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我3年没私生活了 除了睡觉 身边都是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23日 19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77203 阅读
14 评论
拾遗/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拾遗物语

我很怕,怕这一场直播之后,明天可能流量就没了,不这么好了。

——李佳琦

1

今年最火的网红是谁?

毫无疑问,是李佳琦了。

有多火?

他上热搜的次数,超过了所有明星。

有多牛?

阿里巴巴副总裁钟天华说:

“双十一,他的直播销售额超过10亿。”

有多挣钱?

李佳琦自己说:

“从今年1月起,月收入达到了七位数。”

2

但风光的背后,

李佳琦有你看不到的辛苦。

记者:你去年直播了多少场?

李佳琦:365天,做了389场直播。

记者:一场直播大概多长时间?

李佳琦:下午6点开始,播到凌晨1点。

记者:你一天怎么安排时间?

李佳琦:直播结束后开总结会,凌晨4点睡觉。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选品,准备晚上的直播。

记者:你有时间谈恋爱吗?

李佳琦:没有,我除了睡觉的时候,身边都有人。

记者:听说你牺牲了很多东西?

李佳琦:牺牲了非常非常多,牺牲了社交,牺牲了朋友,牺牲了爱好,我已经三年没有娱乐生活了。

记者:你身体受得了吗?

李佳琦:高强度直播,让我患上了支气管炎,发作的时候呼吸都很困难,只好随身携带药剂救命。

记者:你就不能稍微停两天?

李佳琦:哥,你知道这个行业竞争有多大吗?我害怕一休息,粉丝就被其他主播吸走了。

3

三年之前,李佳琦还是有闲阶级。

那时候,他只是南昌市一个普通的化妆品导购。

月收入虽然只有三四千元,

但活得超级自由,

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攒局:

“今晚一起唱K怎么样?”

“今晚一起吃火锅怎么样?”

“今晚一起打麻将怎么样?”

但自从搞上了直播,

自从搬到了上海,

他的“闲情”“闲心”就彻底消失了。

以前总是他邀约别人,

现在总是别人邀约他,

可他总是回答:“我太忙了,改天吧,改天吧。”

后来,就没人邀约他了。

李佳琦确实太忙了,

他上厕所几乎都在跑。

4

你可能会觉得:

“李佳琦现在虽然挣钱多,但完全没有了生活,还不如回到以前呢?”

如果你这样想,

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体会过挣钱的快乐。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写过一句名诗: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对于李佳琦而言,

这个太阳,就是钱,就是阶层感。

以前他在南昌时:

“一个月只能挣3000多块。”

现在他搬到上海后,

“一个月能挣七位数。”

以前他在南昌时:

“3000多块的月收入,连1/4平米的房子也买不起。”

现在他搬到上海后,

“租房子变成了买房子,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

以前吃饭的时候,

李佳琦总喜欢喝啤酒。

今年他去巴黎参加一个聚会时,

一位老先生问:“你喝什么?”

李佳琦说:“啤酒。”

老先生说:“你一定要试试香槟。”

自从这次聚会喝了香槟后,

李佳琦就喜欢上了这东西,

“香槟碰杯的声音,确实比啤酒杯美妙太多了。”

为什么会美妙太多?

真是因为碰杯的声音更好听吗?

不,是因为阶层感。

5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以前那个阶层虽然很悠闲,

但见过太阳的李佳琦却再也不想回去了。

所以他拼命直播,

一点不敢停下来,

“你知道淘宝有多少个主播吗?

到现在还活跃的主播,

至少有六千个以上,

所以每天的直播场次大概有一万场左右。

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

说不定你的粉丝,

就会被那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场直播吸引住了,

她可能第二天就不来看你了。”

李佳琦这么拼命,

还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

因为他还是一个“家”的顶梁柱:

“我不播了,我的同事们怎么办?”

他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生病。

6

我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说李佳琦呢?

因为我觉得他是中国中等阶层的缩影。

现在中国的中等阶层,

大概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二。

这几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阶层固化。

每年都有无数报道在讨论这个词。

中国的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

我是真没觉得。

谁说阶层固化了?

