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学者炮轰习近平!北大女教授:只会画大饼…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15日 13点16分 PT
  返回列表
65184 阅读
69 评论
自由时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颖婕发表名为“困局无解体制无救”的文章,痛批习近平当局擅长画大饼。(撷取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任以来,实施一系列天怒人怨的政策,引发中国经济凋敝,民众生活益发痛苦,当局不仅不知反思,反而更限缩民众吐露心声的空间,严厉打压言论自由,许多体制内知识分子发文批评,最新一例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颖婕,她发表名为“困局无解体制无救”的文章,痛批习近平当局擅长画大饼,朝令夕改,导致民众毫无信心,找到机会就往国外跑。文章由海外中文媒体《议报》于5月13日刊出。

张颖婕写道,在美国留学工作10年后,她又回到了熟悉的北京。12年前,她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踏上留美攻读博士之路。如今她回到隔壁北大任教已经4年多了,十几年来竟都是习天下共产党的新时代,最深刻的感受,概括下来,无非8个字:困局无解、体制无救。

文章写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2024年GDP成长是5%。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笑了。宏观层面,当局公布的经济指标,是肯定要保的,不知道统计局的康义局长当时压力会有多大。但关键的问题是背后经济发展的结构是否健康,百姓们看到这个数字后的微观反应(包括信心与预期等等),这些才是大问题。中微观层面,各行各业大有百业凋敝、信心暗淡的趋势,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市场主体都对未来前景忧心忡忡。做生意做不成、钱放在村镇银行还取不出来,纷纷想往外逃。

张颖婕说,她身边的同事,拿到海外永居绿卡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工作在国内、小孩和资产在国外。例如,北大一位退休校领导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退休后常年待在国外和孩子在一起,偶尔回来跟同事吐槽一下,院长则更不用说,找到机会就往国外跑。

张颖婕指出,从小在国内长大,后来又到海外读书工作,因为家庭因素回国,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富裕起来。只是近些年看到的情况不是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糟。美国有个学者叫余茂春,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把中共当局和中国人民分开,还是很有道理。中共当局最擅长的就是画大饼,为了自己的合法性。更可笑的是,不仅画饼,还不断“翻烙饼”,朝令夕改的情况数不胜数,正式文件说废就废,毫无信用可言,老百姓自然没有信心。

张颖婕举例,前些年一直画的大饼,其中之一就是2035年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水准。根据国内同事测算,想达到这个目标,至少每年要确保5%的GDP成长。但保5何其之难!2024年的保5,又有多少水分!年终岁末靠预期型集中出口把数字拉上去,泱泱大国竟然要靠进出口来拉动三分之一的经济成长,这是极不正常的事。更不论这5%背后的经济结构,实在称不上“高品质”。中共自己订定的政策目标,常常被人看作笑话。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到了十八大之后,成长一路从10%到今天的维持5%都困难,原因有很多重,但根本上,还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产生了矛盾。上层建筑不改革,改革开放释放的发展红利也快到头了。前任领导人看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温家宝的原话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

张颖婕写道,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当前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困局就将无解!2021年夏天,河南那场大暴雨,官方说法是总共造成小几百人的死亡失踪。事实上,“当我们站在郑州京广路的隧道,看到路面上漂浮具具尸体时,就知道实际的死亡人数绝对被夸小了十倍不止!”这一、两年,社会戾气愈来愈重,砍人伤人暴力事件频繁。中共当局的一个最大笑话,就是言行完全相反。例如,党章裡写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很多当局的言行完全相悖,老百姓直言,“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生动的例子,我们现在不好骗了!”

张颖婕直言,政治体制再不改革,无论如何唱响光明论都是无救的体制!有时候被问,你们北大的学者能否说几句公道话,让上面的人听见。但事实上,知识分子什么都做不了。除了一些小修小补的技术细节,不敢说真话,只能配合唱响所谓的光明论。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的体制机制也上行下效,浮躁功利、根本没有长期主义。

张颖婕最后坦言,她没有什么解决方案,但“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如果硬要提方案,大抵是和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市场主体、甚至体制内大部分人所期待的一样,那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话说三遍!

