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哈佛八名博士后“集体归国”(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7年8月24日 21点7分 PT
  返回列表
84730 阅读
91 评论
中国青年报

 

  



  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学家: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在科学界这8人可能都称不上鼎鼎大名,但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

  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学家张欣所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合,于是只念一个目标:认真踏实做好科研。

  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这种集体式的回归显得弥足可贵。因为他们8人曾经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学博士后,以及现在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学岛,外人在形容他们的经历时,有了一个颇具武侠色彩的说法: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

    那么多年过去终于不用再漂了

  王俊峰是触发连锁效应的那个人。但他不想拔高这次选择:所谓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那不是真实的情况。

  20多年前,王俊峰从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硕士毕业后,开始到美国闯荡,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从事核磁结构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其间他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自然》等国际一流科学杂志,在外人看来,他的科研事业可谓风生水起。

  搞科研的人经常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探索未知,这需要他们练就一个很强的本领,就是看得见未来,至少看得见未来的方向。王俊峰觉得看见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上面有一层触手可及的天花板。

  一来,没有属于自己的大科学装置平台,二来,没有如今这么兵强马壮的作战大团队,他很难想象在美国再往前走一步是什么样。

  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俊峰来到合肥科学岛。他见到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匡光力,这是被他们8人称作不像领导的领导没有官腔,惜才,实干。

  和匡光力的一番谈话,成了改变他们8人命运的起点。

  王俊峰至今还记得,当时匡光力非常兴奋和激动,向他介绍了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那时强磁场中心刚起步,相当于一张白纸,渴望优秀的人才加盟。而对王俊峰来说,面前似乎展开了一张巨大的科研蓝图,这是他在美国从未见到过的样子一个属于未来的样子。

  他再清楚不过强磁场装置的意义: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而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一旦属于中国的40特斯拉的稳态强磁场建成,将跻身世界一流。

  探索未知的敏锐嗅觉很快上线,王俊峰心动了。

  这一年是2009年,距离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还不足一年。因为这场谈话,这个大装置还没抬头之时,就已经和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8名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俊峰老家在山西,读大学是在北京,后来去美国深造,也换了几个城市,待的时间长则六七年,少则三四年,他说:这么多年过去,我很难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准确定位。这种感觉就是漂泊,他说自己以前一直在漂。

  如今回国已八载,他既看得见强磁场建成世界最高水平的未来,也看得见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中国强磁场人这种身份,让他感到踏实。

  后来,在和另一归国青年交流中,王俊峰说了这样的话: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夫妻还家一起干事业

  王俊峰回去了!还在哈佛的刘青松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按捺不住了,对他这个一直在寻找回国机会的人来说,身边人的回国就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比任何名人效应的冲击都要大。

  在王俊峰回来的第二年,32岁的刘青松就飞了回来,到合肥科学岛考察。首先映入眼帘的岛上的美:郁郁葱葱,四面环水,环境怡人,在那之前,刘青松从未到过合肥,也从未考虑把这个地方当作归处。

  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开始有了一丝好感:这里美得好安静。

  那是2010年,匡光力接待了他。匡光力的一句话打动了他,青松,你今年也是32岁,我32岁的时候,刚从德国学成回来,就是来到这里,科学岛,抱着创业的决心,为科学岛打开了新的天地。

  刘青松出了门,就给妻子刘静去了电话,电话里刘静没有任何反对。她相信他的选择。

  多年过去,8个人在一起聊当年的情形,他们中很多人对刘青松的回来并不意外,但对刘静义无反顾的同意,却是吃了一惊。

  刘青松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多是如此:男性喜欢在自己地盘做事业,往往希望回到国内,而女性则会考虑更多生活层面的问题,舒适度,孩子上学等等。

  刘静是北京人,父母也在北京,对她来说,即便回国,首选也是北京,或者上海、广州,而不是和他们8个人无论是祖籍,还是求学都没有任何关系的合肥。当时,他们甚至已经谈好了一家北京的单位。

  在看到丈夫刘青松描绘的蓝图之后,刘静却放下这一切,决定支持他,也给她自己的科研事业一个新的开始。

  王文超、张欣是8人中另外一对夫妇,不过相比刘青松、刘静夫妇的选择,他们的回国之路就显得慎重许多。

  在美国,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生活稳定,科研顺利。张欣说,当时女儿7岁了,已经完全融入了周边的环境,回国面临很多考验。

  她至今记得,一天中午,刘青松在午饭时向她和丈夫发出了邀约,我回国后希望组建一个团队,需要做细胞生物学的,你和文超可否考虑下?

