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人每个月收入1000元”是真的吗?统计局回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1969年12月31日 16点0分 PT
  返回列表
68172 阅读
59 评论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称,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就2020年5月份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后,我们陆续收到媒体关注的问题,现综合回答如下:

1.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经济恢复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如何评价5月份经济表现?

答: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总体上符合预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工业增长加快。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正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提高至73.2%。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上月为下降4.5%。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务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由降转升。

二是消费投资继续改善。市场销售回暖。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0.8%,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费继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零售改善。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3%,收窄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均由降转升。

三是新动能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持续升温,“直播带货”等异常火热,助力网上零售加快发展。1—5月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5月份,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圆片、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在70%以上。

四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较多带动消费价格涨幅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回落4.2个百分点。核心CPI保持稳定。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

五是企业复产率继续提升。我局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分别比4月底提高2.9、9.2、7.5个百分点。

六是市场预期保持平稳。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均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7.9%、63.9%,比上月上升3.9、3.8个百分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

当然也要看到,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进入二季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现反弹,是否会对下阶段全国经济恢复造成影响?

答:二季度以来,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4月、5月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7.7%,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5月实现了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5%,收窄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3%,收窄9.8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与此同时,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4%。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

上述情况说明,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从后期情况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力有效,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二是宏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为企业新增减负预计超过2.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加大,这些政策将继续支持后期经济恢复。三是新动能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下阶段,要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促国民经济稳定复苏。

3. 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服务业回升势头能保持吗?

答: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

一是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1—4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同比增长36.6%。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增加,金融业稳定增长。5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房地产销售好转、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业生产改善。5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

二是交通运输业由降转平。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邮政需求回升,带动交通运输业恢复发展。5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0.4%,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1.3%;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5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转为持平。

三是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明显恢复。5月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4.5、12.0、4.1个百分点。

下阶段,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但要看到,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百货店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9%。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仍低于60%。为此,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降,原因是什么?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如何?全年稳就业目标能实现吗?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密切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援企稳岗,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生产需求持续好转,为就业规模扩张、就业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2个月增长,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降幅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均连续收窄。二是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力保障了就业大局稳定。三是员工复岗情况持续好转。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员工复岗率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比上次调查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服务业企业比重分别提高0.6、1.7个百分点。

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调查失业率略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一是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疫后恢复较慢,吸纳就业受到一定影响。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同比少增137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二是就业不充分现象较为明显。5月份,约1.2%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就业状态,高于往年正常水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比上年同期减少0.2小时。三是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大。5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

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5. 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期CPI是否会持续走低?全年物价形势会出现“前高后低”吗?

答: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由于部分食品价格回落较多。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2月份以来持续回落。CPI涨幅回落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恢复生猪生产,取得积极成效。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涨幅连续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连续3个月回落;鸡蛋、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4.5%、8.5%,比上月扩大11.1、4.8个百分点。

后期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可能性较大。尽管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均有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对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或稳中有降的条件较多:一是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丰收在望,为稳定食品价格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生猪生产增加,猪肉价格对CPI推升作用回落;三是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对消费品价格传导较弱;四是翘尾因素影响也在回落,二、三、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将呈逐季回落态势。综合来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前高后低”可能性较大。

6.最近社会热议“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说法符合实际吗?对此您怎么看?

答:关于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数占全部户数比重为40%。五等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刊载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统计资料上。比如,《中国统计年鉴2019》第171页有2013-2018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中国统计摘要2020》第59页有2014-2019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

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下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稳企业保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李克强:中国人均年收入3万 但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总理说月收入仅1000元的有6亿人,他们都是谁?

月收入仅1000元,用李克强的话说,“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这6亿低收入人群,他们分布在哪里?如何解决他们的收入提高的问题?总理记者会的这个信息,释放了什么信号?