除了张颖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兼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林影、教授兼院长助理韩双艳,今年4月携手实名发表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反共讨习檄文,批判中国共产党近年一系列惹得天怒人怨的政策,还提起六四天安门悲剧在中国被刻意遗忘,呼吁中国人民奋起而战,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自由!在发表上述反共讨习檄文后,林影和韩双艳已分别被摘除院长和教授兼院长助理职务,个人讯息遭删除。

京工人
1 楼
极左派媒体自由时报不是因为老是攻击我们共和党和川总,被马部长断了经费吗,还能发文?
j
johniewalker
2 楼
“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 --- 更准确坦诚的表述应该是:“问题在经济,肇因在政治,根子在体制,祸源在政党”。
茵芯
3 楼
中国知识分子时通病就是谩骂,煽动不满情绪,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学者的责任是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p
portfolio
4 楼
见习近平大势已去,才敢出来炮轰习近平。 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胡锦涛被习近平架离会场时,大官小官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在习近平“反腐”的淫威下服服帖帖。
三河匹夫
5 楼
说的到了点子上,问题是一党专政只有往死路走,老百姓们是代价。唱光明论的在历史上只是渣滓一片。
狄更丝
6 楼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不是挂金狗链的钟南山可比的
a
alextelltale
7 楼
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黄皮,出来走一圈。
t
tudoutudou99
8 楼
不是精英都往北京跑,咋又有反贼?洗干净了,送习主席床上
a
abcdaren
9 楼
如果把民粹倒到历史的垃圾桶里,这个世界马上变得安宁、共赢、繁荣! 加拿大加入美国有什么不好?格陵兰加入美国有什么不好?菲律宾很想加入美国,人家不要而已。 古巴要是加入而不是死怼,今天会穷吗? 中国如果干脆加入联邦,会有什么贸易关税战、核大战、你死我活的事情可发愁的吗?国防开支、维稳开支的天文数字的钱马上用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话,何必要画2035年的大饼忽悠老百姓呢??? 台湾如果干脆加入联邦,会有什么武统、出口危机吗? 问题只是那些野心勃勃要当一尊、要当什么新时代人类共同体领袖的极少数人们绝对不干!他们才是人类的死敌!!!!
O
Opa
10 楼
看见了吗? 文科, 美国海归
湾区范儿
11 楼
这位女学者胆识过人,可惜在中国结局不妙。
m
modems
12 楼
为四中全会造势?
硅谷工匠
13 楼
这个应该是AI做的。
不可以使用
14 楼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09:52:00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黄皮,出来走一圈。 ----------------------------------- 有没有言论自由和言论后有没有自由是两回事。
不可以使用
15 楼
茵芯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09:30:50中国知识分子时通病就是谩骂,煽动不满情绪,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学者的责任是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 嗯,提了啊,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不然呢? 师承老一辈,百年前那批知识分子不就是没有"理性地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却租船去南湖开会? :))
蓝靛厂
16 楼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09:52:00 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黄皮,出来走一圈 ------- 我党的言论自由和国际环境关系很大。我大蛤总和面僵总时代言论很自由,李承鹏高晓松这些个人混的很开。因为党国需要批评和挤兑我党的声音给美帝看,显得很开明的样子,给美帝以我党政治改革大势所趋的假象,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来准备割我党韭菜。现在还聊言论自由就是配合美帝搞我党。我党动态清零搞得跟屎一样,美帝没割到都跑了,你再起哄就属于落井下石了。
C
CTPCW
17 楼
这位女学者胆识过人,可惜在中国结局不妙。
m
mvh
18 楼
近年来,中国都是女的厉害,男的怂。
偶偶地来一发
19 楼
12年前出国,在美国10年回国任教4年。这多出来的两年从哪找补?
追求永生
20 楼
竟然赞同余茂春,还跑到中国去表达这样的赞同,只能感叹,这女人真莽,不是一般的虎。至于“困局无解体制无救”的论点,别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漏洞百出,也不过是那个什么章教授中国奔溃论的蹩脚翻版,是那些已经失去市场老公知们以欧美体制为标准硬把中国削足适履套上去的老套路。
想不开1
21 楼
茵芯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09:30:50中国知识分子时通病就是谩骂,煽动不满情绪,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学者的责任是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 解决问题的方案被裆中央阻断了
n
nyfan
22 楼
胆大教授竟然敢叫板清华伟大领袖校友!
