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了太久,终于要说一部剧。
Sir经过了2刷、3刷。
(根本不是为了回看船戏好吗,那是影视鉴赏,影视鉴赏!)
要郑重地说——
这是近年来最值得回味的一部青春剧。
青春是什么?
常见的几个回答。
国产剧会说:青春是伤痛。
△ 《悲伤逆流成河》
美剧会说:青春是性萌动。
△ 《好想做一次》
日剧会说:青春是不明所以的丧。
△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都有。
但又都不一样——
《普通人》
Normal People
豆瓣8.9,烂番茄新鲜度96%。
在BBC iPlayer上的播放次数一直在刷新收视纪录。
众多外媒已经都预测——
《普通人》将会问鼎艾美奖。
在动不动就出现“神剧”的现在,如此高的呼声,凭什么?
在Sir看来。
它捕捉到了某种无法捕捉的东西。
普通?
剧名“普通人”。
但你看完之后的感受却是……
对不起,给普通人拖后腿了!
主角哪里普通了?分明是——
高颜值学霸的神仙爱情。
只见他们一路撩撩撩,玩玩玩,睡睡睡,然后就一同考入全国TOP1大学,拿了学院最高的奖学金。
然后继续撩撩撩,玩玩玩,睡睡睡。
△ 这样的青春怎么就没轮上我
女主玛丽安,人设不仅玛丽苏。
还很霸总。
课堂上,老师让别再神游了。
她:
我都不知道校规还能管我的视线?
别自欺欺人了
我跟你没什么好学的
老师说:那你去校长办公室吧。
她爽快地回应:好吧,我可能会去,或者我会直接回家,我干什么都跟你没有关系。
唯一的一次留校处分,是她自己要求的。
家里有钱,说话就是有底气。
妈妈是律师,无论是爱尔兰,还是在欧洲的几个国家,都有一栋山顶豪宅。
男主角康奈尔,同样是个学霸。
学霸和学霸是会惺惺相惜的,高中时,两个人都早已注意到了对方。
学霸之间的互撩,是用成绩过招。
- 我是比所有人都聪明
- 但你英语在班上不是第一
从不屑于参加集体活动的玛丽安,却去运动场上看康奈尔的运动比赛,为他欢呼;
第一次在房间里试探着接吻后,两人都掩饰不了满脸的又甜又带着些许的尬;
情愫暗生,眼波流转,一来二往间。
爱情,开始了。
毫无悬念。
你要说他和她不在一起,那才有鬼了。
神仙爱情不止于颜值与智商。
而是人家近乎完美的相处模式。
不服气?
细说。
两人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精神,肉体相契。
康奈尔以极其尊重、温柔的态度对待玛丽安。
高中时初尝云雨,康奈尔尊重玛丽安的性意愿,对她说:
你如果觉得疼,可以随时喊停
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开始前,他还不急不慢地看着她,满脸真诚:我觉得你很漂亮。
从体贴度到氛围营造,都是模范生水平的。
而且人家的恋爱,没有耽误功课,相反在学术上携手奋进。
让对方成为最好的自己。
高中毕业时,康奈尔喜欢文学,但他不敢想,更不敢告诉任何人。而玛丽安却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兴趣所在,鼓励他应该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康奈尔大学时因为好友自杀而抑郁时,远在瑞典交换的玛丽安对他说:
“把我端到你的床上。”
学霸之间甜甜的恋爱就是——
开视频吧,我自习来陪你。
天啊。
你们是编剧专门派来给观众恰柠檬的吗?!
扶好你酸倒的腮帮。
在这个理想型爱情偶像剧的背后。
藏满了密密麻麻的刺。
性爱时的尊重,温柔,亲密。
大量拍摄风景的空镜头,把青春恋爱的美好气息显露无疑。
但在美好的背后,阴影已经若隐若现。
变态?
先来看几个迷惑现场。
在学校里,当玛丽安屡次被康奈尔身边的朋友嘲笑为:丑女人、平胸时。
康奈尔却只是在一边低着头,默不作声。
酒吧里,玛丽安被康奈尔的朋友性骚扰,他也没有当场做出反应。
???
