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饮食疾病地图发布:你的口味 藏着疾病风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24日 18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69739 阅读
15 评论
健康时报

作家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重口味。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

不久前,《糖尿病杂志(Journal of Diabetes)》发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中国论文,这篇论文利用史上最大研究样本——2亿多中国人——绘制了首张中国饮食习惯与代谢病地图。

这项由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带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第一次大规模采用了互联网数据探索了中国人的口味偏好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总纳入参与者数量超过2.13亿人。①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并结合新研究告诉你,饮食习惯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健康的。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王 曦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 周春凌

上海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 陈霞飞

首张「饮食与疾病地图」发布

这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第一次大规模采用了互联网被动数据探索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使用了某搜索引擎和外卖平台 2016 年全年的数据,总纳入参与者数量超过2.13亿人。

研究显示,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群喜欢的食物也有差异:油炸和烧烤类食物是北京和东北及周边地区人群最爱。海南南部地区的人也偏爱烧烤。广东虽然比不上北京,但也显示了对油炸和烧烤的爱。

中国爱吃油炸食品的人群分布图

1. 北京和东北爱烧烤,广东人更爱油炸!

研究显示,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群喜欢的食物也有差异:油炸和烧烤类食物是北京和东北及周边地区人群最爱。海南南部地区的人也偏爱烧烤。广东虽然比不上北京,但也显示了对油炸和烧烤的爱。

中国爱吃烧烤食品的人群分布图

过油——三高、肥胖、伤心脑

该研究发现,对油炸和烧烤的偏爱可导致高BMI、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高发生率,还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异常升高有关。研究人员认为,一方面可能是油炸和烧烤食物都经过高温烹饪,可能产生包括反式脂肪酸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等,而这些物质已被证明可促进代谢性疾病。另外,油炸和烧烤食物更美味,为了追求口感容易吃太多,进一步造成代谢性疾病的出现,比如三高、肥胖、还会伤及心脑。

三高、肥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2009年5月14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吃油多,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容易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肯定不利人体健康!再加上肥胖一来,过多的营养脂类、糖类滞留在体内,时间一长就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②

伤心血管: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柏峰博士2016年9月2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很多人喜欢吃动物内脏、烧烤等多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再加上久坐不动,体内脂肪堆积,三高无形中飙升。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中风等脑血管疾病,从而诱发血管性痴呆。③

2. 北京天津,和沿海城市最爱吃甜!

嗜甜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居民对甜食的喜爱也较突出。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蔗糖和果糖的摄入可能是代谢性疾病的潜在病因之一。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空腹血糖异常升高等有关系。

中国爱吃甜食的人群分布图

过甜——伤心脏、肥胖

2012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事实上,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饮食,可以从上到下毁全身:增加心脏病风险、容易发胖、毁坏牙齿。

增加患心脏病风险: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④

容易肥胖:北京协和医院孕期营养门诊韩东梅在2017年9月9日健康时报女性版刊文指出,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高糖饮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⑤

毁坏牙齿:2018年5月18日,在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写的《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介绍,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龋齿风险。⑥

3. 喜欢麻和辣的人群,以四川为首!

喜辣偏好主要集中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地区,在华北和华中地区也有一些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夏天温度较高地方对“辣”的爱好偏低。女性对辛辣食物的偏好略高于男性;喜欢吃麻味食物的地区也是以四川为中心,并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

过麻过辣——伤肠、伤胃辣椒味辛,性热,但是辣椒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虽然口服能增进食欲,但是不宜多食,过食可引起头昏、眼干,口腔、腹部或肛门灼热,疼痛,腹泻。还会诱发溃疡、伤及肠胃,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011年3月10日健康时报新闻版《人到中年少吃辣》一文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李蓉介绍,吃得太辣不仅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也可能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⑦

另外,过辣会刺激胆囊,尤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对于慢性胰腺炎的病人,贪辣容易使病情发作。人到中年,咽炎、慢性气管炎、口腔问题等,因辣椒素的刺激,更是使病情迁延不愈。辣椒素的刺激,使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胃肠蠕动剧增,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重口味,已成为很多国人的饮食常态!

