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在做出退选决定后,今天社群媒体X宣布,他将于美东时间24日晚间黄金时段,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演说。
法新社报导,拜登在X发文写道:“美东时间明晚下午8时(台湾25日周四早上8时),我将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演说,将谈论未来发展,以及我如何为美国人民完成工作。”
拜登先前在X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不再争取连任。他当时表示,他本周稍晚将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说,说明自己决定退选的细节。
拜登上任推动4大经济计划 成效恐数年后才会显现
美国总统拜登闪电宣布放弃竞选连任,他可能不会因为执政期间投下的数以千计补助和公共投资而获得政治肯定,像是在南卡罗莱纳和怀俄明州等地推动的机场和道路计划,也不太可能动摇川普在这些极度保守州的稳固地位。
路透社报导,拜登上任后试图迅速展开后碳排能源转型,科技制造业回流生产,分散财富到比较没那么繁荣的城市,重建年久失修的基础建设,但是否会像他的支持者所说,带来高生产力、稳定的供应链、或者是支付应对气候变迁的头期款,成效恐怕要好几年后才能显现。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大都会政策计划(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资深研究员穆罗(Mark Muro)指出,拜登的计划大多是“大型、具戏剧性”。
他说:“拜登突破10多年来的僵局、小规模的行动以及对政府的怀疑,在科技、绿能和基础建设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试验。”。
上任两年内,拜登透过国会推动4项重大经济法案。
其中一个支柱是2021年规模1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法。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驻学者、经济政策研究主任史崔恩(Michael Strain)表示,该项立法“非常合理,是那种你可以想像前任总统会推动的法案”。
史崔恩表示,但这无法缔造伟业,拜登想做的,是成为下一位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或下一位詹森(Lyndon Johnson)。罗斯福推出新政(New Deal),詹森总统则推行大社会(Great Society),两人分别在1930年代和1960年代大大扩张政府的经济足迹。
他认为拜登的支出失于“莽撞”,目前国家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毛额6%的情况下,这种财政破洞只有在经济衰退时期才会看到。史崔恩也对免除学生贷款债务等政策不满,认为这将联邦政府的协助扩大至日益中产化的家庭。
拜登上任以来,失业率创下1960年代以来维持在4%以下最长的时间,维持超过2年。美国低收入职业劳工的薪资成长最强劲,对许多人来说,薪资成长的速度追上通膨。
事实上,拜登和川普的经济政策有一个共通点:利用赤字支出维持经济成长在趋势上方。
川普利用共和党长久以来的减税脚本,这些减税没有和削减支出相抵销;拜登则是采取对民主党来说一种新的方法。
担任前总统奥巴马的副手让拜登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奥巴马如何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当年祭出的振兴经济措施,如今看来都太过温和。
当时经济从极度衰退中的复苏十分缓慢且不顺利。看来教训似乎很明确:一旦危机来袭,反应要迅速,且规模要大。
这正是拜登第一个重大经济法案背后的逻辑,规模1.9兆元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在拜登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不到2个月推出,延续川普政府时期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初期推出的多项刺激经济、失业率和其他支出计划。
刺激经济从疫情危机中复苏的行动持续到川普政权结束之后,同时大致在两党的支持之下进行,让美国的失业率在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后约18个月内重返4%至5%的中间区间。
反观,金融危机后,美国失业率花了超过7年才重返4%的水准。当年缓慢的复苏对于美国蓝领来说十分难熬,因此助长了川普的崛起。
接下来的法案包括跨党派的基础建设计划、提高美国半导体芯片生产的法案,以及或许是拜登最具争议性的法案: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因为他将提供绿能生产与电动车补助,纳入一个字面上是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法案。
一旦川普赢得11月5日的总统大选,其中的部分计划可能会被推翻。
不过,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师詹迪(Mark Zandi)指出,拜登启动的计划,有许多可能会持续下去。
美国挺过了COVID-19疫情,倘若代价是通膨,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并没有预期中严重,若以造成持续的失业率和生产力减少来看,其他替代方案恐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痛苦。
同样的,在基础建设和芯片生产的投资方面,从工厂投资激增和美国城市各地的道路施工人数来看,大致上已经实现。
詹迪指出,拜登上任推动的经济计划,虽不及罗斯福因应大萧条祭出的新政规模,却也非常重要。
“我认为它是广泛、大规模、带来好的改变,但这是从传统总体经济的脉络来看,并不具重大变革性或改变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不变,只是他和更强大的对手和更大力量较劲。”
