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疫情最坏结局 你要知道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8日 21点25分 PT
  返回列表
83459 阅读
45 评论
知识分子

作者:邓巍巍(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

“中国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观察者网综合整理

在今天(2月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卫健委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为“NCP”。

在今天下午2时,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强调进一步加强家庭内部的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除此之外,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大家都没有免疫力,人人易感。

所以无论你的小区是否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范,都会有感染风险。

何为气溶胶传播?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在@知识分子撰文称: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

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

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

定量来说,静止空气中同一高度的小颗粒停留时间跟其表面积成反比。对于1微米的颗粒,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为1小时以上。

而环境中总有风吹草动,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余味还久久不散。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之所以翻译为 “胶”,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

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漂移到远方。

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

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排泄活动可产生气溶胶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型病毒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所谓粪口传播是指,病人的粪便中存在病原体,排出体外后造成环境、水源或者食物污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可能感染。而在2月2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粪口传播吗”这一问题,钟南山院士作出了回应: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确实有使用便桶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防控注意。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在@知识分子撰文称:“粪口传播” 不大可能通过吃,而主要可能是通过气溶胶和呼吸传播。

这是因为与呼吸活动类似,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排泄活动也是牵扯到软物质和复杂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过程,这些过程甚至可能比较剧烈,因此产生气溶胶是也很自然的。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E座发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就被认为极大可能性是气溶胶传播。

感染病毒的排泄物在上百米高的污水管道中下落,与气流的相互作用也形成一个雾化过程。

这些雾滴通过8楼的管道裂缝和几家住户没有被水封好的U型管逃逸,最终蒸发成为气溶胶形式的感染源。由此可见,公共卫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容不得短板。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疫情依旧严峻

关于疫情的最坏结局我们必须知道

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上升,国内的疫情依旧严峻。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467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其中724例死亡,2375例被治愈。

 

可以看到,目前被确诊的人数已经破3万,远远超过非典,并且还没有停止肆虐的脚步,令大家无比揪心。加之没有特定的药物对新型肺炎进行医治,被感染的患者即使进医院进行医治,后续能否被治愈仍旧是一个未知数。

 

在此情形之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目前病毒传播是否到达了一个顶峰,还会不会有大规模的感染?

相关疫苗的研发情况如何?多快能投入使用?

疫情在未来总体的发展走向是什么?

 

首先,关于病毒传播的问题。

 

之所以关心病毒的传播,是因为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国的确诊人数越来越多。

       

    (图片来自丁香园丁香医生)

那么,新增的感染趋势走向如何?未来确诊病例是否还会快速增多?

 

李兰娟院士在之前的采访中表示,这主要取决于确诊患者和隐性感染患者是否全部被发现和被治疗,如果是的话,那么新增感染的趋势会下降。反之,如果感染源的筛查和隔离力度不够,就会使得新增的感染病例增多。当然,随着疑似病例的增加,会有一部分转化为新增的确诊病例,但目前的发展还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是大家都关注的疫苗研制问题。

 

1月28日这天,国内传来了关于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好消息,李兰娟院士领导的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大众宣布,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出了3株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这意味着我们有了疫苗的种子株,离研发疫苗又近了一步。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将很快拥有疫苗呢?

 

恐怕没那么乐观。

 

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制备至少需要三个月。

        

       

“制备疫苗有个过程。在疫苗种子株出来以后,要通过细胞株培养,这个过程要一个月。拿到疫苗株后,各方面的检查、检测大约半个月,然后,还要通过鉴定部门的鉴定,通过国家一期、二期的验证,得需要一个半月审批的过程,疫苗才能够出来。”

 

而这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因为很多时候,分离出病毒并不意味着疫苗研发的成功,对于科研专家来说,这只是一个开端。

 

业内专家表示,除了分离病毒这一步骤,还有病毒培养、灭活、接种动物、在动物模型上不断实验、再做临床安全、再到有效性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而在这些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专家们要接连不断地去攻克新的问题,所耗数年都有可能。

 

多少年来,很多疾病的病毒都分离出来了,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又比如令人谈虎色变的HIV病毒,但距离研发出疫苗依旧是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想要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依旧任重而道远,就算顺利,也难以在当下解决燃眉之急。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疫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呢?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日前给出了预测。

        

       

关于此次疫情,大概会有三个结局:

 

首先,是最为乐观的结局。

 

如果我们对此次疫情把控有加,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在大概率下会)在2周内出现下降的情况,国内在两个月左右控制住武汉疫情,接着再用两个月的时间控制住其他区域的感染病情,保证各大省市基本没有散发的病例,最终,世界卫生组织结束对中国的高风险评估。

 

其次,是一种令人焦灼的结局。

 

