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崩、接管、破产,48小时之内,曾被视为“优等生”的硅谷银行在一片唏嘘声中猝然倒下。
虽然在美国政府出手“兜底”后,硅谷银行暂时恢复开门,但由它破产引发的“余震”却仍在持续。
硅谷银行的轰然倒塌,引发了一场血腥的华尔街大屠杀——48小时内,至少有20家地区性银行停牌。
虽然在市场开盘前的几分钟,美国总统拜登极力表示:“美国人可以相信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但显然这句话对于市场和民众而言,没有任何信服力。
随着华尔街开市钟声的响起,地区性银行 Western Alliance 的股价暴跌了四分之三,最终以以 47%的亏损收盘,而First Republic 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性银行之一,下跌了62%, KeyCorp则下跌了 21%。
或许有人认为,在金融海啸面前,必要时这种区域性的小银行可以舍弃。但事情恐怕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亿万富翁经济学家比尔阿克曼曾警告称,如果没有社区和区域银行系统这种银行,美国经济将陷入崩溃。
事实上,这场动荡之火,早已蔓延到了美国四大银行——
花旗集团股价下挫 7.45%,富国银行下挫 7.1%,美国银行下挫 5.8%,摩根大通下挫 1.8%。
如果任由这把火烧下去,经济的全面崩盘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前特朗普白宫顾问史蒂夫摩尔所说的那样:“SVB‘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抛开飘摇自救的银行业不谈,那些美国初创企业才是硅谷银行“暴雷”的直接受害者。
Tyrner是科技健康公司FarmboxRx的CEO,她的公司拥有 63 名员工,去年创造了 5600 万美元的收入。
她在“值得信赖”的硅谷银行至少放了1000万美元(超过69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
看到新闻后,Tyrner第一时间便致电硅谷银行,然而,无论她打了多少遍电话都无人接听。
在疯狂尝试打了硅谷银行整整18小时电话后,Tyrner的情绪终于陷入彻底崩溃:“这是纯粹而彻底的恐慌”,“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18小时”。
好在Tyrner没有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不会倒闭,但对于其他与硅谷银行合作的公司来说,情况就没这么乐观了。”
Dor Levi 是科技交通公司 Lyft 的前高管,他的企业也是被波及的公司之一,硅谷银行的一位银行家告诉他,现在转移资金的唯一方法是去当地分行拿张银行本票。
“每分钟都有更多的创始人来。”Levi描述着那天在硅谷银行遇到的场景,他带上了11个金融家出现在了硅谷银行门口,可跟工作人员说的不一样,硅谷银行禁止他们进入,很快还有两辆警车赶到并告诉投资者们“必须离开”。
在硅谷银行和警察的双重阻挡下,Levi放弃了取钱。
有人预测,那些小规模的初创企业将迎来一波大规模的裁员潮,甚至这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有高管说,这场冲击可能会毁掉一代初创企业,直接被摧毁的,是美国多年来的创新成果。
为了活下去,专注儿童产品初创公司CompScience暂停了营销、销售和招聘,并开始“贱卖”自己的产品。其CEO说:“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小公司,就是现在美国初创企业的缩影。
另一边的硅谷银行在周一如期“恢复”营业。
虽然有美联储、美国财政部联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其“兜底”,FDIC也说储户线上就能操作账户,但大家还是选择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龙,甚至有人凌晨五点半就在门口焦急等待。
别说FDIC背书了,就算天王老子来了,储户现在也不敢轻易相信银行,只有拿到真实的现金支票他们才能心安。
有一个私人储户称自己是硅谷银行20年的老客户,9点就到了现场排队,但柜台的效率极低,要平均花上20多分钟才能处理完一个人的业务。
“我觉得这背后都是接管的政府官员在搞鬼,一方面说钱没问题,一方面拖缓大家的取款速度。”他说。
这场全美大型焦虑,迅速蔓延到了其他银行,就比如股价一度暴跌超76%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门口,也出现了惶惶不安的取钱队伍。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风暴中最惨的不是美国的银行业、初创企业和个人储户,而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瑞典。
硅谷银行倒闭,瑞典或成最大输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发现身为瑞典养老金巨头的Alecta,分别在——
硅谷银行投资了89亿瑞典克朗(约合59亿人民币)
Signature Bank投资了32亿瑞典克朗(约合21亿人民币)
第一共和银行投资了97亿瑞典克朗(约合64亿人民币)
当初为了将更多资产投入到美国银行业,Alecta甚至还在2022年春季出售了自己在国内瑞典银行和瑞典商业银行的最后一批持股。
这笔大投资,也顺利让Alecta成为了硅谷银行第四大股东、第一共和银行第五大股东、Signature Bank第六大股东。
而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硅谷银行在3月10日倒闭,而Signature Bank则在3月12日被关闭。
至于第一共和银行,前边也说过了:股价一度暴跌超76%。
谁见了不得说一句Alecta眼光毒辣?