知情人士
1 楼
中位数才能比较准确地说明情况
m
michikazu
2 楼
一千块根本雇不到人
s
sjrqb
3 楼
反正就是承认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了,就不必统计局操心写那么大段找理由了。原因大家都知道。
复活花狸子
4 楼
五毛全家收入高于1千,因为五毛的妈,老婆,女儿都卖逼。哈哈哈
r
rootrootroot
5 楼
这些官员,连回答的像个人话的人都没有,答非所问,废话一大堆,还扯什么疫情,没疫情你能飞是不?
x
xxl777
6 楼
你说是啥就是啥
笔名a
7 楼
农民在家种地,雇人?干啥用?你是不是傻?
x
xxl777
8 楼
低收入人群的主力 以5毛、小粉红、红卫兵、义和团们为守
复活花狸子
9 楼
权贵通过改制,国营企业成为私产,高官,高管,军官,警官,年薪百万,各种隐形收入。百姓被搜刮完了,不过,袁老师说过,中国历史上,即使百姓活不下去,也不会起义。几千年历史,只有陈胜,吴广,黄巾。所以,社会不公,还是要靠广大知识分子改变,民主选举,是解决分配不公的有效手段。
T
Tomatojuicy
10 楼
那你提供一個執政能力超過老共的黨給我們平民百姓看看啊,還是你存心要讓中國再走一遍阿拉伯之春嗎?
l
liliyuanyuan
11 楼
关键是,这1000元收入是否包括没收入的人,如老人和小孩等等,还是只是有收入的工薪阶层的平均值,如果是全体人员,包括无收入人的平均值,还不算太差
p
peterwan
12 楼
虽然男人苦力一千元,可以靠六亿女人来养活呀!
G
Gmask
13 楼
相信政府的话,党的话不可信!
f
freeeeking
14 楼
不是平均值也不是中位数,打个比方如果马云老婆所有形式的收入来源是1000也算在这6亿里,不和马云算均值,当然他们这种阶层的人不做任何事也会有资产性收入 这6亿里很多是打零工的,没参加工作的,自给自足的等等。不可否认中国人均远没达到富裕,但是这种讲法多多少少有传统的哭穷闷声发大财的味道
你好朋友111111
15 楼
敢说实话说好总理
y
yuanfangzhi
16 楼
那习禁评白给非洲600亿算不算卖国?习到底是中国主席?还是非洲主席?
学术大湿
17 楼
因为撒币可以找到当老大的感觉
外宣難波
18 楼
厉害👍墙国
R
Ray_brisbane
19 楼
18岁一下跟退休老人基本都没有收入。
g
greentee
20 楼
人均一千元哭穷闷声发大财?您想象力真丰富。中国物价再低,这么点可怜的收入如何叫富裕? 比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男女主人公在沿海打工,共收入八千元每月。家中就算两个小孩托付给两个老人照顾,那么就是需要赡养4个人。平均下来刚好就是一人一千来块。 大部分农村都是这种经济状况,怎么称得上哭穷闷声发大财?????
t
tianzhihu
21 楼
绝对不是真的,5毛说人均收入破万人均几套房。
s
spurstx
22 楼
不写大段,官就被撤了😂
t
tianzhihu
23 楼
傻缺,世界上哪个地方不是算人均收入?难道非劳动力就不用吃饭看病花钱的?一个家庭就劳动力花钱吃饭看病? 统计概念都没搞清楚,吹个啥呢。 按你们这套洗地说辞,那香港月入中位数是1万5,刨去非劳动力的收入岂不是人均4万到5万,所以喊港怂是穷逼的信心哪来的?
s
sirsir
24 楼
说一大堆废话,就想知道6亿人每月收入不高于1000元,是不是真的。
何去何从1
25 楼
一家4口人,俩夫妻俩小孩,仅一人工作,月入4千,平均当然1000了
你那随风飘扬的长发
26 楼
这个没问题,狗粮是不知道中国的情况,说的一家人人均收入一千,不是狗粮想象的工人工资一千,在农村有人均一千已经相当不错了。
G
Gemma89
27 楼
: 五毛基本都有3千多工资,五毛工作已经完杀6亿中国人。
G
Gemma89
28 楼
人均一千,这一千块钱能买到什么?一天30块钱,就算没有储蓄全部拿来消费,衣服鞋子,学杂费,医药费,一天最多20块,一餐只有6,7块钱,现在茶叶蛋一个1块钱,榨菜一包2块钱,难怪台湾人说大陆人连茶叶蛋榨菜都吃不起。
e
elseye
29 楼
: 我其实也想说,这个问题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觉得有哪个国家会犯傻呢?
冰川7/8
30 楼
其实, 不用去很贫困的农村地区 生活一个月就体会到了
G
Gemma89
31 楼
我们东北只要拿1500工资出来请保姆,许多人抢着做。
s
shahuo888
32 楼
: 当然是中国,呵,是在习领导下的中国。
l
laolilili
33 楼
JB总理说谎吗?🖕🏾
G
Gemma89
34 楼
因为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有选票,而中国人没有选票。