疫情得到部分控制,病人数温和地增长,整体可控,过程可能会拖至半年甚至一年之久,中国每个医院都(可能)成为传染病医院,将疾病纳入日常管理,直至社会建立一定的免疫力,直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像2002年的非典一样,逐渐自然消退。

 

最后,是最坏的结局。

 

那就是像 2009 年的墨西哥流感一样,病毒不幸(大范围)席卷全球,感染数百万人。

 

那么,通过努力,我们究竟能不能有效控制住这个病毒,让它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张文宏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取决于通过全国医疗团队和医疗资源的输入。

 

另一方面,取决于各大省市的保卫战成果。比如,由各大医院到社区医疗站点的新增输入性病例,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快速被确诊、及时被隔离、救治。如果可以,那么哪怕将来的病例增加,也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而关于病毒的走向,主要有两种结局:

 

1. 病毒最终将退回到自然界,回归山林深洞;

 

2. 毒力逐渐降低,成为人群中发现的 4 种冠状病毒(HCoV- NL63,HCoV-229E,HCoV- OC43 和 HKU1)外的第五种冠状病毒,成为每个冬春季的常客,从此在冬季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中,成为除了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之外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在采访最后,张文宏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在接下来的两个周内,将会看到初步的成效,(疫情)应该是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在2个月至3个月左右,结束这场战争。”

 

莫任谣言引发恐慌,

同时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尽管此次从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依旧在不断上升,但我们绝对不能对此次“战役”失去信心。

 

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要时刻保持对病毒的警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亲人。

 

同时,大家要不信谣,不传谣,不要让谣言来掌控自己的情绪。

 

比如,前两天,有媒体对李兰娟院士的采访原话进行断章取义,发布了带有歧义的消息称:“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

        

       

消息一出,让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将宠物视作携带病毒的生命个体,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导致不少抛弃宠物的闹剧。

 

而世界卫生组织随后回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猫狗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因此,大家不必担心家中的宠物对自身健康构成威胁,更不要轻易抛弃自己的爱宠。

 

又比如,前不久官方媒体刚辟谣了“熏白醋能对空气进行消毒”;

        

       

以及“吃大蒜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

        

       

甚至“用香油滴鼻孔可阻断传染”等谣言。

        

       

而应对此类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熟记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方式。

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专家呼吁广大社区居民,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识,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探访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复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众志成城,共同战胜这次疫情!