  张欣并没有立即答应。回家和丈夫王文超交流后,王文超却说,可以考虑啊!

  最终让这对夫妇下定决心的,是一次偶然的聚会。

  张欣带女儿参加孩子小学举办的国际日活动,每个孩子都要拿自己国家的国旗,但在当时,她的女儿连五星红旗是哪一个都不知道,这深深地刺痛张欣的心,孩子已经完全西化,我们跟她说中文,她回答的却是英文。

  2012年,他们结束了哈佛医学院的课题,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科学岛。

   一条完整的研究链蓄势待发

  8人中,还有3位男科学家:张钠、林文楚和任涛,相比之下,他们作出选择的过程则要干脆一些。

  张钠是北京人,从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时间里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去酒吧找朋友聊天,每周3次网球等。

  有一次,几个美国人在酒吧讨论竞选,张钠侧耳听后发现,一些政客为了竞选,会刻意贬低中国,我很不高兴,身为中国人不能容忍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抹黑中国,我会跟他们辩论。

  但那是别人的地盘,这次辩完了还有下一次。在外时间越久,张钠越想回国。

  那时,刘青松刚刚定下回国意向,就开始向他们发出邀请,不停地骚扰他们,跟他们讲那个岛究竟有多好。2012年张钠冲着岛上的王俊峰和刘青松,以及这里的大科学装置,选择了回来。

  林文楚是为了一个独立实验室的梦想回来的:这在美国是很难实现的,基本是给别人打工。

  任涛则一直从事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在刘青松的邀请下,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以及想回国为中国人的新药创制做点事情,也回来了。

  至此,8位哈佛博士后悉数回来,一条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完成组合

  王俊峰、张钠研究结构生物学;张欣研究磁生物效应;林文楚研究动物模型;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则研究肿瘤药物 。

  这正好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可以直接制药的应用研究,完整的研究链条。王俊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美国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一种团队组合。如今,实现了。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这些国家、地方的人才政策,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必为资金、项目或者人员操心。

  今年2月,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混合磁体工艺通过国家验收,40特斯拉稳态强磁场,磁场强度居世界第二。匡光力说,8年间中心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世界第二,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这背后,人才的力量不可小觑。

  前段时间,刘青松的美国朋友来科学岛参观,看到他在带领50多人的药物学交叉研究团队,还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不禁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现在对人才如此重视,在美国,这也是很难得的!

  4年前的冬天,当林文楚从美国来到合肥,正式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时,有媒体报道,3年来,先后有6位哈佛大学博士后登上科学岛,组成了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哈佛团队,林文楚则成为最后一块拼图。

  如今,这个所谓的最后一块拼图,被任涛2016年的最新加入,打破了。

  这一次,没有人再用最后一块拼图这样的表述,因为,没有人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位哈佛博士后,下一位海外华人的加入。

