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集装箱在中国港口堆积如山 中国外贸人挺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23日 15点9分 PT
  返回列表
68926 阅读
60 评论
冰川思想库

订单减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减弱,总结起来就是一部分被人抢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老凤1974

最近看了不少公号文章和报道,都在说现在外贸形势不好,订单下降导致工厂停工,大批工人找不到事做。

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些资料搜集,还直接去问了一些在外贸行业做事的朋友,他们给我提供了不少一手信息,同时还提了不少建议。我在这篇文章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情况确实有点严峻。从媒体报道和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视频来看,一些曾经繁忙的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

图/视频截图

众所周知,集装箱趋势是经济繁荣和贸易进出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市场前景似乎趋于黯淡。过去一年,宁波、上海和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租赁和采购价格大幅下跌,而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有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个场景,在他们的报道里就提到,在通往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高速公路上,等待运输集装箱的空卡车组成了近一公里的车队。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看数据,我们去年的出口量是创了新高的啊,新华社都发文证实了。

图/网络

这个问题,我也问了一些外贸人,他们的说法是订单要转化成履约的合同是需要时间的,去年上半年做的,是前年接的单;去年下半年做的,是去年上半年接的单。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种订单的数量就趋于下降,因此反映到现在的状况,就是订单少了,工厂没事做。为此我专门去看主管外贸的商务部的说法。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李司长的话,证实了订单确实在减少,甚至在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看到订单减少的部分原因,那就是去年的履约能力不足。

长三角的经济发动机上海,在去年4月到6月期间就不太能谈得上履约能力。物流都快停滞了,还怎么按期履约呢?

与此同时,印度、越南都在抢生意和订单。而这个趋势,已经持续了一阵子,并会在可见的将来持续下去。

比如有家劳动密集型的大企业裕元鞋厂,也已经搬迁了。

1989年落户东莞的裕元鞋厂,在顶峰时期员工有12万人左右,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鞋厂,巅峰时它占据了东莞市高埗镇半个镇区,出口总值占据了高埗镇50%的份额。2007年,裕元鞋厂年产值就达到数十亿美元。

▲人去楼空的裕元鞋厂(图/微博用户@唐巴马)

现在他们搬去了越南,人去楼空,偌大厂区还有1200人左右在留守,与此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和订单,自然也就同步转移。

如果你没听过裕元鞋厂,你总听过耐克、阿迪达斯、New Balance、Puma等等大名鼎鼎的品牌吧,其实都是在这家工厂代工的。

产业链转移导致的订单减少,最直观的后果就是工人找工作更难了,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工价节节走低。

深圳的平均小时工价,2021年大约在26元,去年就掉到20元,现在18元也有人干。而且,还不是你想干就能干,高学历人家就不要。

用人单位的选择很好理解,高学历人才在这种低端岗位肯定不会做得长久安稳,小学文化又不足以理解工作的要点,初高中学历自然最受欢迎。

2

当然,订单的减少,原因还有很多,也不单是去年履约能力缺失导致的流失和部分低端供应链的转移,还要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对于需求端也是重大打击。

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最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25%-4.50%,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到了2023加息继续,半个月前美联储又上调25个基点至4.5%到4.75%之间。

美元流动性被抽紧,打压了美国这个最大消费市场的需求能力。所以,今年其实不仅是中国的工厂日子不好过,其他以出口为主业的国家,也不是太好过。

有一位在越南做家具贸易的朋友在网上吐槽,他们的订单比去年少了50%以上。

一位在缅甸做服装厂的老板说,他们最近解雇了1/3的工人,去年的活做完后,现在的订单有一点但很不饱满,以他工厂的微薄利润是养不起闲人的。

一位在南通做外贸的老板也说,他感觉每家公司订单都不多,因为成本在那摆着,价格做不下来。

因此,订单减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减弱,总结起来就是一部分被人抢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

抢跑的,可以去抢回来。这两年花钱太多,放开后大家一看钱包都是空的,不仅外贸人急,地方政府也急。去年年底,大批地方政府就带着人跑出去抢订单了。

▲浙江省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图/网络)

