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已久的真相:古人原来平时不说“文言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18日 4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4182 阅读
30 评论
国家人文历史



大家平时看到关于过去古书留下的历史,无论是对话或单纯记载的内容,大多以文言文记载,由此也不禁让人好奇,难道古人连平时说话都以文言文沟通吗?事实上,过去古人对话的语言,在先秦时代仍类似于文言文,直至两汉时期才开始有了差异,而唐宋以后的对话更近似于当今口语,甚至连皇帝与群臣之间的正事谈话,也不再是使用文言文沟通。

根据《国家人文历史》报导指出,根据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表示,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记载的古汉语书面语言,也是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时所用的语言,由此可得知,文言其实可以解释为一种规范化的书面用语,而大家所熟知的文言文则为以文言为基础写成的文章。

然而,文言文也不是一出现就是书面中的用语,学界普遍认为,在先秦时期的口语对话形式和文言文是一致的,直至两汉才逐渐有了差距,而文邹邹的文言文发展速度又赶不上口语,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

而到了唐宋时期,大众的口语对话又逐渐转变为新的书面语「白话」,然而在大多数知识份子眼中,文言文更为言简意赅且具备一定的格调,同时继承了从前名士的遗风,反观白话文就较为囉唆且无文采,使当时的文人认为上不了檯面,造成他们仍坚持以文言文方式写作来体现文化高低差异、提高阅读门槛的书面呈现方式,也造就了「读书人」的身份象徵。

有鑑于此,先秦时期的君王及朝臣在谈论正事时,沟通的方式应与文言文相似,然而到了唐宋至清明时期,皇帝和朝臣的对话方式越来越直接、易懂,近似于现代的口语表达方式,像是康熙帝批阅奏摺时便回覆,「知道了,此事奏明的是,尔再打听还有什麽閒话,写摺来奏。」可以看出是非常地浅显易懂。