瑞典有1042万人口,有260万的人都将资产投入到了Alecta里,换言之,Alecta手里握着的是25%瑞典人的“钱包”,作为「欧洲第五大企业养老金公司」的它,也被称之为“瑞典养老金体系的基础”。
对瑞典人如此重要的Alecta,却一连踩了三个雷,100%的命中率。
Alecta也很懵逼啊:“我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咋鸡蛋还是都碎了...”
最坏的结果便是——该养老基金的218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40亿元)全部血本无归。
这波“养老金清除计划”已完成阶段性胜利,心疼瑞典人民一秒。
最后Alecta也发表了声明,跟客户爸爸们公示了自己的损失——
在硅谷银行和Signature持股减记至零后,其在三家银行上的损失共达到145亿瑞典克朗(约合96亿人民币)。
145亿瑞典克朗,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但Alecta却表示:
咱们的财务状态非常强劲,偿付能力超过200%,这场失败的投资不过是洒洒水啦,几乎不会对大家产生任何影响。
不过,Alecta的CEO也站出来承认了:在美国三家银行上押注21亿美元投资是“重大失败”。
但瑞典人民似乎并不买账。
讽刺的是,CEO在上个月还借用了拜登老师的话,表示:
当我今晚站在这里时,我对 Alecta 的未来从未如此乐观,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是谁。
闪崩、接管、破产,48小时之内,曾被视为“优等生”的硅谷银行在一片唏嘘声中猝然倒下。
虽然在美国政府出手“兜底”后,硅谷银行暂时恢复开门,但由它破产引发的“余震”却仍在持续。
硅谷银行的轰然倒塌,引发了一场血腥的华尔街大屠杀——48小时内,至少有20家地区性银行停牌。
虽然在市场开盘前的几分钟,美国总统拜登极力表示:“美国人可以相信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但显然这句话对于市场和民众而言,没有任何信服力。
随着华尔街开市钟声的响起,地区性银行 Western Alliance 的股价暴跌了四分之三,最终以以 47%的亏损收盘,而First Republic 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性银行之一,下跌了62%, KeyCorp则下跌了 21%。
或许有人认为,在金融海啸面前,必要时这种区域性的小银行可以舍弃。但事情恐怕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亿万富翁经济学家比尔阿克曼曾警告称,如果没有社区和区域银行系统这种银行,美国经济将陷入崩溃。
事实上,这场动荡之火,早已蔓延到了美国四大银行——
花旗集团股价下挫 7.45%,富国银行下挫 7.1%,美国银行下挫 5.8%,摩根大通下挫 1.8%。
如果任由这把火烧下去,经济的全面崩盘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前特朗普白宫顾问史蒂夫摩尔所说的那样:“SVB‘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抛开飘摇自救的银行业不谈,那些美国初创企业才是硅谷银行“暴雷”的直接受害者。
Tyrner是科技健康公司FarmboxRx的CEO,她的公司拥有 63 名员工,去年创造了 5600 万美元的收入。
她在“值得信赖”的硅谷银行至少放了1000万美元(超过69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
看到新闻后,Tyrner第一时间便致电硅谷银行,然而,无论她打了多少遍电话都无人接听。
在疯狂尝试打了硅谷银行整整18小时电话后,Tyrner的情绪终于陷入彻底崩溃:“这是纯粹而彻底的恐慌”,“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18小时”。
好在Tyrner没有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不会倒闭,但对于其他与硅谷银行合作的公司来说,情况就没这么乐观了。”
Dor Levi 是科技交通公司 Lyft 的前高管,他的企业也是被波及的公司之一,硅谷银行的一位银行家告诉他,现在转移资金的唯一方法是去当地分行拿张银行本票。
“每分钟都有更多的创始人来。”Levi描述着那天在硅谷银行遇到的场景,他带上了11个金融家出现在了硅谷银行门口,可跟工作人员说的不一样,硅谷银行禁止他们进入,很快还有两辆警车赶到并告诉投资者们“必须离开”。