j
junkuanzhao7
1 楼
在大陸遭受瘟疫的时候有人幸灾乐祸,造謠煽動,这种黑心肝,爛肚腸,齷齪骯髒的做法【喪盡人性】(用台灣名嘴黃智賢的話說:喪盡天良)。疫情面前,這群慕洋狗/狗屎蠅們吃著骯髒的人血饅頭,好像看惡狗看到的米田共。。。他們不是為了幫助大陸人民儘快地制止疫情做正面的貢獻---這就是那些【逢大陸必罵】喪失理性的台巴子香港腳和雜種們。
吉祥福禄喜
2 楼
操你妈啊
r
rootrootroot
3 楼
空气传播就太恶了
V
VBO
4 楼
空气传播吗
传播爱与光
5 楼
可能会死掉30亿人,动植物更安全、地球更健康了!哈哈哈
雪中奔牛
6 楼
看来新冠患者应该立刻去武汉病毒研究所放屁
低层群众
7 楼
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如果没药治,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了,大家好自为之,几个月后情况应该更吓人。
c
chainedsoul
8 楼
我是做病毒的。当时国内还坚持说只会近距离和接触传播,而且体外不能存活,我就已经开始怀疑了,现在终于证实了。很多病毒都是可以通过气溶胶(aerosol)传播,而且在aerosol里有的病毒可以体外存活十几小时甚至几天。当然,感染也要你吸入的aerosol病毒浓度达到一定滴度才可以,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恐慌。但是与他人保持距离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过按家庭单位隔离这种模式,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家庭成员基本上很难跑掉。但是很多人初期又没有症状。哎,真的很难办
k
kingsmill
9 楼
共产党的生物武器
g
gescan
10 楼
明显是中共统计局借调到卫健委的人做出来的,这叫一个“专业”呀
红旗生产队
11 楼
说的太对了
q
qiaoba
12 楼
这么恐怖的传播方式,能说不是实验室泄露的吗?谁想信是自然界产生的?还要不要忽悠?接着忽悠!
色是空空是色
13 楼
你的数学没学好
中国海军
14 楼
说啥气溶胶传播啊,很多人可能听不懂!直接说通过空气流动传播不就完了吗,就是说不是非要在患者旁边,通过患者的飞沫传染,而是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流动,传播和污染到更远的地方,甚至任何地方!而且在自然条件下,可存活数个到48小时,甚至几天!!! 完了,这次真的完了,中国完了,人类危矣!气溶胶传播,这他妈就像化武一样!
中国海军
15 楼
病毒随空气传播到远处,沉降在物体表面,在自然条件下存活数小时到几天,接触过的人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或者把病毒带回家.............. 真的完了....
园艺师
16 楼
流感病毒也空气传播
园艺师
17 楼
流感病毒都是空气传播,又怎么样?
移动硬盘
18 楼
粪便,溶胶。那就是说隔离没有做好。已经全城污染了。
园艺师
19 楼
流感病毒都是空气传播,又怎么样?
戚继光将军
20 楼
看来,这场疫情不会很快过去。
闲人老修
21 楼
如果空气就可以传播病毒,那就太恐怖了,现有的防范措施都无法切断这个传染途径!
不同声音
22 楼
CCP - 共产主义病毒真厉害!
遗精的美好
23 楼
医疗物资跟不上才是大问题,看看其他各省的死亡人数就知道了,医疗物资充足的死亡率并不高,很低。 共产党也是倒霉,碰到这么个病毒,稍微传播性弱点的病毒,就算政府工作没做好,也不至于封城。
p
ppplu
24 楼
娘希屁
c
chainedsoul
25 楼
也没有必要恐慌。人的免疫系统不是吃闲饭的,病毒感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军力竞赛,你吸入的病毒颗粒超过了免疫系统能压制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但是气溶胶在空气中会很快稀释,你的免疫系统可以足够应付。这也就是为什么远离病人密集的区域的原因,因为距离感染者越近,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在空气中密度就越大,就越容易感染。 历史早就证明主动隔离是防疫最有效的手段,可惜国内很多人非常无知,还是不戴口罩到处乱跑
l
liwuwei
26 楼
所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叹息
27 楼
傻逼;那组网上传的数字你自己去算一遍;看看是不是每天2.1
太平洋海风
28 楼
气溶胶英文aerosol。人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产生的小飞沫就是,里面带病毒是肯定的。还用你瞎逼逼
太平洋海风
29 楼
你早就完了
A
AntibioticsAce
30 楼
如果是空气传播的话基本上只能靠两个方式了,一是疫苗,二就是等到夏天。两个都是在近期不可能实现的。
k
kittymat
31 楼
2月7日 吹哨节 用来祭念和缅怀 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去世的“吹哨人”李文亮 还有言论自由和大众知情权!
W
Winterfog1
32 楼
我之前是不信泄漏的, 但如果这病空气都能传播,还是吃出来的吗?
d
danial
33 楼
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确实有使用便桶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防控注意。 笑话印度之前,该好好管管中国自己的事了,别总是一说中国不好,立马说你看外国咋地咋地。 这么说话的,遭报应了吧?
中国海军
34 楼
超市里的🐟是吃屎长大的,太恶心了,湖北人,江西人......得肺炎不冤
中国海军
35 楼
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中还是非常危险的吧,举个例子,一肺炎患者在离你家之外200米的地方吐了口痰,你回家经过那里踩到了,大量病毒就被带回家了吧,在家里肯定是不带口罩的,这样就被传染了,一家人都完了 之前不是有楼上得肺炎,楼下做电梯按按钮被传染的么,所以传染性还是非常强的,恐怖!
天涯兔
36 楼
李兰娟是个富婆 自己跟儿子的公司有十几二十间 她的院士只是个头衔 实质没什么研究贡献 每次都要挂着团队,其实她所说的药就是艾滋病抑制,国外新发现这个疫情会被抑制但会复发的
财富绽放
37 楼
现在知道为什么习总不能去现场了吧?传染性太强了,做为第一领导人,就算是美国总统,这个时候也需要待在安全的地方,让副总统去现场,这个真的可以理解。
