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过敏,为啥有些只是打喷嚏,有些却会要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5日 20点13分 PT
  返回列表
67887 阅读
5 评论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日常的过敏反应,可能是春天享受鸟语花香时吸入花粉后的喷嚏和眼泪,也可能是一顿海鲜大餐后又红又痒的荨麻疹。偶尔,我们也会听闻“青霉素过敏致人死亡”的消息,或是过敏性哮喘患者因发作而紧急求医才保住性命的事件。

图 | giphy.com

都是“过敏反应”,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这要从过敏反应的机理说起。

过敏反应,从小打小闹到分分钟要命

所谓过敏反应,其实是免疫系统在保护人体时产生的失误。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遇到侵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会通过各种机制将外来物质阻挡在人体健康细胞之外,并想方设法地将它们清除、代谢掉。

但是,如果免疫系统错把人体接触的某种无害的外来物质(例如花粉、食物)视作“入侵者”(也就是所谓“过敏原”),并启动类似反应,人体就会经历一系列因免疫系统活跃引起的不适,这个过程就是“过敏反应”。

图 | 《工作细胞》

过敏反应为何有轻有重?

这与诱发过敏反应的因素、免疫系统的响应和个人体质等都有关系。

比如,会致人死伤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就是青霉素进入人体后,短时间内引起整个免疫系统激活,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后果;而经常和特定食物有关的荨麻疹,则是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刺激人体内部分特定免疫细胞(例如肥大细胞)所产生的缓慢、轻微的过敏反应。

我国注射青霉素需要做皮试,防止严重过敏反应发生 | Wikimedia Commons

此外,有些过敏反应可能并不一定直接表现为典型的过敏症状,而是披上其他症状的“马甲”。

比如,西方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麦胶性肠病(乳糜泻)[1]就是如此。这种病的患者对小麦中的麦胶过敏,因此,只要吃下含有麦胶的食物(例如面食、其他小麦制品甚至酱油)后,就会经历腹痛、脂肪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诸多恼人的症状——但除非经过专科医生检查,一般人想必并不会把这些症状和“过敏”联系在一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对某种物质过敏这一点,似乎是伴随终生的。所以,只要一发生过敏反应,就迫不及待去医院检查,期待找出过敏原,好在以后的日子里躲开它们。

一名患者接受过敏原检测15分钟后的照片 | Wikimedia Commons

但其实,对某种特定物质的过敏往往只会持续一段时间。

还是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举例。这一严重的过敏反应,和人体内存在针对青霉素的免疫球蛋白E(IgE)有关。这些IgE犹如免疫系统的记事簿,将人体既往对青霉素过敏的信息固定并记忆下来,只要针对青霉素的IgE依然存在,人体就依然有使用青霉素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的风险[2]。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重复的青霉素皮试证实,高达80%的患者会在第一次发现青霉素(以及类似药物)过敏后的10年间,体内针对青霉素的IgE自动消失[3],这说明:人体对某物质过敏的记忆(至少是IgE相关的过敏)并非如以往“会伴随人一生”,而是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IgE浓度异常是引发过敏症状的主因 | 《工作细胞》

当然,除了指望过敏记忆自行消失,还有更加务实、高效且安全的选择,那就是:脱敏疗法。

早在很多年前,医学界就发现了:通过让人体适应浓度从低到高的青霉素制剂,能让青霉素过敏者变得可以安全地接受青霉素治疗。到了今天,对于某些特定过敏原(例如尘螨)过敏、需要终生进行抗过敏治疗的患者,也已经有更多商业化的脱敏疗法帮助他们摆脱这些不便和痛苦。

防治过敏,其实很简单?

应对过敏反应,预防往往比治疗要重要多了。

最佳方法是:在能确定过敏原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与过敏原“正面交锋”。比如,食物过敏者不再食用引起过敏的特定食物,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佩戴口罩、墨镜等阻挡花粉,都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

对于婴幼儿来说,比起让他们总是生活在过度干净的室内,适当接触自然环境对预防未来的过敏性疾病也有非常大的帮助[5-6]。至于少数经常发生过敏性休克(例如对坚果等常见物质过敏)的患者,遵医嘱备好急救药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致命性休克的发生。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怎么办?

