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2019 不会很久 鼓足勇气 努力好好活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8日 19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68129 阅读
9 评论
老不死的王朔/电影历史饭醉团伙

又到了年末,似乎每年说上这么一句就像完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去年今日犹在眼前,一眨眼 2019年所剩无几,慌不慌?

2019年不会很久,你不会年轻很久,我不会活很久,地球也不会存在很久,只有时间无穷无尽。

人类定义了时间,每分每秒,年复一年,仿佛一把尺子丈量着你我的人生。我们忙着用各种事情填满它的每一个刻度——学习恋爱工作结婚生子。。。

人类应该是这个星球上最忙碌的生物,因为我们一旦闲下来,就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人类定义了各种意义——成功、事业、爱情、梦想诸如此类,然后为了这些意义忙碌起来,若非如此,人生毫无意义。

这没有什么错,生而为人,理当如此。

所以每个年初,我都为自己鼓气:好好活着,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然而一到年末,我就不禁泄气:我还是那个一把年纪一事无成一瓶白酒都喝不了的人,我很羞愧。

我曾在午夜惊醒泪流满面,为虚度的时光自责不已。歌德有一句名言: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哭也哭了,谈也谈了,可人生还是那个被剪了翅膀的鸟样。

有时候我会陷入虚无主义,觉得一切都没有太大意义,但其实只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借口罢了。人类需要各种借口,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有时候我怀念过往的时光, 为错过的机会耿耿于怀,我常常想:如果当时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的人生是否会好一点儿?

这种想法让我气闷,隐隐心痛。为了多活几年,我再次找到了借口:好点儿的人生又能如何呢?这个星球上总会有不好的人生,多我一个又何妨?

这样想,我感觉好多了,甚至有了一种悲壮的感觉,坐在路边摊撸串的身姿都显得深邃了许多。

随着年纪越大,我在乎的事情就像我的头发一样越来越少,不是看开了,而是记性变差了。发生的事越多,记住的越少,大多不过是停留在热搜几分钟的事情;认识的人越多,来往的越少,大多不过是朋友圈点个赞的交情。

能说知心话的人越来越少,如果在路上碰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那就像在旧衣服口袋里翻出钱一样让人高兴。喝喝酒吹吹牛,似乎有点儿旧日时光的味道。其实旧日时光能有多好呢?只是加了滤镜而已,更大的原因是现在的生活平淡无味不值一提。

这样说似乎很矫情,多少人在痛苦中煎熬渴望平淡的生活。但没办法,悲欢不能与共,就像很多人不能理解自杀的明星——有钱有名有颜有才。

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个人都有烦恼,你的烦恼我解决不了,我只能假装自己没烦恼。因为我常常告诉自己:当你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那就解决自己。

这样说似乎特别丧,没办法,当你一把年纪一事无成一瓶白酒都喝不了的时候,丧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一直喊着要死的人其实不想死。

2019年,又发生了很多事,最大的事当然是中美贸易摩擦,虽然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但我觉得这事完不了。人类就是闲不下来,为了各自的利益纠缠不休。我希望外星人赶紧来,这样地球人就有借口团结一致了,再次证明了:借口真是个好东西。

2019年,猪年猪肉贵,很合理。对于我这种吃什么不在乎的人来说,只要方便面不涨价,就能活下去。猪肉不断涨价主要是因为按环保要求关闭了大量小型养殖场,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刀切”的作风值得商榷,还是老子那句话说得有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要掌握好。

2019年,关于996的话题引发了一波热议,有人做过一个小调查:如果955拿2千工资996拿4千,多数人会选择955;而如果955拿5千996拿1万,则多数人会选择996。说白了,还是钱多少的问题,所有只提理想不提加班费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2019年是纷扰的一年,借用某人的一句话:2019年是前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可能是以后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我们为什么焦虑?一种是时间过去了一事无成,一种是事情有很多时间不够用,我是前者,希望你是后者。

2019年的平安夜,和2018年一样,我依然孤身一人,写着这些没有意义的文字,像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仪式。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其实就是闲的。

人类是个多情的物种,一个人久了,容易厌世;两个人久了,容易厌倦,此事古难全。

而时间是个无情的家伙,它总会准点到达,然后毫不迟疑地离开,不早一秒不晚一秒。

活着还是要做点什么,吃点喝点赚点玩点爱点恨点哭点笑点。。。直到最后时间让你到点,所以,对自己好点。

还有几天2019年就要过去了,此刻,我很怀念你温暖的笑脸。

相关评论:王朔一篇文章让所有对他的批判都熄了火!