向下的通道可永远打开着。

只要一不小心,

你或你的孩子就会滑落到底层去了。

李佳琦怕被打回原形,

我们也一样。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做过一个调查:

“有73%的中产阶层,

处于和下层接近的过渡、边缘状态。

换句话说,

有超过七成的中产阶级,

随时面临着滑落到下层的危险。”

其实对于大多数中等阶层而言,

他们从来没奢望过晋升到上等阶层,

他们只是希望不要掉落到下等阶层。

7

滑落真的是太容易了。

这个滑落,可能是一场疾病。

去年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这篇文章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这篇文章的作者,

也就是文中的主人公,

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中产,

家中不仅有车有房,

还有几十万流动资产和一些投资,

他们家的生活水平,

在北京属于中游偏上。

可这个中游偏上的生活,被一场感冒就击垮了。

他岳父染上了流感,

硬挺着没有及时治疗,

结果肺部受到严重感染,

后来被送进了ICU。

“上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随后每天2万元起;继续在ICU待下去,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29天治疗,花了7位数的钱。

这位作者最后感叹:

“中产和无产之间,不过只隔一场病。”

这个滑落,可能是一次失业。

大家还记得欧建新吗?

那个跳楼的中兴程序员。

2017年12月10日,

作为中兴网信研发组主管的他,

接到了公司的辞退通告。

被公司辞退后,他不敢告诉老婆,

因为失业的后果实在是太可怕了。

欧建新有两个孩子,

一个9岁,一个2岁。

你知道在深圳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吗?

按照很一般的费用计算:

怀孕生产:19000元;

学前阶段:103000元;

幼儿阶段:68800元;

小学阶段:93000元;

初高中阶段:161000元;

大学阶段:98000元;

总花费:542800元。

两个孩子就要近110万元。

他贷款买了房子,

每个月要还几千房贷。

他们家还有四个年迈的老人,

一生病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自己已经40多岁了,

找什么工作都不太好找了,

他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他在公司26楼徘徊了半个多小时,

最后一猫身,跳了下去。

8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一个父亲每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

网友“莫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个爸爸,

家住一线城市,有房有车,

我年薪30万,老婆年薪15万,

没有一分钱房贷车贷。

公司经营不善,业务几近关停,

我拿了一笔遣散费回家。

我对老婆说:

‘干了二十几年高强度工作,

我累了,先就在家呆着,

混混知乎,写点文字,

我物质上没有多大欲望,

你一个人的工资就能撑起全家。’

就在我准备吃‘软饭’的时候,

一家公司找到我,

还是做互联网,年薪三四十万。

我想了想,准备拒绝。

人过中年,身体经不起折腾了。

可就在我准备拒绝的时候,

女儿被查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她不想从事任何学习甚至运动娱乐,

经常选择一辆公交从起点坐到终点,

在车上无缘无故地痛哭……

孩子患病后,

老婆辞了职全力照看小孩,

而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那家公司的offer。

一个爸爸,每月赚0元还是赚100万元?

取决于那个叫他爸爸的人,需要多少钱。”

维持一个家庭真的太难了。

维持一个家庭不掉落真的太难了。

9

上个月,一个朋友给我讲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天开会的时候,

我跟一个同事大吵了起来。

吵完一个段落,

大家开始谈别的事情。

每个人都神色如常。

我假装捡东西,在桌子下掉泪。

眼泪越掉越多,我控制不了,

怕被发现了,只好跑去厕所,

我把整包纸巾按在脸上呜咽。

哭得正欢呢,

突然听到有人进来了,

我赶紧停住了呜咽。

仔细一听,

刚才跟我吵架的同事,在隔壁间哭。”

朋友笑着说:“你说特么的有没有趣?”

他笑着说这话的时候,

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向我吐槽。

他已经年近四十了,

做核心业务已经能力不济了,

年底了,公司就让他去收债。

他上周去深圳收债的时候,

客户在酒桌对他说:

“要钱可以,一杯1万。”

他一口气干掉了20杯,

喝完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醒来时已躺在浴室包间,

头痛得好像要炸开一样,

“当时觉得生活真的是太难了,

我打开窗子,差点跳了下去。”

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敢跳,

“我要是死了,老婆怎么办?娃儿怎么办?爸妈怎么办?”