偶偶地来一发
23 楼
还有啊,从现在往回数4年多,中国正在清零,她是怎么从美国回到中国入职的?
时不时来看看
24 楼
教授的文章呢?
老柏树
25 楼
她是中国国籍,疫情时也可以回去的,隔离两周而已。
紫霞仙子234
26 楼
中国井喷式发展,这位教授都无所作为无所收获,可见有多菜。怎么当上教授的,难道也是4+4-2吗?我发现那些在动不动就唧唧歪歪批评中国政府的,都是中国30年发展中啥也没捞着的loser。这位就是loser+怨妇。
保深
27 楼
这样的学者该去疯人院呆着的, 这么跑到文学城?
紫霞仙子234
28 楼
言论自由,民主政治现在已经是一个烂了大街的廉价词语了,还有很多人成天挂在嘴上,垂涎不止。真是cheap人好cheap事。中国过去40年井喷式发展,成就举不胜数,这位女的说是习近平在画大饼,不是坏就是瞎,要么就是坏或者贱。
k
kl3527
29 楼
还是由伟大领袖继续清零吧:)
紫霞仙子234
30 楼
自由时自己都是一个吃狗粮的贱媒,推举的文章只能比自己还贱。这位是什么学者,垃圾学者吗?北大很多,这位就是吧
西
西楼月如钩
31 楼
有句话说 女性都是江雪琴 男的都是甫志高
西
西楼月如钩
32 楼
成就数不胜数,但是问题就是奴隶怎么办。 农民退休120退休金,这些城里人和利益集团 是吃了人不吐骨头。 体制内的退休人员7-8k或者上万甚至数万。 中国成就好不好,完全看属于哪个阶级。
手中有股心中无股
33 楼
给加8个字: 志大才疏,当代赵括
34 楼
台湾自由屎报转的国内公知喷粪文
35 楼
我怀疑这个作者是不是真有其人,抑或是自由屎报杜撰出来的,就像纳瓦罗口中的“专家”一样
a
assked
36 楼
怪不得西方几大新闻媒体专门雇佣“有华裔背景的女性”专门针对中国做反华文章……
a
abcdaren
37 楼
反包子就是所谓‘反华’吗??? 你们五毛反胡耀邦改革、反邓小平联美抗俄就不是反华??? 你们五毛才真正是反华、俄奸、共谍!!!!!
量子纠结
38 楼
现在批习未必有什么风险,很可能是枪手。
a
ajaychen_2024
39 楼
看到余茂春这个名字,就知道这货也不是什么好鸟。果然是文科生多出反贼
r
reno2389
40 楼
“那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话说三遍!” ------------- 脑子有病!俄罗斯早就政治体制改革了,但结果怎么样? 中国如果搞什么政治体制改革,比俄罗斯还要残! 这类人就应该送到乌克兰前线去和俄罗斯打仗!
