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 美斥资$110亿成立“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4月26日 7点16分 PT
  返回列表
61171 阅读
15 评论
自由时报



拜登政府将斥资110亿美元,在全美各地成立国家级半导体技术中心。(美联社、路透;本报合成)

拜登政府25日将公布尖端微芯片研发推动计划,据此,美国将斥资110亿美元,在美国各地成立国家级新组织“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结合学界与业界打造下一代芯片技术,而在各地成立的该研究中心预定今年底前运作。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24日在简报中指出,该组织将协助“美国重获未来研发与技术的领导地位,重要的是,确保我们保持未来数十年的领先”。她补充,“在此,产业界、学术界、新创公司与投资人可以共同合作,解决美国最大、最艰钜的挑战,并将其设定为重中之重的优先要务”。

纽约时报报导,这是拜登政府重振半导体制造、确保美国拥有稳定芯片供应,以满足工厂所需、支持国防的一部分计划。

美国商务部负责拨款500亿美元振兴半导体产业,包括110亿美元用于研发。该技术中心预料将是这项努力的核心。

雷蒙多说,分布全美各地的半导体技术中心,一些将有能力进行“端对端”(end-to-end)新芯片设计的生产,其他则聚焦新材料与设备试验,或者尝试以新方式组合芯片,使其发挥更大效能。

非营利组织MITRE副主席吉安多梅尼科(Laurie Giandomenico )说,110亿美元的投资“相当重要”,因为过去几年半导体业已花费700亿美元在全球进行研发。

雷蒙多强调,该组织将是独立的,董事会成员由一个独立的遴选委员会派任,并严格管制,以保护智慧财产,该单位的一个目标是让新创公司与其他新入行者,能更容易、花费更少资金开发并商业化新芯片技术,“我们希望未来10年,削减新芯片从概念到商业化一半成本”。

令胡冲
1 楼
哪个国有机构能比私营机构成本便宜一半?美国历史上有过这种机构? 也许,打败中国的最好方式是首先学习成为中国模式?美国拜登悟道成金了。 ------------------ 该单位的一个目标是让新创公司与其他新入行者,能更容易、花费更少资金开发并商业化新芯片技术,“我们希望未来10年,削减新芯片从概念到商业化一半成本”。
r
rosin
2 楼
怎么感觉和中国的官僚机构似的。美国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种机构的,现在开始学习中国模式了?
I
I751
3 楼
这点钱够干嘛的。估计行政花费去掉一半。
n
nowomannocry
4 楼
各位还有支持睡舅的吗
l
luting
5 楼
美国要靠私企,国家插手一事无成
e
exds
6 楼
半导体就是个夕阳产业,硅工 都急着跳船转码 ~~ I751 发表评论于 2023-04-25 15:36:03 这点钱够干嘛的。估计行政花费去掉一半。
宝刀屠龙
7 楼
rosin 发表评论于 2023-04-25 15:28:00 怎么感觉和中国的官僚机构似的。美国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种机构的,现在开始学习中国模式了? ============== 可得了吧,1930+中国还在军阀混战,美国政府就曾强力介入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很多现在的机构和组织都是那时建立的,学习中国模式,逗比
相信事实
8 楼
就这么点钱也吹?
走遍北美的小猫
9 楼
相信事实你见过钱吗?你一辈子有过钱吗?你自己有什么呀?告诉我一下,也让我见见什么叫钱行吗?张嘴就这么点儿钱,你以为是你们自己印的到哪里都自由兑换不了的人民纸?
宝刀屠龙
10 楼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3-04-25 18:11:19 就这么点钱也吹? ================= 你当是中国政府啊,一个乡政府大楼都能盖几个亿,美国政府一直都很穷
H
HighEnd
11 楼
美国主要不靠政府,也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提供方向性指导,汚耄豿们以己度人了,呵呵
H
HighEnd
12 楼
话说拜登内政外交真心不错,尤其是外交,组合拳打得不紧不慢有章有法,让对手一边痛苦一边得忍着装没事。他自己也许不咋样,但能够听从意见并团结大家,这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两项素质。至于说经济,我以为他除了发钱太多并没有大错,目前的困境是经济规律使然。
A
Augie
13 楼
问题在 “全美各地”。 如果是“全美各地”的话,那就变成一堆Pork-barrel projects
X
XM25
14 楼
美国国家科研经费有3%是可以由个人或者小公司竞争的。叫SBIR ,是个美国人就可以竞争。支持高风险项目,收买疯狂idea. 一期10-15万,二期100万,让你做prototype. 三期你自己筹钱去生产。确实帮了不少初创公司。
X
XM25
15 楼
美国战斗机很多零部件都是小公司生产的。生产几十架,没有哪个大公司愿意接这种生意。中国由国有企业生产,几千人,国家项目,成本自然高。但是国家机构没有压力,创新不可能和小公司比。在美国也有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