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因修订《逃犯条例》而引发的抗议活动,再次走向暴力升级,破坏性越来越大。政见上的分裂撕扯着这个城市,令香港社会也在蓝与黄之间发生着紧张的对立。而少数激进示威者的暴力化愈演愈烈,似已将暴力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将其正当化,模糊是非黑白的边界。在此局势下,香港社会应携手反对这种暴力合理化的做法,还香港一个法治、理性的空间。
香港抗议暴力行为愈演愈烈,已模糊了是非边界。(Reuters)
近期,继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周梓乐堕楼身亡,香港暴力示威活动、警民冲突再次升级。11月10日多地发生激烈警民冲突,九龙塘又一城有多名示威者被捕受伤,有示威者与警员打斗抢走被拘人士。11日警察对试图抢夺手枪的激进示威者开枪,导致后者重伤危殆。香港马鞍山一位反示威的中年男子遭激进示威者当众泼易燃液体并引燃,如今亦在医院与死神抗争。
持续不断的违法暴力将香港这个城市推向动荡的深渊。近段时间以来,少数激进示威者任凭一己情绪向商店肆意挑衅、破坏地铁、烧毁国旗、到处纵火,以愈来愈激进的暴力行为表达不满,暴力行为已被抗议者列为常态之举。8月,一名香港警员在尖沙咀警署内执勤时被示威者投掷汽油弹,导致双脚被烧伤。8、9月间,激进示威者因为港铁配合警方而破坏港铁车站、在车站纵火。而9月22日沙田的示威活动,演变成对政见不同的商店或企业进行报复。
除了向港铁和如中资、美心集团等特定目标企业“报复”,示威者与抱有异见的市民亦经常出现“先是口角,继而动武”的情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私了”,以暴力解决。比如9月21日晚,示威者在元朗街头聚集,期间对持不同意见的“白衣”市民报复,将多人打至头破血流。11月9日凌晨,将军澳富康花园一男子因示威噪音报警而被“私了”,被打至头破血流。
少数激进示威者的这种暴力行为已远超和平示威及表达诉求的目的,不单危害公众安全,更反映他们愈发无视法律边界,自认可以为所欲为、不用承担法律后果。更有分析指出,这种暴力行为的意图很可能是要通过增加政府管治成本,迫使已作出让步的政府进行更大让步。
这种说法并非无迹可循。从6月份的抗议以来,示威活动已从起初的“和理非”形式完全变质为暴力抗议,并且一路下来,暴力不断升级,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愈来愈大。从堵路、占领街道、打砸立法会,到后来破坏港铁、城市公共设施,在闹市纵火、打砸合法商店、中资企业,乃至如今向警员和异见市民投掷汽油弹、围殴警员和普通市民,更有甚者企图抢警察配枪。
如果说起初的示威抗议还完全是基本法和香港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那么现在的示威不仅已完全跨越法律红线,而且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张,已彻底挑战了是非黑白和道德底线。对于当下香港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政见异同的“黄蓝”之争,而是怎样尽快以合法方式阻止暴力,让全社会回归和平理性,让香港人长期珍视的法治和安全,不再一再遭受伤害。
如果暴力行为再度升级乃至最终失控,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那将是对香港社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无比惨痛的伤害。历史上的惨重教训不能不引以为戒,港人不能不有所认知。在当今的香港乃至任何正常社会,那种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做法终将不得人心。诚然,香港有很多长期积累、错综复杂的深层问题,许多港人都对现状和港府有怨言和不满,港府确实应该深刻检讨,及时回应民意,但纵使如此,那种以暴制暴的违法行为终究不对,亦非常危险。不管是少数激进示威者对反示威者、目标群体的暴力,还是“蓝丝”袭击穿黑衣的示威者,暴力只会让人与人之间全面对立,进而丧失理性,令香港的整体发展和前途更加黯淡。
现如今,对待暴力行为应该超越“蓝黄”政见之别,反对暴力、守护共同的法治和道德底线应成为香港全社会的共识。趁目前香港局势还未到彻底失控阶段,趁现在还未酿成难以挽回的大悲剧,不论是那些依然希望香港好、信奉“和理非”的港人,还是香港精英阶层,都应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暴力,向一切违法暴力行为说不,回归理性商议阶段,别让香港走上不归路。
港中大激进示威者向警方发射“火箭炮”
当地时间11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爆发激烈冲突,亦有数十名示威者受伤。 综合媒体11月13日消息,大批激进示威者12日将堵路行动升级,不但设置路障,防暴警施放催泪烟,激进示威者疑即场制弹狂掷还击。
网传一段视频显示,一名激进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火箭炮”并击中警方,警方阵队燃起大火。
但警方随后发布声明称,被称为“火箭炮”的武器为信号弹。
声明称,当时为缓和形势,警方已经与中大校方达成共识,希望以一个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中大形势持续恶化,在警方离开期间,有激进示威者不断向警方投掷砖头、汽油弹、射弓箭,甚至有激进示威者发射信号弹。
声明表示,这些已经属于致命武力,严重危害所有警务人员和在场人士的人身安全。
其后激进示威者更向吐露港公路投掷硬物和汽油弹,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据悉,12日的冲突中,一名持相机的学生右眼受伤流血,掩住伤口痛哭。
浸大新闻系助理教授卢惠娴证实,受伤学生为浸大编委会记者邓泽旻,其护罩被弹头射中破裂,弄破眼镜再弄伤右眼,事后送院,属“皮外伤”,没影响视力。
晚上近22时,有3辆救护车于科学园路往中大驶去,但交通挤塞,救护车未能入内。
有中大教职员说,激进示威者由大埔道至学校入口都设了路障,令救护车难以入校。
截至13日凌晨0时,医管局称过去一日多区示威及冲突,共51人送院(40男11女),年龄由10个月大至81岁;当中一男子送威尔斯医院,情况严重。
13日,中大学生会会长苏浚锋在高等法院申请临时禁制令,高等法院现正闭门处理相关申请,下午17时再开庭处理。
香港正在被推向 “内战”?