几何就几何
1 楼
顶! 祝愿他们为祖国做贡献!赤子之心!
颠三倒四了
2 楼
博士后的老板没经费了
E
Emeifuguang
3 楼
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国人又感动,天天感动!
七戒
4 楼
颠三倒四了 发表评论于 2017-08-24 21:10:59 博士后的老板没经费了 “博士后”就是博士毕业后找不到“铁饭碗”的“合同工”。
y
yijibang
5 楼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有扎实的功夫,博士后只是走一趟罢了。海归当然是一条路子。还是那句老话,不管学啥,要学的精,学好了,自然有出路。当然,语言非常重要。这也是老中一直吃亏的地方。看看国内公司英文的介绍,到现在还是一样的菜啊!
p
politics
6 楼
回去也就回去了,没啥好吹的,平常心就好。
我在枫林中哭泣
7 楼
不过是老板的廉价劳工,一般也就一两年时间。出来站找不到工作等着饿死呀。小编没读过书吧。好傻。
H
HUDIEMI
8 楼
博士后读完了,没有后博士后可以继续混饭吃了,只能抱着一腔爱国热血回国为祖国奉献爱心去了
逻辑思维
9 楼
没提博士后回国后感叹自己不会用手机付款?
天随人意
10 楼
跟杨诺奖学的
非否
11 楼
这个政绩,下次竞选集会Trump会提到
J
JJYSL
12 楼
这些就是美国辛苦培养出来的成千上万的知识,技术和经济间谍。政府或许愚蠢,但美国人民会看不明白吗?
W
Wiserman
13 楼
恭喜! 又敬佩!! 继续奋进!!!
l
llarry
14 楼
习胖子准备发动新文革,正愁找不到有说服力的里通海外敌对势力的典型。
天地行
15 楼
读博士后基本就是在工业界或高校找不到正式工作,或者说“待业“,有个正式工作马上走人,哈佛也一样。
s
size0
16 楼
挺好的。既然美国是鸡肋,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如走。美国在川普的带领下,控制科研经费,反科学研究,大气候对科研不好。这个带头的号召力很强。另外国内现在不缺钱,美国能给的待遇,国内只高不低。更多时候顾虑的是国内那种领导,官僚。好在国内未来的领导趋势都是60,70年代的人,那种陈腐的官僚作风会一去不复返。
s
size0
17 楼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后就进入企业挣钱。楼下就不要唧唧歪歪了。中国肯给科学研究砸钱,很好!总得有人出钱砸在科研上,科学理论才有可能突破。人类才能向前迈一步。
H
HUDIEMI
18 楼
size0,你的评论骗骗国内人还行,在这里谁都知道博士后是怎么回事,要是有水平早就找到大学职位了
b
bestsister
19 楼
第一个硕士毕业怎么能做博士后呢,不是只有博士毕业才可以做后的吗?
A
Axyzxyz
20 楼
回去挺好的。不过也不必这么激动。自清朝有留学生以来,都有学成回国的。只是不要学羊爷爷九十五岁才回归中国籍。
p
polarzone
21 楼
为什么要这样炒作?回国,留下是很正常的选择。
雨中的春树
22 楼
楼下这帮人不厚道。就算找不到正式教职,回国有个地方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不必去刷盘子,转CS,还不好么? 人的高级追求不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么。 就算你有本事,在美国就一定能找到正式教职么?
杉杉coming
23 楼
博士后
初晨的阳光
24 楼
多元文化,非得生长在美国的孩子挥舞祖辈的国旗。这些孩子认得美国星条旗就够了。有点人为地制造区别
H
HUDIEMI
25 楼
雨中的春树,回国没什么不好,不过不要吹的成了爱国志士,放弃了高薪,带着一腔爱国热血 等等,钱学森就是例子
东坡学士
26 楼
楼下对钱学森的妄评真是暴露了自己的狭窄心胸! 钱学森对中国的国防工业两弹一星等贡献还有谁能比啊?
V
Volchkov
27 楼
快点走吧。所有留学生最好快点回国,别用OPT哦
r
randolph
28 楼
如是哈佛博士还有点份量,博士后就是找不到工作的廉价劳动力,没有必要抄作
北京仁
29 楼
可能是英文口语表达不好。不过,这个年龄是关键,要么归从零开始,前途会无量的,要么留莫回头
心无所住
30 楼
現在在美國任何大學讀個博士,都不算有什麽分量,回去找個教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別提博士後了,關鍵還是看有什麽科研經歷和科研水平。 這8位回去很平常,現在超過一般的留學生選擇回去,本來出來留學就是購買教育資源,念完書選擇回去才是正道
H
HUDIEMI
31 楼
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两弹一星从何而来?
i
iask
32 楼
博士后就是“博士毕业没有找到工作之后”,在美国没戏了回国闯大运气吧。
h
hugh.williams
33 楼
个人选择而已,正常。
北京仁
34 楼