两个人明明已经如胶似漆,但在高中毕业舞会上,康奈尔却邀请了另一个女生当舞伴。
当晚,玛丽安没有出席。
并且再也不理康奈尔。
究竟作的什么劲。
确立关系的一开始,已经有了苗头。
康奈尔说:如果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在学校里会很尴尬。
玛丽安听了后,说:别人不必知道。
这段羡煞旁人的爱情,竟然是一场地下恋。
玛丽安在学校里的骄横、独立独行,让她成为了同学眼里的“神经病”,她从来没有任何朋友。
而康奈尔,待人亲切,随和,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有自己的好友圈子。
感情的遮遮掩掩,如一个定时炸弹,毁了两人的感情关系。
就此程度上,康奈尔可以算得上大家口诛笔伐的“渣男”了。
但是,这部剧却没有这么简单。
可以说,它精彩的地方就在于——
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化情节,有的只是沉浸式的表演,一笔带过的细节。
两人的差异,处处都是伏笔 。
高中,当两人用成绩互撩时,站在后面折衣服的女人,是康奈尔的妈妈。
康奈尔的妈妈其实是玛丽安的妈妈雇佣的清洁工。
当康奈尔的车经过这两栋房子时,有两个导演特意安排的全景特写——
玛丽安住的是每周雇佣清洁工的山顶豪宅;
康奈尔,单亲家庭,妈妈每天靠打零工生活,他们住的是普通平房。
贫困的出身,让他形成了过于谦和,乃至自卑的性格。
他不敢拒绝别人。
女老师对他表现得过分、明显的亲密,他也不会露出不满,以至于被人嘲笑他对老师有兴趣。
同学问他借作业来抄,二话不说,就给。
他不敢不合群。
他身边的朋友明显是小混混,但他从来都是在一边附和着他们。实际上却游离在这个圈子之外。
跟玛丽安在一起的时候,说起以后上大学,他说:
“你上到大学之后再遇到我,会装作不认识我吗?”
言外之意。
我这个穷小子,或许配不上你这个白富美。
好卑微。
两人在同一所大学重逢了,很快就旧情复燃。
但他们的关系,仍然是遮遮掩掩。
小镇青年康奈尔来到了首都城市都柏林。
处处都是不适应。
文学讨论课上,其他的同学在讨论自己没有看过的书的时候,信心满满,侃侃而谈。
但康奈尔不习惯这份被愚弄的虚伪,只能弱弱地说:
“我同意他们的看法。”
然后每天到图书馆踏实地学习。
而玛丽安却正好相反。
玛丽安骄横,锋利的性格,成为了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聪明,个性,爽快。优越的家庭背景,侃侃而谈的黑色幽默,都让她迅速融入了学校的知识分子圈子。
在小镇高中校园里从不合群的她,到了富二代、精英满地的首都TOP1大学,如鱼得水。
在玛丽安的圈子中,他的自卑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着。
他去玛丽安好友圈子的派对,别人问他:
“你不会是跟别人一起合租吧?太糟糕了。”
他只能一笑而过。
谁都没有提过钱的问题,但钱的问题,成为了两个人的沟通障碍。
康奈尔失去了一份兼职,付不起房租。当时康奈尔几乎天天住在玛丽安的公寓里,却没有勇气对玛丽安说出实情。
因为难为情,因为担心玛丽安瞧不起他。
他选择回家,而玛丽安却以为他要分手。
看到这里。
你或许又认为《普通人》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
金童玉女,但是阶级不能让他们在一起。
呵呵。
何止。
普通
《普通人》的精彩,不在于剧情本身。
甚至刚开始看时,你会非常不适应它的叙事风格——
没有目的,“缺乏铺垫”,突然就分手,一下子又复合……
在我们习惯的爱情剧中。
爱与不爱,都要有个明确的解释。
要么他出轨了。
要么她变心了。
或者因为什么误会吵架了……
但《普通人》想要拍的显然不是板上钉钉能说清的事。
而是我们自己也捉摸不透的爱情心思。
贫穷带来的敏感、自卑,让康奈尔在感情上始终抱着一种隐忍的习惯。
而玛丽安同样小心翼翼地藏着自己的脆弱。
直至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在意大利度假时,玛丽安终于向康奈尔袒露了自己的内心。
出身富裕的她,却成长在一个极度冷酷的家庭。
她的爸爸家暴妈妈,哥哥家暴她,而妈妈视而不见,默许了这样的行为发生。
攒了太久,终于要说一部剧。
Sir经过了2刷、3刷。
(根本不是为了回看船戏好吗,那是影视鉴赏,影视鉴赏!)