在硅谷银行和警察的双重阻挡下,Levi放弃了取钱。
有人预测,那些小规模的初创企业将迎来一波大规模的裁员潮,甚至这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有高管说,这场冲击可能会毁掉一代初创企业,直接被摧毁的,是美国多年来的创新成果。
为了活下去,专注儿童产品初创公司CompScience暂停了营销、销售和招聘,并开始“贱卖”自己的产品。其CEO说:“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小公司,就是现在美国初创企业的缩影。
另一边的硅谷银行在周一如期“恢复”营业。
虽然有美联储、美国财政部联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其“兜底”,FDIC也说储户线上就能操作账户,但大家还是选择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龙,甚至有人凌晨五点半就在门口焦急等待。
别说FDIC背书了,就算天王老子来了,储户现在也不敢轻易相信银行,只有拿到真实的现金支票他们才能心安。
有一个私人储户称自己是硅谷银行20年的老客户,9点就到了现场排队,但柜台的效率极低,要平均花上20多分钟才能处理完一个人的业务。
“我觉得这背后都是接管的政府官员在搞鬼,一方面说钱没问题,一方面拖缓大家的取款速度。”他说。
这场全美大型焦虑,迅速蔓延到了其他银行,就比如股价一度暴跌超76%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门口,也出现了惶惶不安的取钱队伍。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风暴中最惨的不是美国的银行业、初创企业和个人储户,而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瑞典。
硅谷银行倒闭,瑞典或成最大输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发现身为瑞典养老金巨头的Alecta,分别在——
硅谷银行投资了89亿瑞典克朗(约合59亿人民币)
Signature Bank投资了32亿瑞典克朗(约合21亿人民币)
第一共和银行投资了97亿瑞典克朗(约合64亿人民币)
当初为了将更多资产投入到美国银行业,Alecta甚至还在2022年春季出售了自己在国内瑞典银行和瑞典商业银行的最后一批持股。
这笔大投资,也顺利让Alecta成为了硅谷银行第四大股东、第一共和银行第五大股东、Signature Bank第六大股东。
而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硅谷银行在3月10日倒闭,而Signature Bank则在3月12日被关闭。
至于第一共和银行,前边也说过了:股价一度暴跌超76%。
谁见了不得说一句Alecta眼光毒辣?
瑞典有1042万人口,有260万的人都将资产投入到了Alecta里,换言之,Alecta手里握着的是25%瑞典人的“钱包”,作为「欧洲第五大企业养老金公司」的它,也被称之为“瑞典养老金体系的基础”。
图源:Alecta官网对瑞典人如此重要的Alecta,却一连踩了三个雷,100%的命中率。
Alecta也很懵逼啊:“我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咋鸡蛋还是都碎了...”
最坏的结果便是——该养老基金的218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40亿元)全部血本无归。
这波“养老金清除计划”已完成阶段性胜利,心疼瑞典人民一秒。
最后Alecta也发表了声明,跟客户爸爸们公示了自己的损失——
在硅谷银行和Signature持股减记至零后,其在三家银行上的损失共达到145亿瑞典克朗(约合96亿人民币)。
145亿瑞典克朗,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但Alecta却表示:
咱们的财务状态非常强劲,偿付能力超过200%,这场失败的投资不过是洒洒水啦,几乎不会对大家产生任何影响。
不过,Alecta的CEO也站出来承认了:在美国三家银行上押注21亿美元投资是“重大失败”。
但瑞典人民似乎并不买账。
讽刺的是,CEO在上个月还借用了拜登老师的话,表示:
当我今晚站在这里时,我对 Alecta 的未来从未如此乐观,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