b
beixuanlv
41 楼
致敬异议学者,十分难得。中国大多数学者都是张维为之类的奴才
老街口瓜子
42 楼
狗奴才,她的意思无非是赶紧美式民主,跪舔美国,然后国家四分五裂,永远生产裤衩子,中国人民就都过上幸福生活了,北大都用些什么玩意儿。
t
tudoutudou99
43 楼
跑到外媒去发表意见?中国不是言论自由,为啥不投稿人民日报?如果人还在国内,估计马上被封杀消失,国外吧,确实不好处理
O
Opa
44 楼
张颖婕个人主页 /sites.google.com/view/yingjiezhang 本人郑重声明:我撰写的所有学术文章、媒体评论、观点文章及接受的采访,均列于下方所示个人网站及北京大学官方平台/渠道,并会实时更新。除此之外,我从未发表过任何其他文章,也从未接受过列表之外的媒体采访。 =============================================================== 台湾巴子自由时报需要解释一下
O
Opa
45 楼
自由时报 , 大妓院 毁人不倦?????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46 楼
还真辛苦你给她在谷歌做了个网页,有种去北大网上给她做一个? Opa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4:34:55 张颖婕个人主页 /sites.google***/view/yingjiezhang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47 楼
你邓爷爷要是听见了马上爬出来抓你个狗奴才去陪葬 老街口瓜子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3:02:00 狗奴才,她的意思无非是赶紧美式民主,跪舔美国,然后国家四分五裂,永远生产裤衩子,中国人民就都过上幸福生活了,北大都用些什么玩意儿。
O
Opa
48 楼
造谣现在都直接强奸了吗? 我在北大光华学院教师主页找到了张颖婕的介绍, 里面有她个人谷歌的个人主页的链接, 点进去一看就是她的郑重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撰写的所有学术文章、媒体评论、观点文章及接受的采访,均列于下方所示个人网站及北京大学官方平台/渠道,并会实时更新。除此之外,我从未发表过任何其他文章,也从未接受过列表之外的媒体采访。 我在她列出的发表文章里没有看到 “困局无解体制无救” 这篇文章。 境外反华势力现在实行强奸了??? 把自己编造的文章想安在谁头上就安在谁头上????? 哇, 厉害了
O
Opa
49 楼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4:44:48 还真辛苦你给她在谷歌做了个网页,有种去北大网上给她做一个? ======================================================= 人家谷歌个人主页是直接在北京大学官网教师介绍下面的, 直接点开就可以看。 造谣强奸犯被打脸
O
Opa
50 楼
I am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I received my Ph.D. i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 fro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2018 and a dual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conomic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in 2013. I have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human-AI collaboration. I also work on projects related to individual users' cross-channel behavior, and FinTech. I pursue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econometrics, structural model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field experiments. Statement: All my academic articles, media commentaries, opinion pieces, and interviews are listed on the personal website below and on official platforms or channels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se lists are updated in real time. Apart from the content listed, I have never published any other articles or given any interviews to media outlets. 本人郑重声明:我撰写的所有学术文章、媒体评论、观点文章及接受的采访,均列于下方所示个人网站及北京大学官方平台/渠道,并会实时更新。除此之外,我从未发表过任何其他文章,也从未接受过列表之外的媒体采访。 Publications Notes: * Equal contribution; † Students when the project was initiated [16] The Power of Disagreement: A Field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Human-Algorithm Collaboration in Loan Evaluations. Hongchang Wang, Yingjie Zhang, and Tian Lu (2025). Management Science. Accepted. [15] Individual Sellers' Social Media Participation and Sales Performance in Peer-to-Peer Marketplaces: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Siliang (Jack) Tong, Yingjie Zhang, Gordon Burtch, and Zhijie Lin (2024).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ublished online. [14] Omnificence or Differenti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IT Workers. Yingjie Zhang, Zhiqiang (Eric) Zheng, and Bin Gu (2024).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13] 1+1>2? Information, Humans, and Machines. Tian Lu* and Yingjie Zhang*.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6(1): 394-418, 2024. [12] Frontiers: Pirating Foes or Creative Friends? Effects of User-Generated Condensed Clips on Demand for Streaming Services. Guangxin (Alan) Yang†, Yingjie Zhang, and Hongju Liu. Marketing Science 43(3): 469-478, 2024 (Lead Article). [11] Profit vs. Equality? The Case of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A New Perspective of Alternative Data. Tian Lu, Yingjie Zhang, and Beibei Li.