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倒下后 一个更暴利的生意出现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9日 23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70120 阅读
24 评论
大江湖解局

一夜之间,中国的核酸检测公司没活干了!12月7日,国务院发布防疫新十条,其中第二条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给轰轰烈烈的核酸检测,按下了暂停键。

第二条明确规定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核酸检测企业失去了90%以上的业务;

除一些特殊场所之外,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企业又失去了5%的市场;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核酸检测企业又丢失了4%的市场;

只有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域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这是核酸检测企业最后的一片阵地。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一夜之间,核酸检测企业几乎失去了99%的市场。

山东菏泽市打响了终止核酸检测采购的第一枪。

12月5日,山东菏泽市定陶区高速路口落地检方舱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20万元,宣告项目终止;

同一天,还是在山东,临沐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改造紧急采购项目,预算192万元,宣告终止采购;

12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街道常态化核酸采样服务外包项目,预算950万元,也宣告终止采购。

全国上下,对于已经签订合同的核酸检测项目,未开展的核酸检测,终止履行合同;刚刚发布的采购信息,终止采购;之前做好的采购预算,全部取消。

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核酸检测企业在多次核酸造假保市场,经历最后的疯狂之后,一个几百亿的市场,轰然倒塌。

疫情三年之中,中国有2万家新成立的核酸检测公司,有5家核酸检测企业趁着业绩最好的时候成功上市。

今年前三季度,A股有“核酸检测”概念的上市公司109家,合计营收高达3638亿元,净赚了854亿元。

接下来的日子,将是这2万家核酸检测企业破产倒闭的时候。

北京朴石医学因核酸造假被吊销营业执照,实控人和股东被一锅端,公司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野心勃勃的张核子,和全网寻找的张姗姗,因核酸造假一夜成名,他们全国布局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将血本无归。

他们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当然,更多人和公司成了最后的受益者和最大的赢家。

他们有的因核酸检测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有的核酸造假却毫发无损,有的在行业巅峰成功IPO割到了股民最后一把韭菜。

无论如何,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核酸检测已然倒下。

然而,一个更暴利、更庞大的生意,又悄然崛起了。

同样是在防疫新十条的第二条,新增了“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抗原试剂盒由此踩上了风口。

抗原试剂盒,成了继口罩和感冒药之外,每家每户必备的抗疫物品。

由于此前国内对抗原试剂的需求量并不大,各个厂家都是按需生产,药店和电商平台,也没有太多的库存。

这几天居民们突然之间一起抢购,抗原试剂盒的需求量突然爆增,所有药店和电商平台的库存被抢购一空,导致抗原试剂盒已经卖断货,供不应求。

现在抗原试剂已经一盒难求,去药店全凭运气,遇到药店到货就能买到,否则都是白跑一趟。

抗原试剂的巨大的需求,带来了庞大的流量,电商平台自然不会错过这波流量,虽然没有现货,但他们依然接受下单,不过都是预售,卖的是期货。

现在在某电商平台上下单,发货的时间已经排到了12月20日至12月30日,这还只是预计的时间;如果订单量大,或者厂家产能不足,这个时间也不一定能发出去。

人人抢购抗原试剂盒,3年前曾经发生在口罩身上的一幕,如今再一次在抗原试剂盒上演了。

相比口罩,抗原试剂盒的生产门槛更高,只有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才能生产,能在这个产业链上获利的人,相比口罩产业链则更少。

然而,抗原试剂盒却是一个比口罩和核酸更加暴利,市场也更加庞大的生意。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抗原试剂盒的成本,主要由生物原料、硝酸纤维素膜、塑料件和人工组成,单人份的生产成本大约在2元左右,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压缩至1.5元。

目前在电商平台,预售价格平均一人份为7元左右,也有一些更便宜的,但基本不低于5元。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单价越低的试剂盒,发货时间越长;单价越高的试剂盒,发货时间越短。

显然,这是商家或者平台有意为之,你想要尽快拿到试剂盒,就得花更多钱购买高价产品。

即使按5元的低价来计算,一盒抗原试剂最少有200%的利润率,这个利润空间远超核酸检测,直接秒杀茅台酒92%的毛利率。

抗原试剂盒的市场规模,同样让核酸检测和口罩难以望其项背。

有券商研究报告显示:全国短期内的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在长期视角下,如果国内抗原自检试剂盒正式放开,结合居民自测和政府动态大规模检测来看,全国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

这还仅限于国内市场,如果加上海外的抗原检测需求,这个数据还将更加庞大。

正是看到这个市场如此巨大,大量的医药厂家蜂拥而入。

2021年4月,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只有3款上市,不到2年时间,目前已经有36款产品上市,赛道内卷速度突破11倍。