人到了某一个坎后,

就失去了死的权利。

你所能拥有的权利,

也只能是在某个瞬间稍微地崩溃一下了。

2019年11月18日,

湖北武汉,地铁站,

一个女子坐在冷冰冰的过道上。

地铁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

就上前询问情况,

该女子一脸沮丧,一言不发。

工作人员想安慰她,

就轻轻摸了一下她的头。

哪知该女子一下抱住工作人员,

崩溃地放声大哭起来:

“我已连续加班了一个月,

现在工作还没做完,

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小孩,

但是又不敢在家里哭,

怕吓到还小的女儿……”

10

写了这么多,你一定觉得很丧吧。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是因为昨天一个同事在感叹:

“还有一个月,2019年就要结束了。”

是啊,2019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你一定跟我一样,

为了维持生活的体面,

为了维持家庭的体面,

为了维持很多很多的不掉落,

而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和伤痛,

但不管如何,我们终于挺了过来。

我们曾经n次想放弃,

但最终选择了n+1次再继续。

我们曾经n次被击倒,

但最终还是n+1次站了起来。

很喜欢莫泊桑的一句话: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写这篇稿子,不是想让你丧,

我只是想让你举起大拇指,

重重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因为我们都是2019年的英雄,

我们值得为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

相关报道:李佳琦直播接连翻车:人生的下坡路都是从“无所不能”开始的

人生中、事业上更进一步并非不可,但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作者:秋实(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李佳琦直播又翻车了,还瞬间上了微博热搜。

前几天刚刚翻车“不粘锅”,如今又翻车了“阳澄湖大闸蟹”,被指“虚假宣传”。

真是人红是非多。

事件后粉丝力挺李佳琦。他们甚至攻陷了百雀羚官方微博,声称要永远支持李佳琦。

因为从他那买的口红和化妆品从未出过问题,非常好用。

有人则说这个不怪李佳琦,应该怪不诚信的店铺。

更有人不屑:认为网红带货和电视营销骗中老年人本质一样,网红营销是欺骗年轻人的,翻车是正常的。

李佳琦专业吗?可信吗?

当然很专业,“口红一哥”能迅速走红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看他直播间的口红数量,都快压弯了陈列架。

他每日要试过多少个口红色号才能选出几个更好看的色号推荐给你,这里面的努力不是我们能看到的。

所以他推荐的口红色号从不翻车,所以他赢得了“妇女之友”的称号,只要他推荐的,准没错。

他被贴上了“专业”、“可信”的标签,所以他成了带货之王。

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在美妆行业凭借“专业”发家,却进军了他不专业的其他领域。

从“口红一哥”到“美妆大佬”,他的专业毋庸置疑,他的路走得顺风顺水。

但是他对炒锅、大闸蟹,也专业吗?

显然,这次他不专业。

“不粘锅”的事后解释是李佳琦和他的助手不会做饭,用锅方式错误所以导致粘锅。

WHAT?

也就是说事前他们没有测评了?起码李佳琦本人是没有测评的!

至于“阳澄湖大闸蟹”,之前央视报道过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数量很少,李佳琦在直播间直言这是阳澄湖大闸蟹,而事后此品牌客服回应询问者,只说这是湖蟹。

以专业、可信自居,却又频频涉猎不专业领域,所以他才屡屡翻车,给他人留下了话柄。

这才是李佳琦翻车的根本原因。

有多少人和李佳琦一样,在人生上升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从自己专业的领域跳到不专业的领域,以为自己的能力足够打下另一方天地,天地之间任我翱翔,无所不能。

结果正是这种“无所不能”的心态让你开始了人生下坡路,甚至让你触到人生谷底。

跨行式无所不能

往往是让你来交学费的

“无所不能”典型的表现就是跨行发展。

有个朋友做服装生意小有成就。是从小做到大,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起来的。

刚开始他辞职借钱开了个小小的服装店,白天看店卖货,晚上研究服装的品牌化营销路子。

一两年过去了,他对服装了解得透透的,他决定更进一步。

很快他借钱代理了一个小服装品牌,一年后又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这条路他走得很踏实,很靠谱。所以他赚钱了,店铺一个一个的开,买了房、买了车,过上了坐在家里数钱的日子。

然而他并不满足,看到别人做美发沙龙,流水更大,很羡慕。

服装和美发似乎很相近,都是赚女人的钱。

他研究了美发的营销路子,咨询了身边做美发的朋友。他觉得他懂了这门儿生意,也没什么难的嘛。

他租赁了大大的门面,搞了豪华装修,现在的他已看不上从小做到大的商业模式了。他觉得这次起点高,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隔行如隔山。等做了才知道原来有技术在手的理发师是如此难管理,原来客户也并不是如此买账。

坚持越久越亏钱,直到一败涂地,赔上了他所有的家产。

后来他再回到服装行业,从小做起,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有次他问我有个电子生意很好,有朋友做这个,资源很多,拉他入伙赚点小钱。

我说:“不能做。”