美国总统拜登在做出退选决定后,今天社群媒体X宣布,他将于美东时间24日晚间黄金时段,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演说。
法新社报导,拜登在X发文写道:“美东时间明晚下午8时(台湾25日周四早上8时),我将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演说,将谈论未来发展,以及我如何为美国人民完成工作。”
拜登先前在X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不再争取连任。他当时表示,他本周稍晚将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说,说明自己决定退选的细节。
拜登上任推动4大经济计划 成效恐数年后才会显现
美国总统拜登闪电宣布放弃竞选连任,他可能不会因为执政期间投下的数以千计补助和公共投资而获得政治肯定,像是在南卡罗莱纳和怀俄明州等地推动的机场和道路计划,也不太可能动摇川普在这些极度保守州的稳固地位。
路透社报导,拜登上任后试图迅速展开后碳排能源转型,科技制造业回流生产,分散财富到比较没那么繁荣的城市,重建年久失修的基础建设,但是否会像他的支持者所说,带来高生产力、稳定的供应链、或者是支付应对气候变迁的头期款,成效恐怕要好几年后才能显现。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大都会政策计划(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资深研究员穆罗(Mark Muro)指出,拜登的计划大多是“大型、具戏剧性”。
他说:“拜登突破10多年来的僵局、小规模的行动以及对政府的怀疑,在科技、绿能和基础建设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试验。”。
上任两年内,拜登透过国会推动4项重大经济法案。
其中一个支柱是2021年规模1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法。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驻学者、经济政策研究主任史崔恩(Michael Strain)表示,该项立法“非常合理,是那种你可以想像前任总统会推动的法案”。
史崔恩表示,但这无法缔造伟业,拜登想做的,是成为下一位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或下一位詹森(Lyndon Johnson)。罗斯福推出新政(New Deal),詹森总统则推行大社会(Great Society),两人分别在1930年代和1960年代大大扩张政府的经济足迹。
他认为拜登的支出失于“莽撞”,目前国家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毛额6%的情况下,这种财政破洞只有在经济衰退时期才会看到。史崔恩也对免除学生贷款债务等政策不满,认为这将联邦政府的协助扩大至日益中产化的家庭。
拜登上任以来,失业率创下1960年代以来维持在4%以下最长的时间,维持超过2年。美国低收入职业劳工的薪资成长最强劲,对许多人来说,薪资成长的速度追上通膨。
事实上,拜登和川普的经济政策有一个共通点:利用赤字支出维持经济成长在趋势上方。
川普利用共和党长久以来的减税脚本,这些减税没有和削减支出相抵销;拜登则是采取对民主党来说一种新的方法。
担任前总统奥巴马的副手让拜登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奥巴马如何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当年祭出的振兴经济措施,如今看来都太过温和。
当时经济从极度衰退中的复苏十分缓慢且不顺利。看来教训似乎很明确:一旦危机来袭,反应要迅速,且规模要大。
这正是拜登第一个重大经济法案背后的逻辑,规模1.9兆元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在拜登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不到2个月推出,延续川普政府时期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初期推出的多项刺激经济、失业率和其他支出计划。
刺激经济从疫情危机中复苏的行动持续到川普政权结束之后,同时大致在两党的支持之下进行,让美国的失业率在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后约18个月内重返4%至5%的中间区间。
反观,金融危机后,美国失业率花了超过7年才重返4%的水准。当年缓慢的复苏对于美国蓝领来说十分难熬,因此助长了川普的崛起。
接下来的法案包括跨党派的基础建设计划、提高美国半导体芯片生产的法案,以及或许是拜登最具争议性的法案: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因为他将提供绿能生产与电动车补助,纳入一个字面上是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法案。
一旦川普赢得11月5日的总统大选,其中的部分计划可能会被推翻。
不过,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师詹迪(Mark Zandi)指出,拜登启动的计划,有许多可能会持续下去。
美国挺过了COVID-19疫情,倘若代价是通膨,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并没有预期中严重,若以造成持续的失业率和生产力减少来看,其他替代方案恐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痛苦。
同样的,在基础建设和芯片生产的投资方面,从工厂投资激增和美国城市各地的道路施工人数来看,大致上已经实现。
詹迪指出,拜登上任推动的经济计划,虽不及罗斯福因应大萧条祭出的新政规模,却也非常重要。
“我认为它是广泛、大规模、带来好的改变,但这是从传统总体经济的脉络来看,并不具重大变革性或改变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不变,只是他和更强大的对手和更大力量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