z
zhulitmac
38 楼
人类命运共同体
洪山马房山
39 楼
中国当官的脑子进水。2千万的大武汉里搞国家4P 病毒研究研究所, 武大高尚荫开创, 病毒研究机构中生长的危险病原体,病毒和细菌繁生武汉。80后的美人领导,实验室的动物卖到野生动物批发市场。好比核电发电站,建在中南海,爆发将是致命的,破坏力很大。 请看德国100多年的4P 病毒研究研究所,建在里姆斯岛(Riems)看上去像是一个监狱岛 https://www.travelbook.de/orte/gefaehrliche-orte/riems-im-greifswalder-bodden-die-gefaehrlichste-insel-deutschlands 波罗的海里姆斯岛是一个禁区。那里正在研究危险的病原体和病毒-很快也在大型动物身上进行了研究。 从空中俯瞰,里姆斯看起来像波罗的海的田园度假岛。但是没有授权的人可以在这里上去。 高高的围栏,铁丝网,安全等级4-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建筑物,格赖夫斯瓦尔德博登(Greifswalder Bodden)的里姆斯岛(Riems)看上去像是一个监狱岛。虽然不是重罪犯从世界其他地方带到了德国北部最长的熟料门面(长达235米)的安全之下,但它们却是其他破坏力很大的元素。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防止爆发-从两种意义上讲。 任何想进入里姆斯岛内部的人首先需要获得许可证。然后,他必须穿过几个安全门,脱下衣服并消毒,最后穿上一件特别的衣服,看起来他正要飞向月球。而且,即使您想再次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必须在严格的定时过程之后“淋浴”:一分钟的水,一分钟的肥皂,两分钟的水,同时洗头并闭合指甲擦。 为什么要全力以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博登(Greifswalder Bodden)的里姆斯(Riems)岛上,不允许任何东西从里面出来。没事这就是为什么米高的围栏,许多铁丝网和高安全等级的原因。囚犯的爆发将是致命的-如果这将导致另一次爆发:一场流行病,最糟糕的是一场流行病。这是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病毒学研究机构中生长的危险病原体,病毒和细菌。 1910年,世界上第一个病毒研究所在这里成立 一百多年前,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的学生弗里德里希·洛夫勒(Friedrich Loeffler)在市中心的一个马Gre里的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研究了口蹄疫,并发现了这种病毒。因为造成这种疾病的不是细菌,而是迄今未知的一类“微小生物”。 同样有趣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岛屿在巴西的前面 然而,尽管洛夫勒致力于抗击这种疾病,但他最初取得了相反的结果:在格赖夫斯瓦尔德附近,异常多的动物感染了鼠疫,洛夫勒通过检查无意中感染了整个牛群,但他仍想消除这种病。一个岛屿许诺为大陆上的牛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幸运的是,一个人就在城市正前方,长1250米,宽300米,配备了波罗的海小岛所需的一切设施:通向海边的沙滩,通向礁湖的芦苇,以及吕根(Rügen)的如画美景。洛夫勒(Loeffler)于1910年在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病毒研究所。从1926年起,缆车将岛国与大陆连接起来进行物资运输。 纳粹在这里研究了生物武器 在第三帝国,在里姆斯实验室进行了有关生物武器的研究。在关于疫苗的GDR中。 800人在这里工作。 1970年代初期,该岛通过水坝与大陆相连,而里姆斯实际上只是30多年的一个半岛。但是500米长的水坝将Gristower Wieck从海中切断,海湾中氧气稀少,2007年秋天,该水坝又重新开放,全长30米。 第二年,对旧工厂进行了处理。里姆斯研究中心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弗里德里希·洛夫勒学院(FLI)的总部,现已得到了大幅扩展和现代化。联邦政府在新建筑群中投资了3亿欧元。创建了89个具有不同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和163个马stable:用于实验所需的大牛。 FLI主要研究动物疾病,例如疯牛病,口蹄疫,猪瘟和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并具有高度危险的疾病:Sar,埃博拉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杀死地下室的坦克 该岛所在选区的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亲自于2013年夏季成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它们是欧洲第一个针对大型动物的高安全性研究实验室。否则,类似的实验室和马s只能在加拿大温尼伯和澳大利亚吉朗找到。 同样有趣的是:世界上9个最危险的岛屿 您除了如何确保进出员工和访客的大量程序外,还如何确保病毒不会爆发?例如,使用所谓的杀伤缸,废水在其中被加热,从而使每个细菌都死亡。一个特殊的动物尸体处理系统也正在等待在封闭的地下室中使用:整个尸体可以浸入装有氢氧化钾的巨大金属大锅中-这样它们就可以完全溶解,直到只剩下几块灰尘和颗粒为止。
R
Relief
40 楼
气溶胶能传染,这货还能粪口。 路过病人放个屁,旁边的人就gg了。
苏浩
41 楼
中科院明星所长王延轶:自己只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蜗牛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4HT5KEH0536ADOR.html
山边那朵云
42 楼
以前去过湖北武汉的我来告诉你们,我想起来了,武汉人嫌弃坐便马桶,他们认为脏。座椅都用蹲的。亲身体验。亲身耳闻。亲眼所见。还被他们鄙视了一把。
山边那朵云
43 楼
以前去过湖北武汉的我来告诉你们,我想起来了,武汉人嫌弃坐便马桶,他们认为脏。大便上厕所都用蹲的。亲身体验。亲身耳闻。亲眼所见。还被他们鄙视了一把。
c
cpa1
44 楼
看一眼就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