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夫妇买首套房血泪教训:房子没到手 损失$14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4日 17点49分 PT
  返回列表
78727 阅读
25 评论
CTV

詹尼森(Joe Jennison)和默尔(Alicia Murrell)是一对已经订婚的夫妇,他们想在安省圭尔夫(Guelph)购买他们的第一套住房。然而,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让他们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心情复杂,犹如坐过山车。在接受CTV采访时,这对夫妇透露,在找房的过程中,他们在开发商Fusion Homes的独立屋和半独立屋两次抽签中都没有中签。最后,他们抽中了联排别墅,这令他们感到非常兴奋。

这对夫妇表示,在“Sora at The Glade”开发项目中完成他们第一套房子的交易,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他们以为自己成功地买到了房子。然而,就在交易完成后不久,他们与开发商的关系迅速恶化。

图源:Jeff Pickel/CTV Kitchener

贬值20万

默尔说:"大概是几个月后,他们开始发布一些优惠政策,因为他们的房子卖不出去。"

詹尼森接着说:"虽然不是什么惊人的优惠,但仍然很不错。所以我们联系了我们的销售代表,问她‘我们能参与这些活动吗?’ 她说:‘抱歉,不行,这是为新客户准备的。’ 尽管这有点让人失望,但也不是世界末日。"

令这对夫妇感到郁闷的是,当他们准备入住时,优惠政策已经提供了高达10万元的折扣价,并且另有约10万元的免费升级服务。

他们表示,这些优惠使他们的房子贬值了20万元。

詹尼森表示:"我们不甘心的不是我们一无所得,然后生气地跺脚讨要折扣。问题在于,事实上,在我们看房子之前就已经贬值了"。

尽管如此,詹尼森和默尔仍然愿意完成这笔交易,没想到他们又面临另一个重磅炸弹——入住费(Occupancy fee)。

图源:Jeff Pickel/CTV Kitchener

费用激增

詹尼森:"那天我在工作时收到律师发来的电子邮件:'嘿,我需要6张支票,总共大约6600元'。

入住费是新建社区独有的费用。当一座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而且各单位已经达到了相关规定的可居住要求时,就要求业主入住了。虽然这时业主有了钥匙,但是房子的产权还不属于业主,入住费相当于付给开发商的租金。

詹尼森最初被告知入住费为每月3250元,但在入住前两天,他被告知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5423元。

此外,维护费用也从309元涨到了517元。詹尼森表示,这些费用的总额大约每月6600元(税后)。

詹尼森和默尔说,更让他们困惑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入住费要交多久。

默尔说:"我们可能要支付两年的入住费,但没有一分钱用于抵押贷款。所以我们计算了一下6个月的支票大约是4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在这一点上,这对夫妇说他们迫切希望解除交易,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图源:Jeff Pickel/CTV Kitchener

损失14万元如释重负

正如房地产律师Stefan Avramovic解释的那样,一旦签署合同,房屋建筑商拥有大部分权力。

"如果你试图退出交易,还会有很多法律后果。如果你退出交易,可能损失定金,而且如果房产的售价低于你签署的价格——比如说,你以90万元的价格购买房产,但卖出时只有70万元——你要承担降价的部分。"

经过协商,这对夫妇同意放弃14.1万元的定金,他们表示Fusion Homes同意不采取法律行动。

默尔说,他们最初的感觉是一种解脱。

她说:"我们失去了14万元,如释重负。当我们收到那封邮件时,我欣喜若狂,他们同意保留了我们的定金,我们解脱了。"

这种感觉后来变成了沮丧和怨恨。

詹尼森说:"这真是一剂难以下咽的苦药,因为Fusion Homes拿走了我们所有的钱,他们转手就可以重新卖掉房子,赚更多的钱。"

这对夫妇表示,他们并没有指责Fusion Homes做了任何违法的事情,但表示他们期望更好的对待。

默尔说:"他们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表明,他们真的不在乎,而且他们真的只是想赚钱。"