京工人
1 楼
就算是先秦我也不信人们用文言文交流。文人雅士或许勉强还行,难道农夫手艺人,妇人和孩子们之间,也一天到晚之乎者也?文言文就是文字记录昂贵和不那么方便时(在无笔无纸无电脑的时代,字得用刀刻在竹简上,一个人一天也就刻几十个字吧,还不说先得切割打磨竹简)尽量用很少字表达用的。
p
player2
2 楼
文言文最致命的缺陷是言简意丰。说白了,就是一种极度含混、模糊、多歧义、缺乏确定性的语言,只配原始人用来表达简单欲望。之所以如此,是这么几条决定的:1)词汇贫乏,概念简单(与古代的简单生活相匹配),与西南边疆的景颇、佤族等兄弟民族使用的语言也差不太多。2)因为是单音节语言,所以只能以单字为词,致使单字严重超载,必然造成一词多义,使得语义多歧。3)没有“性、数、格”,没有时态、语态、语气,没有语法规范,没有复句特别是定语从句,就连单句的构件的粘合也极度松弛,语义完全取决于词序
p
player2
3 楼
现在中国人不用日本进口的词汇 中国人连话都说不清,80%现代汉语词汇是从日本进口,汉语成了汉奸语言,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赶紧告密取替
p
player2
4 楼
不用日本进口的词汇 中国人连化都说不清,怎么都臭不要脸不知羞耻呢?!80%现代汉语词汇是从日本进口,汉语成了汉奸语言赶紧取替
b
barryv
5 楼
之乎者也相当于标点符号吧
E
Eevee
6 楼
player2也真是二的可以了。傻逼。
S
Sam大树
7 楼
人家毕竟就叫玩二 Eevee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25:00
阿留
8 楼
汉语同音字很多,如果用过于简练的文言文说话,加上方言口音,怕是大家很难互相听得懂的。真正的古文口语,应该顶多就是像《诗经》里那些民歌一样,相对易懂,比如《硕鼠》,读着一点不费劲。先秦以后,那些文言文多数是崇古仿古的作品,就像直到清朝的《康熙字典》,还要讲一个字隋《切韵》、《唐韵》、宋《集韵》怎么读,其实写的“正音”早已跟口语脱节了。一些学者借这些古书反推当时的口语如何如何,岂不可笑?:)
相信事实
9 楼
历史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与口语都是脱节的,不奇怪。杀士逼压的文章被推为经典,可现实生活中有谁用那种文法说话? 现代现实中最难懂的是律师写的法律文件,你看得懂吗?
还是老李
10 楼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57:04 人家毕竟就叫玩二 Eevee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25:00 Eevee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25:00 player2也真是二的可以了。傻逼。 ============ 两个傻畐,player2说的很好,对古文的特点说得很透彻。你们二个爱国蠢高不知道多少
鹭岛达叔
11 楼
古代纸贵,所以文字要尽量简练,句读都省了。
B
Bslrim
12 楼
宋朝好歹也是大将军开国,元朝那就都是完全没文化的蒙古铁骑,明朝乞丐开国就更不用说哪来的文化,清朝也一个道理,所以白话流行,皇上都没文化,下面能有什么有文化的。
百家争鸣2012
13 楼
应该没有什么误解吧。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基本近似白话文,还有戏曲对白就更是白话。可见,白话早就日常交流的方式。 至于诗词,只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简短和朗朗上口,有利于流传。
三本正经
14 楼
比鞑子的满语还是强太多了,那个都进垃圾堆了
三本正经
15 楼
最早古人在竹简上刻字,自然惜字如金
百家争鸣2012
16 楼
其实秦诏书的内容也很直白。 秦简上的“秦始皇禁湘山”诏书是这样写的:廿九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臣状、臣绾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曰:“可。”廿七
不允许的笔名
17 楼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6:27:18 最早古人在竹简上刻字,自然惜字如金 ========== 甲骨上才是刻字,竹简上已经是笔墨写的了。不过仍需要节省空间是真的。
百家争鸣2012
18 楼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6:55:35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6:27:18 最早古人在竹简上刻字,自然惜字如金 ========== 甲骨上才是刻字,竹简上已经是笔墨写的了。不过仍需要节省空间是真的。 ----------------------------------- 古代用木简多于竹简,毕竟树比竹更加容易得到,而且有部分不需要穿起来的木简可以搞得比较宽,可以写两三行字。
三本正经
19 楼
哦,是我一时记岔了,修改是用刀子
技术员
20 楼
从来就没有误解过。文和语是两回事,文用来写,语用来说。文言文就是用来写的,跟说话用的白话是不同的。只不过到了五、六百年前用白话写的成分越来越多,直到现在基本全用白话写了。
w
wang620101
21 楼
文人墨客肯定是文言文交流。过去文盲多,文盲不可能用文言文交流,就是口语。这是我的猜测,事实应该就是这样。
不好吃懒做
22 楼
Common sense - 古文言文 = written language and 平时说话 = spoken language and they are different. LuXun's 'GuangRen RiJi' is the first novel written by BaiHuaWen (白话文) (spoken language), not by 文言文 (written language).
e
exds
23 楼
古人说话都不换气,从来不使用标点符号 ~~~~~~~~~~~~lol
f
flapjack
24 楼
近代日本先接触到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将相关词汇用日文中的汉字以符合中文字意的形式意译出来。中国人起步晚,看到日本人已经干的工作与中文一点不违和就一直接借用了,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如果没有日语中的词汇,中国人就创造不出自己的译法?其实比较一下中日文中对现代一些新概念的翻译会发现很有意思:英语internet,中文翻译互联网,日文翻译インターネット。英语computer,中文翻译计算机,日文翻译コンピューター。英语tablet,中文翻译平板电脑,日文翻译タブレット。类似的情况可于大多数高技词汇:中文全是意译,和原英文一样看到这些词可以大概猜出意思,记忆起来很简单。而日文则是用片假名的音译,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对初次接触的日本人它们就是一串串没有任何意义的音符,想像不出除了死记硬背日本人怎样才能把这一串串音符记忆下来。 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工具。工具创造出来的东西可能但工具本身是无所谓伤不伤人的感情的。正如昔日的土八路,一点不介意用缴获来的日本三八大盖来打鬼子。 ******************* player2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06:00 现在中国人不用日本进口的词汇 中国人连话都说不清,80%现代汉语词汇是从日本进口,汉语成了汉奸语言,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赶紧告密取替
d
delta2020
25 楼
>>>>> 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记载的古汉语书面语言 我不相信。
王传森
26 楼
我觉得是因为没有纸张,不方便书写。才精炼出简明的文字,需要专业训练才能定书写和解译。 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使用文言文来进行对话。 因此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由于文学的艺术性,有纸张后,产量还是有限,而且文化的垄断性,文言文并没有消失。但出现了白话体的小说文学。
搦战
27 楼
王传森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23:45:25 我觉得是因为没有纸张,不方便书写。才精炼出简明的文字,需要专业训练才能定书写和解译。 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使用文言文来进行对话。 因此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由于文学的艺术性,有纸张后,产量还是有限,而且文化的垄断性,文言文并没有消失。但出现了白话体的小说文学。 ============================================================================== +1 確實,在竹簡上刻字太辛苦了,能少刻點是一點。所以要文言文 我覺得先秦的人也不是日常用文言說話的。 因為沒一定功底根本不可能使用文言文,一個嬰兒怎麼可能一出生就學說文言呢? 既然嬰兒和兒童不會說文言,那可見先秦的人日常也不可能說文言
搦战
28 楼
player2 发表评论于 2023-09-17 13:06:00 现在中国人不用日本进口的词汇 中国人连话都说不清,80%现代汉语词汇是从日本进口,汉语成了汉奸语言,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赶紧告密取替 ====================================================================== 還80%?!就你說的這段話,有哪些詞語是衝日本進口的? 如果沒有的話,你的話講清楚了沒有?
硬码工
29 楼
事实上,过去古人对话的语言,在先秦时代仍类似于文言文,直至两汉时期才开始有了差异,而唐宋以后的对话更近似于当今口语,甚至连皇帝与群臣之间的正事谈话,也不再是使用文言文沟通。 ============================= 不认同这个观念。任何时候,对话的语言,都不是文言文。
挺没劲
30 楼
不要拿满清这些家伙作为例子,毕竟是蛮夷。其实讨论这个话题用小说话本是最好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三教九流都是怎么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