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国关税收入激增至872亿美元,接近企业所得税规模。平均有效税率达20.6%,创1910年以来新高,引发罕见税收结构。关税政策虽可能固化难撤,但通胀影响有限,因出口国降价应对。特朗普经济学通过不平等贸易协议巩固美国经济地位。
一、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收入的规模,被认为仅次于企业所得税。
关税收入正在迅速充实美国政府的财政。在特朗普上台后的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关税收入总计达到872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关税收入自白宫出台对等关税的4月起激增,6月达到26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2倍,是5月份的1.2倍,4月份的1.7倍,3月份的3.1倍。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分析显示,截至6月底,对等关税的10%基本税率产生了超过177亿美元的关税收入,25%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收获了107亿美元的税收。
预计今后将达到仅次于企业所得税的规模。如果关税收入作为稳定财源的地位得以巩固,今后即使政权交替,也有可能难以撤销或下调。
另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研究所的统计,截至7月13日,美国关税的平均有效税率为20.6%,达到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额中的关税负担比率也在迅速提高,从2025年3月份之前的2.2%~2.4%,增加到4月份的5.73%,5月份的8.11%。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8月1日起启动对等关税的新税率,并显示出对更多关税的期待称:“将有很多钱进入美国”。伴随新税率的生效,美国的有效税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关税占进口额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扩大至10%-15%区间。
二、美国形成在发达国家中罕见的税收结构。
白宫虽然标榜对等主义,但也试图借助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通过与各国的关税与贸易谈判,达成内容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不平等贸易协议。
比如,进入7月后,特朗普公布了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协议,美方对越南、印尼维持20%和19%的高关税,但贸易协议另一方的越南和印尼则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这种与WTO规则完全背离的扭曲的有利于美国的“单方面”不平等贸易协议引人关注。
7月6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在接受ABC采访时,针对与越南的协议内容表示赞赏,称“非常好。是极为(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内容”。
近几十年来,关税收入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征收的总收入的一小部分。比如2024年,虽然美国财政总收入占 GDP 的17.1%,但关税仅占 GDP 的0.3%,占财政总收入的1.75%。特朗普的新关税可能会改变这一趋势。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关税占美国税收的比例为1.8%。英国为0.7%,法国为0.006%,中国为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关税比重超过5%的35个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
但是,按照美国目前的关税收入增长趋势,2025年美国的关税收入在税收中的占比,将超过6.2%。作为超级经济大国,美国正形成罕见的税收结构。
三、 如果关税收入在美国财政收入中持续固化,特朗普卸任后也难撤销。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美国的关税作为财源因其持续增长而被固定化、依赖化,进而发展为难以撤销或下调的事态。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测称,在2026年至2035年度的美国的税收中,所得税为36.8万亿美元,薪资税为22.0万亿美元,企业所得税为4.7万亿美元。
而2026-2035 财年的关税收入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这一预测还未包括特朗普在5月中旬以后最近采取的任何关税行动,比如铜关税。 CBO预测,加征关税到2035年度将使美国的财政赤字减少共计2.8万亿美元。占税收总额67.5万亿美元的4%。
如果取消2.8万亿美元的加征关税,简单计算相当于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三分之一的冲击,将导致财政恶化。
实际上,美国已经出现过政权更替后仍延续此前关税的先例。特朗普第一届政府自2018年以来对我国加征的关税就是典型事例。当时的理由是我国侵犯知识产权,征税范围涵盖了广泛品类。
拜登上台当初曾讨论撤销特朗普关税,但犹豫后被继承。在借此要求中国纠正“不公平的贸易惯例”的同时,还推进了考虑安全保障的供应链重组。纯电动汽车(EV)、钢铁和半导体等核心品类的税率也被进一步提高。
关于通过下调关税来促进“自由贸易”的以往的政策,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转变方针以来,到现在也一直在延续。
四、美国关税引发的通胀有限,进一步奠定了“特朗普经济学”的美国经济政策地位。
我们将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以来以关税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冠以“特朗普经济学“的Label,是因为其经济政策彻底打破了几乎所有的市场预期。
最核心的是,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通胀的担忧在减退。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通过降价20%消化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部分,对美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有限。这是特朗普能够继续通过关税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原因之一,也是特朗普经济学能够成功影响美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还将是特朗普经济学将成功影响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原因。
虽然6月份美国的关税收入同比增长3.2倍,环比增长五分之一,但目前来观察,关税对美国物价的影响有限。
美国CPI在6月环比上涨0.3%,同比的通货膨胀率为2.7%,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不包括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6月环比上涨0.2%,低于0.3% 的市场预期。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一致。分类看,推动美国6月CPI环比与同比涨幅扩大的,都是与关税无关的食品和住房等类别,与关税有关的汽车等类别价格反而有所下降。