2019年11月11日急救人员正在香港理工大学救助一名受伤抗议者 (路透社)
香港周末经历了一次迄今最严重的暴力。有中国问题观察人士称,香港的警民冲突正在使这座城市陷入 “内战”。不过,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对比中国大陆历次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香港抗议者和政府都表现了很高的素质。
星期一香港经历了反送中运动爆发5个多月以来非常暴力的一天。香港警察实弹近距离开枪,造成一名示威者重伤。还有人被抗议者“点燃”。周二清晨,香港一些路段被示威者投放杂物阻塞交通。在沙田,有人将杂物扔到铁轨上,列车无法进站,乘客只能沿铁轨步行。香港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香港连续数月的暴力冲突主要以抗议者和警察对峙为中心,这个周末警察开枪事件被认为是香港暴力的典型升级。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星期二(11月12日)撰文,称中国正在将香港推向“内战”。为什么香港在走向内战,对此章家敦对美国之音说:
“大家看到,(香港)社会的广大层面,正在以某种方式反对林郑月娥和中国。大家看到了今天中环的情况,昨天那里的情况也是如此,香港金融区的人们也戴上面罩走上街头,前往中环核心地段。这是一种反抗的迹象。我们还开始看到极端暴力的行动,这种情况或许双方都有。”
章家敦在文章中说,林郑月娥最近称抗议者是“人民的公敌”。 章家敦说,林郑所言是“文革式的挑动性语言”。在此之前,林郑月娥先后见到习近平和北京主管港澳事务的高官韩正,表明中共显然控制香港事件走向,中共掌握着下手的时机。
香港假如作为内战的战场,章家敦的文章说,港人具有某种天时和地利。他说,北京可能派兵进入香港。然而,对于捍卫者来说,香港毕竟是游击战的理想场所,例如,绝大多数香港公众是支持游击战士的。香港每栋公寓大楼都可能是一个要塞,游击队员可以向中国军队倾泻炸药,投掷炸弹,然后消失在房舍,或者后院巷子里。习近平肯定不想让他的“第一场战争”,以死亡数千士兵为代价。
不过,章家敦认为,中共很可能耐心耗尽,最终动用解放军或者武警部队进入香港,“粉碎抗议者,重建秩序”。总之,香港形势会越来越糟,内战气氛越来越浓。
针对香港周末暴力陡然升级的形势,旅美学者冯胜平对美国之音说,他的看法可能跟一些人不同:“在我看来,所谓的‘勇武派’和大陆的‘出兵派’的老板,很有可能是一拨人,唯恐天下不乱的这一拨人。从香港的事你可以看到,(当年)六四是怎么一回事,五四是怎么一回事,(事件)都是一个路数。只要有大规模和持续不断的群众运动,后面必有政客的身影。”
冯胜平认为,香港事件中,政府和抗议者都表现了很大的克制。他说,仅就周末有人“被点(着)”事件而言,抗议者的表现其实就很克制,他们可能没有用真正的汽油,否则那个人马上就会被烧死。
他说:“香港实际上闹了五个多月,昨天一个开枪,一个点火事件,也可以看得出香港人的素质,香港警察和政府的素质都相当高。其实,中国发生这种运动时,你就可以想象了,那种群众运动,例如土改,多少人死掉啊;文革,死了两百万左右。我当时在重庆,也就是三五个月,(66年)7月份到10月份,死了几千人,坦克都上街了,而香港到现在,双方都是相当克制的。”
香港下一步的走向如何,目前均不得而知。不过,分析一般认为,中共下一步的动作如何,将是香港形势演变的重要和决定性因素。
香港“私了”事件不断 议员忧香港踏上不归路
据香港警务处的新闻公报,11月11日在香港马鞍山一名男子遭泼易燃液体点火受重伤。目前警方正在针对该起“企图谋杀案”展开调查。 香港各界齐声谴责暴力,泛民派与建制派议员都强调这样的行为“十分野蛮”且“灭绝人性”。
香港的马鞍山周一 (11月11日) 发生一名男子被人喷洒不明液体后遭点燃,造成烧伤的事件。 引述香港媒体报导,该男子疑似与一群黑衣人发生口角与肢体冲突,并在过程中曾喊“你们不是中国人”。 双方口角过程中,有人向他泼洒易燃液体并点燃,造成该名男子全身起火,全身多处烧伤。
香港政府于周二凌晨针对该事件发布新闻公报,将该事件形容为“企图谋杀案”,并强调犯案人在朝57岁受害人淋泼易燃液体并点火后逃离现场。 公报写道:“该名男子身体多处烧伤。 他目前在韦尔斯亲王医院留医,情况危殆,商业罪案调查科正积极调查该宗案件。 ”
马鞍山烧人事件遭到建制派及泛民派议员的一致谴责
Proteste Hongkong Mann wird in Brand gesteckt NUR AKTUELLE KURZFRISTIGE Berichterstattung (Twitter)
案发后,香港各界也齐声发出谴责。 立法会建制派议员陈克勤在脸书粉丝专页上将点火行为形容成“灭绝人性”,泛民派立法会议员毛孟静 (Claudia Mo) 也在脸书粉丝页上表示,行凶者的行为不仅极为错误且十分野蛮。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任何暴力行为都是不对的,而任何一方的暴力行为都该受到谴责。 然而,他也表示,香港过去几个月“私了”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因为政府迟迟不肯透过政治途径来解决现下“混乱的局面”。