去留也好,找到和没找到合适工作也好,去了再回来也好,回来再去也好,都不能以此为定论成功失败。否则,太小家子气了
t
tiiannayuama
35 楼
震撼人心
o
owlabc
36 楼
就知道评论会拿博士后说事…
c
cnhatersuck
37 楼
心之所向
B
Bluebluesky123
38 楼
现在很多好的教职竞争很激烈。刚毕业的博士生几乎都需要博后经历继续积累科研经验 不知道的人或没博士学位的人往往对此很无知可笑 听着酸酸的 还无知地说什么"读"博后 博后就是一份工作。而且是博士才能做。你不能就不要评论别人的工作
s
sog
39 楼
应该是实验员(lab technician). 只有硕士学位,竟能省去了博士学位这关键一环,直接称为博士后,诚信令人怀疑。如果标题改为“美国八位实验员集体回国受到重用”可能更反应真实。
B
Broncos
40 楼
回去后买不起房,没资格买车,上不起国际学校。
5
5840
41 楼
怎么知道人家只有硕士学位?文章里说在国内拿到硕士学位后来美开始闯荡,现在是哈佛的博士后。你怎么知道人家没在美国拿博士学位?
g
gunit
42 楼
哈哈,应该几年后再评在中国发展状况
C
Chilama
43 楼
人家自己不希望被拔高,海归是因为国内更适合自己发展。是小编非要标上"赤子丹心"搞宣传。
K
KM2016
44 楼
工作生活稳定还回去的难
m
mathteacher
45 楼
对八位博士后的博士学位及毕业学校只字不提似乎有难言之隐。如果认为学校的招牌不重要,何必强调是哈佛的博士后。基本的事实是名校的博士后不必是名校博士,也不必是美国大学博士,甚至不一定有博士学位。
A
ANGELS
46 楼
把刷锅洗碗,网络喷子都留在美国,真正干事业的回国发展,好!
o
ozstart
47 楼
现在国内美国博士不值钱,满大街都是,企业到是认可徳国博士,有真本事,最不认的是英国博士,质量奇差
外行看门道
48 楼
中国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可以直接以医学博士的名义,到美国做博士后。赤脚医生也成。
H
HUDIEMI
49 楼
Bluebluesky123说的一点没错,就是因为做博士后还没捞到一个职位,无奈下只能回国,一群loser,难道不是吗?
s
smart321
50 楼
看看在国内有什么成就吧,就国内的那体制,就算是金子也会很快给你变成废铁
i
iBear
51 楼
这是不错的选择,祝福他们。 但是新闻这么炒作他们,政治宣传,比较那个啦。
f
fan67
52 楼
哈佛8名教授集体回国这就有点意思了,博士后?大家都懂得的。
M
MacGyver
53 楼
八剑客......我没吃过猪肉 也见过猪跑。眼高手低
三竹斋
54 楼
博士後 在美國的直接意思就是: 沒找到工作 也只有中國, 才把它當回事
l
lulu071058
55 楼
瞎矫情什么呀 太平洋又沒盖上 想回就回呗 这里博士多了去了不是还有在歺馆洗碗的吗
b
bestsister
56 楼
文章里提到了国内的硕士学位,为何不提在美国拿到的博士学位?
塘田农民
57 楼
是否金子发光最终还是要实际成果说话,吹吹打打没有用,博后只是个名称,并不意味成功
牛轭
58 楼
无聊!那是人家对自己道路的选择,关你屁事。你不会在一生有限的这几多年里一直都这么“事儿”吧?好好把你手头上的事做好就是对人类的贡献了。
s
smeagolrocks
59 楼
硕士来美国做博士后,博士学位哪里来的?
s
sooo
60 楼
唧唧歪歪的气死你人渣活该!
F
FollowNature
61 楼
年轻一点的, 假如在国外不能有独立的实验室, 早点回国是个好选择, 去个二三线城市二三流大学更好。 国内经费相对充足, 领导重视。
益生菌
62 楼
心无所住 发表评论于 2017-08-24 23:23:11 現在在美國任何大學讀個博士,都不算有什麽分量, _________________ 的确!能够批量生产的,都不会是稀有物。唯有野生的,才是。
f
frombjwithlv
63 楼
国内的平台很大,有本事的人会很好的发挥的。
a
ampm
64 楼
自己的生活选择,无可厚非。希望他们能在国内作出事业,现实也许比美国的处境还要困难,至少应该有准备。有几个朋友在美国一流大学做教授,没有一个打算回国做研究的。对于那些“孩子不认得国旗家长就难过的人”,还是回国吧,镰刀斧头帮那里才是归宿。对于很多人来说,那面“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耻辱,五星红旗的中国越强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耻辱越深重,羞先人,没什么可自豪的。
t
tomcat801
65 楼
没有博士学位也可以做博士后!very easy ,只要博士后老板要你 ^_^ smeagolrocks 发表评论于 2017-08-25 06:33:03 硕士来美国做博士后,博士学位哪里来的?
w
warara
66 楼
哈佛大学有多少中国留学生,8百,8千?回去了八个就说罕见,说明大部分留学生都愿意留在美国。
城下客
67 楼
回国就回国吧,编者写得太矫情了。
T
Toploader11
68 楼
