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 US tracker overestimated deaths among children
BMJ 2022; 376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o831 (Published 29 March 2022)
Cite this as: BMJ 2022;376:o831
"The data tracker error occurred “because CDC’s algorithm was accidentally counting deaths that were not covid-19 related,” said Jasmine Reed, public affairs specialist, in an email. Those numbers “are real time and subject to change,” whereas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is the most complete source of death data.”
CDC自己承认数据有误,你还在这里用不准确的数据来吓人?
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H2馆
这几天每到吃饭时间
都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差不多一人高,外形为上下两层圆筒状的机器人收到“指令”后,会自动前往护士站,敞开“肚子”,由护士一次装入28份盒饭,随后各自前往自己负责的四根过道,停留于过道中央,由患者自行前往领取。
达闼机器人项目经理杨修鹏介绍,有了它们,送餐这个环节用时从之前人工派发的20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以内,还大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我们前期设置好了以后,就基本上不用太多的操作,舱门打开,把物品、餐盒直接放进去,点送餐,它可以关门直接去到目标点了。中间的过程它也会自动避让、躲避障碍物,是非常智能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好的。”
由于收治点面积较大,许多患者在前往护士站、厕所时容易迷路,但只要为机器人设置一定程序,它不仅可指引方向,还可实现直接带路。
同一片区域,还有2台跳舞机器人,可以给患者示范做一些简单的保健操动作。另外,达闼一款Patrol3机器人,目前主要在方舱医院入口处负责巡逻和安全提示,不过在需求驱动下,它也能迅速变身搬运工。
杨修鹏和另外2位同事28号就进入方舱内,开始进行这些机器人的调试、路线规划等工作,不到24小时,就部署完成首批6台机器人。杨修鹏说,这个模块搭建完毕后,后续还会有更多机器人“上岗”服务。
“第一个样板区域,这些机器人是服务120位患者,这个样板间打造好以后,后续随时可以进来更多机器人,服务更多患者。”
2020年初,达闼就曾为武昌方舱提供一批机器人“护理员”。本轮疫情中,他们已向包括上海在内的各个受疫情影响的城市送去了超过500台云端智能机器人,提供消杀、配送、测温、安防巡检等服务。达闼联合创始人汪兵说,3年来这些机器人的功能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在统一的部署、规划上面会更快。我们在武昌方舱的时候,从方案到实施,用了一周的时间,上海世博方舱,就用了短短的24个小时。我们在防疫的服务机器人这一块,人员的规模基本上是2020年那个时候两倍的人,在做开发。”
接下来,更多达闼机器人将陆续进入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为医务工作者“减负”。同款机器人“护理员”入驻长兴岛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也已在进行中。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