要郑重地说——
这是近年来最值得回味的一部青春剧。
青春是什么?
常见的几个回答。
国产剧会说:青春是伤痛。
△ 《悲伤逆流成河》
美剧会说:青春是性萌动。
△ 《好想做一次》
日剧会说:青春是不明所以的丧。
△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都有。
但又都不一样——
《普通人》
Normal People
豆瓣8.9,烂番茄新鲜度96%。
在BBC iPlayer上的播放次数一直在刷新收视纪录。
众多外媒已经都预测——
《普通人》将会问鼎艾美奖。
在动不动就出现“神剧”的现在,如此高的呼声,凭什么?
在Sir看来。
它捕捉到了某种无法捕捉的东西。
普通?
剧名“普通人”。
但你看完之后的感受却是……
对不起,给普通人拖后腿了!
主角哪里普通了?分明是——
高颜值学霸的神仙爱情。
只见他们一路撩撩撩,玩玩玩,睡睡睡,然后就一同考入全国TOP1大学,拿了学院最高的奖学金。
然后继续撩撩撩,玩玩玩,睡睡睡。
△ 这样的青春怎么就没轮上我
女主玛丽安,人设不仅玛丽苏。
还很霸总。
课堂上,老师让别再神游了。
她:
我都不知道校规还能管我的视线?
别自欺欺人了
我跟你没什么好学的
老师说:那你去校长办公室吧。
她爽快地回应:好吧,我可能会去,或者我会直接回家,我干什么都跟你没有关系。
唯一的一次留校处分,是她自己要求的。
家里有钱,说话就是有底气。
妈妈是律师,无论是爱尔兰,还是在欧洲的几个国家,都有一栋山顶豪宅。
男主角康奈尔,同样是个学霸。
学霸和学霸是会惺惺相惜的,高中时,两个人都早已注意到了对方。
学霸之间的互撩,是用成绩过招。
- 我是比所有人都聪明
- 但你英语在班上不是第一
从不屑于参加集体活动的玛丽安,却去运动场上看康奈尔的运动比赛,为他欢呼;
第一次在房间里试探着接吻后,两人都掩饰不了满脸的又甜又带着些许的尬;
情愫暗生,眼波流转,一来二往间。
爱情,开始了。
毫无悬念。
你要说他和她不在一起,那才有鬼了。
神仙爱情不止于颜值与智商。
而是人家近乎完美的相处模式。
不服气?
细说。
两人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精神,肉体相契。
康奈尔以极其尊重、温柔的态度对待玛丽安。
高中时初尝云雨,康奈尔尊重玛丽安的性意愿,对她说:
你如果觉得疼,可以随时喊停
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开始前,他还不急不慢地看着她,满脸真诚:我觉得你很漂亮。
从体贴度到氛围营造,都是模范生水平的。
而且人家的恋爱,没有耽误功课,相反在学术上携手奋进。
让对方成为最好的自己。
高中毕业时,康奈尔喜欢文学,但他不敢想,更不敢告诉任何人。而玛丽安却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兴趣所在,鼓励他应该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康奈尔大学时因为好友自杀而抑郁时,远在瑞典交换的玛丽安对他说:
“把我端到你的床上。”
学霸之间甜甜的恋爱就是——
开视频吧,我自习来陪你。
天啊。
你们是编剧专门派来给观众恰柠檬的吗?!
扶好你酸倒的腮帮。
在这个理想型爱情偶像剧的背后。
藏满了密密麻麻的刺。
性爱时的尊重,温柔,亲密。
大量拍摄风景的空镜头,把青春恋爱的美好气息显露无疑。
但在美好的背后,阴影已经若隐若现。
变态?
先来看几个迷惑现场。
在学校里,当玛丽安屡次被康奈尔身边的朋友嘲笑为:丑女人、平胸时。
康奈尔却只是在一边低着头,默不作声。
酒吧里,玛丽安被康奈尔的朋友性骚扰,他也没有当场做出反应。
???
两个人明明已经如胶似漆,但在高中毕业舞会上,康奈尔却邀请了另一个女生当舞伴。
当晚,玛丽安没有出席。
并且再也不理康奈尔。
???
