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女子Stephanie Case有很多重身份:联合国的人权律师,马拉松跑者,六个月前刚刚成为的母亲。这些身份每一个都令她自豪不已,但她确实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把其中两个身份结合到一起,比如“一边喂奶一边跑马拉松的超人妈妈”。她确实做到了,而且两个身份都做得相当成功。
Stephanie原本非常热爱马拉松,但大约3年前,她和丈夫开始备孕,她自然暂停了激烈运动。
只是没想到备孕来得艰难无比,经历了多次流产,多次试管婴儿失败后,她终于在去年11月生下女儿Pepper,接下来又产后恢复了半年。
所以最近这场比赛,是她3年后第一次参加比赛。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Stephanie跑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她跑的不是普通的马拉松,而是越野超级马拉松,也就是在越野情况下连跑100公里,是对体力、技巧、心理的终极考验。
许多超马赛事会设“精英选手”类别,这基于运动员在过去比赛中的成绩,或国际积分系统来确定。精英选手通常享有优先报名权、特殊起跑位置或赞助支持。
3年前,Stephanie就是这样一位精英选手,不过由于她三年没参赛,原本的精英认证早已失效,她最终只得在精英组出发后30分钟才开跑,是最后一波。
(各组别只是起跑时间不同,最后比的还是总时间。)
才开跑,Stephanie前面就已经有了几百人,幸亏Stephanie对自己的期望本来也不高,只把这次比赛当复健、热身,想自己跑自己的,能跑多少算多少。
而且和她以前参加比赛的经历不同的是,Stephanie这次多了个新任务:把女儿Pepper喂饱。
因为超马比赛通常持续十多个小时,6个月的婴儿不可能那么久不吃东西。
除了做足自己的准备外,Stephanie还得时不时停下来给女儿喂奶。
也正是因此,Stephanie才没想拿什么名次......一边喂奶一边比赛还想拿名次,有点过于天方夜谭了。
就这样,Stephanie的老公带着Pepper穿梭于各个补给站,等待她的到来;Stephanie则每隔几公里停一下,在补给站补充食物饮水,同时给Pepper喂奶,之后又继续踏上征程,周而复始。
Stephanie表示:“虽然每次把小Pepper留在补给站都让我很伤心,但我想让她——也是让我自己——看看,妈妈跑者到底能有多了不起。”
总之一家子都挺忙的.....
近17个小时后,Stephanie冲过了终点线,获得了毕生最大的惊喜——她居然跑了个冠军!
由于落后半小时才出发,主办方甚至还再三检查了她的计时芯片,发现真的没问题,她的最终成绩是16小时53分22秒,比第二名快了4分钟,确实是没有争议的冠军。
Stephanie回忆道:“我赢了?!我想这句话我重复问了10次。”
Stephanie鼓励其他母亲,如果别人告诉你产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你不必理会,而是应该遵循专家的建议。
比如Stephanie就是和斯坦福大学专门研究女运动员的Megan Roche博士合作,确保安全之后才敢这么比赛的。可即便如此,依旧出现了些意外状况。
Stephanie表示“我很幸运,产后身体状况还不错(虽然我做了很多盆底康复工作!),其他人却未必那么幸运。”
“而且,说实话吧,95公里后我开始干呕,失去了对膀胱的所有控制...”
其实在体育界,与Stephanie类似的案件虽然罕见,但并非没有。
比如2018年,英国超马跑者Sophie Power(甚至这二位的名字都很相似)参加了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进行到一半时,Sophie给3个月大的儿子喂奶,恰巧被人拍了下来。
几天之内,这张照片迅速走红,欧美乃至印度的各大报纸都对其进行了报道。也促使人们广泛讨论起“母亲”和“运动员”这两个身份到底能否相融。
自那之后,体育界对哺乳期女性的宽容度确实有所提高,比如伦敦马拉松等赛事推出了怀孕延期政策,允许女运动员在怀孕期间保留排名,只要在产后一定时间重新参赛即可。
包括去年的巴黎奥运,也首次在奥运村内提供了托儿服务,方便运动员带娃参赛。
虽然很难说带娃比赛这种事日后会不会流行起来,但这也算是开了个好头吧......