蔡子强告诉德国之声:“当政府完全依赖警察来解决问题时,香港社会对立的局面将越来越严重。 当对立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各方承受的压力也越大,这也容易深化各方对彼此的仇恨。 ”
蔡子强认为,当人民对另一方充满仇恨时,他们将失去自制的能力,并认为暴力是解决眼前问题的唯一方法。 他说:“我认为这是造成现在香港社会‘私了’事件频传的主要原因。 ”
“香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泛民派的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再次强调,周一在马鞍山发生的男子遭点火事件是完全无法被接受的行为,但她也提到香港的年轻示威者在过去五个多月的示威抗争中,逐渐累积了强烈的“复仇心态”。
毛孟静告诉德国之声:“‘反送中’示威的口号从一开始的‘香港人加油’,演变成后来的‘光复香港’到最近的‘香港人,报仇’。 这样的演进令我十分害怕,因为我认为如果林郑月娥持续拒绝采取手段来平息社会的不满的话,香港最终将陷入一场‘血战’。 ”
毛孟静认为,香港社会中的怒火已到达一个临界点,随着越来越多人在周间的午休时间参与示威行动,她认为香港街头的情况只会越来越血腥。 她告诉德国之声:“我每天都想着今天的情况可能已是最糟的了,但许多更糟的事情却陆续发生。 香港不能再以这样的情势继续发展下去,而我无法预测目前的混乱局面会如何落幕。 ”
政治专家蔡子强指出,要是香港政府当初及早提出政治方案来解决从逃犯条例草案衍伸出来的问题的话,社会中立场不同的各方便不会累积仇恨。 然而,过去五个月香港各界已累积过多仇恨,所以目前没有人能肯定为期五个多月的街头示威何时能落幕。 他告诉德国之声:“各界的互相仇恨导致香港社会中的对立局面越演越烈,而这也是香港社会情况持续恶化的其中一个结果。 ”
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告诉德国之声,每当她想到香港可能已踏上一条不归路时,她仍感到十分惧怕。 她指出,许多香港年轻人抱持着为了争取真普选及捍卫其他权利而必死的决心,不少年轻人也将这场示威视为他们的“最终战役”。 她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多说什么。 香港年轻人现在充满愤怒,而对他们来说,复仇似乎是唯一的解法。 ”
香港中大烽火蔓延 港媒称60余人受伤
香港网民10月12日再次发起“三罢”,而港警则在多所大学与示威者发生暴力冲突,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对峙情况最为严重。港媒报导,双方自周二上午开始对峙,而警方在过程中数度向示威学生发射催泪弹,学生则以汽油弹反击。 媒体报导,至少有60人在这场隔夜的冲突中受伤送医。
继警民冲突于周一 (11月11日) 瞬间加剧后,暴力冲突周二 (11月12日) 持续扩散至香港金融区及数所大学校园。 其中,香港警方于周二试图进到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去追捕示威者,而数百名示威者则以各式物品建立堡垒来阻挡警方进入校园,双方在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天桥展开对峙。
根据多家港媒报导,香港警方起初称有示威者在通往吐露港的天桥上用杂物堵路,并说到场后又被示威者以砖头与汽油弹攻击。他们随即进入中大校园抓人,并在与学生对峙的过程中,数度施放催泪弹,示威学生则以汽油弹与砖头还击。
随后,示威学生撤退至运动场内持续抵抗港警的推进,而警方则继续朝示威者施放大量催泪弹与橡胶子弹。进入夜晚后,中文大学校方数度与学生跟警方进行协调,但最终谈判仍宣告破局。 香港电台报导,周二晚间七点半,中大校长段崇智正计划前往现场与警方商讨,但警方表示当时并非恰当的商讨时机点,并在要求他离开后,随即发射多枚催泪弹,而示威者则架起防线,并以汽油弹反击,双方冲突导致现场陷入一片火海。
《香港电台》报导指出,多名学生在冲突过程中眼睛、胸口与脚都因中弹而须接受急救。 一名学生疑似因头部中弹而倒地失去意识,而中大副校长吴基培随后也赶到警方防线前要求停火。然而,港警原订于周二晚间十点撤离中大校园,但随即又以水炮车射向人群,导致冲突持续至凌晨。
周二深夜,香港警方透过社群媒体发布公告,表示已与中大校方达成共识,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但随后又强调,中大的情势持续恶化,指出在警方原定撤离时,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砖头与汽油弹。