对关税更敏感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6月份环比涨幅为零,较5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的0.2%;同比上涨2.3%,较5 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PI,环比也与5月持平,同比上涨2.6%,与5月持平。均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7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自信地表示: “反对派希望经济减速,通胀大幅加剧。但是,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他驳斥了新的关税上调措施会导致物价上涨的担忧。
美国高盛集团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虽然现在宣告胜利为时尚早,但不得不承认,初期阶段关税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
自2月起,首先被加征额外关税的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出现下降。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按全行业计算,2025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格,比2024年12月下降了约2%。可以从逻辑上推理,面对美国的高关税,为了努力减少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中国出口商下降了出口价格。这应该是关税上调并未推动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性的供给过剩,美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迫使出口商主动降低出口价格来对冲关税的影响。
更让专家吃惊的是,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乘用车价格的急剧下跌。据日本银行统计,3月至5月期间,日本汽车出口到北美的价格下跌了17.7%。这被认为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当地涨价,即使降价削减利润也要确保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1990年代以后的长期通缩下,也曾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应对日元升值这一外部压力。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指出,这种价格策略压缩了企业利润,并产生了通缩压力。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促使特朗普采取更高的关税政策。因为大国提高关税会通过需求减少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最优关税理论”正在被验证。
7月8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即使加上关税成本,进口商品的价格仍比关税实施前便宜。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正如我一直预测的那样,进口价格实际上在下降。假新闻和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又错了”。
特朗普在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时说:“应该将这个新调查结果给杰罗姆·鲍威尔看看,他一直像婴儿一样抱怨几个月来根本不存在的通胀,拒绝做正确的事”。
内容提要: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国关税收入激增至872亿美元,接近企业所得税规模。平均有效税率达20.6%,创1910年以来新高,引发罕见税收结构。关税政策虽可能固化难撤,但通胀影响有限,因出口国降价应对。特朗普经济学通过不平等贸易协议巩固美国经济地位。
一、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收入的规模,被认为仅次于企业所得税。
关税收入正在迅速充实美国政府的财政。在特朗普上台后的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关税收入总计达到872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关税收入自白宫出台对等关税的4月起激增,6月达到26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2倍,是5月份的1.2倍,4月份的1.7倍,3月份的3.1倍。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分析显示,截至6月底,对等关税的10%基本税率产生了超过177亿美元的关税收入,25%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收获了107亿美元的税收。
预计今后将达到仅次于企业所得税的规模。如果关税收入作为稳定财源的地位得以巩固,今后即使政权交替,也有可能难以撤销或下调。
另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研究所的统计,截至7月13日,美国关税的平均有效税率为20.6%,达到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额中的关税负担比率也在迅速提高,从2025年3月份之前的2.2%~2.4%,增加到4月份的5.73%,5月份的8.11%。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8月1日起启动对等关税的新税率,并显示出对更多关税的期待称:“将有很多钱进入美国”。伴随新税率的生效,美国的有效税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关税占进口额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扩大至10%-15%区间。
二、美国形成在发达国家中罕见的税收结构。
白宫虽然标榜对等主义,但也试图借助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通过与各国的关税与贸易谈判,达成内容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不平等贸易协议。
比如,进入7月后,特朗普公布了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协议,美方对越南、印尼维持20%和19%的高关税,但贸易协议另一方的越南和印尼则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这种与WTO规则完全背离的扭曲的有利于美国的“单方面”不平等贸易协议引人关注。
7月6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在接受ABC采访时,针对与越南的协议内容表示赞赏,称“非常好。是极为(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内容”。
近几十年来,关税收入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征收的总收入的一小部分。比如2024年,虽然美国财政总收入占 GDP 的17.1%,但关税仅占 GDP 的0.3%,占财政总收入的1.75%。特朗普的新关税可能会改变这一趋势。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关税占美国税收的比例为1.8%。英国为0.7%,法国为0.006%,中国为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关税比重超过5%的35个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
