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新病毒宿主研究指向蛇 感染专家 眼睛也需防护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23日 13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79323 阅读
23 评论
量子位

戴口罩,勤洗手,现在还要注意眼睛防护。关于武汉肺炎,又有一波最新官方消息,防护措施和经验,我们一一整理同步如下。

希望所有读者健健康康。

此情此景,每个人保护好自己,也是对他人和社会最大的支持~

武汉交通管制:只进不出,公共交通停运根据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

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与此同时,武汉也已经在22日启动进出城道口重大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对过往车辆及人员实施疫情排查防控:

按照疫情检测标准,对出城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检测发现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及时安排到指定医疗点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对同车密切接触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观察。

并对进入武汉的交通工具所搭载的动物进行检查,严禁野生动物进入武汉,严厉打击非法携带、运输、贩卖动物的行为。

各地也纷纷发起呼吁,近日从武汉离开返乡,或可能潜在接触的各地人员,最好先与当地卫生部门主动报备,对自己负责,也对最多人负责。

北大最新研究论文:蛇最有可能携带病毒病毒基因也进一步被锁定。

在武汉肺炎发生后,在2003年经验上,传播源头是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很快被锁定。

当时那里出售的家禽,还有果子狸、蝙蝠等哺乳动物都被怀疑是本次疾病的传播宿主。

但最新消息,1月22日,北京大学、宁波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发布的一篇新研究,直指另一种动物——蛇。

这篇论文在摘要中说:

“为了确定可能的病毒库,我们基于新发现的冠状病毒2019-nCoV的现有序列,结合不同动物物种之间的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RSCU)偏好性进行了全面的序列分析和比较。”

论文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1、2019-nCoV似乎是蝙蝠冠状病毒与起源未知的冠状病毒之间的重组病毒。

2、与其他动物相比,基于蛇的RSCU偏好性类似,蛇是2019-nCoV病毒最有可能的野生动物携带者。

3、糖蛋白尖峰内的同源重组可能有助于从蛇到人的跨物种传播。

但值得说明的是,对这篇论文,也有质疑。

因为之前SARS和MERS的经验,两种病毒从动物原始宿主蝙蝠,到传给给人,都经历了中间宿主。

SARS是果子狸,MERS是骆驼,共同特征都是从哺乳动物。

但此次北大等机构的论文结论中的中间宿主,是蛇,并非哺乳动物。

此外,论文中也没能直接证明,蛇体内存在并繁殖该种病毒,并且从中提取后具有致病性。

所以当前通过论文难以确定,蛇确实是直接转染给人类的中间宿主。

不过,即便如此,这篇最新研究,依然给我们敲响了“野味”的警钟。

相比其他野生动物,蛇是更常见的一种野味,而且无法确定餐桌上的来自野外还是养殖,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千万不要吃野味和来历不明的动物。

也有网友发起号召,以“野味肺炎”来称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希望能引起更多人重视:珍爱生命,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拒绝野味。

一线专家王广发:病毒可能由眼部感染而被感染的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国家医疗专家组专家王广发,昨夜公开总结了自己感染的相关情况,表示自己很可能是在医院发热门诊和临时隔离病房看病人的时候感染的。

王广发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成员,近日曾随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前往武汉,并一线观察症状,提供防御建议,其后确认被感染,昨晚刚刚清醒并宣布病情已经好转。

王广发称,自己在ICU探视重症患者的时候“全副武装”,但是在医院人员密集的发热门诊,他只戴了N95口罩,而没有使用护目镜。

回京之后,他出现了左下眼睑的结膜炎症状,2-3个小时后出现了卡他症状和发热,后来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感染。

基于以上情况,王广发推测说:“我的结膜炎很可能也是新冠状病毒引起,而且是局部结膜首发。因此高度怀疑是病毒先进入结膜,而后再到全身。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则我的防护盲点就在没有戴防护镜。”

因此,如果有疫区的读者,除了护住口鼻之外也请注意一下眼部。

即使没有防护眼镜,在出入公共场合时,也要注意与其他人保持距离,普通的近视眼镜也能防止飞沫进入眼睛。

平时也不要用未清洗过的双手揉眼睛。

最后,再次给大家简明梳理预防注意事项,也可以转给身边尚未引起重视的人:

1、勤洗手做饭时、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照顾病人、和动物接触后一定要记得洗手,可以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目前病毒不耐高温和医用酒精(75°以上,白酒不管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被消灭,起到防护作用。

2、戴口罩出门记得佩戴N95口罩或医用口罩,口罩一次性使用,用过即弃,且不要用手接触口罩外露面。

买不到口罩的朋友,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宅家安居,也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

3、避免与有感冒症状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病人(感冒、发烧和咳嗽症状)或疑似携带者接触,也不要在公共场所吐痰或揉眼睛鼻子嘴巴。

4、碰到动物要小心不要与野生动物、养殖的农场牲畜、流浪动物接触。

去超市或生鲜市场买肉,碰过肉的手不要接触眼睛、鼻子、嘴巴,回来之后记得洗手。

5、生熟分离,肉蛋煮熟即使养殖的牲畜已经变成了食材,烹饪时也注意生熟分离,切菜板、刀具分开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肉蛋类食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尤其是疫区的朋友们近期就不要冒险生吃肉蛋了。

