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事故家属再发声,鼓吹“智驾”谁之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日 18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65159 阅读
45 评论
中国新闻周刊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大火带走三名年轻女孩的生命。死者罗某的父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湖北上大学的女儿驾车和2名室友前往安徽池州,准备参加次日的事业编考试,不料遭遇事故,车内3人不幸身亡。

遇难者家属微博@诗雨370491153

4月1日晚21:28,遇难者家属微博发声,对网络质疑做出回应。表示“女儿于22年7月份拿到的驾照”“拿到驾照之后在家一直都有开家里的车”。

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回应中称,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事故当晚视频截图

当日,小米汽车还发布了一份销量数据:2025年3月交付量超2.9万辆。小米汽车方面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有信心达成35万辆的全年交付目标。

小米车辆爆燃事件发酵后,4月1日,小米集团(01810.HK)午后持续跳水,截至收盘跌幅为5.49%,报46.50港元,市值1.21万亿港元。相较3月31日,市值大幅缩水近700亿港元。

目前,事故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事故却为今年以来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奋力鼓吹的“全民智驾”“高阶智驾”敲响警钟。

“呼吁车企、媒体在宣传智驾功能时要更加谨慎。”一家智能驾驶头部企业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作为从业者我无比希望智能驾驶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更怕尚不成熟的智驾被滥用,导致严重后果。”

难以完成的“3秒感知”

@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中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据悉,当事车辆为小米SU7 2024款 700km后驱长续航智驾版车型,搭载73.6千瓦时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配备小米全栈自研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iaomi Pilot Pro,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等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时间线,发生事故的小米SU7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的速度行驶中,NOA于22时44分24秒检测到前方路障并发出风险提示,并开始减速。一秒后,22时44分25秒,驾驶员接管车辆后立刻转向,并踩下制动踏板。22时44分26秒—28秒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也就是说,从人驾接管到碰撞发生,实际操作时间仅1秒-3秒钟。

事实上,在系统多次预警后,即便是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都很难在3秒内精准地完成环境感知、决策判断和精准操控,若驾驶经验不足,在慌乱场景中更容易产生错误操作。

在小米SU7上市后,雷军曾多次进行智能驾驶功能直播对小米SU7的NOA功能进行宣传。他曾表示,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要在2025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而在行业内,类似的智驾宣传不少车企大佬都在做。

而小米SU7全系使用的是L2级智能辅助驾驶,属于辅助驾驶。根据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L2级辅助驾驶仍要求驾驶员全程监管,理论上事故责任应由驾驶员承担。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容易因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产生过度信赖。

一名遇难者家属向媒体表示,自己曾与女儿驾驶小米SU7由深圳前往武汉,1000公里路程中,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天眼查App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曾于2023年7月申请“车辆碰撞应急处理系统和车辆”专利。摘要显示,通过气囊控制器直接连接可控硅,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气囊控制器快速向可控硅发出控制信号,使车载电源与应急装置的连接线快速导通,从而缩短了应急装置的触发时间,以便能够使车内人员快速逃离被撞车辆。目前,该专利已于2024年3月获授权。

遇难者家属微博@诗雨370491153

与此同时,遇难者家属对于“为什么车辆在撞到护栏后会自燃?为什么车门会锁?”等提出疑问,希望得到小米的正面回应。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频登上热搜,也让不少人产生了“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的判断。但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燃油车自燃率为万分之0.58,新能源车为万分之0.44。也就是说,目前没有权威数据证明电动汽车更易起火。不过,电动车起火后产生的爆燃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关于车门开启的问题,小米SU7用户手册中有这样的提示:“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多少消费者会使用智能电动汽车车门内的应急机械拉手,也是一个未知数。

“智驾”过度宣传是普遍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高阶智驾、智驾平权几乎成为所有车企重点发力的领域。在新车发布会上,已有多家车企展示过双手脱离方向盘的驾驶画面。这样的传播形式极易导致智驾功能边界不清,让用户产生可以“完全脱手”的误解。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高阶智驾,消费者可以多大程度的信赖高阶智驾,目前仍没有官方机构或权威机构给出明确的定义。行业内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主要是:L1级至L2级为辅助驾驶;L3级及以上为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4级,在绝大部分场景下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且不需要驾驶员干预,系统能自行做出判断;L5级是完全自动驾驶,不需要驾驶员和方向盘。