很快就发现美国有玻璃天花板,中国有木头天花板。只要不是二代都的俯首称臣。另外如果有绿卡还是裸官。啥都升不上去就是一个工具。下场参见两弹一星。我是过来人,已经被盘剥成药渣。跟还新鲜的小朋友提个醒。别看国内高楼起的快,塌的也快。不如按部就班。
新中美
69 楼
认识其中的几位,确实是很有学识,很有见地,也很勤奋。有的是放弃绿卡回国的。他们就算留在美国,不管在学界还是工业界,过得都不会差。祝他们取得成绩!
平安是福2016
70 楼
知道有8个中国人回国,直接自己开工厂做心脏搭博的设备 不知道是这8个人吗,国内现在心脏支架成本就100多, 是这几个人的话,那真的是救人无数了。
g
gqc
71 楼
走的好
g
gqc
72 楼
初晨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17-08-24 22:49:46 多元文化,非得生长在美国的孩子挥舞祖辈的国旗。这些孩子认得美国星条旗就够了。有点人为地制造区别 agree, kids are natural born American. why make they raise a foreign flag?
c
calex
73 楼
"王俊峰觉得看见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上面有一层触手可及的天花板" 这话说的就跟马蓉的姘头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一样搞笑 你要是个NAS/NAE的院士,或著名大学的dean或provost,这么说也就罢了 一个破四刀,连入门发考题都混不到,就有“触手可及的天花板”了,这人是有多low?
出门在外7788
74 楼
好多酸文。回国的或者留在国内的也有很多成功人士,留在美国的也不是人人都是成功人士。可能这八人真的是一片丹心,为了报效祖国呢,不要意淫。
J
JusticeD
75 楼
好棒!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亦快哉!祝八剑客早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l
liuwei
76 楼
通篇的关键词是‘党委书记匡光力’。
黄玫瑰888
77 楼
这文章纯粹忽悠国内不懂啥是博士后的人。呵呵。欢送欢送,全部回去了才好。而不是只有八个
忧国忧民一屁民
78 楼
楼下一群Loser。用一句俗话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小二黑-
79 楼
这标题太能忽悠人了,还罕见???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在实验室给导师打工的廉价劳动力,工资很低,但又很辛苦,就算是哈佛的博士后也是一样,有能力的人早就出去工作了. 如果是哈佛的八名博士,或者是八名本科毕业生,再说罕见还差不多!
C
Cathy_Bay
80 楼
生物博后回国不稀奇。现在生物在NIH拿funding很难。多少faculty都关实验室了,靠着faculty吃饭的博后就更没着了。Harvard又是竞争极其激烈的地方,甚至undermine,sabotage他人工作的事都时有发生。是个非常不正常的环境。回国就好很多,国内人又只认牌子,Harvard的金字招牌管用。
北美平民2015
81 楼
想要有主人的感觉,还是要回国去。 在美国不就是个打工的,一直打到六十五。
j
jackhao
82 楼
若干年后,男博士有家室的都会换女主人,这是海归避免不了的。
w
woguoke
83 楼
他们回去大陆后小心别后悔,在那种腐败体制下生存要有心理准备
m
munchenxx
84 楼
博士找不到工作叫博士后。 最烦这种混不下去了就说是“毅然决然”回去“报效祖国”的傻缺了!
K
KMT88
85 楼
博士后也可是一个饭碗,有人55岁,做了8年博后。。。
x
xincaige
86 楼
这就是伴随我们成长的耳熟能详的“改革开放体”。 煽情加正能量。
x
xincaige
87 楼
只有中国有这么多女性科学家。中国的男权要加油。
泥中隐士
88 楼
强磁场对人体有坏处吗? 记得俄国物理学家Saharov做过强磁场的研究。他活到了很老。但还得小心。听说是很久以前有一班高能物理的毕业生分配搞核物理研究,然后都年轻轻地死掉了。班上有人被打成右派份子躲过了。
w
wtfair
89 楼
回国就回国,找那么多理由安慰自己有什么用!什么在酒吧听到的话就是你回国的理由?太不靠谱了吧
t
tellUlater
90 楼
只要国内有人欣赏他们,他们就可以回国。问题是往往中国的有些领导不愿顾海归,觉得给的钱多,不听话(至少2000年左右是那样)。文章里说他们已在美国十几年了,说明他们在美国不好找工作,只好当博士后在学校里混。找不着工作不一定意味着他们不行,可能是年岁比较大或研究领域过于狭窄。
M
Myteddybear
91 楼
对门邻居儿子是哈佛博士后,回澳以后在悉尼领导一个流感病毒变异实验室。波兰裔,他老爸天天自豪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