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月亮更圆?外国好的神话早该被戳穿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27日 19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74332 阅读
21 评论
军武次位面

偷渡,对命运的豪赌

对于引发全世界关注的英国“集装箱39具尸体”事件,警方认为可能是一起移民偷渡导致的悲剧,一开始英国多家媒体宣布说:“疑似为中国人”,我一开始是很震惊的。

因为让我震惊的是:都2019年了,为什么还会有人用这种方式偷渡?虽然后面从疑似“中国人”开始变成疑似“越南人”,整件事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还是仍然感到很疑惑。

偷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近几年,中东、非洲等地发生长时间的内乱,引发大量移民潮,无数难民以各种方式偷渡到欧洲国家。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想过偷渡还能发生在身边。

偷渡,指自然人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在越过国界线或者通过法律上的拟制国界时,不从指定口岸通行或者不经过边防检查,或者未经出入境许可,以骗取、伪造、涂改的出入境方式及其他手段蒙混过关,或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组织、运输、帮助他人出入境的非法行为。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偷越国境”。

“去国外可以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这是绝大多数人决定偷渡的原因。

早期,这些有偷渡打算的人一般都是办理旅游签证飞到想去的国家,下飞机后直接撕掉自己的护照成为黑户留在当地,因为这种事情频繁发生,中国有一些“偷渡”频率较高的县镇被西方国家拉入黑名单,当地人无法办理该国旅游签证。于是便滋生了“蛇头”和有组织有风险的“偷渡”。

我国在80至90年代末曾经处于偷渡高峰期,最多时可达每年8至10万人的规模,成功率约在20-40%左右,据一些学者估算,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三,如果按照这个比例,10万人的规模一年会有300人在偷渡过程中遇难。

偷渡的方式基本都是躲在集装箱等隐秘的地方,从海陆空不同途径渗透到目的地,过程有几天到几十天不等,其危险不言而喻。

1993年,一艘名叫“黄金冒险号”的货轮载着293名中国福建的偷渡者,在条件极其恶劣的船舱里,途经印度洋、大西洋,航行了3个多月后,于6月6日在美国纽约昆斯区洛克威湾海岸搁浅,偷渡人员企图在黑夜中游泳上岸,结果10人溺水死亡。

2000年6月的多佛惨案,英国港口城市多佛的海关人员检查一辆汽车时,打开车厢的瞬间一股恶臭扑面而来,车厢里堆积这层层叠叠几十个人,其中除两人幸存外,其余58人已经全部死亡。经过调查发现这60人是来自中国的偷渡者。他们在户外温度高达32度的情况下,被关在一辆密闭车厢中因高温和窒息死亡。

2001年10月8日,韩国海警查获了韩国籍渔船“泰仓7号”涉嫌运送60名中国人偷渡韩国的特大案件。经查实,60人中有25名福建籍偷渡人员,因船舱密封缺氧而窒息死亡,其尸体被韩国船员偷偷抛入大海,毁尸灭迹。

这还是有组织的,如果是个人私自偷渡,死亡率更高,有什么抱着客机起落架偷渡,结果空中坚持不住掉下来摔死的,有半夜爬上货轮,结果被误关在某个舱室活活饿死的。

据有远航经历的船员回忆,有些偷渡者仅拿着一瓶矿泉水一包糖偷摸爬上货轮,然后躲在无人的舱室角落里,一艘数万吨的货轮上只有二十多名船员,根本发现不了他,如果这艘船出航一个月才能靠岸,那么这个偷渡者很可能就会被饿死。

如果中途被船员发现并捉住,是不能把他留在船上的,一路混吃混喝,靠港后的外国海关也不会接收他,所以船员有两个选择,一是货轮返航把他送回去,或者花钱雇来一艘小船把他接回去,这显然代价是比较大的。所以第二种方法是,据说有些外国货轮会把这些偷渡者直接扔进海里,反正也没人知道......