ref:
https://people.com/mother-wins-ultramarathon-while-breastfeeding-baby-11739840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5-22/stephanie-case-wins-snowdonia-ultramarathon-breastfeeding-baby/105322238
加拿大女子Stephanie Case有很多重身份:联合国的人权律师,马拉松跑者,六个月前刚刚成为的母亲。这些身份每一个都令她自豪不已,但她确实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把其中两个身份结合到一起,比如“一边喂奶一边跑马拉松的超人妈妈”。她确实做到了,而且两个身份都做得相当成功。
Stephanie原本非常热爱马拉松,但大约3年前,她和丈夫开始备孕,她自然暂停了激烈运动。
只是没想到备孕来得艰难无比,经历了多次流产,多次试管婴儿失败后,她终于在去年11月生下女儿Pepper,接下来又产后恢复了半年。
所以最近这场比赛,是她3年后第一次参加比赛。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Stephanie跑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她跑的不是普通的马拉松,而是越野超级马拉松,也就是在越野情况下连跑100公里,是对体力、技巧、心理的终极考验。
许多超马赛事会设“精英选手”类别,这基于运动员在过去比赛中的成绩,或国际积分系统来确定。精英选手通常享有优先报名权、特殊起跑位置或赞助支持。
3年前,Stephanie就是这样一位精英选手,不过由于她三年没参赛,原本的精英认证早已失效,她最终只得在精英组出发后30分钟才开跑,是最后一波。
(各组别只是起跑时间不同,最后比的还是总时间。)
才开跑,Stephanie前面就已经有了几百人,幸亏Stephanie对自己的期望本来也不高,只把这次比赛当复健、热身,想自己跑自己的,能跑多少算多少。
而且和她以前参加比赛的经历不同的是,Stephanie这次多了个新任务:把女儿Pepper喂饱。
因为超马比赛通常持续十多个小时,6个月的婴儿不可能那么久不吃东西。
除了做足自己的准备外,Stephanie还得时不时停下来给女儿喂奶。
也正是因此,Stephanie才没想拿什么名次......一边喂奶一边比赛还想拿名次,有点过于天方夜谭了。
就这样,Stephanie的老公带着Pepper穿梭于各个补给站,等待她的到来;Stephanie则每隔几公里停一下,在补给站补充食物饮水,同时给Pepper喂奶,之后又继续踏上征程,周而复始。
Stephanie表示:“虽然每次把小Pepper留在补给站都让我很伤心,但我想让她——也是让我自己——看看,妈妈跑者到底能有多了不起。”
总之一家子都挺忙的.....
近17个小时后,Stephanie冲过了终点线,获得了毕生最大的惊喜——她居然跑了个冠军!
由于落后半小时才出发,主办方甚至还再三检查了她的计时芯片,发现真的没问题,她的最终成绩是16小时53分22秒,比第二名快了4分钟,确实是没有争议的冠军。
Stephanie回忆道:“我赢了?!我想这句话我重复问了10次。”
Stephanie鼓励其他母亲,如果别人告诉你产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你不必理会,而是应该遵循专家的建议。
比如Stephanie就是和斯坦福大学专门研究女运动员的Megan Roche博士合作,确保安全之后才敢这么比赛的。可即便如此,依旧出现了些意外状况。
Stephanie表示“我很幸运,产后身体状况还不错(虽然我做了很多盆底康复工作!),其他人却未必那么幸运。”
“而且,说实话吧,95公里后我开始干呕,失去了对膀胱的所有控制...”
其实在体育界,与Stephanie类似的案件虽然罕见,但并非没有。
比如2018年,英国超马跑者Sophie Power(甚至这二位的名字都很相似)参加了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进行到一半时,Sophie给3个月大的儿子喂奶,恰巧被人拍了下来。
几天之内,这张照片迅速走红,欧美乃至印度的各大报纸都对其进行了报道。也促使人们广泛讨论起“母亲”和“运动员”这两个身份到底能否相融。
自那之后,体育界对哺乳期女性的宽容度确实有所提高,比如伦敦马拉松等赛事推出了怀孕延期政策,允许女运动员在怀孕期间保留排名,只要在产后一定时间重新参赛即可。
包括去年的巴黎奥运,也首次在奥运村内提供了托儿服务,方便运动员带娃参赛。
虽然很难说带娃比赛这种事日后会不会流行起来,但这也算是开了个好头吧......
ref:
https://people.com/mother-wins-ultramarathon-while-breastfeeding-baby-11739840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5-22/stephanie-case-wins-snowdonia-ultramarathon-breastfeeding-baby/10532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