警方在声明中写道:“警方离开期间,有暴徒不断投掷砖头、汽油弹、射弓箭,甚至有暴徒发射信号弹,都属于致命武力,严重危害所有警务人员和在场人士的人身安全。 警方在在多次警告无效后,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所需武力,包括以水炮车协助离开现场。 ”
港警在声明最终表示对于示威者漠视警方的警告,并违反校方与警方达成的协议感到遗憾。
根据《香港01》报导,中大现场消息显示至少有60人在长达数小时的警民冲突中受伤,而大部分伤者第一时间在中文大学运动场及健身中心接受治疗。 冲突也导致数辆救护车无法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运送伤员。 此外,香港周二全日总计有51人送往医院治疗,最年轻的伤员为仅10个月大的婴儿。
民主派吁国际社会向掌权者施压
香港民主派议员也在周二晚间发布声明,强调校园一向是敏感地带,而保安也都由各校处理,港警一般在校方未请求支持下不会贸然进入校园。 该声明也指出,周二的各方消息指出港警在冲突过程中,在中大各主要入口布防,截断校园内所有物资,而且不断加强支持。 他们强调,即便警方有证据显示有罪犯在中大校园内,警方也该依照规定申请法院手令行事。
民主派议员在声明中提到,自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从北京返回香港后,政府镇压示威者的手段便不断升级。 声明写道:“面对学生卫校卫港,林郑选择收指令粗暴镇压,民主派痛心疾首,严正警告一旦学生有任何伤亡,北京及林郑将成为历史罪人。 ”
香港电台报导,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皆因安全考虑,宣布周三停课,并强调各部门员工如有安全上的疑虑,也不用进办公室上班。
中国官媒:香港处在最危急关口
中国官媒新华社周二深夜针对香港连日来的动荡发布评论,表示“修例风波”至今已五个多月,示威者的“暴力活动变本加厉,无法无天”。 评论指出,香港示威者如今的行为已与逃犯条例草案无关,而是与香港市民为敌。
新华社评论写道:“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暴徒的残暴行径视而不见,甚至为其美化。 须知,面对暴力,纵容的结果是只会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法治被摧毁,眼睁睁地看着香港的繁荣稳定被破坏,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在失去未来。 ”
该评论最终也再次重申,香港现在处于“最危急的关口”,而如果任由这种不正常继续在香港发酵,“留给社会自我修正的时间将所剩无几”。 评论写道:“政见不同可以沟通,意见矛盾可以对话,但在止暴制乱这个大是大非、关乎香港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广大港人都应齐心对暴力说‘不’! ”
香港媒体报导,周三 (11月13日) 已有网民在新界发起“晨曦活动”,预计在香港各区再次展开堵路行动。 而周三一早,香港交通已陷入瘫痪局面,为了因应民众发起的行动,港铁宣布暂停部分线路的地铁运行,并关闭数个可能爆发冲突的地铁站。 此外,港铁各线周三将在晚间10点终止营运。
最近,香港因修订《逃犯条例》而引发的抗议活动,再次走向暴力升级,破坏性越来越大。政见上的分裂撕扯着这个城市,令香港社会也在蓝与黄之间发生着紧张的对立。而少数激进示威者的暴力化愈演愈烈,似已将暴力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将其正当化,模糊是非黑白的边界。在此局势下,香港社会应携手反对这种暴力合理化的做法,还香港一个法治、理性的空间。
香港抗议暴力行为愈演愈烈,已模糊了是非边界。(Reuters)
近期,继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周梓乐堕楼身亡,香港暴力示威活动、警民冲突再次升级。11月10日多地发生激烈警民冲突,九龙塘又一城有多名示威者被捕受伤,有示威者与警员打斗抢走被拘人士。11日警察对试图抢夺手枪的激进示威者开枪,导致后者重伤危殆。香港马鞍山一位反示威的中年男子遭激进示威者当众泼易燃液体并引燃,如今亦在医院与死神抗争。
持续不断的违法暴力将香港这个城市推向动荡的深渊。近段时间以来,少数激进示威者任凭一己情绪向商店肆意挑衅、破坏地铁、烧毁国旗、到处纵火,以愈来愈激进的暴力行为表达不满,暴力行为已被抗议者列为常态之举。8月,一名香港警员在尖沙咀警署内执勤时被示威者投掷汽油弹,导致双脚被烧伤。8、9月间,激进示威者因为港铁配合警方而破坏港铁车站、在车站纵火。而9月22日沙田的示威活动,演变成对政见不同的商店或企业进行报复。