偷渡者遇难事件在地中海上更加严重,近几年因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内乱,大量难民以偷渡的方式涌入欧洲,每年高达上百万人,他们往往几百人拥挤在小木船上随风飘荡,稍有大浪就会倾覆,仅2016年10月3日和4日两天的时间,救援人员就从地中海救起了1万名偷渡者。

▲满载难民的船只翻覆瞬间

据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资料显示,自2014年至2019年10月,共有27228名偷渡客被证实在前往英国的途中死亡或失踪,其中17480人溺亡,3612人“假定遇溺”,1939人病故,1473人死于车祸,1029人死于多重原因,1695人死因不明。

由此可见,偷渡的风险一点也不小,而且,一旦出事,有极大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真的是在玩命。

那么偷渡者在发达国家打黑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由于目前39名遇难者的国籍尚未确定,因此我们也无法对这一事件进行具体分析,甚至连案件是否属于偷渡的定性、都没有明确的论断。目前,围绕该事件的一大核心争议点,就是偷渡者的动机了。

在很多网友看来,“9102年”仍然有疑似集体偷渡事件发生是不可思议的,一说起偷渡,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就会将其与打黑工、生活苦、收入低这些标签联系起来。确实有一些人偷渡后赚到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人偷渡者就算是“成功”进入了他们心仪的发达国家,面临的生活绝对不会比在本国好过多少。

▲英国偷渡者电影《鬼佬》截图

但在2019年全世界偷渡现象依然普遍,就说明无论是对幕后的“蛇头”组织还是偷渡者而言,这一黑色产业依旧有机可图。

据统计,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偷渡集团每年可获得高达30—95亿美元的犯罪利润,比许多毒品走私的利润还高。他们或坑或骗,或者用外国已经发财的老乡来诱导这些渴望赚大钱的人。

另外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官方的默许了,在许多发达国家日益走高的人力成本,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受到老龄化等问题困扰,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停滞甚至是负增长导致用人成本逐年走高。

▲大部分偷渡者因为语言、技能等原因

只能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苦脏累工作

而诸如收银员、服务员、清洁工等苦脏累的中低端职业,对本国人没有太大吸引力,雇主就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来自各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身上。即使薪酬在发达国家已属于末流,也仍然比移民原来的收入要高,因此很多移民还是乐意去干这种没人愿意干的工作,无论身份是非法还是合法。

以英国为例,英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额为年薪1.25万英镑(英国人均年收入在3万英镑左右),移民们从事的低端工作年收入基本在这一水平线上浮动,而偷渡的“黑工”收入可能还会更低。即便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依旧可以把大部分收入转回国内老家,打拼几年赚到钱后再回国实现“翻身”,或者直接留在国外开个餐馆,把父母孩子也接过来,是不少偷渡者的幻想。——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的幻想都仅仅是幻想。

尽管在海外打黑工的收入在我们常人眼中看来难以接受,但对于部分生活极度贫困、没有特殊技能、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来说依然有一定的诱惑力。很多偷渡客只看到了高额的收入、成功的个例,却看不到这些“光鲜”表面的背后蕴藏着多少艰险。

现实是残酷的,打黑工者无须纳税、履行义务、缴纳保险,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恶劣的工作/居住环境、无从谈起的社会福利、雇主的刁难盘剥与歧视、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由于不受法律保护,打黑工就意味着“在刀尖上跳舞”。隐藏在社会阴暗角落,吃最廉价的东西,一起挤在狭小的出租屋过活,遇到危险也不敢报警,是偷渡打黑工者的常态。

在2007年英国拍摄的名为《鬼佬》的电影中,就描述了几名中国偷渡者在英国打黑工,同样的工作只能拿到当地人四分之一的工资,在警察搜查和当地人的驱赶下,被迫晚上去海边拾贝,最终不幸遇难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鬼佬》中的演员很多都是现实中的底层劳动者。片中台词基本都是临场发挥,饰演主角黑工的女演员林爱琴,现实中就是一位从中国福建偏远地区偷渡到英国的黑工。对这些“演员”来说,这部电影更像是用纪录片的形式还原他们的现实生活,真情流露的演出与剧情,成就了影片令人震撼的真实性。