很多人提到过,在文艺界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努力活着创作的时候不被认可,而死了之后却出了大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了,这仿佛已经成为一个的定律。然而王朔却在二十多岁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全国上下影响力最大的作家,这在中国整个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他让黑白色的八十年代变得五光十色,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还相对比较乏味,对于一切有趣的东西人们都饱含兴趣。

当一个有趣的人带着他有趣的小说走到人们中间的时候,人们自然无法抵御这种久违的快感与冲击,王朔之所以没有在死后才成名是因为他没有像曹雪芹、王小波这些人那样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们没有和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形成错位。

王朔

相比死后成名的作家,王朔更像是为这个时代孕育而生的,可能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里,王朔未必能取得成功,但在80、90年代,中国人需要一个王朔。

王朔处在一个社会变革期,人们正在经历一个从经济模式,社会体制,到大众思潮的转型期,那些对于传统的坚守显得不够进步,而王朔这样一个离经叛道之人,正迎合了人们那种不破不立的新思想。

王朔出身于部队大院,他们和北京胡同里的孩子所说的北京话是两种味道,以王朔、姜文、马未都、陈凯歌、叶京、崔健等人为代表的大院子弟说的语言叫做“新北京话”。

王朔

而当王朔的小说大量出现“新北京话”的时候,他的影响力使得新北京话逐渐成为了京味文化的主流,今天北京人常说的一些词汇,和一些说话方式都受到了王朔极大的影响。甚至他的小说连名称都是口语化之后的新北京话,例如《一点正经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谁比谁傻多少》、《你不是一个俗人》、《过把瘾就死》等等。

有人说王朔是老舍之后对北京语言文化贡献最大的作家,他对于传统文学进行了颠覆,在王朔没出道之前,所有的小说都是文学体,而王朔用口语化来进行写作,让人们看到了文学的一种新的可行性,算上错别字一共识三千字的王朔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看法。

王朔的小说改变的不仅仅是文坛的格局,也将文学的战场由庄严的圣殿,搬到了胡同和菜市场,在人们传统的认知当中,文学是严肃的,庄重的。而王朔却毫不留情的把这层神秘面纱撕破。

冯小刚看了王朔小说之后说:“原来小说这么写,那我也能写”。

马未都看了王朔的小说之后说:“原来小说这么写,那我就不写了”。

社会青年看了王朔的小说之后说:“原来这就是小说,那我也能看懂”。

而王朔声称自己从来不看自己写的小说:“写的时候就把自己写恶心了,我还看自己的小说,我有多自恋啊”。

马未都和王朔

后来,冯小刚不画画了,改行做编剧了,而马未都不做编辑了,改倒腾古董了,而那些吊儿郎当的叛逆少年也逐渐成为了今天的文艺青年。

当王朔被人问起自己的成就来,他常说自己就是个“码字儿”的,打铁的是铁匠,打桌子的是木匠,糊窗户的是糊匠,而写字儿的王朔自称是自己是“字匠”,他称写字儿没什么了不起,很多时候自己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徒,言语既是对自己的自嘲,也是对文学的蔑视。

后人对王朔的这种态度评价很高,称之为“躲避崇高”,对于精英阶层极尽嘲讽之能事。

当然,这样的王朔自然不招传统文学人士的待见,他们针对“王朔现象”进行了批判,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何况是王朔这样的离经叛道之人,那时候一些老派文化人凑到一起,就一件事:骂王朔。

在一些讲座当中,各路文化人们一起发言讨论,他们将王朔的小说冠以“痞子文学”的称呼,他们认为王朔的小说中大多都在描写一些市井痞子,缺乏积极向上的正确引导。

面对传统文学界的口诛笔伐,王朔的一贯方式就是自嘲,他用“我是流氓我怕谁”、“无知者无畏”等语言来回应传统文学界对他的批判。

你骂我,我就骂我自己,你骂我越欢,我骂我自己就越狠,咱比比谁骂的解气。

后来王朔给骂他的人打了个样儿,他署名“毕齐”写了一篇文章发到了《南方周末》,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都被王朔戏弄了,最后还是他的战友周大伟看到这篇文章的文笔和王朔非常像,于是向王朔本人进行了求证。

