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山东人不想生孩子?靠鼓励同居能解决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1日 3点56分 PT
  返回列表
61268 阅读
17 评论
大猫财经

最近,很多省份都公布了自己的人口数据,唯一的亮点就是广东,常住人口1.27亿,常住人口增加了60万,其中自然增长57万,新出生人口118万,是全国唯一破百万的。

浙江看起来常住人口净增长72万,比广东还多,但自然增长人口只有6.5万,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口是“抢”来的。

浙江好歹自然增长率还是正数,像湖北,常住人口增长了近55万,但是自然增长已经是负的了,也就是说,新增加的人口都是别的省市来的。

河南、黑龙江、湖南、河北、山西,成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的常住人口净流出最严重,达到了58万。

大部分的地区,都不愿意生了,包括最有钱的省份江苏,江苏虽然抢人抢了不少,但是死亡人口已经超过出生人口,自然增长已经为负,这是建国以来的首次。

出生率下滑最快的是山东和河南,2020年以前,这俩地方每年出生人口均在100万以上,山东在放开二孩政策后,还出现了2016-2017年的生育小高峰,177万的出生人口,为全国之冠。

然后呢?2021年比2016年少生了100万,2021年的净增长只有2100人。

在目前公布了出生人口数据的18个省份中,自然增长为负的省份已经占一半了。

全国来看,在保持了30多年的千万级增量后,在2000年变成百万级,如今的十万级能保持多久谁也不好说。

但是可预见的是,负增长越来越近。

为啥都不生了呢?原因大家都知道,成本太高。

生育还真就不是生孩子这么简单,而是环环相扣的。要孩子得先结婚吧,结婚前得有个安身之所,房子得买吧,六个钱包凑首付,随后的10年20年背贷款成为房奴,意味着不得不在人生相对较好的年华里节衣缩食。

如果再加上个彩礼,婚都不想结了。

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量为763.6万对,2020年还是900万对。

结了婚之后,对于育龄妇女来讲,除了柴米油盐,还有工作,如果生孩子,一面得担心孩子的养育问题,一面还得担心自己的工作问题,去年底,各地延长了产假,但是女生们都在瑟瑟发抖(戳链接阅读原文)。

女性生育对工作的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在工资上,收入至少减少15%-20%。

收入降了,但是孩子得养。

教育成本也是大头支出,从托儿所、幼儿园、小升初、初升高再考大学,无论是城乡,家长们都卷得很,以前是各种辅导班,“双减”之后,辅导班的压力确实减轻了不少,但是“隐蔽战线”里面的战争,谁也不想被落下。

被砍掉的补习班,以更贵的一对一形式出现,跟还是不跟,就是对家长的灵魂拷问。

综合数据显示,0-17岁的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大约在48.5万左右,在城镇大约需要63万,在农村也需要近30万。

光光养活自己都很艰难,催生,自然要被骂。

这几年,全社会可以说是想尽办法鼓励。

买房打折、收养、二胎发钱,这些建议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也都被骂过一轮了,现在专家们已经把目光盯上了婚外的单身女性。

比如全国最关心生育问题的“网红学者”任泽平和梁建章团队就建议,对想结婚的建议降低婚龄,对不结婚的,建议《同居法》立法研究, “非婚生子女”问题,成为建议的核心。

婚可以不结,但是不要耽误生孩子。

别说,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比放三年产假的主意靠谱多了。

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8年的数据,智利、哥斯达黎加和冰岛的非婚生率最高,均超过了70%,墨西哥和法国超过了60%,欧盟和OECD组织的均值在40%左右,而美国也在2021年突破了40%。