z
zhulitmac
35 楼
他都不信 你信?
m
mna210
36 楼
最近痒死报道墙国摆摊儿一天能挣3万,这话好像在老毛的集体公社一亩地产量听过。
g
gjs888
37 楼
“有6亿人每月收入才1000元”这句话还好是李克强总理说的,要不然又有人骂爹骂娘了。
柳生京
38 楼
习大大不是已经让咱中国都伟大复兴了么?
P
POWPOW五毛
39 楼
五毛老是喷海外华人洗盘子 我以为五毛收入过亿了...原来是错觉。
古墨
40 楼
产能过剩怎么办?不需求海外市场,难道不发展。什么都不懂就逼逼。
古墨
41 楼
你来江苏,6000每月的保姆,只给被服务人做饭,子女去了,要不加钱要不自己做饭。
水中的深呼吸
42 楼
我发现无论中国做什么,海外的狗粮都义愤填膺,比死了爹妈都心痛,你们都已经在自由美利坚了,中国的事不需要你们操心,你们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对你们狗爹的,把攻击中国这劲头放在自己地头上,也不至于被黑人按在地上摩擦。
燕超尘
43 楼
中国人非常厉害,都是拿着1000元的收入排队买房的,哈哈哈
l
lyg1029
44 楼
100万人去江苏,保姆费立刻变1500
澳鱼
45 楼
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看到这句立马就泛起一阵恶心
古墨
46 楼
你觉得江苏人很少?10万平方公里,8000万人。
燕超尘
47 楼
习近平已经把疫情治理好了,下一步看李克强把经济搞上去
燕超尘
48 楼
这种事情还要看各人所在的圈子,如果自己认识的人都混得不错,那么年薪40万估计是会觉得自卑的。现在看到的在企业里当部门经理的人年薪至少60万了。据说10年前当人事经理差不多是30万,是部门经理里工资较低的。销售部经理最高,因为手里掌握着公司的客户
燕超尘
49 楼
我们这些出国的人也不能跟农民比吧,至少也要跟部门经理比,否则为什么要出国
群X乱舞
50 楼
有人不会数数……中国14亿人口,6亿人收入1000,还有8亿人呢……排队买房的自然不在那6亿里面,很奇怪吗?
P
Peter14
51 楼
香港菲.印佣!每月4800港币.24小时.每月4天假
P
Peter14
52 楼
南京最贵.1万2包吃住
郑长仁
53 楼
中国人均年收入3万 但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虽然这话打击了我的自豪心,但我还是很高兴听到了真话。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啊!
燕超尘
54 楼
国外的中国人大多来自剩下的那部分人群中,所以反华媒体手下的台湾人就不要因为中国农民的收入而获得安慰了,哈哈哈,北京和上海的保姆工资都5000起步了 住家保姆 5500-9000元/月 陪护老年人 以陪护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任务,同时兼做一般家务住家保姆工作。(能自理)4000-4500元/月, (半自理)5000-5500元/月,(不能自理)5500-7500元/月 护理病人 以护理病人为主要任务,同时兼做一般家务的住家保姆工作。200-400元/天 ------------------------ 带孩子的保姆 · 初级:6000-7000元/月(1-2年工作经验,6000-6500是辅助带宝宝,6500以上是主要带宝宝的育婴嫂) · 中级:7000-8500元/月(3-6年工作经验,有劳动局的初、中级母婴护理师证或育儿嫂证,主要带宝宝,花样辅食,抚触,互动,早教) · 高级:8500-11000元/月(7-15年工作经验,含金牌育儿嫂(即金牌育婴师),有高级母婴护理师证或相关机构的育婴师证,营养辅食,抚触,会早教,有早教证) --------------------- 月嫂 · 初级:12800元/月(1-3年工作经验,有月嫂证,护理产妇和婴儿) · 中级:15800元/月(3-5年工作经验,有月嫂证,护理产妇和婴儿) · 高级:18800元/月(5-7年工作经验,有月嫂证,催乳师证,护理产妇和婴儿) · 金牌:22800元/月(8年以上工作经验,有月嫂证,催乳师证,护理产妇和婴儿) http://www.chenxin99.com/baike/1140450.html
二赖他哥
55 楼
把锅活生生给带阴沟里去了,牛淫
w
wasabi20071127
56 楼
屁民自生自灭就是对共产国的最大贡献
s
shahuo888
57 楼
: 寻求海外市场未必要撒钱
填写基本资料
58 楼
西部那边很多还是很穷 !!!!!有钱多发展教育 医疗 在中西部!!给黑人的几百亿给中西部建设学校什么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