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下午,仁爱医院在其官方微博转发湖北省红十字会的上述声明,后又表示,除了妇产科全部科室暂停,全天24小时接送孕产妇。对于各界质疑,仁爱医院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被借助国难恶意引流的人带节奏”,并表示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
疫情当下,社会各界陆续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慈善总会等官方渠道向湖北武汉捐赠物资。但上述机构是否已将捐赠物资及时、足量发放至有物资缺口的医院,这一点引发公众的质疑。
红十字会信息出错
1月30日,微博认证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的用户发微博求助,表示武汉协和医院物资即将全部用尽,“不是告急,是没有了!”同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披露的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显示,向武汉协和医院捐赠口罩3000个,折合金额1.2万元。
武汉协和医院是武汉市第三批发热就诊定点医院,共腾出700张床位收治病人,现却面临物资告急的情况。根据武汉协和医院1月30日发布的求助消息,协和医院急需防护服3000件、医用N95口罩5000个、医用外科口罩8000个、一次性隔离衣3000件、防护面罩1000个。而湖北省红十字会仅向武汉协和医院发放口罩3000个,这一数字无法满足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物资使用情况表内,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两家医院因各获得16000只N95口罩而受到关注,湖北省红十字会也因此被质疑存在物资分配不均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表内,武汉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各获得16000只N95口罩,合计应为32000只口罩,而表内物资品名一栏却标注有“N95口罩36000个”的字样。
对于公布表统计数字前后不一致的问题,1月31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对此发表声明称,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复核,发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对于为何将数万只口罩拨至仁爱医院、天佑医院,湖北省红十字会表示,1月26日,某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
湖北省红十字会还称,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仁爱医院能收治发热病人吗
据了解,武汉天佑医院是武汉科技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甲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同属于武汉第三批发热患者定点医院,在武汉市卫健委1月20日公布的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之中。据《健康时报》报道,天佑医院有医生自1月20日以来即支援发热门诊。
引起争议的是仁爱医院。有网传消息称,武汉仁爱医院实为莆田系医院,其专长为妇科,并无发热门诊。据上游新闻报道,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在回应“莆田系”质疑时表示,仁爱医院确实是莆田系医院,莆田系备受争议,但不是所有莆田系医院都是坏的,仁爱医院有20年历史了。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官网显示,仁爱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基础,共开设了19个一级诊疗科目,医院简介内并未提到是否设立发热门诊。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仁爱医院实为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法人为陈丽香,公司由陈丽香、陈志松、林志虎等三人控股。
根据仁爱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陈志松为仁爱医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另担任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董事长。天眼查信息显示,陈志松现担任莆田市民德企业管理中心股东,该企业成立于2018年8月,注册地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
根据武汉市卫健委1月23日在官网发布的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位于硚口区的仁爱医院并不在其中。
不过,《财经天下》周刊从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方网站获知,仁爱医院被列入武汉市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名单。
据上述官网,该协会曾在1月26日发布的“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慰问信”中提到,拟在全市征用24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根据上述慰问信后附带的《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名单》,武汉仁爱医院为武汉市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可用床位100张。
根据上述慰问信,第四批征用的医疗机构将根据需要先后启用。截至发稿时,《财经天下》周刊尚未查阅到仁爱医院收治发热病人的相关消息。
对于是否收治发热病人,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1月31日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1月23日,武汉确定了7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接收发热病人,之后仁爱医院就不再接收。新京报也援引医院相关负责人的回复称,仁爱医院已被列入第四批定点医院名单,但目前尚未投入使用。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尝试就此事向熊怡祥求证,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口罩去向何处
据上游新闻报道,熊怡祥称,仁爱医院真的需要口罩,医院还有70个病人在住院,并表示院方买不到口罩,在医院官网上向社会求口罩也没有求到。
《财经天下》周刊从仁爱医院官网看到,1月22日,医院曾在官网发布“武汉仁爱医院接受爱心捐赠公告”,希望社会各界捐助包括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在内的物资。仁爱医院在公告内表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需要满足国家标准。
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致电上述公告内的爱心物资接受专线,对方表示自己不是武汉仁爱医院的。
口罩用途方面,熊怡祥在接受采访时补充道,领到的口罩发给了住院病人和家属、职工、附近居民。
根据31日上午武汉仁爱医院官方微博曾发布的消息称,仁爱医务人员为周边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送预防中草汤药,目前该微博已被删除。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致电上述微博图片内提到的仁寿社区和学苑社区,两社区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自己不太清楚此事,不方便回应。
《财经天下》周刊于31日晚致电天佑医院设备科工作人员询问18000只口罩的相关情况,对方表示物资“已经收到了”;对于口罩型号、未来发放情况等问题,工作人员未作回应。
1月31日晚,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红十字会接收物资但医院物资仍短缺这一情况作出回应称,其一是消耗量大于供应量;二是红十字会在官网发布了急需物资,但捐赠物资和急需物资从品种、型号、标准不是很好地对应;此外,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等问题需要改进。