一般来说,轻微的过敏反应(例如轻度鼻炎、短暂出现的荨麻疹等)可以靠服用非处方抗过敏药物来解决。如果过敏反应对药物反应不佳,或者反复发生,前往医院的过敏反应科(又叫“变态反应科”)就诊,揪出过敏反应的“元凶”(也就是检测出会让你过敏的特定过敏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各类过敏性疾病,目前已经有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非常安全。听从医生的建议,足量、足疗程服用药物(或接受治疗),并且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哪怕曾经接触过过敏原、且没有发生过敏反应),才是过敏性疾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Leonard MM, Sapone A, Catassi C, Fasano A. Celiac Disease and 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 A Review. JAMA. 2017;318(7):647–656. doi:10.1001/jama.2017.9730

[2] Gruchalla R S, Pirmohamed M. Antibiotic allerg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354(6): 601-609.

[3] Blanca M, Torres M J, García J J, et al. Natural evolution of skin test sensitivity in patients allergic to β-lactam antibiotics[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999, 103(5): 918-924.

[4] Yates A B.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allergy to beta-lactam antibiotic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121(7): 572-576.

[5] Schuijs M J, Willart M A, Vergote K, et al. Farm dust and endotoxin protect against allergy through A20 induction in lung epithelial cells[J]. Science, 2015, 349(6252): 1106-1110.

[6] Campbell B, Raherison C, Lodge C J, et al. The effects of growing up on a farm on adult lung function and allergic phenotypes: a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 Thorax, 2017, 72(3): 236-244.

知情人士
1 楼
到了春夏之交,在国外超过6,7年的男人绝对大部分都会有花粉症。要治疗很简单,就像打疫苗一样,到本地花圃买瓶本地蜂蜜冲温水喝就行了
熊趴趴
2 楼
本地蜂蜜我试过,专门去附近的农场买的,但对我没用。后来听别人介绍试了西藏百草茶,不说痊愈也是效果明显。去年最多是鼻子稍微有点痒,今年还没开始。唯一缺点就是有点贵。我这里华人中药店$10一小包,$90一盒(10包)。 对付花粉过敏有很多办法,先试试OTC过敏药,Zyrtec和Claritin之类的,再试本地蜂蜜,百草茶,还不行就找医生开处方签过敏药,或者一年打一次过敏针…… 全部试过去,总有一款适合你!
大老虎伍兹
3 楼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过敏性胃痛胃酸(主要 是水果,食物等引起的过敏,导致伤害胃部,很多人不懂这个概念),过敏性哮喘等其实非常严重,但是了解的人不多。还是那句话平时主要是心细一点,不要大大咧咧。至少能避免一部分,比如尽量避免过敏原,(空气,水果,食物等等。。。。。。) 另外一部分也是需要靠你细心。这一部分最主要的是,市场上治疗过敏的药物非常多。但是有效的不多,医生如果给你开药的时候,每用一种如果没有效果,下一次一定要换另外一种。 另外一种,也是因为细心的原因,但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发出彻底治疗过敏的药物。治疗癌症药物也是一样。就算研发出了也不敢大规模的推广,因为会涉及到很多医疗厂商的利益,希望人类认识到细心这个问题。但是又非常难做到,有时候因为人类的贪婪,人类的虚荣心,不公平的竞争,政治原因,压榨人民的原因,等等。。。这种情况中西方文化是一样的。。。。
大老虎伍兹
4 楼
强调一点,有时候是医生故意不给你对的药。因为如果把你治好了,他就会少一个病人,以此类推收入他就会减少了。大家注意一下。
d
dongbeifeng
5 楼
: 这方法没听说过。 多数都是用Claritin 之类的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