不是我对电子行业多了解,只是知道他对这个行业不了解,那就别做。

看着挺赚钱的,对你来说,就真的只是看着,世上没有一个容易的事业,看似简单的外表下都是深不可测的海洋,还有可能是一个天大的坑。

当你不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领域时,进入时要以低姿态进入,从底层做起。

等你完全搞懂它并可称为“专家”时,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只配给它交学费。

扩张型无所不能

往往面临的都是后遗症

人一旦成功就会产生庞大的自信,自信到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成功一点——扩张。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他喜欢英语,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创建了新东方,他成功了。但他同样犯了“无所不能”的错误。

三年前,新东方极速扩张,教学点一下子增加了几百个,为了创收,新东方主要工作从研究教学变成营销招生。

学生多了,教师就得多招,没有足够经验的一大批教师进入新东方。

结果没有想象中的更成功,只有一地鸡毛。

匆忙中新招的老师不专业,学生、家长不满意,差评、退课,问题不断,而为了进一步保住销售额,学校一些管理层又想出提高学费的方法,形成恶性循环。

更要命的是,新东方还加入了语文、数学等培训课程。

表面看能深度挖掘消费者潜力,市场面覆盖更广。

实际上,它专业英语培训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地位岌岌可危。

包罗万象也就意味着不专业,消费者不再买账。

正是无所不能,让消费者慢慢远离了它,颓势已显。

你想要全面开花,花却只喜欢向阳的一角。

人生中、事业上更进一步并非不可,但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滋生“无所不能”的想法,只会让你做出错误决策,引你走向泥淖。

精力有限,做好你擅长的事

很多时候这种“无所不能”是被焦虑逼迫的。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怕被时代抛弃,可以说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有自己的焦虑。

年轻人怕被同龄人落下,中年人怕被公司劝退,家长焦虑孩子学习,老板焦虑流量,连李佳琦都焦虑粉丝会忘了他。

所以,每个人都在努力扩张自己的人生。

李佳琦不再局限于直播口红,年轻人开始跟着网上报名各种技能网课继而朋友圈打卡,家长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我们抱着“说不定有用”的心态,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真的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无所不能”。

结果却是在“无所不能”的状态里,迷失了自己。

回头一看,那些赶超你的同龄人往往都是在不动声色的专注一件事,时间到了,自然爆发,水到渠成走向成功。

而你却还在挑选到底哪个目标更适合你。

作家爱默森曾经说过:“生活中有一件明智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

而有个心里学观点是人出生以后,精力、能量、心跳次数、甚至卵子总数都是一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目标太多我们就会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更多的事情上去,从而让精力涣散,这样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屠呦呦,一辈子专注青蒿素,所以她得了诺贝尔奖;

袁隆平一辈子专注杂交水稻,所以他救了中国大半人的命;

小野二郎,一辈子专注寿司,所以他是日本寿司之神。

厉害的人都知道:做自己擅长的事,并把它做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实际上人生的高度往往就是由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决定的,而不是你做了多少事的数量。

如果你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专注的做下去,时光不会辜负你;

如果你恰好成功了,那请你时刻保持警醒,告诉自己继续做你擅长的事,而不要三心二意,无所不能地去做你不擅长的事。

专注,有时候不只是品德,更是生存的智慧。

《易经》有一卦叫“亢龙有悔”,龙飞太高要懂得及时收势,如太过贪心还想再飞,则必将后悔。

人生,应做“亢龙”,但不应“无所不能”。

认清自己的优势,更要明白自己的短处,人生方无悔。

c
cranberry
1 楼
这种网红也就几年而已
乘风远游
2 楼
好恶心的娘跑,国人真是窝囊不嫌丢人现眼。
夜哭狼
3 楼
中国是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纯资本主义社会,人民已经被榨取到了极点
错错错错错
4 楼
够了,一年八位数,够了九位数,就不干了,早退休。
玉面小飞狐
5 楼
人都是等有钱了就哭光有钱没用!
我要十个
6 楼
我不认识
a
azkaban
7 楼
他几年比你一辈子赚得都多,然后还可以投资。
左捏幂幂右揉baby
8 楼
死屁精
杜汉
9 楼
男不男女不女的屎忽鬼
辛博佳
10 楼
这逼是那个辣目洋子吗
i
ichliebeWien
11 楼
畸形社会,畸形产物
w
wtf6park
12 楼
夹心阶层问题又不是只有中国,你去日本看看,吓死你,比中国严重100倍,还有现在乱成狗的HK也一样,但凡人口基数大的地方都一样
g
goodsignal
13 楼
挣到钱了就别抱怨,没人逼你。
q
qc810810
14 楼
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男性化妆师或造型师看上去娘的很多,不分国内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