除了向港铁和如中资、美心集团等特定目标企业“报复”,示威者与抱有异见的市民亦经常出现“先是口角,继而动武”的情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私了”,以暴力解决。比如9月21日晚,示威者在元朗街头聚集,期间对持不同意见的“白衣”市民报复,将多人打至头破血流。11月9日凌晨,将军澳富康花园一男子因示威噪音报警而被“私了”,被打至头破血流。
少数激进示威者的这种暴力行为已远超和平示威及表达诉求的目的,不单危害公众安全,更反映他们愈发无视法律边界,自认可以为所欲为、不用承担法律后果。更有分析指出,这种暴力行为的意图很可能是要通过增加政府管治成本,迫使已作出让步的政府进行更大让步。
这种说法并非无迹可循。从6月份的抗议以来,示威活动已从起初的“和理非”形式完全变质为暴力抗议,并且一路下来,暴力不断升级,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愈来愈大。从堵路、占领街道、打砸立法会,到后来破坏港铁、城市公共设施,在闹市纵火、打砸合法商店、中资企业,乃至如今向警员和异见市民投掷汽油弹、围殴警员和普通市民,更有甚者企图抢警察配枪。
如果说起初的示威抗议还完全是基本法和香港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那么现在的示威不仅已完全跨越法律红线,而且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张,已彻底挑战了是非黑白和道德底线。对于当下香港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政见异同的“黄蓝”之争,而是怎样尽快以合法方式阻止暴力,让全社会回归和平理性,让香港人长期珍视的法治和安全,不再一再遭受伤害。
如果暴力行为再度升级乃至最终失控,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那将是对香港社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无比惨痛的伤害。历史上的惨重教训不能不引以为戒,港人不能不有所认知。在当今的香港乃至任何正常社会,那种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做法终将不得人心。诚然,香港有很多长期积累、错综复杂的深层问题,许多港人都对现状和港府有怨言和不满,港府确实应该深刻检讨,及时回应民意,但纵使如此,那种以暴制暴的违法行为终究不对,亦非常危险。不管是少数激进示威者对反示威者、目标群体的暴力,还是“蓝丝”袭击穿黑衣的示威者,暴力只会让人与人之间全面对立,进而丧失理性,令香港的整体发展和前途更加黯淡。
现如今,对待暴力行为应该超越“蓝黄”政见之别,反对暴力、守护共同的法治和道德底线应成为香港全社会的共识。趁目前香港局势还未到彻底失控阶段,趁现在还未酿成难以挽回的大悲剧,不论是那些依然希望香港好、信奉“和理非”的港人,还是香港精英阶层,都应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暴力,向一切违法暴力行为说不,回归理性商议阶段,别让香港走上不归路。
港中大激进示威者向警方发射“火箭炮”
当地时间11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爆发激烈冲突,亦有数十名示威者受伤。 综合媒体11月13日消息,大批激进示威者12日将堵路行动升级,不但设置路障,防暴警施放催泪烟,激进示威者疑即场制弹狂掷还击。
网传一段视频显示,一名激进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火箭炮”并击中警方,警方阵队燃起大火。
但警方随后发布声明称,被称为“火箭炮”的武器为信号弹。
声明称,当时为缓和形势,警方已经与中大校方达成共识,希望以一个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中大形势持续恶化,在警方离开期间,有激进示威者不断向警方投掷砖头、汽油弹、射弓箭,甚至有激进示威者发射信号弹。
声明表示,这些已经属于致命武力,严重危害所有警务人员和在场人士的人身安全。
其后激进示威者更向吐露港公路投掷硬物和汽油弹,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据悉,12日的冲突中,一名持相机的学生右眼受伤流血,掩住伤口痛哭。
浸大新闻系助理教授卢惠娴证实,受伤学生为浸大编委会记者邓泽旻,其护罩被弹头射中破裂,弄破眼镜再弄伤右眼,事后送院,属“皮外伤”,没影响视力。
晚上近22时,有3辆救护车于科学园路往中大驶去,但交通挤塞,救护车未能入内。
有中大教职员说,激进示威者由大埔道至学校入口都设了路障,令救护车难以入校。
截至13日凌晨0时,医管局称过去一日多区示威及冲突,共51人送院(40男11女),年龄由10个月大至81岁;当中一男子送威尔斯医院,情况严重。
13日,中大学生会会长苏浚锋在高等法院申请临时禁制令,高等法院现正闭门处理相关申请,下午17时再开庭处理。
香港正在被推向 “内战”?
