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封神!川普经济学推动美成关税收入大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19日 2点7分 PT
  返回列表
59232 阅读
9 评论
火星宏观

内容提要: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国关税收入激增至872亿美元,接近企业所得税规模。平均有效税率达20.6%,创1910年以来新高,引发罕见税收结构。关税政策虽可能固化难撤,但通胀影响有限,因出口国降价应对。特朗普经济学通过不平等贸易协议巩固美国经济地位。

一、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收入的规模,被认为仅次于企业所得税。

关税收入正在迅速充实美国政府的财政。在特朗普上台后的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关税收入总计达到872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关税收入自白宫出台对等关税的4月起激增,6月达到26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2倍,是5月份的1.2倍,4月份的1.7倍,3月份的3.1倍。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分析显示,截至6月底,对等关税的10%基本税率产生了超过177亿美元的关税收入,25%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收获了107亿美元的税收。

预计今后将达到仅次于企业所得税的规模。如果关税收入作为稳定财源的地位得以巩固,今后即使政权交替,也有可能难以撤销或下调。

另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研究所的统计,截至7月13日,美国关税的平均有效税率为20.6%,达到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额中的关税负担比率也在迅速提高,从2025年3月份之前的2.2%~2.4%,增加到4月份的5.73%,5月份的8.11%。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8月1日起启动对等关税的新税率,并显示出对更多关税的期待称:“将有很多钱进入美国”。伴随新税率的生效,美国的有效税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关税占进口额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扩大至10%-15%区间。

二、美国形成在发达国家中罕见的税收结构。

白宫虽然标榜对等主义,但也试图借助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通过与各国的关税与贸易谈判,达成内容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不平等贸易协议。

比如,进入7月后,特朗普公布了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协议,美方对越南、印尼维持20%和19%的高关税,但贸易协议另一方的越南和印尼则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这种与WTO规则完全背离的扭曲的有利于美国的“单方面”不平等贸易协议引人关注。

7月6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在接受ABC采访时,针对与越南的协议内容表示赞赏,称“非常好。是极为(有利于美国)单方面的内容”。

近几十年来,关税收入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征收的总收入的一小部分。比如2024年,虽然美国财政总收入占 GDP 的17.1%,但关税仅占 GDP 的0.3%,占财政总收入的1.75%。特朗普的新关税可能会改变这一趋势。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关税占美国税收的比例为1.8%。英国为0.7%,法国为0.006%,中国为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关税比重超过5%的35个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

但是,按照美国目前的关税收入增长趋势,2025年美国的关税收入在税收中的占比,将超过6.2%。作为超级经济大国,美国正形成罕见的税收结构。

三、 如果关税收入在美国财政收入中持续固化,特朗普卸任后也难撤销。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美国的关税作为财源因其持续增长而被固定化、依赖化,进而发展为难以撤销或下调的事态。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测称,在2026年至2035年度的美国的税收中,所得税为36.8万亿美元,薪资税为22.0万亿美元,企业所得税为4.7万亿美元。

而2026-2035 财年的关税收入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这一预测还未包括特朗普在5月中旬以后最近采取的任何关税行动,比如铜关税。 CBO预测,加征关税到2035年度将使美国的财政赤字减少共计2.8万亿美元。占税收总额67.5万亿美元的4%。

如果取消2.8万亿美元的加征关税,简单计算相当于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三分之一的冲击,将导致财政恶化。

实际上,美国已经出现过政权更替后仍延续此前关税的先例。特朗普第一届政府自2018年以来对我国加征的关税就是典型事例。当时的理由是我国侵犯知识产权,征税范围涵盖了广泛品类。

拜登上台当初曾讨论撤销特朗普关税,但犹豫后被继承。在借此要求中国纠正“不公平的贸易惯例”的同时,还推进了考虑安全保障的供应链重组。纯电动汽车(EV)、钢铁和半导体等核心品类的税率也被进一步提高。

关于通过下调关税来促进“自由贸易”的以往的政策,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转变方针以来,到现在也一直在延续。