但是,按照美国目前的关税收入增长趋势,2025年美国的关税收入在税收中的占比,将超过6.2%。作为超级经济大国,美国正形成罕见的税收结构。
三、 如果关税收入在美国财政收入中持续固化,特朗普卸任后也难撤销。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美国的关税作为财源因其持续增长而被固定化、依赖化,进而发展为难以撤销或下调的事态。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测称,在2026年至2035年度的美国的税收中,所得税为36.8万亿美元,薪资税为22.0万亿美元,企业所得税为4.7万亿美元。
而2026-2035 财年的关税收入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这一预测还未包括特朗普在5月中旬以后最近采取的任何关税行动,比如铜关税。 CBO预测,加征关税到2035年度将使美国的财政赤字减少共计2.8万亿美元。占税收总额67.5万亿美元的4%。
如果取消2.8万亿美元的加征关税,简单计算相当于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三分之一的冲击,将导致财政恶化。
实际上,美国已经出现过政权更替后仍延续此前关税的先例。特朗普第一届政府自2018年以来对我国加征的关税就是典型事例。当时的理由是我国侵犯知识产权,征税范围涵盖了广泛品类。
拜登上台当初曾讨论撤销特朗普关税,但犹豫后被继承。在借此要求中国纠正“不公平的贸易惯例”的同时,还推进了考虑安全保障的供应链重组。纯电动汽车(EV)、钢铁和半导体等核心品类的税率也被进一步提高。
关于通过下调关税来促进“自由贸易”的以往的政策,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转变方针以来,到现在也一直在延续。
四、美国关税引发的通胀有限,进一步奠定了“特朗普经济学”的美国经济政策地位。
我们将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以来以关税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冠以“特朗普经济学“的Label,是因为其经济政策彻底打破了几乎所有的市场预期。
最核心的是,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通胀的担忧在减退。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通过降价20%消化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部分,对美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有限。这是特朗普能够继续通过关税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原因之一,也是特朗普经济学能够成功影响美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还将是特朗普经济学将成功影响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原因。
虽然6月份美国的关税收入同比增长3.2倍,环比增长五分之一,但目前来观察,关税对美国物价的影响有限。
美国CPI在6月环比上涨0.3%,同比的通货膨胀率为2.7%,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不包括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6月环比上涨0.2%,低于0.3% 的市场预期。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一致。分类看,推动美国6月CPI环比与同比涨幅扩大的,都是与关税无关的食品和住房等类别,与关税有关的汽车等类别价格反而有所下降。
对关税更敏感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6月份环比涨幅为零,较5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的0.2%;同比上涨2.3%,较5 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PI,环比也与5月持平,同比上涨2.6%,与5月持平。均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7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自信地表示: “反对派希望经济减速,通胀大幅加剧。但是,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他驳斥了新的关税上调措施会导致物价上涨的担忧。
美国高盛集团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虽然现在宣告胜利为时尚早,但不得不承认,初期阶段关税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
自2月起,首先被加征额外关税的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出现下降。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按全行业计算,2025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格,比2024年12月下降了约2%。可以从逻辑上推理,面对美国的高关税,为了努力减少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中国出口商下降了出口价格。这应该是关税上调并未推动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性的供给过剩,美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迫使出口商主动降低出口价格来对冲关税的影响。
更让专家吃惊的是,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乘用车价格的急剧下跌。据日本银行统计,3月至5月期间,日本汽车出口到北美的价格下跌了17.7%。这被认为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当地涨价,即使降价削减利润也要确保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1990年代以后的长期通缩下,也曾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应对日元升值这一外部压力。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指出,这种价格策略压缩了企业利润,并产生了通缩压力。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促使特朗普采取更高的关税政策。因为大国提高关税会通过需求减少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最优关税理论”正在被验证。
7月8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即使加上关税成本,进口商品的价格仍比关税实施前便宜。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正如我一直预测的那样,进口价格实际上在下降。假新闻和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又错了”。
特朗普在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时说:“应该将这个新调查结果给杰罗姆·鲍威尔看看,他一直像婴儿一样抱怨几个月来根本不存在的通胀,拒绝做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