2019年11月11日急救人员正在香港理工大学救助一名受伤抗议者 (路透社)
香港周末经历了一次迄今最严重的暴力。有中国问题观察人士称,香港的警民冲突正在使这座城市陷入 “内战”。不过,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对比中国大陆历次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香港抗议者和政府都表现了很高的素质。
星期一香港经历了反送中运动爆发5个多月以来非常暴力的一天。香港警察实弹近距离开枪,造成一名示威者重伤。还有人被抗议者“点燃”。周二清晨,香港一些路段被示威者投放杂物阻塞交通。在沙田,有人将杂物扔到铁轨上,列车无法进站,乘客只能沿铁轨步行。香港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香港连续数月的暴力冲突主要以抗议者和警察对峙为中心,这个周末警察开枪事件被认为是香港暴力的典型升级。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星期二(11月12日)撰文,称中国正在将香港推向“内战”。为什么香港在走向内战,对此章家敦对美国之音说:
“大家看到,(香港)社会的广大层面,正在以某种方式反对林郑月娥和中国。大家看到了今天中环的情况,昨天那里的情况也是如此,香港金融区的人们也戴上面罩走上街头,前往中环核心地段。这是一种反抗的迹象。我们还开始看到极端暴力的行动,这种情况或许双方都有。”
章家敦在文章中说,林郑月娥最近称抗议者是“人民的公敌”。 章家敦说,林郑所言是“文革式的挑动性语言”。在此之前,林郑月娥先后见到习近平和北京主管港澳事务的高官韩正,表明中共显然控制香港事件走向,中共掌握着下手的时机。
香港假如作为内战的战场,章家敦的文章说,港人具有某种天时和地利。他说,北京可能派兵进入香港。然而,对于捍卫者来说,香港毕竟是游击战的理想场所,例如,绝大多数香港公众是支持游击战士的。香港每栋公寓大楼都可能是一个要塞,游击队员可以向中国军队倾泻炸药,投掷炸弹,然后消失在房舍,或者后院巷子里。习近平肯定不想让他的“第一场战争”,以死亡数千士兵为代价。
不过,章家敦认为,中共很可能耐心耗尽,最终动用解放军或者武警部队进入香港,“粉碎抗议者,重建秩序”。总之,香港形势会越来越糟,内战气氛越来越浓。
针对香港周末暴力陡然升级的形势,旅美学者冯胜平对美国之音说,他的看法可能跟一些人不同:“在我看来,所谓的‘勇武派’和大陆的‘出兵派’的老板,很有可能是一拨人,唯恐天下不乱的这一拨人。从香港的事你可以看到,(当年)六四是怎么一回事,五四是怎么一回事,(事件)都是一个路数。只要有大规模和持续不断的群众运动,后面必有政客的身影。”
冯胜平认为,香港事件中,政府和抗议者都表现了很大的克制。他说,仅就周末有人“被点(着)”事件而言,抗议者的表现其实就很克制,他们可能没有用真正的汽油,否则那个人马上就会被烧死。
他说:“香港实际上闹了五个多月,昨天一个开枪,一个点火事件,也可以看得出香港人的素质,香港警察和政府的素质都相当高。其实,中国发生这种运动时,你就可以想象了,那种群众运动,例如土改,多少人死掉啊;文革,死了两百万左右。我当时在重庆,也就是三五个月,(66年)7月份到10月份,死了几千人,坦克都上街了,而香港到现在,双方都是相当克制的。”
香港下一步的走向如何,目前均不得而知。不过,分析一般认为,中共下一步的动作如何,将是香港形势演变的重要和决定性因素。
香港“私了”事件不断 议员忧香港踏上不归路
据香港警务处的新闻公报,11月11日在香港马鞍山一名男子遭泼易燃液体点火受重伤。目前警方正在针对该起“企图谋杀案”展开调查。 香港各界齐声谴责暴力,泛民派与建制派议员都强调这样的行为“十分野蛮”且“灭绝人性”。
香港的马鞍山周一 (11月11日) 发生一名男子被人喷洒不明液体后遭点燃,造成烧伤的事件。 引述香港媒体报导,该男子疑似与一群黑衣人发生口角与肢体冲突,并在过程中曾喊“你们不是中国人”。 双方口角过程中,有人向他泼洒易燃液体并点燃,造成该名男子全身起火,全身多处烧伤。
香港政府于周二凌晨针对该事件发布新闻公报,将该事件形容为“企图谋杀案”,并强调犯案人在朝57岁受害人淋泼易燃液体并点火后逃离现场。 公报写道:“该名男子身体多处烧伤。 他目前在韦尔斯亲王医院留医,情况危殆,商业罪案调查科正积极调查该宗案件。 ”
马鞍山烧人事件遭到建制派及泛民派议员的一致谴责
Proteste Hongkong Mann wird in Brand gesteckt NUR AKTUELLE KURZFRISTIGE Berichterstattung (Twitter)