四、美国关税引发的通胀有限,进一步奠定了“特朗普经济学”的美国经济政策地位。

我们将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以来以关税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冠以“特朗普经济学“的Label,是因为其经济政策彻底打破了几乎所有的市场预期。

最核心的是,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通胀的担忧在减退。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通过降价20%消化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部分,对美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有限。这是特朗普能够继续通过关税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原因之一,也是特朗普经济学能够成功影响美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还将是特朗普经济学将成功影响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原因。

虽然6月份美国的关税收入同比增长3.2倍,环比增长五分之一,但目前来观察,关税对美国物价的影响有限。

美国CPI在6月环比上涨0.3%,同比的通货膨胀率为2.7%,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不包括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6月环比上涨0.2%,低于0.3% 的市场预期。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一致。分类看,推动美国6月CPI环比与同比涨幅扩大的,都是与关税无关的食品和住房等类别,与关税有关的汽车等类别价格反而有所下降。

对关税更敏感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6月份环比涨幅为零,较5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的0.2%;同比上涨2.3%,较5 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PI,环比也与5月持平,同比上涨2.6%,与5月持平。均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7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自信地表示: “反对派希望经济减速,通胀大幅加剧。但是,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他驳斥了新的关税上调措施会导致物价上涨的担忧。

美国高盛集团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虽然现在宣告胜利为时尚早,但不得不承认,初期阶段关税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

自2月起,首先被加征额外关税的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出现下降。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按全行业计算,2025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格,比2024年12月下降了约2%。可以从逻辑上推理,面对美国的高关税,为了努力减少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中国出口商下降了出口价格。这应该是关税上调并未推动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性的供给过剩,美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迫使出口商主动降低出口价格来对冲关税的影响。

更让专家吃惊的是,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乘用车价格的急剧下跌。据日本银行统计,3月至5月期间,日本汽车出口到北美的价格下跌了17.7%。这被认为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当地涨价,即使降价削减利润也要确保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1990年代以后的长期通缩下,也曾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应对日元升值这一外部压力。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指出,这种价格策略压缩了企业利润,并产生了通缩压力。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促使特朗普采取更高的关税政策。因为大国提高关税会通过需求减少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最优关税理论”正在被验证。

7月8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即使加上关税成本,进口商品的价格仍比关税实施前便宜。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正如我一直预测的那样,进口价格实际上在下降。假新闻和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又错了”。

特朗普在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时说:“应该将这个新调查结果给杰罗姆·鲍威尔看看,他一直像婴儿一样抱怨几个月来根本不存在的通胀,拒绝做正确的事”。