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定义的L3级及以上为高阶智驾,但因法规限制L3级未落地,当下行业多将具备城区NOA功能视为高阶智驾标志。

而真正划分责任在驾驶员还是车企的分水岭,是L3级。搭载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一旦发生事故,将由车企负责。目前,很多车企为了规避风险,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宣传成“L2+”“L2.5”甚至“L2.999”。

这些专业性的内容,普通消费者很难清晰分辨。这也导致不少消费者对智能汽车过度信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近日也谈及,“高阶智驾”概念是有些车企的营销噱头,有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建议还是把功夫用在安全性上面。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中指出,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进入大众普及阶段,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进入10万-20万元的市场。

近日举办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欧阳明高再一次强调,目前仍处于“全民智驾”而非“全民自动驾驶”时代。确保大模型“上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仍是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课题。不仅L3级自动驾驶需要尽快解决相关法律法规问题,L4级自动驾驶更需要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目前暂时不宜提出“全民自动驾驶”。从“政策破冰”到取得“全民信任”,自动驾驶的普及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悲剧再次敲响警钟: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需平衡创新与责任,守护生命安全底线。

a
aion
1 楼
不过就是另一场大跃进罢了 反正老百姓的命在领导看来就是蝼蚁
后稷
2 楼
为什么司机总是把智驾当自动驾驶。现在没有批准运行的自动驾驶。都还在实验阶段。司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d
djtg
3 楼
我4年车龄的汽油车的驾驶辅助都有自动刹车功能,上次高速开车分神先警报接着直接帮我急刹车,离前车还有几米停下来,吓了我一跳。新的电车应该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才对。 [1评]
多来梦
4 楼
逻辑性还比较差,研究室的逻辑设计与现实使用的逻辑不match
后稷
5 楼
没有车企都告诉你那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只有自以为是的司机自己认为那是自动驾驶。
这是神马情况
6 楼
5毛说了,对待民族品牌要宽容,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要付出代价!
d
dingding6
7 楼
小心有人利用这次事故来攻击中国制造的电动车产业,电动车是国家的战略性布局,非常重要,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举足轻重。 [1评]
多来梦
8 楼
L2.99999,我去!如果不是屁民智商堪虞,韭菜怎么会那么好割?
媚眼瞟瞟
9 楼
看看中国的短剧, 才知道闺蜜有多坏。
j
jingfei05
10 楼
施工方的施工引导做的不够,提示牌在被看到了,能有的反应时间已经太短。无论是人还是辅助驾驶系统都来不及反应。 [1评]
西
西安以东
11 楼
共狗政府浩浩荡荡的丰田考斯特车队,奥迪车队真是明智之举啊
j
jingfei05
12 楼
这事情还有很多的细节待披露,家属是知道自己女儿过分依赖辅助驾驶系统的。 就算是燃油车在95公里的速度撞上围栏,后果也不可预测。
N
NBC111
13 楼
只要是MADE IN CHINA 保证烂货 [1评]
N
NBC111