在很多欧美国家,婚姻这事儿非常模糊的,在成为夫妻还是成为伴侣的选项中,伴侣越来越受欢迎,与结婚相比,大家更喜欢同居这种方式。

以法国为例,在70年代初期结婚率到了顶峰后就开始下降了,“要家庭不要婚姻”开始普遍。因为没钱的小情侣们发现,同居真的划算。

签个协议,一起生活,组建家庭,但是又不用大费周章地准备婚礼,钱还省下了,想分手就解除协议,分割财产又不复杂,比最长2-5年漫长的离婚程序要划算得多。

同居期间生了孩子,也没啥问题,反正孩子和婚生子女的权益是一样的。

说法国人浪漫也好,滥情也罢,但是人口可是保住了,从数据上来看,从70年代开始,法国新生儿的非婚生率大幅上扬,现在的非婚生率已经奔着70%去了,而新生儿的数量保持基本平稳态势。

这剂来自欧美的药方,对中国人管用吗?不好说。

越靠近亚洲的地方,非婚生率越低,土耳其、日本、韩国的比例均不到3%,东亚最欧美化的日韩,对非婚生的接受度最低,人口负增长早就开始了。

其实咱们这几年已经开始给非婚生子女开绿灯了,比如上户口阶段已经基本没有障碍,单身生育的生育保险,也已经有人争取成功了,不少单身女性呼吁“冻卵”合法,为的就是以后的生育。

以前在东亚文化圈内,未婚生育仍然被视为道德问题,“私生子”仍是一个污名化的词语,即便是离婚的“单亲妈妈”,也在面临不少舆论压力。

但在女权崛起后,单身女性生育的呼吁比较多,婚姻和生育解绑,在她们已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项,但说一千道一万,想这么干的还是经济有保障的女性,毕竟在很多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成本问题。

而且无论是单身生育还是非婚生育,背后还要有强大的社保基础。

比如非婚生比例接近半数的新西兰为例,单亲家庭可以获得单亲家庭扶助金、家庭工作津贴、冬季能源补贴、申请住房补贴,孩子的越多,补贴越高,一个三孩单亲家庭,一年可以在政府得到约5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2万)的补贴。

即便如此,新西兰的人口增长,也要靠移民补充。

归根到底,钱的问题不解决,呼吁再多也是白搭。

广东人愿意生孩子,除了传统观念比较强大,有钱还是硬道理。

暴风雪来了
1 楼
计划生育教育的太成功了,再就是把孩子当成金矿的商家的助攻。
p
push
2 楼
问题来了,更富裕,更民主,更文明,没有计划生育的日本 韩国为什么也是负增长??
金三
3 楼
哈哈!墙內愛国的跪族女人味儿都碰不到,有钱有势的三妻四妾,非洲兄弟都有两个美女大生陪读,只有墙内爱国跪族用手解决生理需求,天天幻想祖国强大,这也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生什么生?
t
tintin9999
4 楼
何止山东,全国都一样。全世界都一样。
A
AMONIA
5 楼
报习总批准:1,严禁堕胎,2,避孕套专卖,3,避孕药列入管制药品。就不信满大街的荷尔蒙变不成孩子?
不明智
6 楼
疫情也是很好的避孕药 即使是零星散发 也会严重影响女性备孕 没几个人愿意承担妊娠时被感染的风险 还有突然而来的封城 让孕妇胆颤心惊
r
rainbow0529
7 楼
早他妈该放开移民了。国内3000万光棍婚都结不了,你天天喊三胎有个屁用。国门适当放开,政策开路,把有些素质的别国精英引进来,女人优先,尤其像乌克兰俄罗斯塞尔维亚这些颜值高身材高又走投无路的妹子。
m
mrp
8 楼
疫情之下发达国家的生育也下降
欢喜*佛
9 楼
山东都一亿人了,wah
b
bwolf
10 楼
怪不得日常辱法
8
87878787
11 楼
看不到希望的时代。
D
Dragonyxz
12 楼
SB小编取得SB标题!
y
yuba
13 楼
n
nuclearhot
14 楼
生什么孩子,生出来后奶粉断供,被强行隔离,你国家负责不?
天临
15 楼
金三你被谁碰了?你这是给谁陪的读?如此的谄媚。
4
4水5痕
16 楼
国人还在交税供养着计划生育委员会这个反人类的部门
水货
17 楼
在习大大的领导下,孩子已经成为了奢侈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