1月31日下午,仁爱医院在其官方微博转发湖北省红十字会的上述声明,后又表示,除了妇产科全部科室暂停,全天24小时接送孕产妇。对于各界质疑,仁爱医院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被借助国难恶意引流的人带节奏”,并表示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
疫情当下,社会各界陆续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慈善总会等官方渠道向湖北武汉捐赠物资。但上述机构是否已将捐赠物资及时、足量发放至有物资缺口的医院,这一点引发公众的质疑。
红十字会信息出错
1月30日,微博认证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的用户发微博求助,表示武汉协和医院物资即将全部用尽,“不是告急,是没有了!”同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披露的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显示,向武汉协和医院捐赠口罩3000个,折合金额1.2万元。
武汉协和医院是武汉市第三批发热就诊定点医院,共腾出700张床位收治病人,现却面临物资告急的情况。根据武汉协和医院1月30日发布的求助消息,协和医院急需防护服3000件、医用N95口罩5000个、医用外科口罩8000个、一次性隔离衣3000件、防护面罩1000个。而湖北省红十字会仅向武汉协和医院发放口罩3000个,这一数字无法满足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物资使用情况表内,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两家医院因各获得16000只N95口罩而受到关注,湖北省红十字会也因此被质疑存在物资分配不均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表内,武汉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各获得16000只N95口罩,合计应为32000只口罩,而表内物资品名一栏却标注有“N95口罩36000个”的字样。
对于公布表统计数字前后不一致的问题,1月31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对此发表声明称,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复核,发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对于为何将数万只口罩拨至仁爱医院、天佑医院,湖北省红十字会表示,1月26日,某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
湖北省红十字会还称,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仁爱医院能收治发热病人吗
据了解,武汉天佑医院是武汉科技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甲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同属于武汉第三批发热患者定点医院,在武汉市卫健委1月20日公布的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之中。据《健康时报》报道,天佑医院有医生自1月20日以来即支援发热门诊。
引起争议的是仁爱医院。有网传消息称,武汉仁爱医院实为莆田系医院,其专长为妇科,并无发热门诊。据上游新闻报道,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在回应“莆田系”质疑时表示,仁爱医院确实是莆田系医院,莆田系备受争议,但不是所有莆田系医院都是坏的,仁爱医院有20年历史了。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官网显示,仁爱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基础,共开设了19个一级诊疗科目,医院简介内并未提到是否设立发热门诊。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仁爱医院实为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法人为陈丽香,公司由陈丽香、陈志松、林志虎等三人控股。
根据仁爱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陈志松为仁爱医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另担任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董事长。天眼查信息显示,陈志松现担任莆田市民德企业管理中心股东,该企业成立于2018年8月,注册地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
1月31日下午,仁爱医院在其官方微博转发湖北省红十字会的上述声明,后又表示,除了妇产科全部科室暂停,全天24小时接送孕产妇。对于各界质疑,仁爱医院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被借助国难恶意引流的人带节奏”,并表示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
根据武汉市卫健委1月23日在官网发布的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位于硚口区的仁爱医院并不在其中。
不过,《财经天下》周刊从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方网站获知,仁爱医院被列入武汉市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名单。
据上述官网,该协会曾在1月26日发布的“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慰问信”中提到,拟在全市征用24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根据上述慰问信后附带的《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名单》,武汉仁爱医院为武汉市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可用床位100张。
根据上述慰问信,第四批征用的医疗机构将根据需要先后启用。截至发稿时,《财经天下》周刊尚未查阅到仁爱医院收治发热病人的相关消息。
对于是否收治发热病人,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1月31日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1月23日,武汉确定了7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接收发热病人,之后仁爱医院就不再接收。新京报也援引医院相关负责人的回复称,仁爱医院已被列入第四批定点医院名单,但目前尚未投入使用。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尝试就此事向熊怡祥求证,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口罩去向何处
据上游新闻报道,熊怡祥称,仁爱医院真的需要口罩,医院还有70个病人在住院,并表示院方买不到口罩,在医院官网上向社会求口罩也没有求到。
《财经天下》周刊从仁爱医院官网看到,1月22日,医院曾在官网发布“武汉仁爱医院接受爱心捐赠公告”,希望社会各界捐助包括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在内的物资。仁爱医院在公告内表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需要满足国家标准。
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致电上述公告内的爱心物资接受专线,对方表示自己不是武汉仁爱医院的。
口罩用途方面,熊怡祥在接受采访时补充道,领到的口罩发给了住院病人和家属、职工、附近居民。
根据31日上午武汉仁爱医院官方微博曾发布的消息称,仁爱医务人员为周边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送预防中草汤药,目前该微博已被删除。31日晚,《财经天下》周刊致电上述微博图片内提到的仁寿社区和学苑社区,两社区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自己不太清楚此事,不方便回应。
《财经天下》周刊于31日晚致电天佑医院设备科工作人员询问18000只口罩的相关情况,对方表示物资“已经收到了”;对于口罩型号、未来发放情况等问题,工作人员未作回应。
1月31日晚,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红十字会接收物资但医院物资仍短缺这一情况作出回应称,其一是消耗量大于供应量;二是红十字会在官网发布了急需物资,但捐赠物资和急需物资从品种、型号、标准不是很好地对应;此外,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等问题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