究竟作的什么劲。
确立关系的一开始,已经有了苗头。
康奈尔说:如果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在学校里会很尴尬。
玛丽安听了后,说:别人不必知道。
这段羡煞旁人的爱情,竟然是一场地下恋。
玛丽安在学校里的骄横、独立独行,让她成为了同学眼里的“神经病”,她从来没有任何朋友。
而康奈尔,待人亲切,随和,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有自己的好友圈子。
感情的遮遮掩掩,如一个定时炸弹,毁了两人的感情关系。
就此程度上,康奈尔可以算得上大家口诛笔伐的“渣男”了。
但是,这部剧却没有这么简单。
可以说,它精彩的地方就在于——
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化情节,有的只是沉浸式的表演,一笔带过的细节。
两人的差异,处处都是伏笔 。
高中,当两人用成绩互撩时,站在后面折衣服的女人,是康奈尔的妈妈。
康奈尔的妈妈其实是玛丽安的妈妈雇佣的清洁工。
当康奈尔的车经过这两栋房子时,有两个导演特意安排的全景特写——
玛丽安住的是每周雇佣清洁工的山顶豪宅;
康奈尔,单亲家庭,妈妈每天靠打零工生活,他们住的是普通平房。
贫困的出身,让他形成了过于谦和,乃至自卑的性格。
他不敢拒绝别人。
女老师对他表现得过分、明显的亲密,他也不会露出不满,以至于被人嘲笑他对老师有兴趣。
同学问他借作业来抄,二话不说,就给。
他不敢不合群。
他身边的朋友明显是小混混,但他从来都是在一边附和着他们。实际上却游离在这个圈子之外。
跟玛丽安在一起的时候,说起以后上大学,他说:
“你上到大学之后再遇到我,会装作不认识我吗?”
言外之意。
我这个穷小子,或许配不上你这个白富美。
好卑微。
两人在同一所大学重逢了,很快就旧情复燃。
但他们的关系,仍然是遮遮掩掩。
小镇青年康奈尔来到了首都城市都柏林。
处处都是不适应。
文学讨论课上,其他的同学在讨论自己没有看过的书的时候,信心满满,侃侃而谈。
但康奈尔不习惯这份被愚弄的虚伪,只能弱弱地说:
“我同意他们的看法。”
然后每天到图书馆踏实地学习。
而玛丽安却正好相反。
玛丽安骄横,锋利的性格,成为了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聪明,个性,爽快。优越的家庭背景,侃侃而谈的黑色幽默,都让她迅速融入了学校的知识分子圈子。
在小镇高中校园里从不合群的她,到了富二代、精英满地的首都TOP1大学,如鱼得水。
在玛丽安的圈子中,他的自卑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着。
他去玛丽安好友圈子的派对,别人问他:
“你不会是跟别人一起合租吧?太糟糕了。”
他只能一笑而过。
谁都没有提过钱的问题,但钱的问题,成为了两个人的沟通障碍。
康奈尔失去了一份兼职,付不起房租。当时康奈尔几乎天天住在玛丽安的公寓里,却没有勇气对玛丽安说出实情。
因为难为情,因为担心玛丽安瞧不起他。
他选择回家,而玛丽安却以为他要分手。
看到这里。
你或许又认为《普通人》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
金童玉女,但是阶级不能让他们在一起。
呵呵。
何止。
普通
《普通人》的精彩,不在于剧情本身。
甚至刚开始看时,你会非常不适应它的叙事风格——
没有目的,“缺乏铺垫”,突然就分手,一下子又复合……
在我们习惯的爱情剧中。
爱与不爱,都要有个明确的解释。
要么他出轨了。
要么她变心了。
或者因为什么误会吵架了……
但《普通人》想要拍的显然不是板上钉钉能说清的事。
而是我们自己也捉摸不透的爱情心思。
贫穷带来的敏感、自卑,让康奈尔在感情上始终抱着一种隐忍的习惯。
而玛丽安同样小心翼翼地藏着自己的脆弱。
直至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在意大利度假时,玛丽安终于向康奈尔袒露了自己的内心。
出身富裕的她,却成长在一个极度冷酷的家庭。
她的爸爸家暴妈妈,哥哥家暴她,而妈妈视而不见,默许了这样的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