关键是,订单丢起来容易,要再抢回来,是不是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和优惠?至于消失的部分,那就谁也没辙了。只能等美联储转换货币政策,重新宽松。

所以,根本解决方案是要转型,这些做外贸的朋友都知道要转型,往高科技转,往高附加值转。人无你有,那么你的产品一定不愁卖;人有你更好,你的订单也不会缺。

但这并不容易,无论是人无你有还是人有你好,都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底蕴。但若永远停留在代工和初级工业品的层次,哪缺不了你呢?

因此,由代工转为做自己的产品乃至打出自己的品牌,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另外就是绕过中间商,直接面对C端,面对欧美的老百姓去做生意。南通有个外贸小团队,去年正常外贸做了1500万人民币,外加200万美金的跨境电商业务。算起来直接在C端卖的货值,都赶上他们的主业了。

03

你看,建议都有了,就是一方面要努力转型升级产品,一方面去做跨境电商做零售。

讲真,这些外贸人都太努力了,他们已经殚精竭虑拼尽全力去开拓市场,去捞订单做生意。主观上他们为了多挣钱,客观上他们给制造业创造了订单,保住了就业。

当然,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也要看历史进程。我们不断地呼吁和平共处,就是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地缘政治形势持续恶化,那是外贸商和制造商们,再怎么努力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吃斋念佛大灰狼
1 楼
中国出口少了,有的国家商品供应也出问题了。
高级打狗棒
2 楼
全球的消费都少了,也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但国内主打出口的企业,肯定难过
印度洋孤舟
3 楼
看文先看作者 冰川思想库, 数字中国网 写手。 数字中国网 是美国国会 cia金源固定对象之一。 呵呵。 关于货柜 关键因素之一没提到 早一两年前 美国因为疫情 只有进美国的货柜 没有出美国的货柜 造成全球海运货柜奇缺 运费奇高,建造货柜厂家加班赶做新货柜。现在市场恢复正常 必然空货柜多的非常。
荣光归中华
4 楼
一堆一堆的空集装箱急需习近平思想为它们指明方向🤣🤣🤣
g
googlebot
5 楼
欧美经济危机了
P
Phillip
6 楼
: 老六生震天看央视于是得出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结论。
活在裆下
7 楼
好事好事像这种低端产业赶紧搬出中国
蒙特伊苦男
8 楼
通胀是全世界的痛,牵一发而动全身。食物跟能源价格飞涨的时候,谁也好不了。
印度洋孤舟
9 楼
加多一句 cia 二战以来就是 就是专门搞乱 制作战乱 最好是内战 能卖武器 也能占资源 还能收刮金元。美国的兴起就是建立在他国的战火上 一战 二战 欧洲有钱人 技术工 黄金都跑到战乱之外的美国。
一分为二好
10 楼
“订单减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减弱,总结起来就是一部分被人抢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 - 还好中国是国际贸易第一大国,否则习近平继续封控下去,中国说不定就会来一场经济大地震。国内就业形式如此严酷,去年GDP增长居然还是正的,有点不可思议。 [1评]
E
Edmondon
11 楼
SB自媒体,去年前年箱子全运到欧美来不及造,今年全回来了当然堆积如山 [1评]
E
Edmondon
12 楼
楼下那么多狗粮叫得这么欢
X
XXyourOO
13 楼
昨天外循环! 今天内循环! 明天不循环! 壮哉我大清!
b
bbxx
14 楼
没错,我工厂订单现在也做不过来了
