科技平权的产物,产品性能差异变小,导致内卷加剧。一旦科技平权,垄断就被打破,人人都可以造车。因此,光靠电动化不行,智能化才会增加附加值。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付费服务在美国可以改变传统汽车商业模式,但在中国落地的难度较大。

智能化是中场,低碳化才是下半场

“中国新能源轿车好像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地改变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怎么办?我觉得轿车要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三化’一体才有可能改变商业模式,也就是除了电动化、智能化之外,还要加上低碳化。”欧阳明高表示,汽车企业不光靠卖车赚钱,还可以从低碳化中获益,比如特斯拉2023年碳积分交易收入17.9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双积分”政策所囊括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与碳积分有相似之处,车企之间可以互相转让或买卖。该政策初衷是希望借此鼓励车企多生产新能源汽车,但2019年以来新能源积分价格大起又大落,在积分价格较低的时候,车企费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甚至不如直接购买积分划算。

欧阳明高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双积分价格偏低,激励作用不大,需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优化政策,同时应当考虑碳市场政策,碳汇和碳税,使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绿色属性获得变现机会,否则会出现高投入的电动汽车难赚钱,低投入的燃油汽车好赚钱的局面,这是我们要防止的”。

2024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计划重启工作进入倒计时,一旦CCER重启,我国碳市场建设也会日趋完善。但如何嫁接“双积分”市场与碳市场,使得两者兼容并轨,目前看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除了碳积分,欧阳明高口中的“低碳化”,还包括从新能源汽车到新能源电力的车网互动,“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好比从座机电话到手机电话,还是通讯功能;再从电动汽车到智能化电动汽车,相当于智能手机,增加了娱乐和交际的功能;如果再加上低碳化,就是真正的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这个时候汽车就是交通、消费、赚钱多种功能齐全了”。

2030年新能源市占率必须超70%

在欧阳明高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五大风险,包括技术颠覆的风险、商业颠覆的风险、技术路线的风险、政策滞后的风险、产业进程的风险。

欧阳明高认为,必须将中国新能源汽车2030年的市占率提升到70%以上作为目标。这比目前行业普遍设定的目标更激进。2023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中,将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目标设定为60%。

“电动汽车初期发展,我们是急不得的,就这么熬过来了,但现在新旧转换期是拖不得。跨国汽车集团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它们的电动化转型是急不来,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拖不得,否则总在这纠结徘徊,夜长梦多。”欧阳明高解释称。

在政策层面,欧阳明高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前最重要的是电力市场化改革,放开用户侧市场,推行实时电价,电力市场化改革对于车网互动发展最重要,这不是国家投入问题,而是改革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我国一直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改革进程至今在持续。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并表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作为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欧阳明高还担忧全固态电池的技术颠覆风险。与液态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能有效解决电动汽车低温掉电、自燃起火等关键痛点,“全固态有颠覆的潜在风险,但还不是现实威胁。我们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也不要惊慌,不要焦虑。全固态电池的门槛很高,难度很大,切莫急功近利,否则欲速不达”。

元非
1 楼
  赞同院士的观点。   新能源车是丑小鸭,提防中企被外资大规模购买;智能化是中场,低碳化才是下半场。  
d
dingding6
2 楼
中国电动车企业前途无限,技术先进,外国汽车企业早就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t
treebear
3 楼
南朝鲜棒子早就惦记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其高管说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倒闭,他们就出来收购。德国法国则是选择直接入股,早早的上了船。
智取其乳
4 楼
有的利益,该让就让一些。你不让人家挣钱,人家凭什么给你开拓国际市场。
s
szacy
5 楼
的確存在國家經濟安全戰略風險問題。
w
wasabi20071127
6 楼
欧美日都是傻逼,这么香人家会无动于衷?看看雷军搞汽车人一下子老了2岁,电车车企留在墙内互相自己卷死自己,横尸遍野。
那就好好生活
7 楼
个人觉得中国保不住技术
财富绽放
8 楼
想多了
t
totalfire
9 楼
格局啊! 日本为什么在这10年没有把请能源车推广开来,反而让EV车占了先机? 还不是因为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是捂着,盖着,总想吃独食? 结果特斯拉把EV关键专利一开放,EV车一下就发展起来了,日本人这个时候才想明白,“我擦,原来一个人真玩儿不转”! 有些时候,你得给人家好处,人家才能陪你玩儿下去,你一家独大,人家肯定就绕着走了。
t
tintin9999
10 楼
新能源车是汽车的发展方向。各国都应当重视。
p
pumaking0614
11 楼
蠢货日本总想着制定规则和标准,然后搞垄断赚专利。 小到记忆卡,光盘, 大到混动等等 没有一次成功还学不聪明
俺样
12 楼
另一个版本的星球大战。赢了电瓶车战役、输了基础材料这一块。前几天上冻时候的高铁惨状,心里就没点儿逼数么? [1评]
z
zymmailsr
13 楼
狗操反华畜生,你们为了几坨狗屎,拼命的样子,心里就没点儿逼数么?
z
zymmailsr
14 楼
狗操的反华畜生不这么认为,认为那是抄袭。是头技术!!
娄东风
15 楼
二比院士,说的轻巧,以为自己能通吃全世界?
媚眼瞟瞟
16 楼
破烂货。 谁要谁拿去。
老粉黑
17 楼
墙国垃圾车,谁开谁傻逼。
千奇百怪党
18 楼
西方唱衰,可不是为了买下中企吗?不能盈利的,中国很多车企要破产,到时候很多车企就急着卖,外企就方便入场了。
z
zymmailsr
19 楼
回复[17楼] 底层人矿操出来的反华畜生,天天喷屎反华。
f
fybs
20 楼
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多少是中国政府自己补贴出来的渣渣?虽然吃了很多补贴,但是还是弄不出一个玩意。现在钱烧的不够了,只能求助外资,或者靠外资回本。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别补贴那么多嘛。找制定政策的人去负责。
a
anywho
21 楼
支持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