大量的抗原试剂盒厂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九安医疗是其中的佼佼者。

九安医疗的财报显示,2021年九安医疗的营业收入是23.97亿,净利润高达9.09亿,同比增长了274%。

2021年11月6日,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的抗原自测试剂盒,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授权。

从此之后,九安医疗的业绩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营收245.89亿元,增长了30倍;净利润162.32亿元,同比增长了319倍。

九安医疗成为了A股吸金能力增长最快的公司,没有之一,让人叹为观止。

九安医疗的出色业绩,让其成为2021年跨年妖股,股价增长了7倍。目前市值已达到了308亿元,由于利润非常高,它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44倍。

这意味着,假如你投入308亿收购九安医疗,不用1年半的时间,它产生的利润,就能让你收回成本。

此外,与核酸检测公司只赚中国人的钱不同,九安医疗的利润来源,99%来自于海外。

更让人吃惊的是,九安医疗在国内销售的抗原试剂盒单人份均价在5元左右,而出口到海外的单价高达7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元,是国内售价的8倍。

从这一点来看,九安医疗算得上良心企业,只割洋韭菜,不坑中国人。

疫情三年,百业萧条,而我们却见证了口罩、核酸检测、抗原试剂盒、感冒药等一个又一个赚大钱的风口,这些风口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富豪,成为了疫情之下最大的赢家。

如今,核酸检测倒下,抗原试剂盒这个更为暴利的生意,又站上了风口。

和之前所有的风口一样,我们普通人只能成为消费者,眼睁睁地看着少数人吃肉喝汤。

r
romero2569
1 楼
感谢分享
r
romero2569
2 楼
感谢分享
爷来也
3 楼
国税局,动起来。
j
jeffinvade
4 楼
Bloomberg估计中国一年核酸的成本是GDP的1.8%,是中国2019公共卫生开支的80% 还有盖方舱的钱,如今坏账烂尾,也都浪费掉了,也没人负责. 但没关系,有背景有关系能拿到合同的白手套和背后的金主红几代,已经把钱赚走了 China’s Regular Covid Testing to Cost 1.8% of GDP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5-06/china-s-regular-covid-testing-to-cost-1-8-of-gdp-nomura-says
l
lalala
5 楼
真他妈的是东亚病夫
只想一个人
6 楼
政府放开肯定是有其他的利益了吧
球狂
7 楼
韭菜低着头认割,想咋割咋割
o
o祖宗o
8 楼
韭菜太多,光核酸已经不够用了~🤣😂 ~ 滚滚清零似洪水, 搅得国破民穷。核酸暴利已成空,试剂依旧在,青瘟照样红。 红朝春秋数十载,惯演雾霾坑蒙。昨赞清零今批封,赵国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真的是假不了的
9 楼
不要测试,如果有症状,休息服药,如果几天不减轻,去医院看医生。中国需要做的是引进新冠药。
r
realSTFU
10 楼
西方烂大街的东西!操~
T
TonyR
11 楼
美国这快一年了都是图书馆免费发放抗原检测盒,N95口罩都发不掉。抗原检测盒过剩,N95口罩质量太好,戴着闷气,没人喜欢用。
爱逛动物园
12 楼
治大国如炒川菜
居霄瞰尘
13 楼
就不能当不知道们吗?非要测一下?就当重感冒在家休息吃药不行吗?
T
TonyR
14 楼
估计HOMEDEPOT的防尘口罩卖不掉了。装修工人用免费的N95比买的防尘口罩管用。
d
dingding6
15 楼
很好,这些发国难财,伤害人民群众的黑心公司就是要关闭,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没收非法贪污的钱财,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雪中奔牛
16 楼
原本应该成功割韭菜的复星已经完蛋郭广昌协助调查。现在那些割韭菜的,真的要天天给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磕头烧香
英国流氓
17 楼
包帝的侄女亲自领导 部署。赵家人又是盆满钵满
o
octane
18 楼
在疫情经济面前,普通人不是消费者,而是韭菜
重叠
19 楼
要不乌市那把火 老百姓还在睡梦中 要为逝者立烈士纪念馆!
笔名太长不好记
20 楼
来来来,买点中药,反正吃你不死
专看评论
21 楼
过两天就没人买了,和国外一样,一开始货源不多哄抢抬高价格,后面就没了,在接下来是口罩下跌
g
givetome
22 楼
只割洋韭菜,不坑中国人。。。 呵呵
s
snake1101
23 楼
習近平>習禁評>習近貧>習盡貧
0
0-0_90
24 楼
小学生治国就是这样简单粗暴