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47(4): 1517-1556, 2023. [10] Ridesharing and Digital Resilience for Urban Anomalies: Evidence from the New York City Taxi Market. Yingjie Zhang, Beibei Li, and Zhen (Sean) Qia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4(4): 1775-1790, 2023. [9] Learning Individual Behavior Using Sensor Data: The Cas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races and Taxi Drivers. Yingjie Zhang, Beibei Li, and Ramayya Krishna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1(4): 1301-1321, 2020. [8] Personalized Mobile Targeting with User Engagement Stages: Combining Structural Forward-Looking Hidden Markov Model and Field Experiment. Yingjie Zhang, Beibei Li, Xueming Luo, and Xiaoyi Wang.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0(3): 787-804, 2019. [7] Social Media Meets FinTech Platforms: How Do Online Emotions Support Credit Risk Decision-Making? Zenan Zhou, Zhichen Chen†, Yingjie Zhang, Tian Lu, and Xianghua Lu (2025).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Accepted. [6] The Effect of Anthropomorphism in Audiobooks on Consumer Behavior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Ning Wan†, Baixu Liu†, and Yingjie Zhang (2025). 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 Accepted. (in Chinese) [5] The Higher Risk, The Higher Pri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icing Strategy Effectiveness in P2P Lending Platforms. Dingwei Gu, Tian Lu, Yingjie Zhang, and Pinliang L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9(1):155–182, 2025. [4] Last Digit Tendency: Lucky Numbers and Psychological Rounding in Mobile Transactions. Hai Wang*, Tian Lu*, Yingjie Zhang*, Yue Wu*, Yiheng Sun, Jingran Dong, and Wen Huang. Fundamental Research 5(1): 370-378, 2025. [3]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Credit Default: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Self-regulation Theory. Yue Wu†, Yingjie Zhang, Tian Lu, Yunjie Xu, and Yiheng Su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2): 97-128, 2023. (in Chinese) [2] Using Online Geotagged and Crowdsourced Data to Understand Human Offline Behavior in the City: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Yingjie Zhang, Beibei Li, and Jason Hong.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9(3), 32, 2018. [1] The Impact of Car Specifications, Prices and Incentives For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in Norway: Choices of Heterogeneous Consumers. Yingjie Zhang, Sean Qian, Frances Sprei, and Beibei Li.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69: 386-401, 2016. Selected Working Papers/Projects Unraveling Human-AI Teaming: A Review and Outlook. Bowen Lou*, Tian Lu*, T. S. Raghu*, and Yingjie Zhang* Crowding the Machine: How Large Language Model Popularity Reshapes Profile Screening. Paramveer Dhillon*, Yi Gao*, Tian Lu*, and Yingjie Zhang* Mobile Effects on Interrelated Two-Sided Financial Decisions: Comprehensive Evidence from Field Experiments on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 Sihan Fang†, Hyeokkoo Eric Kwon, Tian Lu, and Yingjie Zhang When AI Speaks, Do Humans Lose Listeners? Evidence from the Audiobook Industry. Ning Wan†, Yingjie Zhang, and Ting Li Tell Me What You Imagin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onsumer Imagery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Keyi Jiang† and Yingjie Zhang Beyond the Value for AI Adopters: Analyzing the Impacts of Autonomous Vehicle Testing on Traffic Conditions in California. Xiaoxiao Wang†, Yingjie Zhang, and Jinyang Zheng Decomposing AI's Welfare Impacts: A Quantitative Framework Ning Wan†, Yingjie Zhang, and Ting Li Less Aversion but More Loafing?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AI Readability in Human-AI Collaborations. Xianghua Lu, Yiyu Huang†, Yingjie Zhang, and Lan Shen
O
Opa
51 楼
下三滥的 自由时报, 议报, 你们是觉得当事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境外控告你们造谣诽谤吗?
一带一路
52 楼
在头条上发文一定就是在中国?
O
Opa
53 楼
人要是不在中国北京大学教师介绍官网早就撤下了, 放着北京大学副教授不当, 咋着, 走线美国啦?
l
llq中美18
54 楼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能承认中国高速发展30多年,很不容易了。比那些说中国早已崩溃的人强太多了。
白云蓝天
55 楼
llq中美18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5:39:00“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能承认中国高速发展30多年,很不容易了。比那些说中国早已崩溃的人强太多了。 ---------------------------- 谁说过早已崩溃??? 事实是,从中国高速发展30多年到中国面临崩溃,是二货国贼习大粪一手造成,此贼必将遗臭万年!!!