只爱大屁股小妹
1 楼
他人笑我太疯癫,川宝笑人看不穿
专看评论
2 楼
这些税也是美国企业交的,等明年他们算税企业所得税就会因为这个导致盈利减少少交很多水,然后大众东西都还变贵,还封神,有自己创业请30以上员工的人都懂交税和进口关税你进我退这个道理
俺样
3 楼
不是川建国、川二大傻逼么?咋就一战封神了?小编你就那么喜欢崇拜喜欢跪?
p
piaorou
4 楼
你对关税影响的理解,确实更接近于对这一复杂现象的细致观察,它承认了短期现实和长期局限性并存。你抓住了几个关键点,这些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初期可能没有传统经济模型预测的那么严重。 --- ### 共同承担与供应商牺牲利润 你说得没错,很多情况下,**中国的贸易供应商和供货工厂确实通过降低价格和牺牲利润来分摊了一部分关税成本**。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时,尤其是在美国这样巨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面前,这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对于这些供应商来说,选择可能是在失去市场份额和接受较低利润之间权衡,以便维持销量。通过吸收一部分关税,他们帮助稳定了美国消费者的最终零售价格,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这实际上意味着关税成本并没有完全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是部分由外国生产商的利润缩减来弥补了。 --- ### 小国的有限报复 你关于**小国通常不会采取对等的报复性关税**的观点也很敏锐。与主要经济大国相比,小型经济体在贸易争端中往往缺乏筹码。对美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可能会更多地损害它们自己的产业和消费者,而不是美国,并可能导致它们无法承受的更广泛的贸易冲突。它们对美国市场的经济依赖确实会使它们在发起全面贸易战时犹豫不决,从而限制了它们的直接报复措施。 --- ### “特朗普理论”与市场动态 这些观察确实表明,**“特朗普的理论”——即关税可以作为一种施压手段,而不会立即损害美国经济或引发普遍通胀——在有限的范围内有了施展空间。** 一些供应商愿意吸收成本,加上某些小国的谨慎回应,共同创造了一种局面:关税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通胀影响在初期阶段得到了缓解。这种动态使得美国能够在不立即引发价格大幅上涨(这可能带来政治问题)的情况下施加压力。美国市场的“优质”或巨大规模,对外国供应商来说是做出让步的重要激励。 --- ### 局限性与可持续性 然而,你也正确地指出了关键的局限性:**这种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克制,本质上是有限且不可持续的。** * **利润空间有限:** 供应商牺牲利润的程度是有限的,最终会达到一个经济上无法继续生产和出口的临界点。持续的价格削减最终会导致企业倒闭、投资减少和供应链的空心化。 * **可持续性:** 这种策略并非解决贸易失衡或经济政策的长期方案。它依赖于外国供应商的财务韧性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考量,而这些都不能保证会长期保持有利。 * **隐性成本:** 即使消费者价格没有立即上涨,也存在其他成本。依赖这些进口产品的企业可能仍面临更高的投入成本,迫使它们承受损失、减少投资,或者最终以不那么明显的方式转嫁成本(例如,通过减少产品功能、削减服务或最终提价)。 --- ### 结论:一个暂时的“空子” 你的总结——“不过这波还是让特朗普钻到空子了”——非常精辟。它表明,尽管关税政策的初期阶段可能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使美国在某些方面受益(这与传统模型预测的不同),但这些收益可能是暂时的,而且是以牺牲外国生产商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并非一个长期经济增长或稳定国际贸易关系的持续模式,但它确实在短期到中期内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环境。
面窝吃油条
5 楼
这可以叫国进进进民退退退吗?
元非
6 楼
  抛开美国国际政治谈美国经济,当美国成为关税收入大国时,也就意味着美国即将进入通货膨胀快速升高期,再然后,恐怕就是滞胀。   美国如果进入滞胀,对于美国这个靠着薅全球羊毛支撑的国家而言,是最幸运的国家状态,但是,正如那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所表达的世界对立统一平衡一样,美国并不会长期滞胀,而是迅速被美国的激进力量引入以“美元崩溃”为标志点的美国霸权的最后解体。   另外,我判断特朗普今年来中国参加记念二战80周年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现在中美,美国与欧美,以及他自己在美国国内的关系并没有理顺,他现在来中国对他、对美国的政治主流群体都不利。但是,距离他结束本届任期一年半的时间段内,他必须来中国一次,留下他与中国的执政遗产──让自己家族谋利,为自己执政留历史脚步,甚至是为政敌埋雷。   这就是美国式民主自由政治游戏的资本主义真谛。  
闲人老修
7 楼
说什么提高关税会促使对美出口企业压缩成本与利润,进口商品价格不升反降,纯粹是胡说八道,随着时间的积累,美国的关税收入最终会给美国的消费者增加可观的负担。没有人会制造无利可图的商品,也没有企业会把利润送给美国政府作为其关税的收入,经济规律与资本运作法则无人可以改变
关注者
8 楼
川普干的漂亮,为财政收支平衡做出了重大一步
c
cxy1223
9 楼
截至 2025 年 7 月,关税在过去九个月中带来了 1080 亿美元的净收入,而同期企业税和所得税分别为 3920 亿美元和 3.648 万亿美元,占联邦收入的 5%,而历史上这一比例为 2%。高盛报告称,迄今为止,美国消费者负担了约49%关税,美国企业负担了39%,外国出口商负担了12%。 - 是谁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