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站跳水世界杯,全红婵都输给了陈芋汐,屈居女子10米台亚军。18岁的她,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
由于身体发育,全红婵的身高长到了1米53,体重达到了46公斤。普通人看似苗条的身材,却成为跳水运动员的“负担”。国际泳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体重每增加1公斤,空中转速就会减慢0.1秒;身高每增高1厘米,入水角度偏差可能超过2度。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候相比,全红婵身高增长了10厘米,体重增加了8公斤。曾经的“水花消失术”,现在真的快“消失”了。
“体重涨了,动作有点找不准感觉……以前那种劲儿,可能找不回来了。 ”上一站比赛失利后,全红婵面对采访时低着头轻声说道。全红婵的话让喜欢她的人感到了一丝担忧,一旦全红婵无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她很可能从此泯然众人。不要说实现奥运会三连冠,就连能否跳到洛杉矶奥运会都很难说。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跳水队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全红婵的师姐和广东湛江老乡劳丽诗,在和李婷拿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后,就因为没闯过身体发育关,无奈提前选择退役。
全红婵的主管教练陈若琳也曾遭遇过身体发育带来的烦恼,幸运的是她闯过来了,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拿到个人第五枚金牌。如果不是因为伤病,陈若琳不会选择退役。如今,自己的弟子面临着自己当年的困境,相信陈若琳有办法帮助全红婵摆脱“成长的烦恼”。
假如全红婵一直无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她可以向前辈伏明霞学习,从跳台改为跳板。自从伏明霞和熊倪后,中国跳水队再也没有出现从跳台转为跳板的选手。1995年,17岁的伏明霞开始兼项女子三米板。当时,跳水皇后高敏退役后,中国女子三米板出现了人才断档,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伏明霞身体开始发育,在跳台项目上完成动作的难度不断增加。而跳板项目借助跳板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身体发育对动作的影响,使她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
事实证明,伏明霞是一位天才选手。在跳台和跳板项目上都取得了成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她获得了女子10米台和3米板的冠军,成为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的第一个板台双冠王。20年后,如果全红婵也转为跳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有可能同样可以在女子三米板取得成功。或许,这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充满跳水天赋的全红婵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连续两站跳水世界杯,全红婵都输给了陈芋汐,屈居女子10米台亚军。18岁的她,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
由于身体发育,全红婵的身高长到了1米53,体重达到了46公斤。普通人看似苗条的身材,却成为跳水运动员的“负担”。国际泳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体重每增加1公斤,空中转速就会减慢0.1秒;身高每增高1厘米,入水角度偏差可能超过2度。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候相比,全红婵身高增长了10厘米,体重增加了8公斤。曾经的“水花消失术”,现在真的快“消失”了。
“体重涨了,动作有点找不准感觉……以前那种劲儿,可能找不回来了。 ”上一站比赛失利后,全红婵面对采访时低着头轻声说道。全红婵的话让喜欢她的人感到了一丝担忧,一旦全红婵无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她很可能从此泯然众人。不要说实现奥运会三连冠,就连能否跳到洛杉矶奥运会都很难说。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跳水队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全红婵的师姐和广东湛江老乡劳丽诗,在和李婷拿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后,就因为没闯过身体发育关,无奈提前选择退役。
全红婵的主管教练陈若琳也曾遭遇过身体发育带来的烦恼,幸运的是她闯过来了,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拿到个人第五枚金牌。如果不是因为伤病,陈若琳不会选择退役。如今,自己的弟子面临着自己当年的困境,相信陈若琳有办法帮助全红婵摆脱“成长的烦恼”。
假如全红婵一直无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她可以向前辈伏明霞学习,从跳台改为跳板。自从伏明霞和熊倪后,中国跳水队再也没有出现从跳台转为跳板的选手。1995年,17岁的伏明霞开始兼项女子三米板。当时,跳水皇后高敏退役后,中国女子三米板出现了人才断档,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伏明霞身体开始发育,在跳台项目上完成动作的难度不断增加。而跳板项目借助跳板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身体发育对动作的影响,使她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
事实证明,伏明霞是一位天才选手。在跳台和跳板项目上都取得了成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她获得了女子10米台和3米板的冠军,成为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的第一个板台双冠王。20年后,如果全红婵也转为跳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有可能同样可以在女子三米板取得成功。或许,这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充满跳水天赋的全红婵来说,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