a
ajaychen_2024
56 楼
谁说过早已崩溃?多着呢,各种章家敦,余茂春,七哥文贵,李大师还说中国死了四亿人呢,你看看城里的这种人大有人在。现在又面临崩溃了?所以恭喜你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5:45 ---------------------------- 谁说过早已崩溃??? 事实是,从中国高速发展30多年到中国面临崩溃,是二货国贼习大粪一手造成,此贼必将遗臭万年!!!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57 楼
北京大学官网提供VPN免费翻墙上谷歌吗? Opa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4:57:54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4:44:48 还真辛苦你给她在谷歌做了个网页,有种去北大网上给她做一个? ======================================================= 人家谷歌个人主页是直接在北京大学官网教师介绍下面的, 直接点开就可以看。
飞雪连天大浪淘查
58 楼
中国不会崩溃,建国后三十年世界200国家排倒数吃树皮吃人都没崩溃。只有树皮和人都被吃光时才会崩溃。脸皮厚的五毛可以跑到澳大利亚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6:08:16 谁说过早已崩溃?多着呢,各种章家敦,余茂春,七哥文贵,李大师还说中国死了四亿人呢,你看看城里的这种人大有人在。现在又面临崩溃了?所以恭喜你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L
LISP
59 楼
痛批习近平当局擅长画大饼,朝令夕改,导致民众毫无信心,找到机会就往国外跑 === 这种话挺难过上去是指桑骂槐 川总也躺枪了
白云蓝天
60 楼
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6:08:16 谁说过早已崩溃?多着呢,各种章家敦,余茂春,七哥文贵,李大师还说中国死了四亿人呢,你看看城里的这种人大有人在。现在又面临崩溃了?所以恭喜你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 什么GP逻辑?我根本否认中国之前有过任何形式的崩溃,怎么被你“恭喜”了? 正相反,我一直认为之前近七十年,中国一直在发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走向全面崩溃。只要二货国贼习大粪近年里不横死,注定了往后一年会比一年糟,尽管上一年是之前历年最糟的一年。
毛熊
61 楼
感觉有点歇斯底里!您最近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吗?要是控制不住,尽快就医! ============================================================================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6:24:06ajaychen_2024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6:08:16 谁说过早已崩溃?多着呢,各种章家敦,余茂春,七哥文贵,李大师还说中国死了四亿人呢,你看看城里的这种人大有人在。现在又面临崩溃了?所以恭喜你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 什么GP逻辑?我根本否认中国之前有过任何形式的崩溃,怎么被你“恭喜”了? 正相反,我一直认为之前近七十年,中国一直在发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走向全面崩溃。只要二货国贼习大粪近年里不横死,注定了往后一年会比一年糟,尽管上一年是之前历年最糟的一年。
亘古未见的笔名
62 楼
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进行,中共已经完全失去民心,如实行民主制度,中共立即垮台,老习走回头路是必然的,可他能力不够,控制太多,成了反效果。
我要真普選
63 楼
不進行政治改革,就算獲得的經濟改革成果,很快將會消失。
我要真普選
64 楼
中國就是不斷在「治、亂、興、衰」的循環中。
大阪书生
65 楼
纯粹是街谈巷议般的抱怨,不像学者的语言风格。好恶和批判是两码事。
我說
66 楼
習大糞的政治生崖很快就壽終正寢。
雨立
67 楼
国内的公知很多都是在国内工作捞钱,同时老婆孩子资金出国。国外如果真的如你们那么吹嘘的好,你们干嘛不干脆放弃国内的发财机会自己也辞职跑出来? 他们能够在国外凭自己的能力本事打拼生存下来,再去指点江山吧!
F
FreeEnergy95
68 楼
国内这么开放了? 张颖婕, 林影, 韩双艳 这三个人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查到? 虽然是北大副教授,写的文章跟民运写的也没什么区别
不可以使用
69 楼
Opa 发表评论于 2025-05-14 15:13:10下三滥的 自由时报, 议报, 你们是觉得当事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境外控告你们造谣诽谤吗? ------------------------------------- 你的辩驳证据就如土工说没有封控,都是居民自发关在家里,或者从来没有实施过计划生育,从来都是自愿打胎一样真。薄熙来当年自称还爱着谷开来,也是要告谁造谣诽谤,没一年上庭了后两人撕逼鸡毛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