臭豆腐、卤鸡蛋、宫保鸡丁、辣子鸡、水煮牛肉……这些国人最爱的“重口味”食物,往往是高盐、高油、高糖、过辣的。而对于水煮青菜、小葱拌豆腐、清蒸鱼等清淡食物,人们往往嗤之以鼻。重口味,已成为了中国人的饮食常态,几乎到了无辣不欢,得猛下油、猛下调味料、猛下盐的地步。

对于这种现象,作家梁文道无比遗憾地说:"今天的重口味,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好好地欣赏一碗素面,一砖豆腐了。"

或许我们喜欢吃的并不是食材本身,而仅仅是喜欢融进食材中的各种调料罢了。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2025)的重要内容,每一项跟慢病防控息息相关。⑧

减盐:每天别超6克

建议用定量盐勺,如果觉得口味不好,不妨加醋、胡椒等来调味。另外,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看看里面的盐含量是多少,特别是钠含量。

减油:每天别超30克

建议家庭用油要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减糖:总淀粉摄入量要控制

很多人一说减糖,就想着不吃含糖的食物,对甜味的食物能拒就拒。其实我们所说的减糖,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单糖、双糖、果糖等,淀粉类食物也要控制,比如米饭、面食等。因为这些淀粉类的食物在肠道里也会分解为单糖、双糖。而减糖的标准就是吃进去的淀粉、糖等能量物质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体内堆积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中国爱吃烧烤食品的人群分布图

疾病预测和实际观察数据分析显示,对油炸和烧烤的偏爱将导致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高发生率,不仅如此,油炸还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异常升高有关。

此外,油炸或油煎等方式降低了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增高了食物的热量效率,而从口感松脆以及油炸香味等渠道上,又可能导致大家追求口感而吃得更多,造成代谢问题的可能性非常高。嗜甜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居民对甜食的喜爱也较突出。

中国爱吃甜食的人群分布图

研究分析发现,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空腹血糖异常升高有关。喜欢麻和辣的人群,总的来说都以四川为首,分布差异不太大。

中国爱吃辣的人群分布图

中国爱吃麻类食物的人群分布图

研究发现,爱吃辣的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呈现反比关系。而喜欢“麻”这个口味同样也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反比关系。研究中最后一种口味为水煮饮食,喜爱人群主要集中在四川。

中国爱吃水煮类食物的人群分布图

这一饮食方式的喜好程度同样也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反比。研究人员认为,水煮这种方式的烹饪温度不像油炸和烧烤那么高,因此产生的有害成分较少。

你偏爱的口味可能很伤身

长期对某种口味偏爱,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偏爱甜食

长痘

食用甜食越多,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从而导致皮脂腺中的厌氧痤疮杆菌过度繁殖,并排泄出过多的脂肪酸。

脂肪酸附着在毛孔内壁,不容易脱落,从而长出痤疮。

肥胖

过度摄入高糖饮食,会使超负荷的糖以脂肪形式囤积在体内,从而引发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肠道受伤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期内增加甜食摄入量也会加大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卵子质量差

巴西圣保罗生育医学小组的一项研究给爱吃甜食的女性提出了警示,称人工甜味剂会损害卵子质量和胚胎质量,降低怀孕成功率。

偏爱烧烤

引起腹泻、呕吐

从卫生角度看,烧烤可能存在加热不均匀,局部有微生物、寄生虫污染等情况,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尤其是路边摊烧烤,周围车辆、行人多,汽车尾气和粉尘污染物很容易落到食物上,带来健康隐患。

增加心脏病风险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晚期糖化终产物”,它会减小细胞弹性,增加心脏病风险。

产生致癌物

肉类食物中,脂肪在300℃时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属于强致癌物质,可能引起肝癌、肺癌、胃癌、膀胱癌和皮肤癌等。

蛋白质则会在200℃时产生杂环胺,多国研究发现,杂环胺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与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有关。

偏爱油炸

死亡风险升高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吃油炸食品,特别是炸鸡或炸鱼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均显著升高。