14 楼
小心有人利用这次事故来攻击中国制造的电动车产业,电动车是国家的战略性布局,非常重要,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举足轻重。 ======================= 一胎化也是国家的战略性布局 只要是国家的战略性布局,保证悲催
吕洞宾怕狗
15 楼
人家台上表演你当真了,代价就是生命
飘风振海
16 楼
YOU REALY SOUNDS LIKE A FUCKING LOSER. DO U KNOW THAT? [1评]
s
sixporka
17 楼
检查到事故发生后,如果车辆不在高速运动或旋转中,应该自动解锁车门。手动解锁也应该放在醒目位置并且触手可及。这应该不难吧
N
NBC111
18 楼
偷渡美国多久了??? 连惨体字都忘了 你这个韭菜确实是MADE IN CHINA
异客
19 楼
估计路障设置的也不咋样 像我们村这边 修路段的警示桶能给你排出差不多1km去
d
djtg
20 楼
没看到现场的图片,一般来说,辅助驾驶系统是根据地面上的辅助线来控制汽车行驶方向,如果连变道线都不画的话施工方绝对有责任,前方物体检测是紧急措施。
k
kyogui
21 楼
还有就是为什么小米在疯狂删帖删视频
吊起来抽
22 楼
因智驾责任死个人罚的他倾家荡产,你看雷不死还敢这么忽悠吗? [1评]
只爱大屁股小妹
23 楼
信小米 得永生
财富绽放
24 楼
越年轻的人越容易相信所谓的科技先进
a
antonioz
25 楼
题外话,刚上网查了一下,这个车20-30万。毕业礼物。可见现在男生真不容易。
专骂独轮运
26 楼
小米连手机都整不明白,还有人相信它的智驾? [1评]
j
joker56
27 楼
五毛还说遥遥领先,死的都是反华的
t
treebear
28 楼
小米根本就没有智能驾驶能力,但是小米营销第一。华为三年研发投资1000亿造车,比亚迪去年研发投资近500亿,小米造车三年投资100亿。小米年年营销费用大于研发费用,它哪里来的智能驾驶能力?
b
babyjohn1986
29 楼
狗粮润逼蠢狗们 纷纷都要挑起来了!!!
b
babyjohn1986
30 楼
你个穷逼蠢狗,开你的8手鬼子卡罗拉把!!!!
b
babyjohn1986
31 楼
特斯拉智驾每年出的事还少吗??没见你个蠢狗出来逼逼!!!!
b
babyjohn1986
32 楼
特斯拉智驾每年出的事还少吗??没见你个蠢狗出来逼逼!!!!
b
babyjohn1986
33 楼
特斯拉智驾每年出的事还少吗??没见你个反华蠢狗垃圾出来逼逼!!!!
f
flow
34 楼
当年大众中国区的高管5个人开着途观好像在西北靠近西安的地方高速追尾渣土车,全车烧成骨架,无一幸免。所以首先容不容易起火看统计数字,而不是个人感受,也没有说油车就一定生存率高,还得看速度和撞的部位。门打不开不说明是小米锁死了门,也可能是卡住了。即便锁住从外面打不开,也很难想象任何车从里面打不开。将近100公里的时速追尾可能屁事没有,但是撞墙,多半已经当场毙命了。
p
pk6034
35 楼
我也觉得设置水泥路障封路很傻逼,哪怕不是智驾,碰上分心的也是死
j
jxxy1234
36 楼
近120km/h的速度使用“智驾”功能通过施工道路是怎么个思路? 目前所有的自动驾驶最高L3级别。我个人从来不敢在高于40 mph的速度下使用tesla fsd 遇难家属目前要做的是举证证明小米虚假宣传,而不是在网上炒作事故。
T
TCVD
37 楼
这三个女生肯定是境外势力派来苦肉计攻击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不过还好有你这种火眼金睛的,一秒破案。
捂毛
38 楼
tesla真好相反,这种情况它会警报, 但是一般不会让人类司机接手, 认为人类司机还没有它控制速度快。 不知道小米智驾是不是抄了这个作业? 无论如何,道路施工方责任太大了。即使不是自动驾驶,人类司机这么近也反应不过来。 谁有现场道路情况图片或者视频,老司机们就能判断了。
五十而立
39 楼
有安全问题就调查研究解决。不然有安全问题就禁止某物,那还会有车、火车和飞机吗?中国因车祸每天的平均死亡人数是800人,那么因智驾死3人,其余797人都是死于人驾,是否应该禁止人驾,全面转向智驾呢?
C
Cup3
40 楼
3秒钟反应时间说明小米的车的智商有问题。探测出路障后车主没有足够的时间降速到可以控制到安全的地方,1-3秒!
j
jpeagle
41 楼
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式。 在维修或者事故路段,禁止辅助驾驶。 希望现在的车都能加入这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