马鞍山烧人事件遭到建制派及泛民派议员的一致谴责
案发后,香港各界也齐声发出谴责。 立法会建制派议员陈克勤在脸书粉丝专页上将点火行为形容成“灭绝人性”,泛民派立法会议员毛孟静 (Claudia Mo) 也在脸书粉丝页上表示,行凶者的行为不仅极为错误且十分野蛮。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任何暴力行为都是不对的,而任何一方的暴力行为都该受到谴责。 然而,他也表示,香港过去几个月“私了”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因为政府迟迟不肯透过政治途径来解决现下“混乱的局面”。
蔡子强告诉德国之声:“当政府完全依赖警察来解决问题时,香港社会对立的局面将越来越严重。 当对立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各方承受的压力也越大,这也容易深化各方对彼此的仇恨。 ”
蔡子强认为,当人民对另一方充满仇恨时,他们将失去自制的能力,并认为暴力是解决眼前问题的唯一方法。 他说:“我认为这是造成现在香港社会‘私了’事件频传的主要原因。 ”
“香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泛民派的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再次强调,周一在马鞍山发生的男子遭点火事件是完全无法被接受的行为,但她也提到香港的年轻示威者在过去五个多月的示威抗争中,逐渐累积了强烈的“复仇心态”。
毛孟静告诉德国之声:“‘反送中’示威的口号从一开始的‘香港人加油’,演变成后来的‘光复香港’到最近的‘香港人,报仇’。 这样的演进令我十分害怕,因为我认为如果林郑月娥持续拒绝采取手段来平息社会的不满的话,香港最终将陷入一场‘血战’。 ”
毛孟静认为,香港社会中的怒火已到达一个临界点,随着越来越多人在周间的午休时间参与示威行动,她认为香港街头的情况只会越来越血腥。 她告诉德国之声:“我每天都想着今天的情况可能已是最糟的了,但许多更糟的事情却陆续发生。 香港不能再以这样的情势继续发展下去,而我无法预测目前的混乱局面会如何落幕。 ”
政治专家蔡子强指出,要是香港政府当初及早提出政治方案来解决从逃犯条例草案衍伸出来的问题的话,社会中立场不同的各方便不会累积仇恨。 然而,过去五个月香港各界已累积过多仇恨,所以目前没有人能肯定为期五个多月的街头示威何时能落幕。 他告诉德国之声:“各界的互相仇恨导致香港社会中的对立局面越演越烈,而这也是香港社会情况持续恶化的其中一个结果。 ”
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告诉德国之声,每当她想到香港可能已踏上一条不归路时,她仍感到十分惧怕。 她指出,许多香港年轻人抱持着为了争取真普选及捍卫其他权利而必死的决心,不少年轻人也将这场示威视为他们的“最终战役”。 她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多说什么。 香港年轻人现在充满愤怒,而对他们来说,复仇似乎是唯一的解法。 ”
香港中大烽火蔓延 港媒称60余人受伤
香港网民10月12日再次发起“三罢”,而港警则在多所大学与示威者发生暴力冲突,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对峙情况最为严重。港媒报导,双方自周二上午开始对峙,而警方在过程中数度向示威学生发射催泪弹,学生则以汽油弹反击。 媒体报导,至少有60人在这场隔夜的冲突中受伤送医。
继警民冲突于周一 (11月11日) 瞬间加剧后,暴力冲突周二 (11月12日) 持续扩散至香港金融区及数所大学校园。 其中,香港警方于周二试图进到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去追捕示威者,而数百名示威者则以各式物品建立堡垒来阻挡警方进入校园,双方在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天桥展开对峙。
根据多家港媒报导,香港警方起初称有示威者在通往吐露港的天桥上用杂物堵路,并说到场后又被示威者以砖头与汽油弹攻击。他们随即进入中大校园抓人,并在与学生对峙的过程中,数度施放催泪弹,示威学生则以汽油弹与砖头还击。
