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2023-09-20 08:51:00
中国人整天看不起鄙视人家日本人,但凡做事有日本人认真的十分之一也不会是现在的鸟样子。连自己的小孩子吃都要讲成本,每年贪污腐败浪费的金额足够让学龄孩子吃一顿有营养的午餐,让老百姓都有医保了
--------------
日本学校学生餐是收费的,只是价格按当地均的70%收,其余是政府补贴。
日本学校也面临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也会用廉价食材替代原来配方:
"The city of Matsusaka in Mie Prefecture is switching to cheaper products for some of the food items used for school lunches in order to keep the same price per serving.
It reduced the amount of onions in stir-fried vegetables, as their price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replaced them with carrots and other items. It also changed the types and parts of meat included in the lunches."
"“There are not many parents who are financially well-off,” an official of the Matsusaka government said. “We can’t raise school lunch fees so easily.”"
这两天看到好几个群在讨论什么学校食堂采用预制菜。好像焦点都是安全性,反对方觉得预制菜质量不好,支持方则认为预制菜安全是有保证的,甚至比食堂从头开始做要更安全。
















这种讨论在我看来挺逗,背后的逻辑怎么看都像是吃不死人就是学校食堂的建设标准。参照这逻辑,没混进老鼠头的食堂就是好食堂,不猥亵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明明应该是最低标准却搞得像重大突破一样。说到预制菜与中小学食堂,我不得不说,如果能上油管去看一下几个日本中小学食堂的视频,那绝对可以开阔眼界与思路。
最近我一直建议看我文章的人有条件就去油管follow我。因为说不定哪天我这号就写不下去或者不让我写了。不过去油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真的开阔你的眼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很大,而不是很小。
油管比我值得跟的内容多太多了,比如各种科普介绍Vox做的绝对比我这种半吊子强多了。所以你能去油管,那是第一好的,如果到了油管还记得跟一下Y博的科普园,那么算是对我行行好,不过那不重要。
在油管查日本学校午餐(shool lunch in japan)能找到多个播放量百万以上的视频。比如这个Kyushoku: The Making of a Japanese School Lunch,2018年上传,播放上千万(Kyushoku,“给食”就是在校午餐的意思):
20分钟的视频,不是几秒钟咋咋呼呼的短视频,但关键是人家有料。开篇就说日本真正cool,值得他国借鉴的是学校午餐:
先介绍历史:
日本的学校午餐逐步建立是在二战后,盟军驻日指挥部推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学校午餐项目,日本政府因此开始提供学校午餐。一开始的钱来自外国的重建捐助款,到1951年日本签署旧金山条约,重获自主权时,重建款就没了。日本财政部想省钱,想把学校午餐停了,但在家长教师协会的反对下,1954年学校午餐正式通过立法确立。
视频找了东京都的一所小学(足立区梅岛小学)拍摄。里面的小学生每天会参与到午餐工作里,比如分配食物:
校长介绍学校午餐的目的,首先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拥有健康的身体,吃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其次是在学校午餐中体验饮食文化。
最后要感谢参与午餐制作的许多人的辛勤工作:
“不管是农民,还是食堂员工,所有帮忙的人,感谢他们的付出。”
所有班主任都和孩子一起在教室里用餐,而校长要先试吃:
就是这么一所小学,还有全职营养师:
食材基本都是日本本土产,学生也会学到不同地方出产什么农产品。营养师提前一个月设计菜单,一个月内不会重复同样的菜。
学生还有机会在附近供应蔬菜的农场以及学校的小园子参与劳动,对食物有更深刻的了解。而这样一所学校是在东京都23个区里最穷一个区。校长还强调自己的学校以及午餐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拍摄者表示在学校吃的两顿外观上没有外面餐厅好看,但更好吃,也更健康,如果可以,真想每天吃:
这个拍摄者是加拿大人,结尾干脆说全球别的地方咱不好代言,加拿大各省区能不能学学。
这个视频里的校餐是学校自己的食堂做,油管上也有日本另一个地方的学校午餐,类似中心食堂负责:
这个中心食堂每天准备三千份午餐,供应当地6所中学,两所小学。但原则不变,除了满足学生营养需求,也要成为营养、食品教育的一部分。
准备的午餐不是以吃了不拉肚子为标准,而是让学生有一个参考,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开始要负责自己喂自己或家人时,知道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个人认为讨论中小学食堂该不该用预制菜,甚至更广义的食堂该是什么样子,这些日本在校午餐的视频很值得去看。不是说要去抄人家的菜单——那里面是日本餐饮习惯,中国人未必喜欢,至于学校周围有个当地农场甚至自己有个菜园子,更不符合大部分中国学校的客观条件。
但是值得参考那些午餐的设计理念。食品的安全性当然要保证,可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的根本就不值得讨论。做到了也只是有资格进入讨论范围。
在安全之外,要符合营养标准,而在学校,还要考虑到教育意义。学校食堂提供什么样的午餐,需要考虑能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更高层次还要考虑饮食文化,比如中餐的饮食文化,甚至是地方的饮食特色。
国内拍了那么多部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如今讨论起预制菜,一群专家纷纷表示现做的成本太高,预制菜安全、负担的起。闹了半天,饮食文化原来是给纪录片预定的,这也挺黑色幽默。
单纯说安全,我给你推荐个最安全的预制菜吧,麦当劳,金拱门里卖的可都是中心厨房准备的预制菜。历史悠久,安全记录突出,有谁在麦当劳吃出食物中毒的?
学校食堂承包给麦当劳,搞不好成本还更低。但短期的成本低,不代表长期的代价就小。长期在学校食堂提供垃圾食品——很多还是预制菜的例子不是没有,美国就是啊,那美国的肥胖率、各种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也是世界领先水平,最后付出的医疗投入代价全球独一无二。
如果按食品安全标准看,美国的学校餐饮达标度未必比日本差。可如果你要是问美国学校餐饮是否合格,那必然是不合格的,因为它没有保障均衡的营养,更没有帮助学生建立长期的健康饮食习惯。就算安全,未必合格,这也是我们讨论预制菜时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