周大伟与王朔

其中,周大伟在自己的文章《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中摘引了几段文中精彩的文字

我从小便与王朔鬼混在一起,因而比起通过其作品结缘的人少了一层神秘。此人在我们那帮人中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属二流。五官端正却染有脂粉气,头又特别大;人虽机灵却多是小聪明,永远只是敲边鼓扮个花旦唱不了青衣;衣食无忧却无大财稍不节制便捉襟见肘奢侈放浪只能偶一为之。如此境遇使得此人常陷尴尬,永远对一切报有欲望永远不能独占鳌头。……有话为证:王朔经常表示希望能是个“姨太太的命”。“既不负责又受宠,佃户死活一概不问,只管享福时不时和长工偷个情。”……王朔当作家真是势在必行。尽管我认为王朔也只好当作家了,但他真当了作家我还是吃了一惊。他不认字啊! 全部知识积累就是结结巴巴的三五十首宋词、七八十本间谍小说以及为数不详的几次艳遇。我不得不再次正视文坛是否堕落了这一严肃问题。老实说,本来我也想当作家来着,一听说他去了,便立即打消了这一念头。

这篇文章被很多专家学者所引用,用以批判王朔所用,他们如此评价该文章“把王朔挤兑得够一呛,而且句句扎在穴位上”。结果闹了个大笑话,后来批判王朔的风潮逐渐消退,大家觉得再骂下去没多大意思了,大家集思广益,人人献计献策,结果揉在一起都不如王朔自己埋汰自己来的解气,还忙乎什么呢。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流氓不可怕,流氓有文化才可怕。

王朔与梁左

王朔已故去的好朋友梁左就曾为王朔鸣过不平,他认为王朔的小说为读者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活法”,一种自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活法”,一种在中国历史上的文艺作品中都未曾出现过的“活法”,因此他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一种强烈的震动。

他的小说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在他的小说作品当中涉及了很多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想象与趣味,“好梦一日游公司”、“3T公司”、“海马歌舞团”、“人间指南编辑部”。

歌手成方圆就曾说过,王朔的小说被搬上银幕之后,电视里的人终于开始“说人话”了,那些拿腔拿调的播音员式叙述变成了完全生活化的语言,这让王朔笔下的人物更加接地气,也让他的故事更具有代入感。

游手好闲却又自命不凡的男孩,落落大方又端庄漂亮的少女,他们常常对理想主义有着无尽的憧憬,却又在现实生活当中陷入迷茫,那正是一代年轻人和一些边缘群体最真实的写照。

这些如梦似幻的故事与场景,和似曾相识的亲切语言让所有传统的文学理论都不再适用,让传统审美观念和道德标准都不复存在,也让批判他的人们束手无策。

中国右翼
1 楼
才华横溢,玩世不恭,天才作家,那个年代文化荒漠中的一股甘泉。
中国海军
2 楼
大院子弟,官宦之后,臭地痞,臭流氓,瘾君子,王朔能成为作家,并且引领中国大众文化欣赏品味几十年,简直是悲哀,可见中国民众有多低俗,欣赏品味有多差!
E
Enrica
3 楼
老王好好活,煥發第二春。馮褲子已經不行了,搞許晴還留半截褲子不脱。老王搞玉女徐靜蕾檔次高多了
加州老流氓
4 楼
说的不错!
a
aegeanboat
5 楼
怎么看都不像王朔写的。
菊花安倍
6 楼
锵锵三人行里王朔说 美国是咱们亲人 他可不是乱说的
一条汉子
7 楼
还有几天就进入小康社会,想想就鸡冻死了。哈哈哈
尽量客观
8 楼
这要是王朔说的我吃翔
蘸墨水
9 楼
:评论人:一条汉子 [☆嘻笑怒骂☆][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19年12月28日 16:46:17 回复 还有几天就进入小康社会,想想就鸡冻死了。哈哈哈 ------------------------ 同鸡冻、同鸡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