随后,示威学生撤退至运动场内持续抵抗港警的推进,而警方则继续朝示威者施放大量催泪弹与橡胶子弹。进入夜晚后,中文大学校方数度与学生跟警方进行协调,但最终谈判仍宣告破局。 香港电台报导,周二晚间七点半,中大校长段崇智正计划前往现场与警方商讨,但警方表示当时并非恰当的商讨时机点,并在要求他离开后,随即发射多枚催泪弹,而示威者则架起防线,并以汽油弹反击,双方冲突导致现场陷入一片火海。
《香港电台》报导指出,多名学生在冲突过程中眼睛、胸口与脚都因中弹而须接受急救。 一名学生疑似因头部中弹而倒地失去意识,而中大副校长吴基培随后也赶到警方防线前要求停火。然而,港警原订于周二晚间十点撤离中大校园,但随即又以水炮车射向人群,导致冲突持续至凌晨。
周二深夜,香港警方透过社群媒体发布公告,表示已与中大校方达成共识,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但随后又强调,中大的情势持续恶化,指出在警方原定撤离时,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砖头与汽油弹。
警方在声明中写道:“警方离开期间,有暴徒不断投掷砖头、汽油弹、射弓箭,甚至有暴徒发射信号弹,都属于致命武力,严重危害所有警务人员和在场人士的人身安全。 警方在在多次警告无效后,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所需武力,包括以水炮车协助离开现场。 ”
港警在声明最终表示对于示威者漠视警方的警告,并违反校方与警方达成的协议感到遗憾。
根据《香港01》报导,中大现场消息显示至少有60人在长达数小时的警民冲突中受伤,而大部分伤者第一时间在中文大学运动场及健身中心接受治疗。 冲突也导致数辆救护车无法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运送伤员。 此外,香港周二全日总计有51人送往医院治疗,最年轻的伤员为仅10个月大的婴儿。
民主派吁国际社会向掌权者施压
香港民主派议员也在周二晚间发布声明,强调校园一向是敏感地带,而保安也都由各校处理,港警一般在校方未请求支持下不会贸然进入校园。 该声明也指出,周二的各方消息指出港警在冲突过程中,在中大各主要入口布防,截断校园内所有物资,而且不断加强支持。 他们强调,即便警方有证据显示有罪犯在中大校园内,警方也该依照规定申请法院手令行事。
民主派议员在声明中提到,自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从北京返回香港后,政府镇压示威者的手段便不断升级。 声明写道:“面对学生卫校卫港,林郑选择收指令粗暴镇压,民主派痛心疾首,严正警告一旦学生有任何伤亡,北京及林郑将成为历史罪人。 ”
香港电台报导,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皆因安全考虑,宣布周三停课,并强调各部门员工如有安全上的疑虑,也不用进办公室上班。
中国官媒:香港处在最危急关口
中国官媒新华社周二深夜针对香港连日来的动荡发布评论,表示“修例风波”至今已五个多月,示威者的“暴力活动变本加厉,无法无天”。 评论指出,香港示威者如今的行为已与逃犯条例草案无关,而是与香港市民为敌。
新华社评论写道:“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暴徒的残暴行径视而不见,甚至为其美化。 须知,面对暴力,纵容的结果是只会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法治被摧毁,眼睁睁地看着香港的繁荣稳定被破坏,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在失去未来。 ”
该评论最终也再次重申,香港现在处于“最危急的关口”,而如果任由这种不正常继续在香港发酵,“留给社会自我修正的时间将所剩无几”。 评论写道:“政见不同可以沟通,意见矛盾可以对话,但在止暴制乱这个大是大非、关乎香港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广大港人都应齐心对暴力说‘不’! ”
香港媒体报导,周三 (11月13日) 已有网民在新界发起“晨曦活动”,预计在香港各区再次展开堵路行动。 而周三一早,香港交通已陷入瘫痪局面,为了因应民众发起的行动,港铁宣布暂停部分线路的地铁运行,并关闭数个可能爆发冲突的地铁站。 此外,港铁各线周三将在晚间10点终止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