詹尼森说,他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帮助其他正在经历买房过程的人。

他的建议是:一个好律师会帮你很多。

CTV新闻在过去几周内多次联系Fusion Homes,但都没有得到回复。

来源链接:https://kitchener.ctvnews.ca/couple-walks-away-from-140k-after-dispute-with-developer-1.6656706

j
jeffinvade
1 楼
买楼花,交付分两次,真正产权过户才是房贷开始,之前房子属于开发商是要租的,因为加拿大规定房地产项目全部units都交付之后才能过户
3
3278500
2 楼
加拿大房价崩盘
万岁我的国
3 楼
我就感觉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并不是为了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他们是为了给服务供应商留下更多的赚钱机会而做的。 [1评]
j
jeffinvade
4 楼
买楼花,交付分两次,真正产权过户才是房贷开始,之前房子属于开发商是要租的,因为加拿大规定房地产项目全部units都交付之后才能过户 这样就不会像中国那样,烂尾楼还要交房贷 [2评]
w
wodedongxi
5 楼
“交付分两次”是合理的,但是这么高的occupancy fee 怎么也说不过去吧。我在美国买过新房,入住的时候,小区里别的房子也还在建,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occupancy fee这一说。这种规则说白就是不合理。 [2评]
d
diss2
6 楼
就别吹了 加拿大房地产商也是霸王条款 [1评]
w
wodedongxi
7 楼
赞同!不合理的东西,就应该批评。不能因为是加拿大,就啥都说好话。防止烂尾楼的政策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政策的制定的时候,不能把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加在普通消费者身上。 [1评]
j
jeffinvade
8 楼
额 买楼花的房租是经济负担?签合同的时候都是白纸黑字写好了的......任何房地产中介都知道,也都会告诉你 [1评]
j
jeffinvade
9 楼
签合同的时候都是白纸黑字写好了的......任何房地产中介都知道,也都会告诉你 而且这两人退房并不是因为房租,而是因为房子贬值了20万,所以宁愿损失14万
w
wodedongxi
10 楼
你这就是胡说八道了。我说的是occupancy fee不合理,至少根据文章的描述,一开始购房者并不知道occupancy fee这么贵,到了交occupancy fee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个费用要交多久。不合理就不合理啊。 [2评]
j
jeffinvade
11 楼
你买过楼花吗? "The occupancy fee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builder and will be in your purchase of agreement when you first sign your deal." 而且中介会告诉你,如果你不想交很久的occupancy fee,就要买高层,因为finish最晚 [1评]
j
jeffinvade
12 楼
而且这两人退房并不是因为房租,而是因为房子贬值了20万,所以宁愿损失14万 [1评]
d
diss2
13 楼
加拿大就是不合理。建筑商具有巨大优势 从不吃亏
d
diss2
14 楼
也不是仅仅因为贬值20万 而是因为贷款评估他们肯定close不了
w
wodedongxi
15 楼
你给我说这个没有用,因为我们说的是两码事。你是在解释这个规则的内容,和disclosure to the buyer in advance。我是在说这个规则不合理。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啊,太霸王条例了。
s
sea2sky
16 楼
没听说过入住费 [1评]
s
sea2sky
17 楼
温哥华好像没有入住费
想不出来名字
18 楼
occupancy fee 是几年前才开始的。跟烂尾没关系。就是因为建筑商没钱了。加拿大很多建筑商是通过建筑商贷款来建房的。所以很多时候occupancy closing 在年末。就是为了能收钱来还贷款,让建筑商能存活到所有房子都建完。这在condo 和townhouse 中最常见,近几年都成惯例了,几年前还是个别的。其实很多房产律师都2觉得这很不合理。但买卖合同有强制性,所以签了就没办法了。
a
abc868
19 楼
噢…!十四亿妈了个中国杂种逼又赢妈了个畜生逼了! 今天还未读习近平思想的留园网站爱党爱国中国贱人全家满门老少上下车祸在路边等你!不撞不散! 圣诞节全家族奈何桥头欢聚一堂!
想不出来名字
20 楼
occupancy fee 是几年前才开始的。跟烂尾没关系。就是因为建筑商没钱了。加拿大很多建筑商是通过建筑商贷款来建房的。所以很多时候occupancy closing 在年末。就是为了能收钱来还贷款,让建筑商能存活到所有房子都建完。这在condo 和townhouse 中最常见,近几年都成惯例了,几年前还是个别的。其实很多房产律师都2觉得这很不合理。但买卖合同有强制性,所以签了就没办法了。
说ji句
21 楼
加拿大这个国家烂了!
无畏
22 楼
加拿大房市崩盘
绵羊云
23 楼
好像是,我也没听过。
N
Nexs
24 楼
我买过2个新房子,都没遇到这种情况,要买大公司的。 因为买来一直出租, 就是小问题房客能凑合就凑合, 等实在不行了,一看过了保修期。
爸爸老爹
25 楼
加拿大的亮亮和丽君。。。 亮亮和丽君虽然没从开发商那拿到想要的优惠,但最起码房子还是自己的。 这对加拿大夫妇前后花了14万,最后房子也没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