6、近日有出入武汉或有不适者主动联系当地卫生部门最后,虽然武汉已经采取最高级别措施,但恰逢春运,人口流动早已开始,近期有出入武汉、中转停留,或者有不适者,也要主动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及时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最好的负责行为。

祝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当前状况最后的最后,再为大家搬运同步一下今日发布的疫情传播状况:

截至1月22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22日0—24时,24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例,新增死亡患者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除1例53岁以外,其余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80岁以上5例,分别患有癌症术后、肝功能损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等慢性、基础性疾病。

13省(区、市)报告新增疑似病例257例。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报告疫情,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4个省。

境外通报确诊病例:中国香港1例,中国澳门1例,中国台湾1例;美国1例,日本1例,泰国3例,韩国1例。

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969人,尚有492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疫病蔓延凶猛,一定注意保护好自己。

y
yoyo过客
1 楼
咱们国人吃点儿正常的东西就不行吗?
爱疯与乐魔
2 楼
就是tmd人祸,老百姓管不住自己的嘴 乱吃,政府管着老百姓的嘴 不让说话。
人生没有智慧
3 楼
吸血鬼这东西可能真有~
人生没有智慧
4 楼
从阴谋论来讲,发生在武汉很蹊跷,p4病毒实验室在那,还刚研究了舟山蝙蝠冠状病毒。说是吃蝙蝠染病可能是转移视线,
Z
Zhdyr
5 楼
什么叫最终可控制? 如果有最终不可控制的疾病,那人类就要灭绝了。
双羽四足
6 楼
野味可以有,但是也得检疫,然后检疫的成本放在价格里,吃的人就少了,消费的少了供给也会少
e
execom
7 楼
应该禁止野生动物做为食物。正规养殖场出来的就ok的。
D
DILLIGAF
8 楼
只要不指向猪就好说。
阿拉正港灿
9 楼
发哥其实瞒了一点,丫在武汉晚上偷偷溜出去操了流感鸡
l
lywww
10 楼
大撒币怎么现在不出来撒币健负压病房了?! 中国速度去哪啦? 该撒币的时候去哪sb了? !
沈月轩
11 楼
古人云,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然则,二者皆有危险
t
thd
12 楼
我真的不理解吃野味的人
9
9od
13 楼
武汉有个病毒所吧……
金水木火土
14 楼
有SARS经验,有称职的专业人员,相信疫情很快会被控制并消灭,毕竟不是黑死病时代了。
红旗生产队
15 楼
说的太对了
t
tianzhihu
16 楼
这不就是那个嚎叫可控可防有限度传染的北大王专家嘛,这不刚撒完谎自己就被传染了。
t
tianzhihu
17 楼
扯你麻痹的淡,自己看看财新网对发现SARS和H5N1病毒源头的真正专家咋说的
金水木火土
18 楼
操你妈逼的,美国流感还死那么多人呢,不管什么病难道不需要马上研究治疗吗?这跟找源头有矛盾吗,你家死几个人了你这么疯狗似的骂人?
R
RomeoGigli
19 楼
戴了口罩眼罩就像曱甴了
X
XXyourOO
20 楼
白素贞和小青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仼平生
21 楼
SARS 还指不定是从蝙蝠身上来的,专家是借见国外几次的病例从蝙蝠身上去找,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模一样的病毒发现,只发现了类似病毒,所以蝙蝠可能也只是个背锅侠
不渴而饮
22 楼
阻断物媒传播,别瞎摸,摸完摘口罩揉眼睛,触碰口鼻都会造成感染病毒,因为你摸之前,物体物表可能会被带病毒者污染过,物体表面附着病毒即便暴露在空气中病毒仍可存活,要大规模、无死角喷洒消毒剂,地面、扶手、门把手...特别是自助系统的触摸屏,找根带橡皮头的铅笔带身上,能不摸就不摸,没辙,神经兮兮了
不渴而饮
23 楼
蝙蝠是原始病毒宿主,大概率不能直接传给人,已知传给人是经过“中间宿主”二传手,这就是各种野味中的不知那一味,与人类接触距离非常近了,活体宰杀、内脏血水啥的胡乱处理。病毒每次搬家换新宿主,都会为适应新环境产生变异。 这两天看讨论说,之前对武汉肺炎病毒认识不足,可能传染性破坏力超过2003 SARS,发热并非固有特征,有可能不发热也发病,那靠检测发热筛选就失败了,有漏网的。潜伏期长也是特点,防控更艰难。钟院士早在上次爆发SARS时,就对“免疫过度应激”有论证,即病毒感染后触发免疫系统被误导,攻击肺部健康细胞,过激的免疫对抗又导致炎症症状严重,免疫系统的誓死抵抗导致炎症症状更加严重,最终引起器官衰竭,快速挂掉。上次SARS动用干扰素治疗,就是人为扰乱自身抗体,降低免疫反应,减缓炎症症状,靠呼吸循环支撑系统为病患提供尽可能好的呼吸循环,但降低免疫反应会导致病患身体防护非常脆弱,所以针对性辅助支撑治疗,就是放病毒进来,变主动抵抗为消极防御,为其他器官提供辅助支撑,降低死亡率。只要不死能活着,那就有希望不恐慌,就能熬死病毒,或者共生了也不传染别人,高死亡率会令医生束手无策,高死亡率会对社会造成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