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中国最缺大学的省 正疯狂建大专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9日 7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26379 阅读
9 评论
浪潮工作室

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省份,比河南更执着于“大学”二字。

这片中原大地,承载着近亿人口,每年近百万学子步入高考考场 [1][2]。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始终与庞大人口基数不成正比的高校资源。苦读多年,却难以跨过大学门槛,成为不少河南学子必须接受的现实。

这些年,为了扩张高校规模,摆脱长期高教洼地的尴尬局面,河南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从结果来看,这场补救,未必如大多数人所愿。

努力的河南,在大专上发力

如果只凭印象来猜“哪个省高校最多”,不少人或许会说广东,或是江苏。

但从最新数据来看,坐上“高校总数全国第一”这把交椅的,其实是被反复贴上“高考最难”标签的河南。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202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河南高校总数已达 174 所,以微弱“优势”超越江苏的 172 所 [3]。

只不过对比起其他省份,河南的高校结构显得尤为“偏科”。

作为全国唯一专科数破百的省份,河南的高校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大专院校,比江苏、广东高出了约十个百分点。能在大专占比上压过河南的,只剩下高校总量本就有限的新疆和内蒙古。

河南,是如何成为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的?

从 2015 年到 2024 年,河南以平均每年新增 5 所的速度,新建了 45 所高等院校。

但河南新办的高校中,仅有八所是本科院校,剩下的八成以上都是大专。河南大专的数量占比,也从 2015 年的不到 60%,增长到了如今的 65.52%。

像在 2023 年,河南一年新批 11 所大专院校,不仅刷新了本省近年来单年新建大专数的纪录,更是占到当年全国新设大专总数的约五分之一 [4][5][6]。

而河南这些新建的大专中,不少还是民办院校。近四年,河南的民办专科数由常年稳定的 20 所增至 36 所,撑起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专科数量。

换句话说,河南几乎是靠着一轮又一轮专科扩容,才撑起了这块“高校第一省”的招牌。

眼看着大专一所接一所地批下来,河南人心里并没多少成就感。毕竟在不少本地人看来,新建大专的数量再吓人,终究也拼不过一所真正的本科院校。

九所大专也拼不过一所大学,数量看着吓人,可惜都不是本科。

到 2024 年,河南共有 60 所普通本科高校。本科高校本身并不算少,但一旦摊到全省近一亿人口上,河南却几乎处于全国垫底,平均每千万人仅 6.13 所 [2][7]。

再加上,全省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好大学的稀缺,更让河南高等教育显得窘迫。

专科挑大梁,河南的无奈之举

就像大多数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不是因为不想。河南不断建大专,也不是因为喜欢,只是别无选择。

建国初期,国家沿用大区制,高校建设向大区中心集中。当时,河南不少优质院校被迁往了所在大区的驻地武汉 [8]。又受苏联单科大学模式影响,河南曾经的最强高校河南大学被拆解,多个院系划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外省高校 [9]。

90 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河南省的部属院校由 11 所缩减至 1 所 [10]。

一块块地基被挪走,河南在高校布局上,注定难以盖起高楼。以至于在后来,河南只有郑州大学勉强挤进 211,985 则完全缺席。到 2017 年“双一流”名单公布时,河南全省仅有四个学科入选 [11]。

同时,河南又不像深圳,能靠着财力“疯狂”建大学。

2009 年,深圳启动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工程,首期投资 14.63 亿元,几乎是当年河南省级教育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 [12][13]。即使到 2022 年,河南生均高教经费仍不足全国生均经费的七成 [14][15]。

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的统计,河南全省 60 所本科高校中,一半由专科升格而来。

2000 年后,河南剩余的新设本科,也清一色是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而真正从零起步新建的公办本科院校,数量为零。

如今,教育部更是明确指出“严格控制新设普通本科高校,优先支持现有高职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设。” [16]

除了依靠“专升本”这一曲线救国路线,河南还将目光放在了引进外援上。

2020 年,河南密集对接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属高校,试图引入分校 [17]。只是还未落地,异地办学就在全国范围内被叫停了 [18]。

本科扩不动,更要命的是,河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同为人口大省的山东,早在十多年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便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到 2021 年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六个百分点 [19][20];而教育大省江苏 2023 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 70%,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21]。

对河南而言,眼下最紧要仍是解决“有没有学上”的问题。河南曾提出,到 2025 年将毛入学率提升至 60% [22]。就 2024 年数据来看,河南距目标,只差小数点后的几步之遥。

本科扩建遇阻、省外高校支援无望,“疯狂”建大专最终成了河南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现实、最无奈的选择。

猛建的大专,走到了哪一步

可即便一所接一所地建大专,河南离真正成为一座职教强省,仍有一定的距离。

根据软科发布的《31 省市高职院校分层全名单》,河南高职院校累计获得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仅有 22 项,排名全国第八 [23]。

而在教育部最新的高职“双高计划”首轮评选中,河南也只有六所大专入围,不及江苏 20 所入围数的一半,也逊于四川、山东等省。

与此同时,河南的大专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仅 2024 年,河南有 49 万大专毕业生,比五年前多了整整 17 万 [7][24]。

河南,是沿海省份之外少有的产业重镇。2023 年,其二三产总产值超过 5.3 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25]。不过,尽管承载着庞大的用人需求,河南仍难以留住当地大专毕业生。

2024 年,河南大专毕业生的本省去向落实率只有 71.57%,比起广东、浙江已超 89% 的留省比例,明显落了下风 [26]。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毕业五年内仍留在郑州就业的不到一半,另有 21.78% 的毕业生奔赴一线城市 [27]。

薪资不给力,留在河南自然没那么香。

河南大专生的就业薪资,不仅远低于沿海省份,在中部邻省中也难言占优。像是湖北、湖南、安徽的大专毕业生平均月薪普遍已达 4200 元以上,而河南仅约 3900 元,勉强排在了全国中游。

不少河南大专生毕业出来吐槽,找到的工作不过是“月休两天,工资能活着,但不敢生病”的水平。

制造业是大专生的重要去向,而产业升级的滞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薪资水平。传统产业在河南工业体系中仍占据近一半的规模,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仅为 14% [2]。

相比之下,江苏、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早已超过五成 [28][29]。像浙江,2024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占比已高达 66.8% [29]。产业层次差的实在,河南自然难以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岗位。

虽然求不来好大学,但河南靠着持续扩张大专院校,为更多学生提供上大学的可能。

只是,当高校数量跃居全国第一,这片中原大地的教育焦虑,还未真正解开。

H
HOLALING
1 楼
技术人员才是王道 通俗点手艺人 到哪里多吃的开
q
qqworker
2 楼
历史曾给过它“逆天改命”的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年差点落户河南,却被“婉拒”
围住踢死即可
3 楼
国家亏了河南。
清除五毛
4 楼
不如说 世界 亏啦 干瘪 - 和你是不是河南出生 没关系 - 和大群体的能量值 直接关系 ! 建996 大学= 电诈大学扩招
b
battleships
5 楼
河南人只配吃屎
吃斋念佛大灰狼
6 楼
你个狗东西喜欢吃,可别人不喜欢。 [1评]
b
brucesui
7 楼
中国并不限制考生的地域,河南高校少,可以去别的省学习
b
brucesui
8 楼
他不是喜欢吃,那本来就是他的主食。
b
brucesui
9 楼
我的儿“清除五毛”,你中学毕业没有啊?我记得我只供你上到小学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