小能手
15 楼
习包子经济学
英国流氓
16 楼
毛猪们 监狱里的订单不是外贸单 都学底层老毛猪 胡说八道吗?哈哈哈哈😄
超级虫子
17 楼
内循环最大的阻力是贫富不均,想花钱的人没钱,而囤了几百辈子花不完钱的人还在借权力和垄断地位捞钱,如之奈何? 还能指望他们出政策把自己的钱分走? 前个月放水四万亿,存款增加六万亿。 看不出吗,低成本资金又入了关系户腰包,另外他们还多赚了两万亿花不到的钱。
印度洋孤舟
18 楼
收了钱的 目的性
o
orcface
19 楼
还好中国是国际贸易第一大国,否则习近平继续封控下去,中国说不定就会来一场经济大地震。国内就业形式如此严酷,去年GDP增长居然还是正的,有点不可思议。 ------------------------------------------- 美国科技行业裁员15万人,高盛,大摩都警告经济衰退,物价飞涨,但美国的非农数据就是好看。就和中国的GDP是一个道理
樱桃儿熟了
20 楼
出口换美元,这种游戏该停止了
P
Pigheads
21 楼
内循环 怕什么!
p
potatohead
22 楼
不要总是盯着海外, 外国人才多少?要着眼于国内市场, 我们14亿人的消费市场, 远远大于所谓的海外市场。 莫非外国人的钱是钱, 中国人的钱就不是钱了?要深耕国内市场!
軒轅伊尹
23 楼
為何不把目光轉向俄羅斯,烏克蘭,那邊打仗,需要很多東西和物資。 前提,只收人民幣,黃金,其他食物也行。
阴离子
24 楼
包子所愿嘛,哈哈
没啥毛病
25 楼
小学生治国
m
mike3
26 楼
同俄国外贸坚如磐石就好!
b
battleships
27 楼
啥哈活该!
z
zqcgc2003
28 楼
在习大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b
bc007
29 楼
现在不说,出口一辆汽车,相当于出口10000双鞋了?? 一月份比亚迪出口了1万辆电动汽车。是2022全年电动车出口(2万)的50%。
b
bc007
30 楼
舔狗就是来回横跳。 一会没工作,一会用工荒。 都是傻逼!
J
Jambox
31 楼
日杂来了 一辈子都弄个黄皮跪着 哈哈 南蛮子学好普通话再来发帖子
b
bc007
32 楼
集装箱能不堆积如山吗? 去年,中国单向出口美国,美国无货出口中国, 结果造成空箱滞留美国。 而国内是一箱难求,集装箱制造厂加班加点生产集装箱。赚翻了。 现在自然是空箱都回来,堆积如山了。 不来就不需要那么多集装箱。
大春哥
33 楼
當年蠢材到由習親自宣告堅持清O不到搖,各生產基地解封遙遙無期,外商能不跑嗎!你讓衛生部長宣告吧,看看勢頭不對還可以出來「糾偏」,抓人背窩吧,什麼都要強出頭親自指揮。豬啊 [1评]
b
bc007
34 楼
白宫明天公布“毁灭台湾”计划!
B
BarryP
35 楼
没去过港口吧?这点周转箱叫“堆积如山”?
布左右行中道
36 楼
1450支詐騙賤畜真會撒謊編故事、 繼續編!
仓鼠Cookie
37 楼
唉,大环境不好
打哈欠
38 楼
只要东南亚局势不稳, 订单就会回来。 是时候支持当地人民闹革命了。
w
weitoke
39 楼
文章里面已经说了,签约和履行之间是有几个月或半年间隔的。所以现在码头上比较空,这也是半年前疫情封闭没有开放造成的。现在中国全面开放,接的订单也要几个月后才能反映到码头运输上的。
公野长
40 楼
继续取消十年签证,继续48小时核酸吧
南方兔儿爷
41 楼
新冠的时候,大量集装箱积压在美国港口,其他地区的物流一箱难求。必然会增加很多集装箱用于流通。新冠过去,空箱返回这有什么问题?国外很多商场店铺倒闭,影响进货外贸紧缩也是正常,空柜意味着没货。终端卖不动了才是问题
马匪呀
42 楼
1989年落户东莞的裕元鞋厂,这家台湾代工巨头早在2008年就全部搬迁到越南了,服装,鞋类,箱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都在2008年前后搬迁到东南亚了,
y
yehehe
43 楼
竞争不过跑了的例子好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