不利于控制体重

油炸过程中,淀粉极易吸收大量油脂,而脂肪是含能量最高的。

油炸速食是各种致癌物的聚集地: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类)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富含脂肪(肉类)的食物油炸会产生致癌物苯并芘。

富含淀粉(土豆等)的食物油炸时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

加重肠胃负担

像炸鸡块、炸油条短时间内让人感到很饱,除了它们高热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难以消化,给肠胃增加了负担。

油炸食品比较坚硬,可能会伤害到柔软的肠胃,如果还加入了过多的盐,会直接刺激肠胃。

偏爱麻辣

炎症高发

男性如果过量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引起血管扩张和器官充血,降低前列腺的抵抗力,还可能让前列腺内的菌群大量繁殖,进而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女性如果在月经期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致痛经、经血过多,还可能引起妇科炎症,患上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病。

诱发肠胃疾病

过量食用会刺激胃肠黏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等症状。

营养专家教你“调”口味

口味和营养其实不是对立的。从饮食搭配和烹饪方法上做些调整,就能既“美味”又“健康”。比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太辣太咸的食物,尽量安排在中午吃,晚上要吃得清淡点;在外就餐应注意多选蒸、煮、白灼、快炒类的,烧炸类的菜肴要少点。在点菜前,不妨交代服务员少放盐、油。

不要以为“口味”是改变不了的,其实,25天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口味没有特别的办法,只有坚持。

比如以减辣为例,可以先从麻辣降到中辣,再到微辣,坚持微辣水平,就会对身体利大于弊。通常坚持4个星期,口味就会慢慢变轻,坚持3个月到半年,就能达到持久性的改变。▲

S
Sunstreaker
1 楼
远离中餐就好了 炒炸烤/油大/食材不卫生/烹饪方式破坏营养/厨房堪比加油站公厕/etc.
w
wuraynn
2 楼
你妈逼!开封菜是哪吃的多
荭苹果
3 楼
远离微商外卖,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危害。
C
ColdFire
4 楼
大部分人都没有健康常识,只是图个口味
龙抄手
5 楼
这是你吃的中餐吧?
S
Sunstreaker
6 楼
我不吃中餐 中餐和制作过程是主流饮食文化里最不健康的 没有之一 你中餐馆厨房就和公共厕所一样 肮脏龌龊 而且处理食材的人从来不戴手套
d
daniexu
7 楼
想吃就吃,想吃啥就吃啥,别把自己活憋屈了。
b
beanleelibin
8 楼
: 傻逼,全油炸快餐,英国创造,美国发扬极限,最垃圾的食物就是你主子做得,狗粮你真蠢,猪一样蠢。
燕超尘
9 楼
地球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还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S
Sunstreaker
10 楼
呵呵 就知道五毛会说麦当劳式快餐 西方饮食可以油大也可以健康到蔬菜生食 中国水果蔬菜上全是农药和各种动物粪便吧 就是junk food 西方的食物结构也比中餐简单的多 越复杂的越难消化 再加上中餐含盐量那么大 人的肝脏/胃部能好才怪
b
beanleelibin
11 楼
: 蠢阿,狗粮你,你家主子自己的记录片,直接说,油炸到分不出食材为止,虽然早就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远远高于简单油炸,但为了商业利润,还是不愿意改,。 你原来是一个不懂你家主人语言的狗粮啊,也难怪,狗吗你,呵呵
b
beanleelibin
12 楼
: 蠢阿,狗粮你,你家主子自己的记录片,直接说,油炸到分不出食材为止,虽然早就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远远高于简单油炸,但为了商业利润,还是不愿意改,。 你原来是一个不懂你家主人语言的狗粮啊,也难怪,狗吗你,呵呵
S
Sunstreaker
13 楼
拿证据说话呗 黄狗 你说的这些都是你自己杜撰的 eg. 地沟油/三鹿奶/苏丹红/厕纸肉/注水肉/腐烂肉/etc. 哪个不是你中国刁民搞出来的
j
jjnnyc
14 楼
就越南人那些智商能吗 黄毛又在甩锅
南北桥
15 楼
广东菜以清淡为主,比如清蒸鱼,白斩鸡等,哪有什么油炸的? 小编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