▲白天在海边拾贝遭到当地人的驱赶

只能晚上出来拾贝

这部电影的剧情取自真实的事件——发生于2004年的英国莫克姆湾拾贝惨剧,23名中国非法黑工在英格兰西部某海滩拾贝,因海水突然涨潮不幸全部遇难。

幸运的是,现在中国人偷渡事件已经在大量减少,随着网络信息化越来越强,人民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加强。当网上出现谣言时,会立刻有人出来辟谣。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例如当年那个轰动全国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就是当年中国人臆想出来的典型外国神话,无数人深信不疑。

《夏令营中的较量》节选:“1992年8月,77名十几岁的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来到内蒙古,举行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根据指挥部要求:这些孩子每个人要负重20公斤,至少行走50公里,日本人的计划是行走100公里。1.中国孩子生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把行李扔在车上,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扛着走到终点。

2.风雨交加下,晚上7点队伍到达目的地,他们支起帐篷,日本孩子自己生火做饭,而中国孩子却什么也不会。

3.第二天,日本孩子凭借指南针徒步到达第二个集合点,中国家长心疼孩子,开车将其接走。”

这个故事在如今看来,文章中日本孩子的体能简直堪比特种兵,但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表示质疑,不过放在今天,几乎可以一眼识破。

还有什么“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俄国白送房一套,印度恒河有疗效,日本夏令营呱呱叫。舌尖韩国很美妙,英国美食就是好。乌克兰个个有选票,不丹生活质量高。”

这些看似很美好的外国神话,都需要你擦亮双眼,理性判断一下。

偷渡,是对命运的豪赌,但99.9%的人都输了!

人5人6不3不4
1 楼
就不信福建没月亮,党你说呢?
a
ak47a
2 楼
总是有人不过黄河心不死!
a
akorda
3 楼
不圆的话 我党元老和官员为啥把自己的太子世子们送出去?难道是为了体验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
e
evision
4 楼
的确,干部跑到那边都是以身作则,体验穷苦生活
m
modo
5 楼
说句公道话,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多努力。而且,从小大家就受教育,就明白,别人身上总有他的人性闪光点,他的优点。不论阶层高低,我们都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美好之处的眼睛。对于国家也是一样。
北小湾
6 楼
差不多就行了,晚上再刷,到饭点了,刚给你拉了点,赶紧趁热吃。
爱逛动物园
7 楼
低技能和高技能两端的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更具有移民至发达国家的收益,这都是多少年的经济学发现了,这两类人移民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工作产出效率,收入都会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中端劳动力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只能做低端工作,各方面未必改善。
路人丙
8 楼
五毛都出国了,你们说呢?
胡椒
9 楼
哈哈哈哈哈哈……
多说无益
10 楼
国内的月亮更圆?那国内好的神话什么时候戳穿?客观看待各自优缺点才好吧
v
vpchan
11 楼
英国美食就是好?! 小编 你站出来,俺保证不用意面薯条塞爆你的胃!
t
tulanduo
12 楼
留园的装逼帝,就服你!
路人丙
13 楼
你要请小编吃遥望星空么?
r
rollor
14 楼
老百姓辫不过小编,只能用脚投票。哪里好就去哪。很多非洲人进入中国,很多中国人迁往欧美。
曾祖爷爷
15 楼
瑜不掩瑕
16 楼
这人5人6不3不4 每个帖子都要黑一把,真是替你累得慌,你全家死光了没人用你操心是吧
似水牛年
17 楼
哈哈 你们鸡吧中国最好,得了吧?叫你们习猪头的女儿滚回中国读书。
似水牛年
18 楼
躲在西方工地睡觉的福清,一直没有赚够偷渡去中国的费用,西方真难赚钱。
9
9od
19 楼
至于吗?
v
vpchan
20 楼
: 仰望星空派 可老有名气了 没吃过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在英国住过!MD我可怜的胃。。。
西
西诺
21 楼
早偷渡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